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小的情形我不記得,現(xiàn)在家里尚存的照片中,有一張全家人和姨媽、表哥在一起拍的一張合影,那合影的背景是一塊照相館的幕布,幕布上的圖案是天安門城樓,我端坐在媽媽的懷中,莫名其妙的望著鏡頭,這可能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所以顯得尤其珍貴。
之后的幾年里,家里只要來了過硬的親戚,或者逢個年節(jié)什么的,全家人就會一起去南禮士路照相館去拍上一張全家福,記得有一次夏游北海公園的時候,以那高聳的白塔為背景也照過那么一張。
有一次過春節(jié),爸爸出差在外,沒能趕回家來與我們一起過節(jié),媽媽帶著我和兩個姐姐也去照相館照過那么一張合影。
小學快畢業(yè)的時候,全班同學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和學校的大門口以及我們親手挖的防空壕前也拍過幾張合影,這差不多就是我當年所拍過的全部照片了。
自從家里添置了一部北京照相機廠試生產(chǎn)的北京一型135照相機以后,我的照片才開始多了起來。
開始時,由于膠卷的價錢比較貴,我們所拍的照片并不太多,后來發(fā)現(xiàn)那南禮士路照相館有過期的日本富士膠卷賣,價錢不算很貴,大約1.30元左右一卷,這樣親民的價格我們還是能夠接受的。因為它的價格便宜,加上過期一年的黑白膠卷在業(yè)余拍攝時,并不太影響使用效果,所以,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出去照相基本上都使用的是那過了期的富士膠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那照相館又開始出售保定膠片廠生產(chǎn)的黑白電影膠卷,是照相館從大盤電影膠片中剪裁下來賣的。這種膠卷的價格更便宜,大概只賣1元錢左右的價格,而且長度還長,一卷膠卷照好了可以照40張左右,更劃算,所以,我們就開始買國產(chǎn)膠卷拍照。由于國產(chǎn)膠卷是簡裝,沒有帶倉,需要自己找個使用過的空帶倉在暗房中將膠卷手工卷進去才能使用,于是我也跟著爸爸學會了在暗房中卷膠卷的手藝。
之后更學會了自己洗相片,自己放大和裁剪照片,現(xiàn)在家里存的許多張黑白照片都是我們自己親手印制和裁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