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燒心、腹痛、排氣,一旦發(fā)生腸胃不適,什么都吃不下。以下總結(jié)了三種常見的腸胃問題,并附上解決方法。
腹痛、腹脹、打嗝、排氣,都是胃腸脹氣的反應(yīng)。汽水和啤酒更是引發(fā)脹氣的罪魁禍首。再者,飲食不節(jié)制,飯后不起身,更是讓腹中積聚的氣無路可出。
避免腸胃脹氣,有幾個小竅門:
消除脹氣的食物:鱷梨,菠蘿,白蘿卜,紅茶。
1.餐桌上擺些消脹氣的食物,如菠蘿、牛油果,飯后再喝一小碗白蘿卜湯。
2.少喝碳酸飲料、啤酒等富含氣體的飲品。不妨用檸檬汁或紅茶來代替,不僅能減少脹氣的困擾,還能中和飯菜的油膩感。
3.飯后走一走,散散步,讓腹中的食物消化一番,再回來繼續(xù)圍爐談天。
如果腸胃脹痛不適,不妨用以下幾個方法緩解:
1.按壓內(nèi)關(guān)穴或足三里穴。內(nèi)關(guān)穴位于手腕橫紋向手肘方向約三橫指的距離,在二筋之間。用大拇指用力按壓,可逐漸減弱不適感。若逢打嗝不止,也可以用力按壓,頗有效果。
足三里也是個很有用的穴位,位于外膝眼以下四橫指,小腿骨邊緣一橫指的交叉點,酸麻漲感最強處。大力按壓,可以調(diào)理脾胃、舒緩脹氣。
2.用薄荷精油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脹氣。
3. 一碗消脹陳皮茶,也能緩解腸胃不適。
材料:陳皮9 g,黨參5 g,黃耆5 g,白朮5 g,水600 cc。
做法:將藥材洗凈,加水煮滾后轉(zhuǎn)小火續(xù)煮5~10分鐘即可。
吃完飯胸口痛,可能不是林黛玉上身,而是燒心癥狀。燒心就是指胃食道逆流,胃酸回流食道,導(dǎo)致胸口有灼燒感、惡心或反酸水等。這種情況通常比脹氣讓人警覺。
倘若癥狀不重,服用非處方胃藥就能緩解。然而,若每天發(fā)作或情況嚴重,就需就醫(yī)治療。為了不去腸胃科診所問候,提前預(yù)防方是上策:
1.如平時腸胃就不太好,最好少吃高脂肪、辛辣和黏膩的食品(如年糕、糯米一類),少喝酒和咖啡這些刺激胃的飲料。入睡前三小時內(nèi),不要大吃大喝。
2.飯后散步對健康大有裨益,吃完晚餐去外面呼吸涼爽的空氣,十分鐘就會讓腸胃舒服很多。
3.吃飯時盡量不要穿太緊身的衣服,否則收縮胃部,也可能引發(fā)胃酸反流。
若不想做馬桶上的將軍,須得避免一餐中同時出現(xiàn)油膩、生冷、辛辣、黏膩的食物。不同類的美食可分餐享用;飯后過一會兒再吃冷飲,盡量給脾胃一個休息的時間。
若發(fā)生腹瀉,可用以下方式紓解不適:
1.按壓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對脾胃的調(diào)理很有幫助。如上文所說,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以下四橫指,小腿骨邊緣一橫指交叉點,酸麻漲感最強處。用拇指大力按壓,可緩解腹痛、腹瀉、消化不良。
2.腹瀉后可喝碗白米粥或吃易消化、少油的軟爛食物,能夠讓腸胃舒服許多。
3.腹瀉不止的話,建議求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