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畫界丹青圣手的搖籃
??
和藝術家一起藝術變現(xiàn)
?長按或掃碼關注藝術致富?
?長按或掃碼關注公眾號 倫勃朗?
??
來源:寫生啦
陳 流
CHEN LIU
1973年生于昆明,1996年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F(xiàn)為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云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水彩藝委會委員。
作品欣賞
《風景》系列
55x75cm 紙本水彩 2019年
《風景》系列
55x75cm 紙本水彩 2019年
孟加拉風景作品
《吉大港》
紙本水彩 27x37cm 2018年
《吉大港》
紙本水彩 27x37cm 2018年
《吉大港老火車站》
紙本水彩 27x37cm 2018年
《吉大港老火車站》
紙本水彩 37x27cm 2018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110x150cm 2018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110x150cm 2018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110x150cm 2018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110x150cm 2018年
《回家的路》系列
紙本水彩 76x106cm 2017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56x76cm 2017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56x76cm 2017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56x76cm 2017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76x106cm 2017年
《禮贊大地》系列
紙本水彩 56x76cm 2017年
《吉大港印象》系列
紙本水彩 76x106cm 2017年
《蒙蒙碩的老家》
紙本水彩 36x56cm 2017年
紅土流云系列
《紅土流云之一》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二》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三》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四》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五》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六》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七》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八》
57x75cm 紙本水彩
《紅土流云之九》
57x75cm 紙本水彩
青海行記系列
路邊心景系列
石卡雪山系列
虎跳峽寫生
虎躍金沙
布面油畫
《紅土流云》
布面油畫
《轎子山·流光》
布面油畫
《雪域》
布面油畫
《龍門》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記憶》
布面油畫
《滇池碼頭》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入》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出》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柿花橋》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盤龍江右岸》
布面油畫
《翠湖往事》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雙塔》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小東門》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盤龍江左岸》
布面油畫
《昆明往事·大觀河》
布面油畫
《南風》
布面油畫
《尋常異像一》
布面油畫
《尋常異像二》
布面油畫
《青海行·系列》
90x160cm 布面油畫 2015年
《青海行·系列》
90x160cm 布面油畫 2015年
《青海行·系列》
90x160cm 布面油畫 2015年
《青海行》系列
90x160cm 2015年 布面油畫
《大理·喜州》系列
70x50cm 布面油畫
《山路》
160x90cm 布面油畫
《蘇格蘭內?!?/span>
160x90cm 布面油畫
《蘇格蘭內?!?/span>
160x90cm 布面油畫
《巨人堤》
160x90cm 布面油畫
《大理·喜州》系列
70x50cm 布面油畫
《大理·喜州》系列
70x50cm 布面油畫
《大理·喜州》系列
70x50cm 布面油畫
《大理·喜州》系列
70x50cm 布面油畫
《大理·喜州》系列
70x50cm 布面油畫
芥子園
國畫界丹青圣手的搖籃
《芥子園畫譜》成書于清代,自此便風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張地說:它是藝術名家的搖籃,可以快速培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
《芥子園畫譜》自出版三百多年以來,不斷拓展出新,歷來被世人所推崇,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在它的啟蒙和熏陶之下,培養(yǎng)和造就了無數(shù)的中國畫名家。
近現(xiàn)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從《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稱《芥子園畫譜》為啟蒙之良師,一點也不過分。
齊白石把《芥子園畫譜》當做自己的啟蒙老師,他的回憶自述說,借來的書,用松油柴火為燈,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畫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園畫譜》,除了殘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釘成了十六本。
齊白石
《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稱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然也。
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這個問題,由著名藝術家、現(xiàn)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冰先生來回答再恰當不過了。
徐冰2010年完成的《芥子園山水卷》的靈感,
就是來自于這本古老的教科書。
徐冰認為,這本書是中國繪畫的精華與濃縮,最代表中國文化和藝術核心,他說:
《芥子園畫譜》就是符號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典型范式。人分幾群,獨坐看花式、兩人看云式、三人對立式、四人坐飲式:一個人是什么姿勢,兩個人是什么姿勢,小孩問路是什么姿勢,都是規(guī)定好的。
所以,藝術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樣記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組合描繪世界萬物。
中國畫講究紙抄紙,不講究寫生,過去都是靠臨摹,到清代總結出來,這些拷貝的范本分類、細化,變成一本書。
這就是為什么《芥子園畫譜》是集中了中國人藝術的核心方法與態(tài)度的一本書。 ”
在康熙年間,《芥子園畫傳》原版初集就已稀貴如金了,常人難睹其真容。清末時,芥予園舊版已毀廢,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芥子園畫傳》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發(fā)現(xiàn)。
山水卷畫論部分《畫學淺說》首頁,
字大行稀,絕對不用擔心看成近視眼。
書中較為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及繪畫、品畫的基本技藝。繪畫基本技巧介紹科學合理,淺顯明了,使初學者易領會、易臨摹。
畫譜內容豐富,薈萃中國歷代著名畫家模仿作品,為中國畫初學者最寶貴之畫譜寶庫。故此畫譜問世三百多年來,風行于畫壇,至今不衰。
對此傳世珍寶,我們竭盡全力,重新編輯出版了這本《芥子園畫譜》線裝彩頁版,希圖將其精髓盡現(xiàn)于您眼前。
全書主要分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樹譜、山石譜、人物屋宇譜、梅蘭竹菊譜、花卉草蟲翎毛譜之精華內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國畫的繪畫技法、各名家畫論及經典畫作于其中,以饗讀者。
《芥子園畫譜》深入淺出,循循善誘,令人讀之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
芥子雖小,可納須彌山。
《芥子園畫譜》的影響力猶如這枚小小的種子,攜帶著能量,飄散在各處,在每一個人心中種下一座須彌山。
《芥子園畫譜》是一套世間少有珍藏的藝術品;同時也是零基礎學者的入門教科書。不管是拿來欣賞,還是作為繪畫入門的書本,大家都應該看看這套書。
《芥子園畫譜》手工仿古線裝彩頁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