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北京中關(guān)村二小的學生霸凌事件引起了N多的熱點討論,不管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心里都住著天使,沒有十惡不赦的孩子,他們只是在用錯誤的方法尋求自己的優(yōu)越感和集體存在感。
可是,昨晚看到蝦米媽媽發(fā)的一篇文章,卻讓我感觸頗多,說的是自己二年級的孩子,從一年級入校以來,屢次遭受的不公正對待。所以我今天想聊的是,比同學的霸凌更傷孩子的,是來自老師的“霸凌”。
這些老師往往任由自己的情緒,忘記了自己老師的身份,用言語羞辱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又或者對孩子使用冷暴力,讓集體孤立孩子,不斷的給孩子穿小鞋……這種老師老師給予的精神壓力和自尊上的打壓,比被同學欺負,傷孩子傷得更深!但很多很多時候,因為孩子不敢說,我們家長對于學校發(fā)生的這一切根本一無所知!
在被老師“霸凌”這件事情上,我們家的大多可能在我身邊認識的孩子里,從小吃虧吃得最多的。兩歲多上小小班的時候,因為中午哭著要回家不肯午睡,被老師扇過耳光……三歲多上另一家幼兒園的時候,因為中午不午睡,老師曾經(jīng)把他的小床拉到衛(wèi)生間里去過……一年級的時候因為體育課搗蛋,體育老師當著孩子們的面罵他:你這個傻逼。二年級的時候因為美術(shù)課不守規(guī)矩,美術(shù)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羞辱他,踩爛他新買的彩筆,把他的課桌搬到走廊上去……
可是,他經(jīng)歷過種種這些之后,我沒有去找任何一位老師撕逼鬧架,我用我的方式來處理這一次次的爭端,讓我看到,今天的大多,他依然是個天真而且善良的孩子。
先讓我一件一件事情來說。
兩歲多的時候,他還在我們小區(qū)幼兒園上小小班,突然有一天他回來告訴我,耳朵疼,在我的詢問之下,他說老師今天中午扇了他的耳光因為他不肯睡覺哭著要回家?;鹈叭傻奈?,第二天就拉著老李一起去幼兒園找園長,園長聽完我說的,馬上一口咬定,這種事肯定不可能發(fā)生在他們幼兒園的,又把那位老師叫下來,老師說,完全沒有這種事呀,就是昨天和孩子開玩笑,用手指彈了彈他的額頭,肯定是孩子會錯意了。
其實去之前我都沒有指望過這位老師會承認,但是我也不會懷疑2歲多的孩子會瞎扯這些。出了學校之后,我從其他家長的口中了解到,這個幼兒園的老師打孩子簡直就是一種風氣,而且專門打這種剛進來的孩子,就是要讓他們從進學校起就要乖,因為有家長在自家陽臺上就看到過孩子們在天臺活動的時候老師會打不聽話的孩子們的手板心。所以我完全失去了要和這位老師以及園長溝通的欲望,第二周就給大多申請了停學。
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在沒有確實證據(jù)的情況下,永遠別指望那些“霸凌”孩子的老師會當著你的面承認他們的錯誤或者道歉,這是人的劣根性。
后來我懷了弟弟,就帶著他回到了老家待產(chǎn),把他送進了當時我們那里很有名的一家雙語幼兒園,收費抵得上老家一個月的工資,而且那是一家有監(jiān)控的幼兒園,家長可以在家里在線看到孩子們的情況是這家幼兒園一直以來主打的亮點之一。但是這樣的幼兒園,其實根本沒有考慮到老師們的感受,長期在一種被監(jiān)視的狀態(tài)下工作,會讓人內(nèi)心的陰暗面不由自主的反彈。學校的監(jiān)控是每周一、三、五開放,而二、四則不開放,所以那些讓人恨得牙癢的事情也就發(fā)生在周二...
和一年前一樣,只是孩子回來說,我沒有證據(jù),所以別根本別指望老師會承認,在我去學校反映過之后,我發(fā)現(xiàn),一、三、五我也很難在鏡頭里看到大多的身影了,因為他的位置總是在最角落里,上課互動幾乎不會有他參與的機會。
說實話我當時很矛盾,不舍得放棄一家口碑很好的幼兒園的學位,但是是否要因此一直讓自己的孩子去受委屈呢?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首先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這家學校不能讓孩子開心,管他口碑再好,在我眼里也算不上好學校。我把他轉(zhuǎn)到離外婆家很近的一所小幼兒園,一進去我就和老師說,他是不睡午覺的孩子,園長和老師的態(tài)度差點讓我流淚,后來的事實也說明,反而是這樣的小幼兒園對孩子的包容度更高,他們沒有嚴苛的種種規(guī)矩,不擅于和人交往的大多在沒有任何人教過他的情況下,一直叫他當時的老師叫媽媽,可想而知,老師對他有多么的好。他們一直在發(fā)現(xiàn)大多身上與眾不同的閃光點,并以此鼓勵他,弱化他的不足,老師說,你可以做當然最好,但是做不到也不要緊。
從那以后我深刻覺得,一味的追求名校其實并不理智,選擇一個適合孩子心智的學校,比什么名校對他們來說,更受益。
今天上午,在接大多下興趣班的路上,我和他聊天,說起昨晚蝦米媽媽寫的事情,我說你知道嗎?有一個小朋友和你一樣是二年級,在學校里也被老師欺負來著,老師用筆戳他的臉,而且他的老師也不喜歡小朋友去告狀,所以小朋友很多事都不敢說。大多聽了之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哎呀,這個老師怎么和我們美術(shù)老師一樣??!我還以為就我們美術(shù)老師最兇呢!
說起這個美術(shù)老師,也曾經(jīng)讓我非常憤怒。她是這個學期新調(diào)來班上的,她上美術(shù)課的規(guī)矩也從沒和家長講過,但是在課堂上和孩子們講過,孩子們估計下了課就都不記得了。直到有一天,大多回來說,媽媽,我已經(jīng)連續(xù)2節(jié)美術(shù)課沒領(lǐng)到畫畫紙了。我說為什么呢?他說因為老師說過每次上課要帶一套水彩筆還要帶一套蠟筆,才可以發(fā)紙,我總是忘記放進書包了。我說那你上美術(shù)課都在干嘛呢?他說,發(fā)呆??!我聽了心里特別難受,馬上帶他出去買了一套新的水筆和蠟筆,并且叮囑他,下次上美術(shù)課一定要記得帶喔!
結(jié)果第二周的美術(shù)課一放學,他哭著給我打電話說,媽媽,今天美術(shù)老師又欺負我,把我新帶的彩筆踩爛了,有兩支筆我怎么都找不到了。我連忙趕回家,拿著快四分五裂的彩筆盒子問他,這是怎么回事。他說他明明已經(jīng)帶了2套筆,可是老師還是不發(fā)紙給他,于是他就拿著彩筆跑上講臺給老師看,說老師你看我?guī)Я诵碌墓P呢,結(jié)果老師就一把把他的筆摔到墻角,讓他滾下去。他含著眼淚到處去撿自己的彩筆,可是還是有兩支不見了,于是他捧著四分五裂的彩筆盒子又“發(fā)了一節(jié)課的呆”。我聽完他說的這些,連殺人的心都有了,當時真得恨不得沖去學校要和他美術(shù)老師打一架!但是理智告訴我,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是應該先和班主任溝通,了解實情的真相。
我壓著性子把事情的經(jīng)過和班主任說了一下,很快班主任下午就給我回了電話,說美術(shù)老師說,因為大多上課不遵守紀律,影響整個班級,她對課堂紀律要求就是很高,不可能格外照顧誰,并且也說她沒有弄爛大多的筆,說是大多自己踩爛的。
這就是我說的,如果家長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老師曾經(jīng)“霸凌”過你的孩子,讓老師承認或者道歉什么的,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于是我找了一節(jié)大多美術(shù)課,特地等在教室外面,等他剛一下課,我就走上去和傳說中的那位美術(shù)老師打招呼,我很客氣的說,您好,我是李XX的家長,我聽說孩子上您的課有些淘氣,想來和您了解一下情況。她愣了一下,馬上說:哎呀,你們家這個孩子啊,真的是不省心,然后balabala說了一大堆。我依然保持著微笑,但是語氣中有十分的堅定,我說,是的,我聽孩子回來說,在課堂上經(jīng)常和您發(fā)生了一些不愉快,他吧,同理心比較慢熱,很多時候把人氣得要命自己都不知道為啥,您氣了也是白氣了,這樣吧,您留一個我的電話,以后孩子有什么事情,您直接和我說,讓我回家好好和他講,省得影響整個課堂。
回家以后我又和大多深聊這個問題,我告訴他,媽媽已經(jīng)去找美術(shù)老師談過了,老師也覺得她有做得不對的地方。
他看著我問,那她會向我道歉嗎?我無奈的告訴他說,我想這應該很難,大人也有好面子的時候,覺得向小孩子道歉有些難為情雖然他們也知道自己有些過分,所以你可以在心里對老師說:雖然你沒有向我道歉,但我選擇原諒你。
他心里釋然了很多,但依然無法理解,為什么美術(shù)老師可以這樣對待學生。我和他說,這個世界上總是會有一些脾氣不好的人,或者每個人也總會有那么幾天脾氣不好的時候。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是和藹可親的,總會有那么一些人或者老師,她就是脾氣不好的,這很正常,我們沒有辦法去要求每一個人都達到我們的要求,只能說,哎呀,運氣不好,這樣的壞脾氣的人被我們遇上了。不管她為什么這么愛發(fā)脾氣,我們只要想想,我們自己可以做什么。不管美術(shù)老師怎么說你,媽媽看到的,只是你這一件事情沒做好,但是我不會否定你整個人,我不會覺得因此你就是個壞孩子了,你在媽媽眼里,在你們班上同學眼里,你都是很棒的孩子,你有很多優(yōu)點,你既是學霸又是榜樣,誰都會犯錯,老師的方法有些過頭了,但你不必為此自責,更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他曾經(jīng)因為老師的批評撕掉了自己的數(shù)學試卷),但是如果以后,老師不管是用語言還是用行為做出了讓你覺得受傷的事情,你一定要回來告訴媽媽,爸爸和媽媽會保護好你。
前幾天,他又回來和我說,媽媽,你知道嗎?今天美術(shù)老師上課又發(fā)飆了。我問他,她還有對你發(fā)過飆嗎?他說沒有了,我都知道她是脾氣不好的人,我就避開她,不做那些會惹到她的事情,不惹她發(fā)飆就好了。我說,那如果某一天,她又沖你發(fā)飆了,你打算怎么做呢?他想了想說,我會先想想,我是不是哪里沒做好,下次就做好一些,別讓她再發(fā)飆了,然后回家再告訴你發(fā)生了什么事。
阿德勒說 ——
決定孩子成長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內(nèi)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而是這個孩子對于外在現(xiàn)實的看法,以及他對他和這種現(xiàn)實所構(gòu)成的關(guān)系的理解。
這段話,值得每一位家長反復的琢磨參悟,我覺得大多在這些事件當中成長了,成熟了,雖然他受到過傷害,可是,他并沒有因此而自卑或者自暴自棄。
很多家長在得知孩子在學校被老師“霸凌”之后,往往第一反應就是,要投訴,要個說法,甚至要轉(zhuǎn)學。但是,我們在希望老師得到處理之前,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修復我們已經(jīng)受到傷害的孩子們的自尊和自信。社會的現(xiàn)實往往很殘酷,沒有真憑實據(jù),單憑孩子的一面之詞,我們很難去尋求什么真的正義,盡管我們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就是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人們都是美好的,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我們無力去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完美的世界,他們總會在這里或者那里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人,這也是他們成長所必然經(jīng)歷的。
關(guān)于老師的“霸凌”,最后有三點想說,很多孩子在學校被老師“霸凌”了,卻不敢回來講,是因為他們覺得老師發(fā)火是他們犯錯在先,誰犯了錯都不想再提,更別提自己向家長承認,我就親眼看到過一個數(shù)學老師當著全班的面把一個考試分數(shù)不佳的女生罵哭,罵哭了之后還不忘加一句“考成這樣,你有什么資格哭!”這樣的事情,這個小女孩絕對不敢回家告訴父母,因為她已經(jīng)很自責自己沒考好這件事了。這也是那些敢于“霸凌”學生的老師們最大的“資本”,所以家長一定要和孩子說,不管在外面發(fā)生了什么讓你難受的事情都可以回來說,如果是做錯了的事情,家長知道以后,不要再一次去說孩子了,他已經(jīng)很自責了,要先創(chuàng)造出孩子敢于開口的環(huán)境。
其次,客觀的看待事實,孩子說話時也難免添油加醋,弱化自己的問題,擴大老師的問題,所以在去學校與老師溝通的時候,盡量避免情緒化,理智客觀的和老師談論這個問題,別一開始帶著老師會道歉的不現(xiàn)實要求去學校,除非你拿到了確切的證據(jù),但是向老師或者學校及時反應,表明家長的態(tài)度很重要,讓這些老師以后不敢再這么有持無恐,最好由媽媽來負責修復孩子的內(nèi)心,爸爸去和學校溝通,男人的氣場會更強大。
第三,除非孩子受到了不可逆的、長期的傷害或者家長已經(jīng)對這個校園環(huán)境感到絕望,一般的家長都很難頓時間就為了這些事去給孩子轉(zhuǎn)學,受了傷的孩子每天還要呆在同樣的環(huán)境里,所以,一定要及時修復孩子的自信心,多鼓勵多擁抱,讓他找到自己在集體里的存在感,同時也讓他明白,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我們不必過于自責,做好我們自己應該做的,至于老師不對的地方,爸爸媽媽會幫助你和老師去溝通,你只負責開心健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