導演:馬丁·布萊斯特
編劇:博·古德曼
主演:阿爾·帕西諾,克里斯·奧唐納,加布里埃爾·安瓦爾
類型:劇情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
上映時間:1992年12月23日
片長:157分鐘
有的人20歲就死了,到80歲才被埋葬。
但也有的人,能鐵骨錚錚地活到七老八十,依然保留著年輕時的熱血心腸。
《聞香識女人》中的弗蘭克便是這樣的人,他直面生活、戰(zhàn)斗到老,既比我們光芒萬丈,也跟我們一樣焦灼苦澀。
人生也是如此。
這次終于向大家介紹到這部電影,我想用一種獻寶的姿態(tài),讓沒看過的人先看到它的光芒,還想讓看過,并喜愛它不得了的人,看到自己看它時眼中的光。
/ Part 01
「人應該成為道德的精英 」
▼
查理是博德高中的學生,那是所貴族學校,他的同學幾乎是非富即貴。
但查理的家庭普通,負擔不起學費,他的學費得靠努力贏得的獎學金維持。
他需要去周末兼職,才買得起回家過圣誕的機票。
為了勤工儉學,查理在校圖書館值夜班時,和同學喬治撞見了正在布置惡作劇現(xiàn)場的三位同學。
正因如此,第二天兩人都被提領到辦公室,受到憤怒的查斯克校長的刁難。
查理和喬治都拒絕當告密者。
喬治有絕對的底氣,他能依靠父親的財勢安然度過這次危機。
但查理身無一人,他只能不知所措,又堅定地說“不”。
查斯克校長用兩種手段對付查理的守口如瓶:一是以開除作為威脅,二是用給予進入哈佛的機會來收買。
寒門出身的查理成績優(yōu)秀,本可以人生翻盤,擁有無數(shù)人夢寐以求的人生,卻因為這件事可能在權利的游戲中成為犧牲品。
你是否愿意出賣自己的靈魂來換取遠大前程?
查理面臨如同“保研路”一樣的境地,面對飛黃騰達還是人生落榜,他可以自由選擇。
但真的可以自由選擇嗎?
在世俗看來,明明眼前只有一條路,是自己的內心給了兩條路。
查理沒有過多猶豫,就拒絕了這個機會。
他的內心有堅守的東西,這東西我稱它為良心。
凡是有違良心的一切,就絕不答應。
查斯克校長不以為意,他親切地微笑,用寬慰地口吻說:“這周末你回去好好想想,西姆斯先生,下午愉快?!?/p>
成人世界的法則是:沒有不可收買的東西,只要你價錢足夠。
查理稚嫩的臉上,很難看到底氣這東西,他還沒學會和邪惡打交道,更沒學過和邪惡做交易。
我們都能透過查理看到自己曾經的樣子,青澀又通透、膽怯又堅定。
那時候的我們,不假思索地愿為道德的精英。
面對權利富貴,以及利益的循循善誘,查理選擇依從自己的道德良心,選擇走向一條與世人眼中截然不同的成功道路。
/ Part 02
「成功的人生應是歸我搞砸的人生」
▼
在無數(shù)人的追逐和教導之下,成功的人生似乎只有百萬年薪,升官加爵,心中的道德離得和頭頂?shù)男强找粯舆b遠。
越成長,越少見澄澈的內心,人們開始變得不相信道德和良心,只相信世俗的成功帶來的物質生活。
但你也應該看到,遵循自己內心的人,和那些被道德和正義砸爛的人生,才會迸發(fā)出鼓舞人心的力量。
弗蘭克是一個盲人中校,人還沒見到,就被他火爆粗獷的嗓門嚇一跳,想來這是怎樣一個不甚體面的老瞎子。
但鏡頭一轉,一個自在莊嚴的男人坐著,似乎他的背后有一段傳奇,讓人噤聲。
這就是查理第一次見到弗蘭克的情形。
查理為了籌感恩節(jié)回家的機票錢,去做弗蘭克的周末陪護。
但有時,生活是一個大玩笑,你抬頭是晴天霹靂,低頭便是波濤洶涌。
查理本已為下周一的“審訊會”焦頭爛額,轉頭就要應付“一個叫弗蘭克的男人決定去死”的難題。
弗蘭克瞞著家人,不容分說地帶查理坐上頭等艙,飛到紐約,住進華爾道夫酒店。
當晚,弗蘭克坦言:要喝種類豐富的酒,坐豪車,吃高檔餐廳,再和一個極品女郎做愛,最后一槍崩了自己。
誰曾想,一個既優(yōu)雅又猛烈的男人,一邊計劃去做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同時也在計劃著去死。
弗蘭克帶著查理去哥哥家過感恩節(jié),隨后發(fā)生的一切并不愉快,卻讓我們更親近弗蘭克的內心。
從弗蘭克與哥哥一家的相處模式,可知弗蘭克年輕時和查理本質上是同一種人,不茍同于俗世規(guī)則,遵內心原則而活。
但他比查理更勇猛,也因此遭受了更多人生挫折。
弗蘭克在飯桌上不加修飾的言辭,都是為了嘲笑人們不敢直視的內心。
一如他年輕時,藐視人際交往的潛規(guī)則,對下作的手段唾罵反擊,只愛干伸張正義的事,于是弗蘭克數(shù)次在提拔時被跳過。
戰(zhàn)爭的豐功偉績還不及別人的溜須拍馬,英雄輝煌的生涯卻落得個無人問津的晚年。
只有少數(shù)人足夠幸運,做著離經叛道的事,還享有眾人的贊譽。
家人的失望,朋友的分歧,世人的猜測,弗蘭克的人生為了正義而光怪陸離,于是無人理解成了晚年絕望的根源。
弗蘭克是搞砸了人生,本應無限風光的人生。
他老了、瞎了,可是他還緊緊地把靈魂抓在手里,他沒什么好悔恨的。
很多人的一生都會歸類于失敗,但其實沒有幾個人的人生能真正說是成功的。
我們都有理想,卻活得不怎么理想。
可生活的意義在于生活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描述。
/ Part 03
「拼盡全力,才能不被世界改變」
▼
活了幾十年,大部分人其實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么,也有相信的東西,也明白何為真善美。
但為什么越長大越像個渾渾噩噩的軀殼呢?
原因在于,他們不再相信曾經相信過的東西,也不再相信某些人曾經讓他們相信的東西。
他們相信了現(xiàn)在相信的東西。
查理代表著他們曾經十分相信的東西,而弗蘭克則是那個東西老去的樣子。
一個周末后,查理依舊選擇相信正義和良心,依舊選擇抵抗查斯克校長的威逼利誘。
當年輕的查理周一回校面對學校委員會,就像大多數(shù)人曾經坐在那,接受信仰被質疑,被摧毀。
我們都想看看,要有多努力、多幸運,一個人的靈魂才不會就此暗淡。
弗蘭克在開場后,走向查理,慢條斯理地入座。
喬治曾答應為查理想辦法,卻躲進老喬治的臂膀下。
老喬治有錢有勢,還是博德的贊助人之一,查斯克校長是不會對喬治動真格的。
但查理不同,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勤奮、優(yōu)秀的學生。
在他多次拒絕出賣同學后,查斯克校長便要拿他當替死鬼。
“我建議紀律委員會,將你開除?!辈樗箍诵iL義正言辭地說。
“簡直是放狗屁。”弗蘭克大聲道。
“我什么沒見識過?我可不是一直瞎,我也有過見識。比他們還小的小伙子們,胳膊被扯下,腿被炸掉,但這些都不及殘缺的靈魂觸目驚心。靈魂殘缺了可沒法補。”
弗蘭克說這席話的樣子,就像個父親在告誡即將離家的毛頭小子。
我瞬間記起了出門闖蕩的前夜,父親在飯桌上喝了幾口燒酒,我知道他有話對我說。
我以為他看我脾氣暴躁,要多叮囑幾句“對人多忍讓,遇事懂妥協(xié)”等,我連點頭的動作都預備好了。
卻聽到一句:“人生就是要戰(zhàn)斗,要憤怒,要流淚?!弊屛沂Щ曷淦呛靡粫?,大家后來沒再多說什么。
再后來,每當我直面不公、堅守原則,激流勇進時,就響起這句話,仿佛來自靈魂深處。
原來我們得到的幸運,也要通過不懈的努力。
如果人生是騎馬的話,讓馬跑起來需要的是勇氣,而勒住一匹狂奔的馬需要的是正直。
馬從來不是一種溫順的動物,你對它太軟弱,它便看不起你,你若被它掀下馬背,你永遠騎不得它。
弗蘭克到老都充滿力量,那是勇于面對人生,總是忠于自己內心的力量。
在場監(jiān)聽的紀律委員們雖年事已高,卻并不糊涂。
他們深知弗蘭克的話中含義,身為教育者的基本良心也不會讓他們對學生裝糊涂到底。
當紀律委員會宣布查理“無罪”時,全場沸騰,少年們的良心仿佛被釋放、被喚醒。
在場的人不是被弗蘭克的話打敗了,而是被弗蘭克的人生打敗了。
多少人在20歲左右,就喪失了靈魂的力量,血都涼了。
這人,就這么活成了千千萬萬的翻版,反正不是他自己。
或許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獨特的運行法則,只要找到了這個法則,就能比絕大多數(shù)人做得好。
法則是叫人順從的,數(shù)不清的人汲汲營營,但也有人,像查理一樣拒絕,像弗蘭克一樣戰(zhàn)斗。
年輕時我們懷揣夢想,我們拼盡全力,如果不能改變世界,請至少能不被世界改變。
《聞香識女人》告訴我們,忠于內心的人老了,并沒有丟盔棄甲,他們的精神依然鼓舞人心。
我們可以像查理一樣,有選擇正直的勇氣,未來才有真正的光亮。
財富,地位,名利,都不如你這一腔熱血,滾燙、灼人。
火苗再小,你都要反復的點燃,從20歲直到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