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的由來
血壓計有水銀血壓計(壓力計)、電子血壓計、彈簧表式血壓計(壓力計)。 電子血壓計有臂式、腕式之分;其技術經(jīng)歷了“有氣芯”的第一代(最原始的臂式與腕式)、“無氣芯”的第二代(臂式使用)和第三代(腕式使用)的發(fā)展。 水銀血壓計(壓力計)和彈簧表式血壓計(壓力計)用于聽診法測量血壓,必須配合聽診器,由醫(yī)生或護士判斷,得出收縮壓、舒張壓的讀數(shù)。
何謂血壓?
血液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簡稱血壓(blood pressure,BP)。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心室收縮,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室舒張,動脈血管彈性回縮,血液仍慢慢繼續(xù)向前流動,但血壓下降,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血壓計的由來
1628年,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注意到當動脈被割破時,血液就像被壓力驅動那樣噴涌而出。通過觸摸脈搏的跳動,會感覺到血壓。
1733年,一位叫海耶斯的牧師,首次測量了動物的血壓。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屬管、長
1835年,尤利烏斯·埃里松發(fā)明了一個血壓計,它把脈搏的搏動傳遞給一個狹小的水銀柱。當脈搏搏動時,水銀會相應地上下跳動。這樣,醫(yī)生第一次能在不切開動脈的情況下測量脈搏和血壓。但由于它使用不便,制作粗陋,并且讀數(shù)不準確,因此其他的科學家對它進行了改進。
血壓計根據(jù)水銀柱的高度測量血壓,氣壓計以同樣的方式測量氣壓。
1860年,法國科學家,艾蒂安-朱爾·馬雷[1]研制成了一個當時最好的血壓計。它將脈搏的搏動放大,并將搏動的軌跡記錄在卷筒紙上。這個血壓計也能隨身攜帶。馬雷用這個血壓計來研究心臟的異常跳動。
如今醫(yī)生使用的血壓計是希皮奧內·里瓦---羅奇(意大利科學家)在1896年發(fā)明的。它有一個能充氣的袖帶,用于阻斷血液的流動。醫(yī)生用一個聽診器聽脈搏的跳動,同時在刻度表上讀出血壓數(shù)。
最早的血壓計是用于測量馬的血壓的,經(jīng)過時代的變遷,現(xiàn)在的血壓計已經(jīng)越來越先進了,很多人為了了解自己的健康,在家庭中都備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