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時期,雍正皇帝統(tǒng)治年間當(dāng)時有好幾個朝廷的忠臣,就比如說張廷玉這樣的人物。像張廷玉這些人也撰寫過類似的文字,說說就是滿清入關(guān),這是上應(yīng)天意。不要有說是漢族人和滿族人,華夷之辨,沒有那必要,咱們是一家人!這也是親和政策,把這篇文字加上雍正自己操刀動手的駁十大罪狀,文字弄到一塊,雍正出了一本書,叫《大義覺迷錄》,意思在我這種大義感召之下,你們應(yīng)該迷途知返,應(yīng)該醒悟。其實這個書是什么呢?就是雍正自己自辯。
我給自己正辯一下,沒那回事,你們別瞎信這個,可是沒想到的是,這個事你最好別說。你說不清楚。你這書寫,有人說皇上大張旗鼓,這么干啥,這有點過了,他為啥這么掩蓋,準有事。結(jié)果反而適得其反,很多人覺得肯定是上頭掩蓋這事,準有這事。結(jié)果原來本來不知道的人也通過看這本書知道了,影響反而更壞了,后來雍正后期一點點把這書收回來,等到乾隆年前,乾隆對這事認識很清楚,誰家里有這本書,滿門抄斬,把它當(dāng)作完全的禁書,這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就是前朝皇帝以官方的形式發(fā)布的宣傳材料,居然在后朝成了禁書。這是中國歷史上頭一樁,以后也沒有。
所以這個是我們可以認為雍正方法有問題,有點弄巧成拙了。那么我們剛才說的是雍正自我辯解,咱們用事實的說說話,他會不會篡位,把十四皇子的皇位給奪過來?他有沒有可能動這心思琢磨殺自己父親?咱們這得從歷史里邊找真實根據(jù)。咱先得說??滴跬砟炅⒛幕首赢?dāng)太子,經(jīng)歷了多種波折,一開始他立的誰?他的正宮皇后生的兒子就是二阿哥胤祍。大哥是明珠的妹妹,納蘭明慧生的大阿哥。咱們看康熙王朝里邊對大阿哥二阿哥之爭,可以說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
立胤祍為太子,但是康熙他自己能耐大,他總覺得自己孩子不爭氣,所以立胤祍把他廢過一次又立,然后又廢一次,經(jīng)歷很大波折。當(dāng)時這得說康熙手頭資源很豐富,他在位61年,身體還好,35個兒子,去了那些生病的或者說沒能耐的或者年紀幼小的,真正有實力競爭皇位繼承權(quán)的,他有九個兒子。咱們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包括《李衛(wèi)當(dāng)官》這樣,電視劇里邊,其中最有競爭力的那太子是一個二太子一人,還有就是老四四阿哥雍正,還有八阿哥十四阿哥,就這么幾個人,剩下出現(xiàn)十三爺,什么都是圍著他們轉(zhuǎn)的。
至少文學(xué)作品里告訴我們得有四五個人有這種競爭力。有人說這都奇了怪了,皇帝兒子怎么這些人競爭力這么強,而且他們可不是無能之輩,各個精明強干。為什么會這樣呢?康熙呢?他很早就結(jié)婚,生孩子,所以它下邊的孩子呢跟他之間就前面這幾個皇子年齡差距不是那么懸殊,而且康熙早年也很有作為,他這孩子我們看大阿哥二阿哥當(dāng)時,跟著他干了不少豐功偉績,所以這些人都有能耐,他有能耐他才有資本去競爭皇位。
那么在康熙心里頭,起碼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這是有競爭力,咱們看這八阿哥很厲害,很會籠絡(luò)人脈,也確實有能力有資源。但為什么他競爭不了?因為八阿哥是庶出,不是皇后生,他是所謂貴妃貴人這一邊生的。庶出咱們說很難。康熙那么多兒子,挑一個庶出上來當(dāng)皇帝,康熙不愿意。所以在康熙心里頭真正有分量的就是四阿哥十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