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國學基礎(chǔ)知識首先要明白國學是什么?國學是什么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國學國學,一國之學,源于中國有傳承下來的學問,可稱為中國的國學??梢?,國學不是某一個學科,而應(yīng)該是一個學術(shù)體系。從分類來看,國學應(yīng)該包括(或不局限于此):蒙、經(jīng)、史、子、集學五大類。(經(jīng)史子集是四庫全書的分類)
一、蒙學
顧名思義,蒙學是啟蒙之學,有: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jīng)、小兒語、神童游、菜根譚、增廣賢文、治家格言、幼學瓊林、龍文鞭影、格言聯(lián)璧、笠翁對韻、圍爐夜話、地理歌訣、性理大全…等等數(shù)百余種,蒙學把說文解字、文化教育與天文地理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起。
二、經(jīng)學
經(jīng)學最開始是五經(jīng):易、詩、書、禮、春秋(周易、詩經(jīng)、尚書、禮經(jīng)、春秋)。易為群經(jīng)之首。周易為哲學,詩經(jīng)為文學,尚書為公文,禮為道德品質(zhì),春秋為歷史。
經(jīng)學后增加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來自禮經(jīng))
以上就是俗稱的“四書五經(jīng)”。
其中,五經(jīng)中的禮演變?yōu)槿Y: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演變?yōu)槿齻鳎鹤髠?、公羊傳、谷梁傳。再加上論語、孟子、孝語、爾雅。于是五經(jīng)演變?yōu)槭?jīng):周易、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孟子、孝語、爾雅。
(樂經(jīng)是手抄本,孤本丟失了)
三、史學
史學就是歷史著作。史學記錄分四種,第一種是編年體,第二種是國別體,第三種是記事本末體、第四種是紀傳體。編年體是按照時間順序編寫如春秋三傳;國別體是按照國來編寫的如:戰(zhàn)國策、秦策;第三種是記事本未體,按照事情把時間和人物編寫在一起,每件事情,有頭有尾,如春秋250年,就寫了250件事情,每件事有頭有尾。第四種是司馬遷的記傳體《史記》,史記編寫分本記、世家、列傳、表、書。本記一個皇上寫一個本記;世家是記錄諸侯的:列傳是寫文武百官,有一技之長的人物。表一張表可以反映一年之內(nèi)的很多事情;書是某一個領(lǐng)域的記錄,如天官書記錄的就是天上星辰的書,書記各種典章制度、音律、歷法、天文、水利、財用等?!妒酚洝窂纳瞎艂髡f黃帝到漢武帝3000年歷史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
史學包括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以及地方志等。
四、子學
子學是創(chuàng)立一個學說或?qū)W派的人物文集。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道家老子《道德經(jīng)》、莊子《南華經(jīng)》;法家的《韓非子》、《商君書》;兵家的《孫子》,墨家的《墨子》等諸子百家。
五、集學
集學是歷史上文人學者的文集。如《楚辭》、《全唐詩集》、《宋詞》、《牡丹亭》等。
蒙經(jīng)史子集其學問之廣博如大海無邊無際,其書汗牛充棟,有限人生如何學習?知道國學基礎(chǔ)知識,我們可以從經(jīng)學開始!經(jīng)史為上,詩詞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