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雨亦瀟瀟 · 主播 | 佳音
十點讀書簽約作者
席勒曾說過: 轉(zhuǎn)眼就已經(jīng)到了2019年末了,一年又要過去了。 我一個同事說他制定的2019年度計劃,一個也沒有完成。 你可還記得年初信誓旦旦寫下的2019年度計劃嗎? 讀X本書,每天運動X分鐘,努力瘦X斤,去X旅行,存X錢…… 都完成了?還是被現(xiàn)實打臉了? 不著急,一年的時間還早著呢。 沒時間,我太忙了! 時間都過去了,就這樣算了吧 …… 其實,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差別,是在于他們是否對時間進行了管理。 一天當(dāng)中,我們沒有辦法讓早上六點的鐘聲響起兩次。 如果你對時間沒有管理,那么你就會失去更多的時間。 小王是我的老同事,17年來我們公司的,算上今年,已經(jīng)是第三個年頭了。 最近,小王跟我吐槽,他感覺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每天都很忙,每天回家都特別累。 小王工作很拼,拼到什么程度呢?每天大家下班的時候,總能看到小王忙碌的身影。有一次我忘了帶鑰匙,晚上十點多回公司拿鑰匙,看到小王的電腦依舊亮著。 好多次周末,我們大家一起約著唱歌,但每次叫小王,總能聽到小王拒絕的聲音: “不行,我不去了,我要加班,我手里還有工作沒完成。”
后來有一天,我仔細觀察了小王的工作,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小王對于任務(wù)分不清主次,時間安排也不合理,往往主要任務(wù)還沒有完成,又有一批任務(wù)下發(fā)了。就這樣積壓的任務(wù)是越來越多……小王總是在一個任務(wù)還沒完成的時候又開始做另一個任務(wù),這就導(dǎo)致小王焦頭爛額。
其實,小王的工作能力并不是很差,只是時間管理不夠有計劃。
曾國藩在《曾胡治兵語錄》里說:“未來不迎,當(dāng)時不雜,過往不戀。”
這意思是說: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我根本不迎上去想它;當(dāng)下正在做的事情我不能讓它雜亂,需要做什么就必須專心做什么;當(dāng)這件事情過去了也不留戀它。
前任惠普公司總裁格拉特把自己的時間劃分得清清楚楚:
他花20%的時間和客戶溝通,35%的時間用在會議上,10%的時間在電話上,5%的時間在看公司的文件上,剩下的時間用在和公司沒有直接或間接關(guān)系,但卻有利于公司的活動上,可能是傳媒的采訪,也可能是措手不及的突發(fā)事件。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在別人荒廢的時間里嶄露頭角的。
百度李彥宏曾說道:“自己每天早晨5點就被機會叫醒,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2小時”;
蘋果公司員工在凌晨4點半收到過CEO庫克的郵件;
星巴克創(chuàng)始人霍華德每天4點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時看報紙,保證6點前趕到辦公室。
我們也許沒有必要知道凌晨四點城市的樣子,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時間管理需要自律的堅持。
浪費時間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最昂貴的。
時間抓起來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
小說《皮囊》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A和B同是一所大學(xué)的同學(xué),兩人家境相似,都非常清苦,但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活法。
A因父親身患重病,所以想快點賺錢,于是他開始詳細規(guī)劃時間,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強迫自己做到自律,按照規(guī)劃學(xué)習(xí)、兼職、實習(xí)。
B有著天馬行空的夢想,不在意現(xiàn)實的蠅營狗茍,大學(xué)期間組樂隊、參加詩歌社團,隨心所欲,整個大學(xué)生活過的轟轟烈烈。
故事的結(jié)局也許你猜到了:A獲得了成功,有了體面的工作和穩(wěn)定的收入;B沉浸在美好的夢想中而忽略了現(xiàn)實,最終回到家鄉(xiāng)做了個普通教師。
A始終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全力規(guī)劃;而B卻沒有任何計劃,得過且過。這對最后兩人的結(jié)局起了很大的作用。
是不是很殘酷?對不起,這就是現(xiàn)實。
時間管理是幫助你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你對生活有著較高的要求,而自己又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去實現(xiàn),這種時候,時間管理就變得必不可少。
時間管理并不單是方法,它更像是一種自我管理的藝術(shù)和智慧。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
在上課時,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空罐子。然后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去的鵝卵石。當(dāng)教授把石塊放完后問道:“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學(xué)生回答說。
“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后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xué)生:“這罐子現(xiàn)在是不是滿的?”
這回他的學(xué)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有位學(xué)生怯生生地回答:“也許沒滿?!?/p>
“很好!”教授說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進罐子里,再問:“現(xiàn)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呢?”
“沒有滿!”這回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jīng)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當(dāng)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問:“你們對此有何理解?”
班上一陣沉默,然后一位學(xué)生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p>
教授聽到這樣的回答后,點了點頭,微笑道:“答案不錯,但并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里去,你也許以后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p>
這個故事形象地告訴我們,要想實現(xiàn)時間管理,首先要確定正確的價值觀。
假如價值觀不明確,你就很難知道什么對你最重要,時間分配一定不好。時間管理的重點不在于管理時間,而在于如何分配時間。你永遠沒有時間做每件事,但你永遠有時間做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
接著,我們需要分清主次。沒有規(guī)劃,越忙越亂。很忙的時候,覺得規(guī)劃浪費時間,著急完成,結(jié)果手忙腳亂出錯,又得花很多時間修改錯誤。生活中的很多難題,把主次分清,主要問題解決了,小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其次,要嚴格規(guī)定完成期限。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做某項工作,你就會花一天的時間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時的時間可以做這項工作,你就會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時內(nèi)做完它。這樣也是對自己的敦促。
最后,同一類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假如你在做方案,那段時間的注意力都放在做方案上;假如你是在思考,那就用一段時間只做思考。當(dāng)你重復(fù)做一件事情時,你會熟能生巧,效率一定會提高。
魏源曾說過:“志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p>
一秒剛誕生,第二秒便隨之而來,把前者推進到未知的深淵……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就越能體會浪費時間的痛苦。
如果落日的余輝照射著你的雙手,你發(fā)覺它們當(dāng)天并沒有做過有價值的事情,那你就是糟蹋了一天。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但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正如林清玄在《和時間賽跑》中寫到的那樣:
“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