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2013 年,我國有 910 809 人死于因COPD,占 世 界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死 亡 總 數 的3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ECOPD)是 COPD 患者住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尚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來區(qū)分COPD及AECOPD,COPD 急性加重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大部分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其中以細菌感染為主。
由于臨床上一些常用的 AECOPD 指標如體溫、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會因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反應緩慢,甚至不能真實的反應病情的嚴重程度,且易受激素的影響而缺乏特異性,這使臨床醫(yī)生很難對剛發(fā)病的 AECOPD 患者的病因做出準確判斷,其抗生素應用也無定論,約半數的 AECOPD由細菌感染引起,但卻有85%以上的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我們需要尋找 AECOPD 有效的生物標志物,同時能早期判斷細菌感染。既往研 究顯 示 血 清 淀 粉 樣 蛋 白 A(serum amyloid,SAA)升高是 COPD 急性加重的炎性標志物,其在AECOPD 患者血中的濃度升高。近年來,也有較多研究肯定了 SAA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包括在判斷早期感染、區(qū)分細菌病毒感染等方面均較常用炎癥指標 CRP 更有優(yōu)勢,本研究既探討 AECOPD 患者 SAA 水平,也評價其是否可作為判別合并細菌感染及 COPD 非特異性炎癥的生物標志物之一。
1.1 研究對象
隨機入選 2016 年 6-12 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診且痰培養(yǎng)結果為細菌陽性的 AECOPD患者共 35 例,設為感染組,其中男 20 例,女 15 例,平均(75.2 ± 9.6)歲;隨機入選 2016 年 6-12 月在我 院呼吸科就診且痰培養(yǎng)結果為細菌陰性的AECOPD 患者共 35 例,設為加重組,其中男 20 例, 女 15 例,平均(76.1 ± 7.8)歲;隨機入選 2016 年我院呼吸門診及義診日的 SCOPD 患者 20 例,其中男12例,女8例,設為對照組,平均(74.2 ± 9.1)歲。
1.2 入選標準
1.2.1 AECOPD 組病例入選標準 (1)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并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的診斷標準;(2)患者呼吸系統(tǒng)癥狀惡化,超出日常的變異范圍,并需要改變藥物治療方案;(3)符合以上兩條,且痰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入選感染組,否則入選加重組。
1.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組(stable chronicpulmonary diseases,SCOPD)組病例入選標準
(1)有咳嗽、咳痰病史連續(xù) 2 年以上,每年發(fā)作時間大于 3 個月;(2)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并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的診斷標準;(3)慢阻肺癥狀(咳嗽、咳痰及氣促等)穩(wěn)定或癥狀較輕,在家庭或門診控制穩(wěn)定3個月或以上者。
1.2.3 排除標準 同時排除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纖維化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且除外可引起血清 SAA 升高的其他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惡性腫瘤、膿毒血癥、肺部以外的細菌感染等。病例組和對照組年齡、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1.3 研究方法
收集入選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 齡、身高、體重),所有患者就診當日完成肺功能、血 常 規(guī) 、血 清 C 反 應 蛋 白 C(C reacrion protein,CRP)、SAA、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白介素(IL6)等檢測、胸片檢查,并于入院當天留取痰培養(yǎng),以上檢查在本院檢驗科及影像中心執(zhí)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PRISM 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x ± s 表示,2 組之間比較采用 t 檢 驗,多組之間比較采用One Way ANOVA法,若計量資料方差不齊,采用 Welch 法進行檢驗,多重比較采用 Tukey 法;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采用ROC 曲線評價 SAA 用于判別 COPD 急性發(fā)作是否合并細菌感染的判別效率。以 P <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入組者的一般資料 見表 1。3 組間性別、年齡、體質指數(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組 COPD 患者肺功能指標第 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15),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 0.05)。
2.2 各 組 COPD 患 者 血 炎 癥 指 標 SAA、CRP、IL6、PCT 比較 見表 2。感染組 SAA、CRP、IL6、PCT 水平均高于其他2組;加重組SAA 亦高于對照組(P < 0.05),但 CRP、IL6、PCT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5)
2.3 SAA對是否合并細菌感染的判別效率 應用ROC曲線分析發(fā)現SAA曲線下面積(AUC)為0.868(P < 0.000 1),SAA與AECOPD合并細菌感染正相關(P < 0.000 1,95%CI 0.785 ~ 0.952);當 SAA 取值72.10 mg/L 時 ,其 敏 感 度 為 94.3% ,特 異 度 為65.7%。而 CRP、IL6、PCT 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681,0.746和0.694(均P < 0.000 1)。
SAA 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急性時相蛋白急性反應蛋白,當機體受到各種炎癥因素刺激時,8~12 h 內即可達到峰值,增高幅度可達正常值的 1000倍。
與其他研究以臨床癥狀判斷細菌感染的分組不同,本研究以明確的呼吸道細菌培養(yǎng)陽性病例作為感染組,并發(fā)現呼吸道細菌培養(yǎng)陽性 AECOPD患者 SAA 水平顯著高于陰性者,并根據 ROC 曲線分析,當 SAA>72.10 mg/L 時,需考慮 AECOPD 合并細菌感染,該判別的靈敏度可達94.29%,特異度為65.71%。
國內外研究已經證實了CRP、IL6、PCT在慢性氣道炎癥疾病合并細菌感染時明顯升高,本研究也發(fā)現合并細菌感染的 COPD 患者 CRP、IL 6、PCT顯著升高,但其判別效能均較SAA低。
本研究結果提示細菌培養(yǎng)陰性 AECOPD 患者SAA 水平較 SCOPD 患者也顯著升高,同時發(fā)現細菌培養(yǎng)陰性 AECOPD 患者與 SCOPD 患者間 CRP、PC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其可能原因有:(1)SAA 在輕微炎癥刺激時比 CRP 更為敏感;(2)AECOPD 的誘因不只細菌感染,而 SAA 在細菌和病毒感染時均升高,細菌感染時升高明顯。
PINTO 等的研究指出,IL6 在 AECOPD 患者中明顯上升,這與本研究中明確有細菌感染組的 AECOPD 患者的結果一致,但在本研究中發(fā)現,痰培養(yǎng)陰性的 AECOPD 患者中 IL6 與 SCOPD 患者無明顯區(qū)別,其是否與 SAA 在身體受到炎癥因素刺激時反應更快相關,因本研究僅于入院當日行抽血檢驗,未能反應病程中 IL6 的變化,所以尚待進一步探討。
綜上,本研究探討 SAA 在 AECOPD 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結果發(fā)現 SAA 在 AECOPD 患者外周血中升高,在細菌感染時升高更明顯,是判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及合并細菌感染的有效生物標志物之一,且國外研究[18]顯示 SAA 的水平不受糖皮質激素的影響,在判斷 AECOPD 時具有更多優(yōu)勢。SAA 的明顯升高,有助于我們判斷 AECOPD 合并呼吸道細菌感染,早期應用抗生素,縮短病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