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梧葉,80后,老文青,純爺們,少女心。內(nèi)心單純的教書匠,行為純粹的寫字人。影視情感,成長感悟,隨手涂鴉,聊以自娛。
世界上最大的惡,是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1
在《知否》的劇情里,雖然康姨母登場的比較晚,但是這名字可早是如雷貫耳。
且不說彈幕里整天有人在刷康姨母的名字,單單當初王若弗跟林噙霜斗法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聽說了這個人。
那一次,因為盛長楓給他老爹惹了禍,對于王若弗來說,這是鏟除林噙霜的最好機會,可是事到臨頭,林噙霜抖落出王若弗勾結(jié)康姨母放印子錢的事情,害得王若弗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當時只覺得王若弗很蠢,明明這是一個坑,她還要跳下去。
但是等到康姨母真正登場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雖然王若弗著實是個蠢人,但是她的姐姐康姨母實在是太精明了。
這樣精明的人,肯定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王若弗這樣做了會有什么后果,可是明知如此,她卻要帶著王若弗去這么做,恐怕問題就沒那么簡單了。
我從不愿意惡意去揣測別人,當時我還在想,也許康姨母就是太貪財了,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多得一些錢財,所以才這么頂風作案。
畢竟,按照王若弗那個腦子,只要稍一誘惑,自然就會跟著走,畢竟在她心里,康姨母是自己的親姐姐,是骨肉血親,她也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的姐姐絕對不會還自己。
其實,就算上帝視角的我們,如果身在局中,也會選擇自己的親姐姐。2
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著實不能理解劇中的等級尊卑。
明蘭嫁入顧家之后,回去省親時,正好趕上康姨母也在那里。我想,就算是長輩,在別人家做客,一般也不會對別人家的孩子指手畫腳。
可是康姨母卻不是這樣,雖然知道明蘭不是王若弗的親身女兒,跟她沒有絲毫血緣關(guān)系,她還要站在長輩的角度在那里指手畫腳。
當然,此時的明蘭,已經(jīng)是侯門夫人,而且是在新皇登基的過程中立下了大功,這時候指責明蘭,無疑是在打顧廷燁的臉,推而廣之,就是在打皇上的臉。
之前明蘭沒有嫁入侯府的時候,我也只是從劇中人物的言辭和彈幕中聽說過康姨母的名字,可是這邊明蘭一嫁給顧廷燁,她馬上就主動找上門來,不由得細思極恐。
只是當時我只是簡單地以為,康姨母之所以到盛家,就是因為看到盛明蘭嫁入了豪門,趕過來攀關(guān)系打秋風的。
畢竟她是王若弗的親姐姐,作為親戚間的正常走動,就連睿智的盛老太太,再沒有把柄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當面把人趕出去。
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把人心想得太過單純,卻忘記了惡人的惡,從來都沒有上限,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雖然讀過幾頁書,在世上走了幾十年,但是如果把我放在《知否》的劇情里的話,最多也只能活半集。3
其實,如果康姨母能夠真心對明蘭好,她自然能得到更大的回報,畢竟顧廷燁快意恩仇,明蘭更是知恩圖報。
只是我們怎么都沒想到,康姨母明明勉強算是明蘭的親戚,可是卻與明蘭的死對頭小秦氏打得火熱。
不僅如此,只要每次她一出場,就四處敗壞明蘭名聲,這樣的做派,跟當年四房五房敗壞顧二叔的名聲一模一樣。
這邊侄女剛剛成婚,那邊轉(zhuǎn)身就要給侄女婿塞個小妾過來,這樣的親戚,此前我從未在電視劇里見到過。
而且,這塞來的小妾,還是康家的庶女,被她逼來的。
不得不說,康姨母這招夠毒,因為明蘭身為庶女,自然知道康兆兒的難處,只要康兆兒進了顧廷燁的家門,后來的事情自然會順著她和小秦氏預(yù)想的劇情發(fā)展。
如果不是盛老太太趕來的話,估計明蘭還真會把康兆兒留在盛家。
姜還是老的辣,老太太三言兩語就查出了實情,原來這康兆兒不是過來爭寵的,而是為了死在顧家,栽贓顧廷燁和明蘭。
幸好有盛老太太,不然的話,縱然聰明如明蘭,也會被康姨母給活活坑死過去。
也只到這時候我才明白,康姨母所謀之事著實太大了,再加上小秦氏一直在攛掇,局勢自然也就越來越險惡了。4
不得不佩服康王氏的韌勁,那邊在明蘭那里一敗涂地,這邊又把手伸到了盛家。
也是虧得王若弗足夠蠢,才給了康姨母出手的機會。
因為王若弗經(jīng)常對姐姐哭訴自己在家過得不好,康姨母一邊火上加油,一邊當上了狗頭軍師——
她告訴王若弗說,只要讓老太太經(jīng)常生病,沒辦法管家,王若弗自然就可以把家中大權(quán)奪過來。
想到有這樣的好事,王若弗自然就急匆匆地配合了。只是王若弗忘了,老太太是明蘭的逆鱗,一旦牽扯到老太太,明蘭馬上就會不顧一切。
雖然費了一番功夫,但是明蘭還是查出了真相。
等到真相揭開了之后,王若弗的世界整個就崩塌了。這時候她才知道,不僅自己的姐姐不可信,就連自己的母親,也從來沒有在意過自己。
等到事情敗露之后,明明是康王氏的錯,可是在王家人那里,所有錯都成了她王若弗的了,就算明蘭把所有真相都查清楚之后,他們又想要拉王若弗下水。
如果不是明蘭是明事理的,估計王若弗早就沒命了,不得不說,王若弗這個女子,確實是個帶不動的青銅。
幸好長柏干了回來,以退為進釜底抽薪,才把康王氏給拿了下來。
回頭想起這一路的驚心動魄,我們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白蓮花之王,其實不是小秦氏,而是王老太太,不過一切魑魅魍魎,到了長柏跟前,瞬間就原形畢露了。5
隨著故事的推進,我們才真正看到了人性卑劣的一面。
當年,王家是打算把康王氏嫁給盛紘的,只是當時的盛紘太過貧困,康王氏瞧不上他,才不得不把不受寵的王若弗嫁入了盛家。
只是王家萬萬沒有想到,除了墨蘭之外,盛家的孩子都很爭氣,不僅長柏步步高升,其他幾個女兒也嫁得不錯,尤其是明蘭嫁入了侯府之后,盛家越來越勢大。
反觀自己,不僅在康家不得寵,更是在妻妾之爭中落入了下風,一來二去的,她的心態(tài)就不正常了——
先是想搞垮顧廷燁,因為這樣一來,盛家就沒有了靠山,她自然就可以抖起來了。
至于后來對付盛老太太,如果沒有敗露,自然就可以把盛家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要老太太不在了,就王若弗那智商,自然就成了她的傀儡。
就算敗露了,她也可以一推六二五,畢竟這件事都是王若弗自己做的,到時候王若弗就算渾身是嘴也不可能說清楚,有這樣一件丑事,長柏的官自然是做不下去了,到時候盛家的敗落自然是指日可待。
歸根結(jié)底,康王氏所做的一切,就是看不得自己的妹妹比自己過得好。
這世間最大的惡,莫過于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尤其是親人之間,這樣的齷齪從來都不少。
就這樣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著,著實勝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