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魚歷史
臘肉臘魚的歷史由來已久,尤其是在四川、廣東以及兩湖地區(qū)盛行。
所謂臘肉臘魚就是將新鮮的魚肉用鹽腌制后放在陽光下暴曬而形成的加工品,不僅防腐蝕耐儲存,更是給原來的魚肉增添了獨特的風味。
小時候聽家里的老人講,最初發(fā)明臘肉臘魚的初衷不是為了美味,而是由于一到臘月就殺豬過年,而當時的儲藏條件有限,于是聰明的古人就發(fā)明了這一獨特的方法,而因為其風味獨特而一直流傳至今。
然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里的“臘” 字原本應該念xī,但是由于臘肉一般都是在臘月里制作,所以人們都習慣地念là,口口相傳,就成了如今約定俗成的讀音。
一入臘月,去買最好的青魚回家,將它洗凈、切塊、腌制好,放在太陽下暴曬風干,然后放在玻璃容器用食用油浸上,撒上花椒,密封好留用。想吃時取出,或蒸或煎,都是桌上一道引人稱贊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