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大自然布置完畢,顯然滿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這件藝術(shù)品上,最后三下兩下,將那些可以讓人從人間步入勝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斷,處處懸崖絕壁,無可托足。它不肯隨便把勝境給予人類?!浴饵S山記》,徐遲
一大早從客棧來到南大門換乘點,等候了十多分鐘,就坐上了開往索道站的換乘大巴。由于黃山風景區(qū)每天接納大量游客,因此,在游客量集中的時段,從南大門各個換乘點開往玉屏索道站和云谷索道站的大巴每隔幾分鐘就開出一輛,客滿即走。于是,我們沒有耽擱太多的時間,很快就來到了索道站,刷過身份證進站,坐上了纜車。
黃山風景區(qū)實行 “限量、預約和錯峰” 的進山方式,早上第一個時段是 6:40~7:00 (冬天則是 7:40~8:00),之后一個小時為一個時段,整個下午為一個時段,每個時段限制兩三千人進山。為了能夠順利地進山,最好通過預約平臺預約各種票證,預約的具體細節(jié)可以在 “黃山旅游官方平臺” 小程序中查閱。只要預約成功,在檢票處刷身份證就可以驗票進站。
當我們坐上纜車的時候,由于天色還早,旅行團還沒有出發(fā),所以,游客并不多,纜車以慢速朝著白鵝嶺緩緩上行。當纜車朝著白鵝嶺緩慢地挺進時,黃山逐漸顯露出它的風采。
黃山,古時候被稱為黟山,地處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和冬雪五絕著稱于世。黃山集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衡山的煙云、廬山的飛瀑、雁蕩山的巧石、以及峨眉山的俊秀于一體,擁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游歷黃山,通過兩篇游記給黃山予極高的評價,“登黃山,天下無山” 就是這位旅行家對黃山的極致的贊美。
關(guān)于對黃山的這個贊譽是否真的出自徐霞客之筆,學術(shù)界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許多學者找遍了徐霞客的著述,都沒有找到這句話的出處。據(jù)一些嚴肅的學者考證,在明末清初期間,由閔麟嗣編寫的《黃山志定本》卷二《人物》第 72 頁中,倒是有一段評述,記載了徐霞客對黃山的這個贊譽:“世人問,游歷四海山川,何處最奇。答曰,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看來,對黃山的這個贊譽確實來自徐霞客,只不過并不是出自徐霞客本人之筆,而是通過他的同時代人以地方志的方式轉(zhuǎn)述出來。
在大眾的認識中,徐霞客對黃山的贊譽,還有一句耳熟能詳?shù)脑挘何逶罋w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然而,在徐霞客的著述中也找不到這句話,倒是有人在另外兩本著作中找到了這句話的出處。近代學者許承堯著有《歙事閑譚》一書,其中收錄了清末民初歙縣人士汪律本的《黃山雜記》一文,文中就有 “昔人謂:五岳歸來不看山,余謂:游過黃山不看岳” 這段話。其中 “游過黃山不看岳” 這一句與我們熟悉的句子基本一致。但是,另外一句卻是 “昔人” 所言,他是誰呢?
在更早時期,由梁章鉅編著的《楹聯(lián)叢話》一書,在 “楹聯(lián)四話” 的 “廳宇·酬贈” 一節(jié)中,收錄了桑調(diào)元寫的一副對聯(lián):“六經(jīng)讀徹方持筆;五岳歸來不看山?!保侣?lián)竟然與坊間流行的名言一字不差!看來,汪律本的 “昔人” 就是這一位了。
不管這兩段贊美黃山的名言是否出自徐霞客之筆,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是,雖然在五岳的座次中并沒有黃山的位置,但是,黃山卻凌駕于五岳之上。纜車在山林中穿行,時而飄蕩在叢林絕壁的上方,極目遠眺,群山盡收眼底;時而扎入深谷,在峭壁間潛行,絕壁蒼松,擦肩而過;時而在云濤霧海中奮力挺進;時而在清天朗日間緩慢前行。就這樣在空中行駛了大約 20 分鐘,我們飛越了群山,飛抵白鵝嶺。
走出索道站,憑欄遠眺,一幅壯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還未深入黃山腹地,就已經(jīng)被黃山宏大的氣勢震撼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