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首發(fā)于《教學月刊》2020年第10期,被人大復印資料《小學語文教與學》2021年第2期轉載。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
本期作者
曹愛衛(wèi) 杭州市下城區(qū)教師教育學院小學語文教研員,中學高級教師。曾獲“浙江省教壇新秀”“浙江省師德楷?!钡葮s譽稱號。對低年級語文教學有獨到的研究,提出“智趣”語文教學主張。出版專著《玩轉繪本創(chuàng)意讀寫》《低年級語文這樣教》,《玩轉漢語拼音》,主編《一年級繪本創(chuàng)意讀寫24課》《二年級繪本創(chuàng)意讀寫24課》等。
▼
全文瀏覽
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設計的特點、原則及路徑
【摘要】傳統(tǒng)的低年級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上,被動的、接受的、封閉的學習較多,而主動的、探究的、開放的學習較為欠缺。因此,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為轉變低年級閱讀教學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了解和掌握學習活動設計的特點、原則及路徑,能幫助一線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
【關鍵詞】低年級;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傳統(tǒng)的低年級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注重課文知識的教授,學習的途徑和手段都比較單一,缺乏與現(xiàn)實和生活的對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難有智慧的挑戰(zhàn)、協(xié)同學習的經(jīng)歷以及對真實問題解決的體驗。而真正的學習,一定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因此,改變低年級閱讀教學方式,設計“智趣”閱讀學習活動,讓閱讀真實而又自然地發(fā)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設計的特點
什么是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它是根據(jù)學生的語言學習特點,基于低年級“智趣”閱讀教學理念(即立足統(tǒng)編低年級語文教材,五“智”并舉——智慧地整合學習內容、編寫學習目標、引領學習過程、進行學習評價、建設學習環(huán)境,融“趣”其中,促進低年級學生言語智能的發(fā)展)而設計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學習活動過程是學生主體閱讀的過程
不少老師以為,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必須由教師來主導,學習的進程得由教師來掌控。體現(xiàn)在課堂上,就是教師講得多,教得多,學生經(jīng)常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因而,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無心聽講,走神、做小動作等頻頻發(fā)生。事實上,若學習的過程是由學生發(fā)起、調控、完成的,則效果會完全不同。而“智趣”閱讀學習活動則做到了這一點。
(二)每個學習活動相對獨立又有連續(xù)性
低年級閱讀教學承載著識字寫字、練習朗讀、學習閱讀、積累運用語言等多樣任務。所以,學習活動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容來設計。鑒于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相對中、高年級,低年級的學習活動設計的任務會簡單些,用時會少一些,一般一個學習活動完成一個學習任務。每個學習活動相對獨立,但又具有連續(xù)性,共同指向學習目標的完成。
(三)學習活動注重內部心理活動和外部行為相結合
在閱讀課上,學生的朗讀、書寫、觀點發(fā)表等外部行為都不是可以被隨意操控的。從心理學角度看,其本質是以認知活動為核心的一系列心理活動。正如倪牟雙、邵志豪老師在《學習方式與學習活動設計》一書中所言,從學習過程層面看,學習活動“是內部心理活動與外部行為結合的過程,學生的內部心理活動是在學生的外部行為支持下進行的?!钡湍昙墝W生的有意注意還不是很強,需要教師從學習心理角度給予激發(fā)和喚醒,注重內部心理活動和外部行為之間的結合。
二、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設計的原則
(一)目標導向原則
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達成學習目標。所以,學習活動必須以學習目標為導向,拒絕形式化,避免出現(xiàn)與學習目標不契合甚至相背離的情況。
(二)內容匹配原則
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的設計一定要基于對學習內容的充分解讀,準確把握學習內容的特點、學生學習的難點,讓學習活動與學習內容相匹配,防止兩者之間脫節(jié)。
(三)形式有趣原則
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強調活動形式的趣味性。設計的學習活動那個要生動活潑又富有挑戰(zhàn)性,能吸引學生全身心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四)全員參與原則
低年級既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體驗,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要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參與學習,體驗閱讀的快樂。
三、低年級“智趣”閱讀學習活動設計的路徑
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有大量的、系統(tǒng)的國家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是無法靠學生個體的自發(fā)閱讀來落實的,也不是靠教師一廂情愿的教授就可以完成的。教師必須對學習活動進行科學設計,這樣學生經(jīng)過長期學習實踐,才能循序漸進地積累閱讀經(jīng)驗,掌握閱讀方法,發(fā)展閱讀能力。
因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不同,學習活動設計的路徑也有所不同。
(一)操作性學習活動設計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的過渡階段。他們的思維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許先文教授在《語言具身認知研究》一書里提出,身體參與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操作性學習活動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如能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記憶;能讓思維過程與動作過程緊密聯(lián)系,利于內化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其認真完成學習任務;能增進學習個體之間的情感交流,取長補短,協(xié)作進步。
統(tǒng)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小猴子下山》是一篇充滿趣味的童話故事,課后要識記的生字大多是動詞,如“扛、扔、捧、抱、掰、摘”等。這些動詞都和手部動作有關,但動詞之間又有著細微的區(qū)別。教學時,就可通過操作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借助動作,領悟用詞的精準妥帖。具體可分以下幾個步驟展開。
步驟一:朗讀課文,隨文出示相關動詞。
步驟二:觀察“掰、扛、扔、摘、捧、抱”,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提示:都和手部動作有關,其中“掰”雖沒有提手旁,但有兩個“手”字。
步驟三:操作性學習“掰”。
1.發(fā)現(xiàn)。觀察發(fā)現(xiàn)“掰”的結構特點,兩“ 手”字中間有一個“分”字,“掰”就是用兩只手把一樣東西分開。
2.嘗試。給學生一個橘子,讓他們試一試,看能否用一只手掰開。如果可以,再用兩只手試著掰一掰。由此理解“掰”字的意思,兩手一分就是“掰”,識記字形。
3.聯(lián)系。回憶生活中還掰過什么東西,用上“掰”字說一說。如掰餅干、掰面包、掰香蕉等。
步驟四:操作性學習其他五個提手旁的生字。
1.讀,做動作。讀“扛、摘、捧、抱、扔”,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做一做動作。
2.看,正動作??凑n文插圖,糾正動作。
3.想,記字形。建立生字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
4.玩,強識記。師生共同游戲,鞏固生字識記。如教師做動作,學生舉寫著相應動作的卡片,或教師舉生字卡片,學生看卡片上的動詞做出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去觀察、分析和綜合思考。學生經(jīng)歷了學習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生字也就記得正確、記得牢固了。
(二)體驗性學習活動設計
可以說,體驗性學習是人類最基本的學習方式,觀察、實踐等都離不開體驗?!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十分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體驗”來學習。體驗性學習與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著直接、緊密的聯(lián)系。這兩個維度目標的達成更是離不開體驗。
體驗性學習活動有其特點與優(yōu)勢。它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以確立和保證,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各種形式的實踐,重視個體體驗、領悟、想象等學習心理過程發(fā)生與發(fā)展。此外,從引發(fā)感悟到促進反思,再到推動發(fā)展,是一個學生全程參與學習的過程。體驗性學習活動的設計一定是從文字到內心,由表及里層層推進的。
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fā)展他們友誼的紐帶。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如“飄哇飄”“祝你快樂”“祝你幸福”“樂壞了”等詞句簡潔、樸素,卻又含著深情,是本文主人公友誼的外顯。教學時,抓住這樣一些語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情感經(jīng)歷,進行體驗性學習,學生就能輕松地理解文本的內容和內涵??勺ヒ韵聨讉€語言點進行體驗性學習:
●語言點一:關注“漂”與“飄”,體驗時間長,距離遠。
提示:先找出兩個句子,即“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薄帮L箏乘著風,飄哇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再辨析“漂”和“飄”的不同用法;最后朗讀體會,漂(飄)的時間長,漂(飄)的距離遠。
●語言點二:關注“祝你幸?!迸c“祝你快樂”,體驗祝福的友好。
提示:先識記“?!弊??!白!弊钤缫娪诩坠俏?,表示一個人跪在石桌邊向神祈禱,所以像“祝、福、祈、禱”等這樣表示祝福的字都含有示字旁。再用上“祝”字說幾句祝福的話;最后真誠地讀讀文中的這兩句祝?!D阈腋#D憧鞓?!
●語言點三:關注“樂壞了”,體驗友誼的美好。
提示:先理解“壞”字在本課詞語中的意思。小熊和松鼠收到祝福后“樂壞了”?!皦摹痹谧值渲杏袃煞N解釋,一種是“缺點多”,另一種是“程度深”,“樂壞了”的“壞”是“程度深”的意思。再就這一意思進行遷移運用,“高興極了、快樂極了”可以說是“樂壞了”,那累極了、氣急了呢?然后聯(lián)系實際進行說話練習,思考自己“樂壞了”的時候會怎么說,怎么做。最后,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讀讀有關小熊和松鼠“樂壞了”的段落。
●語言點四:關注吵架后的段落,體驗失聯(lián)的沮喪。
提示:請學生讀吵架后的段落,教師隨機采訪學生,如:“小熊,今天你沒收到祝福,心情怎樣?接連幾天都沒收到呢?請你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再如:“松鼠,今天你也沒有收到問候,心情怎樣?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span>
●語言點五:關注“受不了”“高興得哭了”,體驗友誼的包容與諒解。
提示:先關注“受不了”——他們“再也受不了”,會怎么想、怎么做?再關注“高興得哭了”——這里的哭是因為難過嗎?理解這里的哭和前面的“壞”相似,都是表示到達了極點。然后說一說怎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明白好朋友之間需要祝福和問候,更需要寬容和互助。最后讀好這一段,感受友誼帶來的幸福。
體驗性學習活動的設計,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情感,讓他們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在情境中“動”起來。有了切身的體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就會深入,也更容易在對話反思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情感體系。
(三)想象性學習活動設計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以說,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擁有想象力才能飛向創(chuàng)造的新世界。
想象力的差異,很大程度取決于表象的數(shù)量和質量,而想象性學習活動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表象,拓展想象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借助生動的語言,想象事物的形象、故事的情節(jié)等,亦能激活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在閱讀想象活動中往往會借助說、寫等方式來表現(xiàn)想象成果,有助于學生語言、思維和情感等多方面的發(fā)展。
統(tǒng)編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是德國作家于爾克·舒比格的一篇想象文章。課文以第三者的口吻介紹了當世界還小的時候,太陽、月亮、水等事物學習生活的過程。文章內容淺顯易懂,但如何想象、如何表達卻不是學生憑一己之力所能洞察的。課堂上,教師需設學習活動讓學生去體悟。具體可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借助學習活動,品讀感悟語言;二是學習語言圖式,遷移運用語言。
以太陽為例,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明確第二自然段共有三句話。第一句寫太陽學習發(fā)光和上山下山的本領,第二句寫太陽學這兩項本領的原因,第三句舉了個具體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
這三句話中,第三句話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學生可多次展開想象。
第一次,緊扣“粗糙的聲音”展開想象?!澳莻€時候,世界還很小,大家都剛剛出生,這么粗糙的聲音會把這些敏感的新事物都嚇壞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這些新事物中的一員,聽到這么粗糙的聲音,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學生會說出“我是小花,我聽見這粗糙的聲音,我會嚇得枯萎?!薄拔沂切〔荩衣牭竭@個聲音可能會喊'哎呀,媽呀,地震了,快跑啊’”“如果我是一只小鳥,聽到這個聲音,我會嚇得直接掉下去?!钡瘸錆M想象的語言。
第二次,圍繞“譬如”展開想象?!疤枌W過的本領肯定不只是唱歌。你能不能也用上'譬如’來舉個例子,說一說?”學生再次展開想象,語言靈動有趣:太陽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他學跳舞,圓圓的身子一跳就倒,一跳就倒;太陽也試過做別的事,但都沒有成功,譬如說畫畫,它的身體一碰到畫紙,就把畫紙給燒了;太陽也試過做別的事,但都沒有成功。譬如說游泳,它一跳進水里,就把水蒸干了。
第三次,圍繞段落的語言圖式,先說太陽學會的是什么本領,再說學這項本領的原因,最后舉個例子來具體說明,借助想象說一段完整的話。
最后,還可讓學生選擇事物,展開想象,練習說話?!斑@個世界剛開始的時候,不僅有太陽、月亮、水,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比如小鳥、比如雨,還有我們想得到的其他東西。這些東西學什么最容易?他們?yōu)槭裁磳W這些本領?選一樣東西,學著課文寫太陽、月亮和水的樣子說一說?!?/span>
且看學生的想象:
生:小鳥開始學飛翔,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一直拍動翅膀,一直拍動翅膀,一直拍動翅膀……
生:大樹開始學長高,學著怎么長出葉子和落下葉子。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跳舞,它的腳伸進地里,身子怎么都轉不起來。
生:小鳥開始學飛行。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游泳,湍急的河水差點把它淹死。
……
當學生投入想象性學習活動后,他們就會自覺地在讀中想,在想中悟,把文字描述的內容想象成一幅幅畫面,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開始再造想象,文字也就富有了獨特的韻味和生命。
當然,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容,還有更多的學習活動類型,如辯論性學習活動、統(tǒng)計分析性學習活動、創(chuàng)編性學習活動等,只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善于學習,勇于實踐,就能設計出有趣又有效的學習活動,有效改變低年級的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最終走向真實的閱讀生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