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壓光概念
壓光又稱為軋光,一般為物理作用,高壓80~120噸,溫度80~100°c,使面料達到增加柔軟、增加織物的光澤、增加平整度、防絨點等效果。
二、軋光機
軋光機由若干只表面光滑的硬輥和軟輥組成。
硬輥為金屬輥,表面經(jīng)過高度拋光或刻有密集的平行斜線,常附有加熱裝置;
軟輥為纖維輥或聚酰胺塑料輥。纖維輥是以纖維為原料在高壓下壓制而成,按纖維原料有棉花紙輥、羊毛紙輥和亞麻紙輥等。
硬軋點:
由硬輥和軟輥組成的軋點稱硬軋點,軋壓溫度為60~70℃,織物含水以5~10%為宜。
平軋光:
織物經(jīng)軋壓后紗線被壓扁,表面平滑,光澤增強,手感硬挺,稱為平軋光。
軟軋光:
由兩只軟輥構(gòu)成的軋點稱軟軋點,軋壓溫度一般在40~60℃,織物經(jīng)軋壓后紗線稍扁平,光澤柔和,手感柔軟,稱為軟軋光。
使用多軋輥的設(shè)備時,利用軟、硬軋點的不同組合和壓力、溫度、穿引方式的變化,可得到不同的表面光澤。如果織物先浸軋樹脂初縮體并經(jīng)過預(yù)烘拉幅,軋光后可得到較為耐久的光澤。
三、軋光類型
1、普通軋光:
通常由一只金屬輥和兩只軟輥組成兩個硬軋點,織物經(jīng)過軋壓后可達到一般光澤要求,也可用多只軟、硬軋輥分別組合進行軋壓。
2、疊層軋光:
在同一軋點同時有多層織物經(jīng)受軋壓。各層織物間有相互搓揉作用,可使織物的織紋清晰,手感柔軟,光澤柔和,常用于府綢類織物的軋光。
設(shè)備通常由5~7只軋輥組成。其中兩只是硬輥,可以加熱,軋壓溫度為室溫至50℃。形成疊層的方法是先將織物按常規(guī)順序通過各軋輥間的軋點,織物出最末軋點后,回頭經(jīng)過導(dǎo)布架重新通過各軋點,如此重復(fù)3~6次,軋點間即可有3~6層織物。
3、摩擦軋光:
設(shè)備由一只軟輥和兩只硬輥組成。軟輥在中間,上面的硬輥是高度拋光的摩擦輥,與軟輥構(gòu)成摩擦點。下面的硬輥與軟輥構(gòu)成硬軋點。織物先經(jīng)硬軋點再經(jīng)摩擦點。
摩擦輥和軟輥都是主動輥,但摩擦輥的表面線速大于軟輥的表面線速,使織物表面受到摩擦而產(chǎn)生明顯光澤,紗線壓扁,經(jīng)、緯紗間的空隙也顯著減少。
摩擦輥的表面線速和織物速度之比可達4:1,常用的速比為1.3~2.5:1。
摩擦輥的溫度通常為100~120℃,織物的含水為10~15%。
4、電光:
軋輥通電加熱對織物軋光稱為電光。這種設(shè)備的金屬輥表面刻有50~200根/厘米密集的細斜線,稱為電光輥。
電光輥和軟輥構(gòu)成軋點,在160~180℃溫度下軋壓,使織物表面形成極細的平行斜線,反射出悅目的光澤。
細斜線的密度和角度,與織物的結(jié)構(gòu)、紗線的拈度、拈向相應(yīng)配合,以取得優(yōu)良效果。
5、局部軋光:
由刻有陽紋花紋的鋼錕和軟輥組成軋點,在熱軋條件下使織物局部軋平或軋出斜線,呈現(xiàn)有光澤的花紋。
四、各種壓光的優(yōu)缺點
壓光機按照壓輥材料可以分為:
橡塑輥,尼龍棍,和皮膜機。
橡塑輥壓出來的布,手感柔軟,亮度可以比尼龍輥壓出來的要亮,因為壓光是經(jīng)過把上滾筒電加熱,正常在180度左右,然后經(jīng)過上下滾筒擠壓織品,壓出來的織品就會有亮光,主要加工春亞紡,尼絲紡,滌塔夫面料。
尼龍輥加工的布,相對于橡塑輥防絨點比較好,而且布面的平整度也好。
缺點是加工出來的產(chǎn)品,手感偏硬,光澤容易減弱。尼龍輥對織物的顏色傷害也比較大,容易跑顏色,導(dǎo)致難以控制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橡塑輥在這個方面顏色就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差異,容易操作。
羽絨服面料就會兩種機器都要使用,又要防絨點,又要手感柔軟。
皮膜軋光機的中間輥為高度拋光鍍鉻金屬輥(加熱輥),上下為尼龍輥(和鏡面尼龍輥不同,皮膜尼龍輥更有彈性,常用進口尼龍輥),工作時布料從下尼龍輥和加熱輥間穿過再從加熱輥和上尼龍輥之間穿過,從而形成兩個軋點,相當于布料被軋2遍。
五、更多壓光(軋光)知識
1、面料經(jīng)過軋光處理,一般叫做油面軋光,面料的表面看起來很亮,羽絨服、棉服、運動裝較多。使用時候注意不要掛擦,否則會留下明顯痕跡。
2、壓光工藝的服裝面料的需求量非常大用途廣泛。
3、對于羽絨服面料,其好壞跟壓光有重要關(guān)系。
4、壓光常見的問題:白印,死皺,防絨點不夠,亮度太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