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五分鐘學會律詩拗救方法(轉(zhuǎn)載) [詩論] 文/海珠兒
格律詩中(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稱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稱為“拗字”。出現(xiàn)了此類現(xiàn)象就必須要補救,怎么補救?譬如,詩句中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就要在該句或?qū)涞暮线m位置上補上一個平聲來救,反之,詩句中該用仄聲的地方用了平聲,就要在該句或?qū)涞暮线m位置上補上一個仄聲來救,(注意:補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經(jīng)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下面就按格律詩不同的幾種句式來講講怎樣補救:
一、七言詩A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又稱平平腳,雙平尾)此式不存在拗救!
此句式在七言中必須注意的口訣:
雙平尾式五必論,(五言的是三必論)
若是不論三連平。(一三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的是,一不論,二四字分明)
此式的換位救例確實罕見!至今還只找五言的一例:
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正格:仄仄仄平平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自救:仄仄平仄平
所以證據(jù)不足,不能證*明5、6換位救這一法的可行性,換位救一說不成立。
二、七言詩B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稱平腳句,又稱獨平尾)(孤平自救常在此句式中)
此句在七言中拗救口訣:
獨平尾句三必論,(一五不論)
不論變仄成孤平。
拗此五平施自救,
三字可仄救五平。(第五字可平可仄,故亦可不救。)
此式二四六分明。
七言B式句救拗圖示: (七言例)
B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拗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孤平)
句中自救:“ 仄仄仄平平仄平“ (這樣之后,除韻外,前6個字還是 有兩個平聲,就不孤平了。)
(這叫“ 孤平自救“,這種救法一般只在發(fā)生在B式中,這就是“ 3拗第5字救“,反過來就是“ 5拗第3字救“,第5字也可不救?。?div style="height:15px;">
七言B式句孤平拗救的典型例子:
1、南宋詩人陸游的《夜泊水村》:本句自救 (孤平自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身報國有萬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雙鬢向人無再青
這一例中出句5、6字皆出律,便將對句中本應用仄聲的第5字 ,改用平聲“ 無“來救,同時又救了本句中的第3字“向“這個仄聲字,這就形成了既是對救,又是本句自救,(即孤平自救),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
2、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孤平自救)
孤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一例中對句第3字“ 欲“應該用平聲,而用成了仄聲,用本句中的第5字“風“這個平聲字來救。出句中的第5字是小拗,可救可不救。
3、新城道中(第一首)?[宋]蘇軾   (孤平自救)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這一例中第3字“ 自“應該用平聲,而用成了仄聲,用本句中的第5字“沙“這個平聲字來救。出句中的第5字是小拗,可救可不救。
4、唐代詩人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本句自救 (孤平自救)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一例中第3字“ 客“應該用平聲,而用成了仄聲,用本句中的第5字“何“這個平聲字來救。
5、本句自救 (孤平自救)例:
梅曹宿命蒼天意,公道自來終可知。
這一例中第3字“ 自“應該用平聲,而用成了仄聲,用本句中的第5字“終“這個平聲字來救。
五言詩B式:平平仄仄平
(稱平腳句,又稱單平尾)(孤平自救常在此句式中)
五言此句拗救口訣:
獨平尾句一必論,(三不論)
不論變仄成孤平。
拗此三平可自救,
一字可仄救三平。(第三字可平可仄,故亦可不救。)
此式二四很分明。
由此可見:人們常說,詩的平仄一三五不論,這是不準確的,在獨平尾句式中,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是必須要論的??!不論就會出現(xiàn)孤平?。?div style="height:15px;">
五言B式句救拗圖示:
B式:平平仄仄平
如果拗成:仄平仄仄平(孤平)
句中自救:仄平平仄平 (這樣之后,除韻外,前4個字還是 有兩個平聲,就不孤平了。)
(這叫“ 孤平自救“,這種救法一般只在發(fā)生在B式中,這就是“ 1拗第3字救“,反過來就是“ 3拗第1字救“,第3字也可不救!)
五言詩孤平拗救的典型例子:(完善中)
七言詩B式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第五字不救的例子:
1、《蜀相》[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何字應仄)
2、《秋興八首》一[唐]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楓字應仄)
3、《秋興八首》二[唐] 杜甫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蘆字應仄)
4、《秋興八首》三[唐] 杜甫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心字應仄)
5、《秋興八首》五[唐] 杜甫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霄字應仄)
6、《登樓》[唐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傷字應仄)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梁字應仄)
三、七言詩C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又稱特殊句式或仄仄腳,雙仄尾)
七言此句拗救口訣:
雙仄尾式五必論,
若是不論三仄聲。(一不論)
五六果真成拗字,(二四分明)
相互換位便可行。(但第三字必平)
五言詩C式:平平平仄仄
(又稱特殊句式或仄仄腳,雙仄尾)
五言此句拗救口訣:
雙仄尾式三必論,
若是不論三仄聲。(一不論)
三四果真成拗字,(二字分明)
相互換位便可行。(但第一字必平)
如圖所示:(七言例)
C式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果拗成:仄仄平平平平仄
句中自救:仄仄平平仄平仄(五六換位,在這種情況下,第三字必平,必論?。?div style="height:15px;">
七言拗救例子:
1、唐代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
千載琵琶作胡語,(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分明怨恨曲中論。
2、[唐]杜甫《恨別》:
聞道河陽近乘勝,(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司徒急為破幽燕。
3、南宋詩人陸游的《夜泊水村》:
記取江湖泊船處,(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臥聞新燕落寒汀。
4、白居易 《天津橋 》:
報道前驅(qū)少呼喝,(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恐驚黃鳥不成啼。
5、杜甫 《曲江》
傳語風光共流轉(zhuǎn),(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暫時相賞莫相違。
6、《秋興八首》五[唐] 杜甫
西望瑤池降王母,(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
7、《寄黃幾復 》宋 黃庭堅
桃李春風一杯酒,( 5、6字互換平仄位置,第3字必平,紅色為平)
江湖夜雨十年燈。
如圖所示:(五言例)
C式正格:平平平仄仄
如果拗成:平平平平仄
句中自救:平平仄平仄(三四字換位,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字必平,必論?。?div style="height:15px;">
拗救五言例子:
1、杜甫的《絕句》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紅字為平,3、4換位救)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2、《登岳陽樓》[唐]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紅字為平,3、4換位救)
綜上所述:
在仄仄腳這一特殊句式中,如果七言詩中應該用仄聲的第6字用成了平聲,(五言第四字)那就將本句中本應該是平聲的第5字用成仄聲,(五言第三字)這就形成了5、6字(五言的3、4字)的平仄位置互相換位,即“.....平仄仄“變成了“.....仄平仄“,在《搜韻》中檢測是把此種情況當作允許的變格,不算錯;而在52網(wǎng)的檢測系統(tǒng)中是錯格;注意的是, 這樣自救后,這一句中七言的第3字、五言的第1字,必須是平聲。
四、七言詩中D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又叫仄腳句,單仄腳,單仄尾)
七言此句拗救口訣:
單仄尾句要記清,一三五字自由行。
若是六字拗上了,對句五字是救星。(二四分明)
如圖所示:(七言例)
D式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果拗成:平平仄仄平仄仄   (6拗)
對句中救:仄仄平平平仄平 (對5救,即把對句中的第5字變?yōu)槠铰暎?div style="height:15px;">七言詩中D式拗救舉例:
1、杜牧 江南春絕句   (又是五仄特殊句例)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五言詩中D式:仄仄平平仄
(又叫仄腳句,單仄腳,單仄尾)
五言此句拗救口訣:
單仄尾句要記清,一三位上自由行。
若是四字拗上了,對句三字是救星。(二字分明)
如圖所示:(五言例)
D式正格:仄仄平平仄
如果拗成:仄仄平仄仄   (4拗)
對句中救:平平平仄平 (對3救,即把對句中的第3字變?yōu)槠铰暎?div style="height:15px;">五言詩中D式拗救舉例:(完善中)
仄仄平仄仄
野火燒不盡,(出句4字拗,平用為仄了)
春風吹又生。(對句3字救,仄變?yōu)槠骄龋?div style="height:15px;">平平平仄平
D式“平平仄仄平平仄“第5字拗怎么處理?
如果拗成:“平平仄仄仄平仄“(半拗或叫小拗, 可救可不救)
如果救,就在第3字上救,平仄變?yōu)椋浩狡狡截曝破截?div style="height:15px;">下面舉救的例子:
1、新城道中(第一首)?[宋]蘇軾   救例
D式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拗成:平平仄仄仄平仄
救則是:平平平仄仄平仄(即5拗3變平來救)
例:野桃含笑竹籬短,
溪柳自搖沙水清。(此句為孤平自救例)
這一例中的出句的第5字“竹“犯拗,用本句的第3字“含“來救,對句屬于孤平自救例,“沙“字自救本句中的“自“字。
2、[唐]許渾   《咸陽城東樓》   救例
D式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拗成:平平仄仄仄平仄
救則是:平平平仄仄平仄(即5拗3變平來救)
例:溪云初起日沉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此句為孤平自救例)
這一例中的出句的第5字“日“犯拗,用本句的第3字“初“來救;對句屬于孤平自救,“風“字自救本句中的“欲“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這種句式中第5字未救的例子:
《蜀相》[唐] 杜甫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自字應平)未救。
五、律詩中另外幾種特殊拗句:
1、五仄特殊拗句救例:
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A、持家但有四立壁,(黃庭堅  《寄黃幾復 》)
拗成:平平仄仄仄仄仄
對句救:仄仄仄平平仄平    (對句改仄為平救,第三字變仄聲)
治病不蘄三折肱
B、  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 《江南春絕句》)
拗成:平平仄仄仄仄仄
對句救:平仄平平平仄平(對句改仄為平救)
多少樓臺風雨中(對句5字改仄為平后,本句中第三字樓依然是平聲,可見第5字可救可不救。)
2、三仄尾:(下三仄)
在五言詩中拗成的形式:平平仄仄仄
在七言詩中拗成的形式:仄仄平平仄仄仄
三仄腳的典型例子:
A、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
此別應須各努力,(三仄尾)
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對句未救)
B、李商隱《 流鶯 》
曾苦傷春不忍聽,(三仄尾)
鳳城何處有花枝。(對句未救)
C、杜甫詠懷古跡
悵望千秋一灑淚,(三仄尾)
蕭條異代不同時。(對句未救)
說明:列出這此特殊拗句,并不是提倡我們也去這樣拗,這畢竟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只是讓大家知道,古人中也有這樣大拗的。我們的態(tài)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才是詩歌得以發(fā)展的正確途徑。
說明:此文綜合各家所說
轉(zhuǎn)載鏈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五分鐘學會律詩拗救方法
律詩拗救方法
《怎樣才能寫好詩》(中)
說律詩之拗體
詩詞常識例談之四——平仄之粘對和拗救
粟翁:律詩平仄的抝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