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2019.10.15.
肺癌靶向治療再獲新突破。近日在上海召開的“肺癌精準醫(yī)學OS峰會”上,基于剛結束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布的III期臨床試驗FLAURA研究結果,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最新突破引發(fā)專家極大的關注。
就在今年9月28日,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上,針對肺癌靶向治療的Ⅲ期臨床試驗 FLAURA研究總生存期(OS)結果的公布成為大會的焦點之一,研究結果顯示,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為38.6個月,接近39個月,而對照組為31.8個月,奧希替尼明顯優(yōu)于標準一代EGFR-TKI,成為目前唯一一個單藥一線治療可以讓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超過3年的藥物。
“肺癌精準醫(yī)學OS峰會”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yī)院腫瘤科、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y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表示:靶向藥物因其高精準治療優(yōu)勢,已成為腫瘤治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過去十幾年,肺癌靶向藥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中不斷取得突破,顯著延長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造福廣大肺癌患者。
肺癌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約占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1/5,中國每年的新發(fā)病例高達65.3萬人,死亡病例約60萬人,是當前腫瘤防控的重點疾病。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其中80%-85%為非小細胞肺癌, 亞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突變陽性比例高達30%-40%。
EGFR突變被醫(yī)生戲稱為“上帝賦予中國人的禮物”。
“有了EGFR突變,意味著可以吃對應的靶向藥,有效率高達60%-70%以上,副作用也比較小,EGFR-TKI靶向藥物的誕生,顯著改善了EGFR突變陽性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讓肺癌的臨床治療進入精準治療時代。”陸舜教授介紹,目前,靶向藥物已由最初的一代發(fā)展到二代、三代,此次FLAURA研究的總生存期(OS)數據的公布,證實了對EGFR突變陽性晚期肺癌患者將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提前到一線用藥,對比當前標準EGFR-TKI,能為患者帶來更長的總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臨床價值明顯。
總生存期(OS)是記錄一個患者從試驗入組開始到任何原因死亡(或存活超過5年)的時間,而其他臨床終點都是基于腫瘤測量,因此OS被視為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的“硬終點”,OS的顯著改善也最能體現一個腫瘤藥物的臨床價值。
一般而言,只有在臨床研究中證實可以給患者帶來獲益,包括生存期延長或生活質量提高,才可能會被獲批上市。不過,OS存在記錄時間長,特別是大型III期臨床試驗,如果集齊全部患者的OS數據再申報新藥上市,會大大延緩新藥到達患者的時間。因此,當前很多腫瘤藥會基于臨床試驗中PFS(無進展生存期)、ORR的終點先被監(jiān)管機構批準上市,之后再獲得OS數據。
奧希替尼便是如此。2017年9月, FLAURA研究結果正式發(fā)布,在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NSCLC一線治療上,與當前的標準治療EGFR-TKI(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10.2個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相比,奧希替尼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前所未有的18.9個月。憑借FLAURA研究中對患者PFS的顯著改善(推遲腫瘤惡化時間),2019年8月奧希替尼獲批用于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今年9月,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上,FLAURA研究的詳細總生存期(OS)數據正式發(fā)布:奧希替尼對EGFR突變NSCLC患者實現了EGFR-TKI單藥一線治療最長的OS,比一代EGFR-TKI標準治療延長了近7個月(38.6 vs 31.8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差異還是在一代EGFR-TKI 31%患者交叉換組到奧希替尼組治療下獲得的,實屬不易;28%的患者可以使用奧希替尼作為一線治療方案維持三年,而標準療法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只有9%。
同時,奧希替尼可以減少52%的腦轉移進展風險,增加腦轉移患者無腦部進展或死亡的生存時間,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及臨床意義,進一步證實了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臨床價值。
專家表示,隨著醫(yī)學不斷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好藥進入臨床,肺癌治療未來可期。
作者:唐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