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開拓疆土與絲綢之路
親征吐谷渾:大業(yè)五年,煬帝親征吐谷渾,吐谷渾故地皆空,大隋拓地數(shù)千里。吐谷渾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范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脈皆為隋有。煬帝在吐谷渾故地置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興海東南)、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四郡,西???/span>就設置在吐谷渾故都伏俟城。煬帝命令把隋朝天下所有犯輕罪的人移居到吐谷渾故地居住戍邊,并發(fā)西方諸郡運糧以供給之。命劉權(quán)率軍鎮(zhèn)守河源郡積石鎮(zhèn),大開屯田。大隋在吐谷渾故地置州、縣、鎮(zhèn)、戍,實行郡縣制度管理,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qū)的地方。《隋書食貨志》:“帝親征吐谷渾,破之于赤水。慕容佛允委其家屬,西奔青海。于是置河源郡、積石鎮(zhèn)。又于西域之地置西海、鄯善、且末等郡。謫天下罪人,配為戍卒,大開屯田,發(fā)西方諸郡運糧以給之。”
西巡張掖
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浩浩蕩蕩的出發(fā)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jīng)大斗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次出行絕不是游山玩水,個人玩樂的。因為西部自古大漠邊關(guān)、自然條件環(huán)境惡劣,隋煬帝還曾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此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都失散。隋煬帝也狼狽不堪,在路上吃盡苦頭。隋煬帝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義重大。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到西北這么遠的地方,只有隋煬帝一人。隋煬帝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侗笔肺饔蛄袀鳌罚?span lang="EN-US">“隋煬帝規(guī)摹宏侈,掩吞秦、漢,裴矩方進《西域圖記》以蕩其心,故萬乘親出玉門關(guān),置伊吾、且末鎮(zhèn)。”(唐朝人寫史難免有貶低言語)
“萬國博覽會”
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后,西域二十七
開鑿莫高窟
隋煬帝派遣薛世雄在西域伊吾國內(nèi)修建一座“新伊吾城”,罷州置郡,敦煌又為敦煌郡。隋代在莫高窟開鑿了大批的石窟,敦煌地區(qū)甚 至還出土了一些隋皇室成員的寫經(jīng),可見隋王朝對西域的重視。隋煬帝還派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域,從安國帶回五色鹽。又派云騎尉李昱出使波斯,回國時,波斯的使者、商人也隨至中原。煬帝之前,中西交通的絲綢之路只有南北兩道。隋煬帝時期不僅以前的道路更加暢通,而且新增一道,即新北道。這樣,隋通西域的道路共有三條:北道(又叫新北道),出自敦煌至伊吾,經(jīng)蒲類、鐵勒部,度今楚河、錫爾河而達西海;中道(漢代的北道),出敦煌至高昌,經(jīng)焉耆、龜茲、疏勒,越蔥嶺,再經(jīng)費爾干納、烏拉提尤別等地而至波斯;南道,出敦煌自鄯善,經(jīng)于闐、朱俱波、渴盤陀,越蔥嶺,再經(jīng)阿富汗、巴基斯坦而至印度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