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乖/繪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宋)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
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詞人多情,所以寫情思寫得深邃入骨。
此闕詞,追憶的是舊時情人歌女小蘋,一抹婉約閑愁里都是對她的深深思念。寫得深沉真摯、秀麗而憂傷,即便千年之后的今日,讀來亦被撩撥心弦。
詞人醉夢中醒來,只見樓臺閉門深鎖,重重簾幕低垂。太過念你,以為酒醉后可以與你夢中相見,誰知夢醒更讓人煎熬。憶起昔日此處宴席歡歌時的美好,而今卻是夢醒、酒散,人去、樓空。一切追憶成虛空,一切過往成云煙。
無邊的愁緒彌漫,訴不盡的孤寂凄涼,去年的離愁別恨又涌上心頭,揮之不去。
詞人獨自佇立庭院深處,微風過處,全是片片凋零的落花,似心中無限的惆悵;而此際,更添恨的是雙飛的燕子在細雨中的歡愉呢喃,映襯了自己更深的孤寂傷悲。
猶記得當年,與小蘋初見,她身穿薄羅衣衫,羞抱琵琶輕彈。琵琶聲里含情,我知她心意與我一般,所謂一見鐘情便是如此。從此后,我們兩心相印,相思無盡處。
那一夜,明月清風,曲終人散里她美若一朵輕盈的彩云,翩然離去,留給我一抹深情的心動。只是,如今明月依舊,佳人卻不再,唯有無盡的相思和惆悵將我纏繞不休!
三乖/繪
《更漏子·柳絲長》
(宋)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
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
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
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整闕詞,深婉、雅致,洋溢著一股純美的意境。
詞人化身為一名女子,來抒寫思念之情。
春日曉陽,本最美好,卻因最愛的人不在身邊而心驚。于是,柳絲柔長、桃葉細嫩里的美景,竟讓人深覺庭院靜寂的可怕。
只此一人空守的院落,沒有人來或人往。只有空寂寞。
淡淡的紅日,斜照進深深庭院,濃綠的樹叢里籠罩著的是輕煙靄靄,偶爾里有柳鶯鳴囀聲聲,一夜未眠里更覺心傷。
閨帳里,還有余香,只是思人不在,殘妝猶在面頰。那繡花枕頭上的枝梢花兒是如此美,女子卻不愿去梳妝,而是讓自己沉浸在深濃思念的情緒里。
在思念里,春日遲遲里的美卻讓人這樣無可奈何,徒增傷悲!
三乖/繪
《憶秦娥·樓陰缺》
(宋)范成大
樓陰缺,欄干影臥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虬咽。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他擅寫春閨情思,有五首《憶秦娥》的詞傳為世。
此,為其中之一首。也是其間最具價值的一首,寫得婉轉若花,散發(fā)著淡雅清香。
樓陰之間,皓月當空,清澈的月光透過樹影的殘缺處傾瀉而入,在這寂冷空明里,欄桿的影子是那么長,長長地投射在東廂房的樓板上。天清如水、月明西斜,孤寂的人兒還未睡,獨自身居在這小樓,因著寂寞情長而不能眠,只空對著樓前的一樹風淡露落里的杏花發(fā)呆。月色皎潔,杏花如雪,只是人寂寞。
寂寞空閨,最可溫暖心的是那香爐里裊裊升騰著的縷縷青煙。薄如霧里,仿佛可觸摸到浪漫。只是,那滴答滴答的更漏聲,時刻提醒著人的清醒,銅質龍頭里滴出的水聲,斷續(xù)不絕,如泣如咽。讓人隔著煙霧,都能感知到時光的老去。
在如此夜深露重、落花成冢里,念一個人是如此的寂寥無助。
誰知,透過那暗淡的羅幃,卻看到來燈燭“結花”的喜兆。
喜兆何來?
原來是于帳中輾轉難眠、半睡半醒間小做了一個“片時春夢”。不過,這幻夢卻于女子而言,是為喜。因魂游江南里,有歸人俊美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