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江蘇宜興人。以明天啟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貞慧,明末著氣節(jié)。維崧少負(fù)才名,冠而多須,浸淫及顴準(zhǔn),陳髯之名滿天下。嘗客如皋冒氏水繪園,主人愛其才,進聲伎適其意??滴跫何矗ㄒ涣呔牛?,召試鴻詞科,由諸生授檢討,纂修《明史》,時年五十四。越四年(一六八二)卒于官。工駢文及詞,嘗與朱彝尊合刊所作曰《朱陳村詞》,傳世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其弟宗石序其詞集云:“方伯兄少時,值家門鼎盛,意氣橫逸,謝郎捉鼻,麈尾時揮,不無聲華裙屐之好,故其詞多作旖旎語。迨中更顛沛,饑驅(qū)四方;或驢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別,千里懷人;或酒旗歌板,須髯奮張;或月榭風(fēng)廊,肝腸掩抑;一切詼諧狂嘯,細(xì)泣幽吟,無不寓之于詞。甚至里語巷談,一經(jīng)點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筆隨,春風(fēng)物化之妙。蓋伯兄中年始學(xué)為詩馀,晚歲尤好不厭,或一日得數(shù)十首,或一韻至十馀闋,統(tǒng)計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共得四百一十六調(diào),共詞一千六百二十九闋。先是京少有《天藜閣迦陵詞刻》,猶屬未備,今乃盡付梓人。自唐、宋、元、明以來,從事倚聲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苯酥煨㈥邦}云:“迦陵韻,哀樂過人多。跋扈頗參青兕意,清揚恰稱紫云歌,不管秀師訶。”(《彊村語業(yè)》卷三)維崧詞具有創(chuàng)作天才,固宜其不為前人所囿矣。
世家名流
陳維崧出生于講究氣節(jié)的文學(xué)世家,祖父陳于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dāng)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yè)曾譽之為'江左鳳凰'。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后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yè)、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xué),并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并列,陳為“陽羨派”詞領(lǐng)袖。
斷袖之癖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jié)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男風(fēng)。陳維崧與名優(yōu)徐紫云的一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shù)清代士人為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biāo)準(zhǔn)。據(jù)野史筆記載,陳維崧對徐紫云一見神移,當(dāng)時正值梅花盛開,他就天天“攜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間”,從此開始了兩人長期的形影相隨的同性戀生活。陳維崧為徐紫云寫作了大量的詩詞。其中《惆悵詞二十首·別云郎》中滿是如“旅愁若少云郎伴,海角寒更倍許長”、“獨坐待君歸未歸,不歸獨坐到天明”、“檢點行裝,淚滴珍珠,疊滿箱”之類的濃濃癡語。陳維崧還請名畫師為徐紫云作肖像,其中僅《紫云出浴圖卷》就有名士七十四人題詩一百五十三首、詞一首,卷中充斥著諸如“莫怪君王勤割袖,漫同羅倚浣春紗”、“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前一憶君”等纏綿詩句。雖然這些題詩的士人未必都是
陳是嚴(yán)格意義上的同性戀者,卻對異性戀持欣賞態(tài)度。陳維崧家有妻妾子女,徐紫云成年也要娶親,他在紫云洞房花燭夜時寫了一首《賀新郎》相贈:“六年孤館相偎傍。最難忘,紅蕤枕畔,淚花輕飏。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zhuǎn)婦隨夫唱。只我羅衾寒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休為我,再惆悵?!标惥S崧對徐紫云的相思依戀躍然紙上。徐紫云婚后,二人仍親密來往,后陳維崧攜徐紫云歸宜興老家居住。徐紫云病逝后,陳維崧又寫了大量動情懷念的感傷詩句,詞句凄婉,令人傷感。
陳維崧詞作的風(fēng)格。自宋代以來,詞的風(fēng)格分類不外乎兩種,即婉約與豪放。陳的詞是明顯屬于后一種的,這點無可非議。我們知道,宋代的豪放詞派主要以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為主,雖然也有劉克莊、張元干、陳亮等,但成就遠(yuǎn)遜此二人。如果加以留意的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蘇東坡的豪放詞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一種曠達,而辛棄疾的詞則是雄深雅健,在刀光劍影中仍不失儒雅的氣度。陳維崧的詞不但延續(xù)了他二人的寫作格調(diào),還增加了一種霸悍之氣,更加咄咄逼人。這種霸悍之氣主要表現(xiàn)在抒情的爆發(fā)力上。我們不妨在此與稼軒的詞風(fēng)作一下比較。我們常說稼軒的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多撫時感事之作,雄深雅健的詞風(fēng)匹世無雙。這種詞風(fēng)的構(gòu)成,一種說法是來源于鄒祗謨所說的“他的詞是從南華、沖虛中得來”,即受老莊的影響更為深遠(yuǎn),這是辛氏的詞深的一大原因;另一種說法是劉熙載在《藝概》中論述蘇、辛詞時指出的“瀟灑卓犖,悉出于溫柔敦厚”,就是說受到了儒家詩教的滲透。另外,稼軒所處的時代,他本人的閱歷、學(xué)識、身份、個人稟賦等也決定了他的詞風(fēng)。那么為什么陳維崧的詞風(fēng)與稼軒有那么大的差異呢。前面已經(jīng)講過了,陳維崧經(jīng)歷了歷史的巨大動蕩,這對他的思想觀念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古代儒家曾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事原則,但滄海桑田的變化淡化了陳維崧的老莊思想,心理的重創(chuàng)和身世的磨難,已經(jīng)自覺或不自覺地沖刷了他溫柔敦厚的觀念,他的悲愴心緒,他的無可排解的憤悶化作了“刬然嘯空”之音。壓抑的情懷在詞中得以激射出來,因而使他的詞中有一種獨異的霸悍之氣和巨大的沖擊力。這霸悍二字,應(yīng)當(dāng)這樣理解,從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概念來說,是骨力勁挺,氣勢渾茫磅礴,神思飛揚騰躍,情致酣暢淋漓。這種氣勢,一是他在詞的寫作藝術(shù)上達到了自由超越的程度,以往的觀念難以再作束縛;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精通歷史,有史才,同時將歌行和賦等筆法充分運用到了他的詞中,縱橫議論,洞照古今的手法使他的詞在抒情的空間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寬。所以,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他的詞能夠另拓疆域,自辟門徑,發(fā)揮了蘇、辛的短處,成就了非凡的造詣。前面我們講了陳維崧的所處的時代、詞的歷史地位和他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下面,我想結(jié)合他的幾首詞來分析一下他的詞的藝術(shù)特點。
清代: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fēng)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清代:陳維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風(fēng)卷怒濤。并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雕。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清代:陳維崧
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guān)蜀棧戰(zhàn)場開。
倚樓極目深愁緒,更對東風(fēng)語。好風(fēng)休簸戰(zhàn)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
清代:陳維崧
極目離離,遍地濛濛,官橋野塘。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柳絲淺拂,益爾輕飏。繡襪才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也不妨。風(fēng)流甚,映粉紅墻低,一片鵝黃。
曾經(jīng)舞榭歌場,卻付與空園鎖夕陽??v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慣引蜂忙。每到年時,此花嬌處,觀里夭桃已斷腸。沉吟久,怕落紅如海,流入春江。
清代:陳維崧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飲,即用先生《喜余歸自吳閶》過訪原韻。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飄落。轉(zhuǎn)眼葵肌初繡,又紅欹欄角。
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fēng)索索。
清代:陳維崧
席帽聊蕭,偶經(jīng)過、信陵祠下。正滿目、荒臺敗葉,東京客舍。九月驚風(fēng)將落帽,半廊細(xì)雨時飄瓦。桕初紅、偏向壞墻邊,離披打。
今古事,堪悲詫;身世恨,從牽惹。倘君而仍在,定憐余也。我詎不如毛薛輩,君寧甘與原嘗亞。嘆侯嬴、老淚苦無多,如鉛瀉。
清代:陳維崧
自別西風(fēng)憔悴甚,凍云流水平橋。并無黃葉伴飄飄。亂鴉三四點,愁坐話無憀。
云壓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燒。好留蠻樣到春宵。三眠明歲事,重斗小樓腰。
清代:陳維崧
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
十萬瓊枝,矯若銀虬,翩如玉鯨。正困不勝煙,香浮南內(nèi);嬌偏怯雨,影落西清。夾岸亭臺,接天歌管,十四樓中樂太平。誰爭賞?有珠珰貴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頭月自明。嘆一夜啼烏,落花有恨;五陵石馬,流水無聲。尋去疑無,看來似夢,一幅生綃淚寫成。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清代:陳維崧
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歷歷堪回首。悲風(fēng)吼,臨洺驛口,黃葉中原走。
清代:陳維崧
戰(zhàn)艦排江口。正天邊、真王拜印,蛟螭蟠鈕。征發(fā)棹船郎十萬,列郡風(fēng)馳雨驟。嘆閭左、騷然雞狗。里正前團催后保,盡累累、鎖系空倉后。捽頭去,敢搖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臨歧訣絕,草間病婦。此去三江牽百丈,雪浪排檣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園楓樹下,向叢祠亟倩巫澆酒。神佑我,歸田畝。
清代:陳維崧
風(fēng)急楚天秋,日落吳山暮。
烏柏紅梨樹樹霜,船在霜中住。
極目落帆亭,側(cè)聽催船鼓。
聞道長江日夜流,何不流儂去?
清代:陳維崧
鐘山后湖,長干夜烏。
齊臺宋苑模糊,剩連天綠蕪。
估船運租,江樓醉呼。
西風(fēng)流落丹徒,想劉家寄奴。
清代:陳維崧
一派明云薦爽,秋不住,碧空中響。
如此江山徒莽蒼。
伯符耶?
寄奴耶?
嗟已往。
十載羞廝養(yǎng),孤負(fù)煞,長頭大顙。
思與騎奴游上黨。
趁秋晴,(足庶)蓮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動,早噴入霜橋笛孔。
快倚西風(fēng)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銀盤凍,照不了,秦關(guān)楚隴。
無數(shù)蟄吟古磚縫。
料今宵,靠屏風(fēng),無好夢。
清代:陳維崧
濁浪堆空,暨陽城下風(fēng)濤怒。
冰車鐵柱,隱隱轟吳楚。
獨眺君山,且共春申語。
愁如許,一杯酹汝,同看蛟龍舞。
清代:陳維崧
架上紅鸚鵡,簾邊玉辟邪。
兜娘懶上卓金車。
倭墮一窩濃綠未成鴉。
嬈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
而今庭院隔天涯。
記得沿街一樹粉梨花,記得花陰微露幾扇綠窗紗。
清代:陳維崧
簾前雨罷,一陣凄涼話。
城上老烏啼啞啞,街鼓已經(jīng)三打。
漫勞醉墨紗籠,且娛別館歌鐘。
怪底燭花怒裂,小樓吼起霜風(fēng)。
清代:陳維崧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公乎念之。
正戟門開日,呼余驚座;燭花滅處,目我于思。
古說感恩,不如知己,卮酒為公安足辭?吾醉矣!纔一聲河滿,淚滴珠徽。
昨來夜雨霏霏,嘆如此狂飆世所稀。
恰山崩石裂,其窮已甚;獅騰象踏,此景尤奇。
我賦將歸,公言小住,歸路銀濤百丈飛。
氍毹暖,趁銅街似水,賡和無題。
歸去來兮!竟別公歸,輕帆早張。
看秋方欲雨,詩爭人瘦;天其未老,身與名藏。
禪塌吹簫,妓堂說劍,也算男兒意氣揚。
真愁絕,卻心憂似月,鬢禿成霜。
新詞填罷蒼涼,更暫緩臨歧入醉鄉(xiāng)。
況仆本恨人,能無刺骨;公真長者,未免霑裳。
此去荊溪,舊名罨畫,擬繞蕭齋種白楊。
從今后,莫逢人許我,宋艷班香。
清代:陳維崧
倦客心情,況遇著、秋院搗衣時節(jié)。
惆悵側(cè)帽垂鞭,凝情佇寥泬。
三間寺、水窗斜閉,一聲磬、林香暗結(jié)。
且啜茶瓜,休論塵世,此景清絕。
詢開士、杖錫何來?奈師亦江東舊狂客。
惹起南朝零恨,與疏鐘嗚咽。
有多少、西窗閑話,對禪床、剪燭低說。
漸漸風(fēng)弄蓮衣,滿湖吹雪。
清代:陳維崧
說西江近事最銷魂,啼斷竹林猿。
嘆灌嬰城下,章江門外,玉碎珠殘。
爭擁紅妝北去,何日遂生還。
寂寞詞人句,南浦西山。
誰向長生宮殿,對君王試鼓,別鵠離鸞。
恐未歌此曲,先已慘天顏。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煙水月明間。
終古是,銀濤雪浪,霧鬢風(fēng)鬟。
清代:陳維崧
苦竹黃蘆想像,湓浦潯陽怊悵。半幅小丹青,畫出東船西舫。
白傅青衫已往,商婦琵琶猶響。無限斷腸聲,只在行間紙上。
清代:陳維崧
三月玉街寒,錦雨絲絲不肯乾。飄得賣花聲到了,春蘭。
一種清芬勝麝檀。
對此憶家山,手折紅苕不忍看。還記那年寒食夜,幽歡。
人在花香鬢影間。
清代:陳維崧
新竹罨中庭,荷蓋初齊水面亭。屋小如?無客到,常扃。
棐幾藤床矮紙屏。
蝶夢翅冥冥,行向槐安國內(nèi)經(jīng)。正拜南柯真太守,還醒。
一片松濤沸枕楞。
清代:陳維崧
露井坐三更,無數(shù)幽輝印水精。忽地流將深竹去,身輕。
卻把深閨繡??M。
惆悵記前生,鴛瓦曾經(jīng)弄月明。閒話江都隋煬帝,含情。
扇亸輕羅撲不成。
清代:陳維崧
誰放白毫光,萬串晶毬綴講堂。髣髴諸天瓔珞會,飖飏。
珠母輕盈出海洋。
碧椀瀉瓊漿,何必金莖肺始涼。寄語蠻姬休浪哂,須嘗。
似否卿家十八娘。
清代:陳維崧
老去杜樊川,怕學(xué)啼紅小蜀鵑。花謝花開關(guān)底事。
風(fēng)前。捲了蓑衣上釣船。
回想也徒然,往事如塵又似煙。偏是阿師忘不了,情牽。
滿院鶯聲賣酒天。
清代:陳維崧
悄倚繚垣陰,驀聽誰家響暮砧。不是此聲聽不得,關(guān)心。
自惜離愁萬種深。
夜夢別秋衾,趁了西風(fēng)返故林。滿巷砧聲都一樣,沈吟。
黃葉村扉那處尋。
清代:陳維崧
白蘋花盡凋寒玉,舴艋搖空淥。秋潮恰比簟紋平,趁此日斜風(fēng)細(xì)、剪江行。
最憐黃歇墳頭土,多少今和古。年來生怕說興亡,笑指楚天新雁、兩三行。
清代:陳維崧
香奩涼鑒蟠金獸,背壓蛟螭鈕。玉人偏妒小菱花,慣是團圓兩字、不如他。
翠鸞莫道心如鐵,春筍曾提挈。紅塵涴處奈他何,我亦受人憐惜、為人磨。
清代:陳維崧
八千子弟來江左,單剩喑嗚我。誰歟歌者楚聲高,還是吾家舊日典連廒。
美人駿馬英雄槩,一死千秋在?;撵裟拚砗铮v妾孤墳長在大王前。
清代:陳維崧
無聊笑撚花枝說,處處鵑啼血。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guān)蜀棧戰(zhàn)場開。
倚樓極目添愁緒,更對東風(fēng)語。好風(fēng)休簸戰(zhàn)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
清代:陳維崧
綠窗輕剖鵝黃繭,更把紅絨剪。制成一對小于菟,傍嵌累絲?葉碎真珠。
盈盈暗繫綃裙下,但愿無驚怕。莫嫌此物遜鴛鴦,會懺虎兒明歲出蘭房。
清代:陳維崧
朱砂撚入銀壺酒,此意郎知否。與郎染就好心腸,休戀菖蒲北里別家香。
粉和冰麝金盤內(nèi),雨過荷珠碎。一生多子是紅榴,更愛萱花小字號忘憂。
清代:陳維崧
靈符飐上香云膩,繡虎釵頭睡。守宮蜥蜴粉蟾蜍,還剩元綃半捻裹蜘蛛。
燈前笑把檀郎蹴,誰道諸般毒。東家蝴蝶過西家,多恐薄情心性劣于他。
清代:陳維崧
年年競渡喧歌唱,雪屋崩銀浪。如今不見木蘭橈,門掩一庭微雨讀離騷。
風(fēng)前皓腕纏紅縷,往事依稀數(shù)。多時忘卻辟兵符,今歲重新提起暗嗟吁。
清代:陳維崧
與君且醉楓橋酒,往事思量否。夜烏筵上盡情啼,曾看兩行紅粉黛鬟低。
建封去后秋娘老,燕子樓空了。阿誰留得最長條,重倚東風(fēng)再斗沈郎腰。
清代:陳維崧
簾櫳水浸剛初夏,夏淺勝春也。數(shù)枝白白與紅紅,飄到一雙蛺蝶粉濛濛。
愁看劉項興亡史,且讀南華子。漆園栩栩過墻來,笑爾閑花還傍月明開。
清代:陳維崧
綠窗濃晝逢初夏,滿院花都謝。昨宵絲管醉沈香,重放一枝欄角斗紅妝。
曲廊軟幔嬌難畫,提起開元話。楊妃帶笑綻紅鮮,不數(shù)阿姨粉面夜朝天。
清代:陳維崧
綠莎廳折風(fēng)廊去,是我曾眠處。萬條柳線罨簾櫳,無限狂奴春夢在其中。
花間郭橐駝來了,也較年時老。海棠枝上坐流鶯,認(rèn)否劉郎前度問他聲。
清代:陳維崧
千絲萬縷隋堤柳,往事思量否。楊花飛雪暮春時,又向?qū)VT巷口見楊枝。
酒旗漾在皋橋下,醉殺休論價。半襟鵑血染東風(fēng),可似尚書筵畔舞衣紅。
清代:陳維崧
銀濤作陣溪花舞,雙槳如何去。半欹綠箬舀潭香,分取水禽飛處一絲涼。
禿衿翠茗煎花乳,可少留儂處。湖山大似有鄉(xiāng)情,故遣石尤遲我不成行。
清代:陳維崧
碧鱸紅稻江村市,淼淼重經(jīng)此。夜深水調(diào)起鄰船,記得不曾聽已十多年。
北風(fēng)漸釀篷窗雪,心事和誰說。匆匆忘發(fā)大雷書,望里汀花沙鳥暗南湖。
清代:陳維崧
魯山更比吳山翠,路入青駝寺。亂峰怪石甃圍墻,墻里人家一半棗花香。
當(dāng)初有個卿家燕,與汝天涯見。曉風(fēng)殘月憶從前,不道因循過了十馀年。
清代:陳維崧
蘭橈輕點春流碧,蘸垂楊、絲絲無力。百頃簟紋,一泓香黛,人在短篷吹笛。
更愛月華墻上白,影娥池、水禽飛拍。醉吸玉鱗,狂呼霜兔,可認(rèn)騎鯨仙客。
清代:陳維崧
春閨日暮,輕寒已著櫻桃樹。博山小篆飄香縷。斜掩青樓,一陣銷魂雨。
夜深珂雪偏難住,金尊小泛蘭陵醑。酒紅漸入香肌去。
懶剔金荷,細(xì)對菱花語。
清代: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fēng)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
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清代:陳維崧
箭與饑鴟競快。側(cè)秋腦、角鷹愁態(tài)。駿馬妖姬秣燕代。
笑吳兒,困雕蟲,矜細(xì)欬。
齷齪誰能耐??傄恍?、浮云睚眥。獨去為傭?qū)W無賴。
圯橋邊,有猿公,期我在。
清代:陳維崧
別酒才醒,離程乍遠(yuǎn)。蘭橈斜閣煙中飯。霜華昨夜?jié)胥y篝,夜深記有人低喚。
腸斷難禁,魂銷何限。鄰舟商婦箏聲換。一分明月照河橋,橋頭船里愁千萬。
清代:陳維崧
玉色無痕,粉光欲砑。一生管住春風(fēng)罅。紗幮凝望碧如煙,憐伊蕩漾何曾掛。
顫處輕盈,控來低亞。流蘇絡(luò)在銀毬下。月明風(fēng)細(xì)漸琮琤,依稀似說春宵話。
清代:陳維崧
北郭澆花,南山種豆。筠籃入市紛如繡。半肩愛惹蜂蝶爭,一生怕聽蛟龍斗。
問訊鄰翁,寄聲溪友。向時風(fēng)景依稀否。前村渡已綠多時,野橋梅定黃如舊。
清代:陳維崧
月掛樓梢,風(fēng)吹沼面。水天閒話人微倦。些些只許枕頭知,星星生怕流螢見。
街鼓三更,淚痕一串。如今舊事思量遍。他生須讀凈名經(jīng),小樓已署回心院。
清代:陳維崧
雜卉葳蕤,群葩蔥峭。紅英紫萼紛相照。藤蘿深巷碧如天,薔薇低架平于帽。
韻事堪矜,癡情可笑。隔鄰蜂蝶都知道。今年僮為乞花忙,明春客定提壺鬧。
清代:陳維崧
紅泉碧杜殊清麗,白舫紗窗閉。春江人在鏡中行。
船樓鳳脛一枝橫。夢難成。
漁蠻踏浪尋村酒,爛醉歌銅斗。蝦籠灣口賽黃牛。
三更珠露濕船頭。似清秋。
清代:陳維崧
擊劍罷,追風(fēng)射。當(dāng)時旁若無人者。過橫塘,喚名倡。
痛飲狂歌,說霸論王。堂。堂。
花枝謝,人兒嫁。無端夢醒西樓下。袖郎當(dāng),淚淋浪。
一種心情,滿院斜陽。倀。倀。
清代:陳維崧
西塞山前無六月,半間草閣臨流。晚來都聚打魚舟。
笛聲四起,劃碎一江秋。
正值南柯初罷郡,槐陰蟻戰(zhàn)剛休。兼天波浪打閑鷗。
寄聲三老,今夜轉(zhuǎn)船頭。
清代:陳維崧
紅檠斜照人無語,圓冰對漾春無緒。陌上鶯啼,梁間燕乳,夢中怕到銷魂處。
小樓春色留難住,斜橋春水流將去。三月時光,一年節(jié)序,水晶簾外廉纖雨。
清代:陳維崧
角弓硬箭黃金弝,須上淩煙畫。不然脫帽五湖天。
藕絲篁粉伴茶煙。亦前緣。
雄心畢竟輕馀子,知我佳人耳。雙挼裙帶繞花行。
涼軒水檻十分清。說平生。
清代:陳維崧
帆如陣馬驟晴空,一條銀練吼、走虬龍?;仡^煙樹失吳宮。
靈巖寺,塔影尚蘢蓯。
槲葉滿湖紅。檣燈和估笛、點空濛。夕陽船已過垂虹。
無由泊,心事一杯中。
清代:陳維崧
憶在冶城公膝下,圍棋年少知名。石頭兒女本輕盈。
象床春縱博,珠袷夜彈箏。
倏忽過江門第換,滄桑飛渡群傖。吳霜點鬢不勝情。
案頭無鬼論,肘后凈名經(jīng)。
清代:陳維崧
四十男兒方墜地,家聲列戟風(fēng)流。翩翩挾彈少年游。
兄居長樂尉,主尚富平侯。
詎料蹉跎空老大,逢君楚尾吳頭。酒闌話向北風(fēng)愁。
無家徐仆射,有淚白江州。
清代:陳維崧
孤竹君原稱苦節(jié),晚遺弱息江村。夜涼薦寢暫承恩。
斑留江上點,冷浸月中魂。
青女秋來休見妒,此身自有根源?;癁闄M笛響夔門。
但憑關(guān)塞曲,吹裂小龍孫。
清代:陳維崧
十載蕭蕭湘岸住,捎煙惹雨參差。如今枕畔露華滋。
身居清暑殿,夢到竹郎祠。
琢就細(xì)腰冰幾尺,宵來御輦頻辭。一生疏直許誰知。
霜砧來別院,紈扇憶同時。
清代:陳維崧
早起隔墻花弄影,忽然空館相思。鄰家已換燕空飛。
許多惆悵事,訴與落紅知。
百里煙航遙訪戴,柴門鎖向春磯。沈吟暗詠壁間詩。
徑開山以麓,村在水之湄。
清代:陳維崧
黃竹篙兒如雁叫,西風(fēng)直放江船。櫓聲搖破鶴湖煙。
園林排水次,甲第?;ㄇ啊?/p>
公子才華尤絕勝,翩翩氣壓幽燕。新詞脫手萬人傳。
暗香姜白石,殘月柳屯田。
清代:陳維崧
玉樹三柯偏競秀,枝枝黛色嶙峋。一枝才茁便淩云。
車從新市出,衣用異香薰。
此日相逢猶未晚,當(dāng)年真恨離群。狂歌莫問水犀軍。
好將腸斷句,寫遍石榴裙。
清代:陳維崧
柴門之外清江曉。兩三枝、映竹夭桃小。斗茗偏忙,澆花趁早。
銅瓶翠綆深深抱。
汲馀閒數(shù)雙棲鳥。坐晴磯、紅上梨渦悄。窣地許防,有人低笑。
浣衣娘又盈盈到。
清代:陳維崧
劉氏三娘雙姊妹。生小繁華,家住雞鳴埭。梵字闌干花影碎,妝樓恰與春波對。
兩小后堂曾博簺。阿母簾前,此日教重會。傳語翾風(fēng)空至再,蟬釵只靠秋千背。
清代:陳維崧
簾外桐花閑弄影。不便相辭,悄語傳聲請。猶自眉峰煙不定,避人奩內(nèi)添宮餅。
說道今宵天色冷。且自留停,莫撼猧兒醒。珠斗斕斑斜又整,人間第一消魂景。
清代:陳維崧
犀蒜銀釘紅玉槅。小小簾櫳,不與金堂接。斗草又慵彈阮怯,邀郎今夜拋金葉。
百子枝花香粉浥。蘭是樁家,好把豪犀厭。小負(fù)紅潮生兩頰,紿郎博進惟榆莢。
清代:陳維崧
涼夜金街天似洗。打疊銀篝,薰透吳綾被。作劇消愁何計是,鬢絲扶定相思子。
對漾紅繩低復(fù)起。明月光中,亂捲瀟湘水。匿笑佳人聲不止,檀奴小絆花陰里。
清代:陳維崧
梔子簾前斟鵲腦。隔著屏山,愛聽銀箏好。唱盡紅鹽人不曉,依稀記是蕭郎稿。
偷得新聲三兩調(diào)。悄學(xué)春鶯,唇綻櫻桃小。銀蒜輕搖郎到了,和羞吹滅蘭缸早。
清代:陳維崧
亞字闌干花一朵。每到花朝,春夢偏難妥。女伴相攜爭婀娜,迷藏小捉妝樓左。
鬢棗微松蟬翼亸。怕有人窺,輕合黃金鎖。戲罷偎人苔砌坐,日移交網(wǎng)花陰簸。
清代:陳維崧
拂曉相逢花弄口。如此天寒,何事清晨走。小院綠熊鋪褥厚,玉梅花下交三九。
招入繡屏閑寫久。斜送橫波,郎莫衣單否。袖里任郎沾寶獸,雕龍手壓描鸞手。
清代:陳維崧
一帶紅墻剛六幅。忽聽簫聲,欲斷還將續(xù)。知是東鄰吹鳳竹,邀來教弄相思曲。
風(fēng)起落花紅簌簌。香睡猩絨,小印瑯玕束。故說玉人吹未熟,明朝重到黃金屋。
清代:陳維崧
年少雙文能勸酒。笑折花枝,今夜為郎壽。紅燭厭厭籠翠鈕,飲深忘卻春宵久。
若下烏程春釀厚。卻笑佳人,腰似三眠柳。明日綠紗窗外走,手搖屈戍妝成否。
清代:陳維崧
滿院姊歸啼惻惻。隔著中門,悵望游絲織。訊至方知娘小極,潛來小揭蜻蜓翼。
怕響金梯行不得。半晌徘徊,才到菱花側(cè)。立久微聞輕嘆息,春陰簾外天如墨。
清代:陳維崧
芳草萋萋人脈脈。綠遍東西,不空南和北。滿院春晴無氣力,海棠花下挨時刻。
惆悵去年逢玉勒。酒市紅橋,此際曾相識。往事不堪重憶得,餳簫陣陣催寒食。
清代:陳維崧
曉起春酥呵又凍。風(fēng)捲西樓,似怯紅欄動。欲倚自憐無與共,和愁況是纖腰重。
花影看看移半縫。呆覷庭陰,蹴損鞋尖鳳。莫怪難憑惟好夢,鵲聲也把愁人弄。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山更翠。山下人家,都被嵐光膩。南郭鶯聲才滿市,東鄰榆莢還縋地。
問訊茶園開也未。谷雨過頭,記起旗槍事。自是茗柯饒實理,酪奴水厄休相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堪買醉。雪片鰣魚,觸網(wǎng)連湖起。色斗新鵝松粉細(xì),櫻紅筍綠玫瑰紫。
更有莼羹才下豉。一盞醺醺,醉倒新沙嘴。射虎屠龍非我事,天晴且趁游蜂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山雨至。淅淅濛濛,碧窨雙溪尾。水檻科頭閑徙倚,笛聲吹得波紋碎。
小院日長惟好睡。睡足揮毫,自笑無新意。滿幅詛神兼罵鬼,先生慣以文為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春去矣。點點花飛,別我彈紅淚。所幸東街連古寺,木香鶯粟還堆砌。
汲水澆花心暗喜。小啜龍團,管甚人間世。更上危巢探鵲子,老來愛與群兒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多賽會。隔浦叢祠,日日村巫醉。午后楝花風(fēng)乍起,打門社首分鵝胾。
一飽欣然無個事。走趁楊花,飄蕩東村里。腰鼓盲詞隨處是,分棚又看梨園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桑柘美。泥就蠶房,雪凈無塵滓。紅帖糊門多禁忌,家家阿婦勞纖指。
笑語小姑應(yīng)夜起。好事今冬,早把衣裳備。推卻繅車佯不理,小姑為惱前言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天著水。濃淡溪山,染做修蛾翠。拂曉家童呼入市,半籠攜得含桃至。
一幅斜陽紅到寺。新筍排槍,數(shù)遍那能記。浴佛人歸深徑里,鄰閨兒女燈前戲。
清代:陳維崧
四月荊南風(fēng)景異。乍雨還晴,晴雨都無次。欲認(rèn)前村渾不似,茫茫萬頃黃云膩。
一巷柴門誰夜閉。打麥聲中,隱隱猧兒吠。酒辣餅香真足喜,灶前摶黍添丁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梅雨至。好貯天泉,競滌空齋器。豕腹龍頭堆滿砌,庭前新改瓶罌肆。
濺沫傾珠差足喜。亟喚樵青,活火須先熾。道是茶聲還不是,依稀松鬣拿風(fēng)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饒好味。筍脯茶油,都上蛟橋市。細(xì)切黃瓜涼欲嚏,廚香正熟長腰米。
飽飯風(fēng)前貪美睡。剝啄誰歟,佳客催人起。庫里葛衣新歲質(zhì),迎賓且學(xué)披裘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花未已。各色戎葵,濃淡搖軒砌。聞道街南花更麗,殷勤乞取三升子。
待得明年栽滿地。簇繡鋪茵,便作花城矣。此是貧家真富貴,人間富貴還如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新漲至。一片茭蘆,總把川光翳。閣外溪風(fēng)來也未,陰陰先作鏗鍧勢。
水郭漣漪逾十里。買件蓑衣,走入漁翁隊。日落笛聲篷背起,封侯不換垂綸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蒸濕翠。墻角苔生,礎(chǔ)潤垣衣膩。院靜日長沈水費,瞢騰兀坐思陳事。
憶看京江江萬里。爛若銀盤,倒插金山寺。雪片崩濤飛彩幟,妙高臺下龍舟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佳節(jié)至。角黍堆盤,嫩綠窗前醉。絳縷絲絲斜纏臂,釵符顫罷簾痕碎。
五毒羅囊裙帶繫。始信人生,騎虎非難事。折得海榴紅染袂,蒲根鏤作葫蘆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多酒會。蜜蟹糟蟶,新自江船寄。杏酪攪酥偏沁肺,桃膏紅透冰瓷內(nèi)。
萬事蒼茫休問矣。餔啜吾生,此舉強人意。閑看雨絲蛛網(wǎng)綴,分明空里穿珠戲。
清代:陳維崧
五月荊南秧早蒔。黃紙飛來,溫語從天至。見說東南民力敝,秋租減半明年事。
比屋歡騰還雪涕。只恐來年,還似常年例。我語村農(nóng)休過計,官家自古言無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村貼水。蒲葦成叢,屋傍漁莊尾。溘溘野風(fēng)波面起,湖梢直灌橋門里。
白發(fā)老翁無個事。掩罷柴扉,選塊陰涼地。招手老妻牽稚子,團團聽話隋唐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天似醉。雨嫩如無,恰又吹來細(xì)。贏得遙山都欲睡,模糊失卻青螺髻。
檐溜漸刪刪不已。忽見中庭,一縷晴虹起。那禁群兒爭笑指,碧翁也著斑斕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蒸暑氣。過了梅天,市上無兼味。白小黃魚稀少至,老饕鎮(zhèn)日涎垂地。
紅糯新炊淘莧滓。蜆醬葵羹,也自饒風(fēng)致。鼓腹陶然吾足矣,瓜棚之下閒游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多水市。鞋樣涼船,柳樹根頭艤。茭白菱紅排氿尾,漁翁又糶雞頭米。
一望風(fēng)荷兼雨芰。才見錢錢,又早田田矣。剝罷蓮蓬何處使,挼來做個人兒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蟬早沸。做暝連陰,夏已賒秋意。莫謂晚涼饒爽致,田禾最怕床頭被。
長日經(jīng)營無好計。枕上詩成,記又無頭尾。且拾廚中青鴨子,糊他一盞螢燈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人早起。倚閣看云,云氣朝朝異。夭矯軒騰兼蔚跂,火云燒卻銅峰翠。
蜃國那須誇海市。換狗更衣,反覆須臾耳。若問世間還勝此,天公聊學(xué)人情戲。
清代:陳維崧
六月荊南門屢閉。壁上烏巾,掛著多時矣。客到蕉窗時一啟,不迎不送貪徒跣。
問我新編今有幾。叩首主臣,夜火燒殘矣。消夏祇馀詞一紙,君休哂我篇篇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