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鹽雞
25歲真是一個很微妙的年紀(jì)。
處于從20歲走向30歲的中間,這個卡在中不溜秋的位置,讓我對愛情抱有美好憧憬的同時,開始有了一些現(xiàn)實的恐懼。
在奔三倒數(shù)前,也是時候面對一些愛情的真相了。
/ 不愛你的人,比想象中更不愛你
一段戀情結(jié)束,最不該留下的,就是一廂情愿的執(zhí)著。
不要以為曾經(jīng)愛得轟轟烈烈,離別的時候就一定難舍難分。
人一旦決定不愛的時候,他會比你想象中還要狠。
對于前任,我們可以不用決絕到“你我老死不相往來”。
可以留有余溫,但不該存有死灰復(fù)燃的幻想。
若有一方已經(jīng)不愛了,說明這段感情真的要徹底翻篇了。
繼續(xù)勉強,只是浪費彼此的時間,消耗彼此最后的尊重和體面。
永遠別向后看。
/ 喜歡和合適,沒有哪個更重要,只有哪個你需要
在選擇戀人的時候,很多人會被一個問題給困擾:
是找一個“我喜歡的”,還是找一個“適合我的”?
其實這兩個選擇,選哪個都可以。
這并不是因為哪個選擇更具有優(yōu)勢,而是因為每個人在感情里的需求是不同的。
沒談過戀愛的,當(dāng)然會首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這樣才能好好享受一下談戀愛的樂趣。
談過幾次戀愛不太順利的,自然會根據(jù)自己受過的傷,來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
你能給予什么,以及你需要什么,這才是每個人在一段感情里需要考慮和抉擇的東西。
/ 絕不存在一個完全適合你的人
初戀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對你的第一段感情抱有太高的期待值。
希望它是美好的,純情的,甚至是無暇的。
所以一旦對方出了一丁點小錯誤,你就會在心里的小本本上打上一個叉。
叉越多,你就會越失望。等到你的期待值被扣完分,你就會以“我們不合適”作為理由提出分手。
但到后面你就會發(fā)現(xiàn),等出來的是有緣人,磨合成功的才是對的人。
沒有誰天生就合適誰,所有的和諧背后,一定都會有心甘情愿的遷就和換位思考的退讓。
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共同努力把不合適變成合適。
來電已經(jīng)很難了,那就多一點耐心和包容吧。
/ 一段好的感情是會變的
以前以為,一段好的感情應(yīng)該是始終如一。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彼此都能像剛在一起那樣就好了。
可事實上,一成不變,才是一段感情里最致命的缺點。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幾年都毫無變化,優(yōu)點沒增多,缺點也沒改,甚至連存在的問題都無法解決。
那么在一起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無法變好的感情,不是壞感情,就是正在變壞的感情。
無動于衷是兩人相處中最被動的做法。
不把關(guān)系走向的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問題爆發(fā),只能坐以待斃。
不向前,即后退。
/ 那些總是吊你胃口的人,壓根就不想和你談戀愛
曖昧是很多人從友達以上進階到戀人關(guān)系的一個過渡期。
但若一個人只喜歡跟你玩曖昧,遲遲不跟你挑明關(guān)系的話,那只能說明他根本就沒想和你建立一段負(fù)責(zé)任的關(guān)系。
所以,當(dāng)你曖昧的對象,撩你撩得很頻繁的時候,不要急著欣喜若狂。
很有可能,你只是被撩的千萬個女孩里,最好撩的那一個。
當(dāng)你曖昧的對象總是若即若離,也別多想。
你就是個備胎。
/ 不奔現(xiàn)的異地戀,都是耍流氓
若問我支不支持異地戀,我的回答是不太支持。
不支持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是太煎熬,第二是不可控。
相愛的人不能時常見面,這跟遠程辦公有什么區(qū)別?
不僅時常斷網(wǎng),還得承擔(dān)調(diào)崗的風(fēng)險性。
所以能不異地戀,就不異地戀。如果沒得選,那就得先明確一點:
什么時候結(jié)束異地?
如果沒有確切的打算以及實際的推進,那么我勸你還是不要開始異地了。
與其在這里浪費時間,不如去其他的地方另尋春天。
/ 戀愛談得越久,你只會越無聊
身邊有很多長跑戀愛幾年,卻依舊甜蜜如初的朋友。
我很好奇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他們的回復(fù)幾乎都是復(fù)制粘貼:
“只要你們能經(jīng)得起無聊。”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每天除了交流上班沒有、下班沒有,就是吃早餐沒有、吃午飯沒有、吃完飯沒有。
所以有的時候,就會用一些很“無聊”的方式去溝通交流。
比如吵架的時候會放個屁來緩解氣氛,走路走到一半就去踢一下對方膝蓋。
看上去很無聊,但彼此都樂在其中。
雖然理想中戀愛的“長甜”,是把每一天過成第一天,無時無刻都有心動的感覺。
但是一直維持熱戀的狀態(tài),太累人了。
能把每一天過成最后一天,哪怕是無聊透頂,也珍惜你說過的每一句廢話,這就足矣。
/ 喜歡程度和用心程度,一定是成正比的
我們常會遇到以下這些自欺欺人的場景:
昨天發(fā)的信息今天還沒有回,一定是忙到忘記了吧。
經(jīng)常因為“加班”而推脫掉我們的約會,一定是工作特別重要吧。
朋友圈里從未發(fā)過我的照片,就算是一起出去玩也只發(fā)了自己的獨照,一定是他還沒準(zhǔn)備好吧。
......
盡管自己心里替他解釋了上百遍,但說出那句理由后,自己都會心虛地加上一個“吧?!?/p>
可是,沒有人會忙到一天24小時連回復(fù)一句話的時間都沒有,也不會因為工作就把對象忘得一干二凈,更不會連談個戀愛都要遮遮掩掩。
當(dāng)你試著為對方的所作所為找一些你都半信半疑的解釋時,這只能說明,他沒有那么喜歡你。
所謂忙和不忙,借口和不借口,準(zhǔn)備和沒準(zhǔn)備,不過是心里面覺得哪件事更加重要罷了。
很顯然,你沒那么重要。
/ 愛情就是有分高低,一點也不公平
喜歡和被喜歡,其實就是一方付出和一方接受的過程。
就好比關(guān)系一旦確立,兩個人就要往同一個水缸里存水,以此累積感情。
為了保持水缸的水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一方存得多一點,另一方自然會取得多一點。
你存一點,我就取一點,這并不會影響這缸的容量,但也不能讓水變多。
所以想讓這份感情長期存在一個“有水可喝”的狀態(tài),甚至變多、變深,存水的人一定會比取水的人辛苦。
而往往,喜歡更多以及先動心的那一方,就會成為卑微的“存水人”。
不管你曾經(jīng)再怎么驕傲,也會主動放低姿態(tài),變著法子去討好對方,竭盡全力地去取悅。
雖然卑微,應(yīng)該是愛情的一個階段性特征,不該是定義其中一方的長久性特點。
我們可以交換職責(zé),這次你付出得多一點,下次就我付出得多一點。
但你不得不承認(rèn),人是有慣性的,一旦習(xí)慣了被接受,就很難再去付出得更多。
就算是付出了,也會想要在下一次接受的過程中,得到更多倍的償還。
這種慣性被突然打破的話,這份感情就難繼續(xù)維持動態(tài)平衡。
/ 你總會遇到一個讓你打臉的人
談過幾次戀愛的人,都會陷入一種誤區(qū):
我以后要找這樣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找那樣那樣的人。
好像以為受過幾次傷,遇過幾個渣男就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尿性,讓自己時刻保持理智。
但你越是這么以為,你越容易打臉。
你一定會遇到一個,是你愿意為他打破一切規(guī)則,隨心而欲去愛一次的人。
至于是什么時候,就不知道了。
不然談戀愛這么辛苦,怎么會有那么多上癮的人。
把這些“道理”羅列出來,不是為了嚇唬大家戀愛這東西有多慘不忍睹,而是希望大家能夠看清 這些“真相”后,早點解決一些問題。
我知道它并不美好,但依然相信它美好的一部分。
春天到了,是時候找一個人跟你一起身行力踐一番。
畢竟有些屎只有自己踩到的時候,才會覺得又臭又惡心。
那么,祝各位戀愛順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