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月收入2500元的上海便利店阿姨們,她們的生活,你可能想象不到?

聚豐園路是條快樂的街道


全上海,估計得有上千家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


在這家位于聚豐園路上的連鎖便利店,工作著好幾位四十多歲的阿姨:D阿姨,L阿姨,Z阿姨。


她們的月收入2500元。


她們的老公都是出租車司機。


她們,或者她們的老公,都喜歡打打小麻將。


這個城市里,太多的人,收入比她們高。但是,談到幸福感,便利店的阿姨們,可能會超過這個城市里的很多人。


在上海這樣的城市里,她們的幸福感來自哪里?


聚豐園路,有家24小時的便利店,是我常去買東西的地方。去的多了,和里面的阿姨也熟絡起來。


2016年的一天,我去店里買東西,熱情的Z阿姨聊起天來:“你們大學老師工作好好的,整天不用上班,鈔票也掙得多。我們掙一年的錢,只頂?shù)蒙夏銈円粋€月吧?”


我是個好奇心重的人,碰上這樣的話題引子,肯定不會放過。接著話茬,我問Z阿姨:“那您一個月掙多少鈔票呢?”Z阿姨一邊操作收款機,一邊應答:“我們不多的,一個月2500元錢,一年3萬塊錢。


便利店的阿姨們,平時上班,做二休二,工作兩天,休息兩天,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工作的兩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第一天,白班,上午7點到晚上7點。第二天,夜班,晚上7點到上午7點。上海的最低工資是2190元,便利店阿姨們的工資是2500元,單位上四金。


這家店靠近學林苑小區(qū)門口,對面是有很多飯店的上坤廣場,不遠處是上海大學西門和學生宿舍。從早到晚,小店里人流不息,阿姨們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每天,只有到了下半夜,阿姨們才有可能坐下來喘口氣。


便利店里的屋頂,一根接一根地排滿了白熾燈,無論白天黑夜,便利店里始終明亮通透。客人進來,自然心情愉悅,可對在店里要待上12小時的阿姨來說,如此明亮的燈光,足以擾亂人的生物鐘和作息規(guī)律。


冬天,冷風跟著進出的客人,不時地從外部涌進店里。時常見阿姨們凍得臉頰通紅,抱著水杯取暖。我曾經(jīng)問一位阿姨,為什么不能開暖氣?阿姨說,公司不允許開暖氣,怕溫度太高,融化了店里的巧克力。原來,夏天允許開空調,也是為了巧克力和食物,而不是為了人舒服點。


好多個深夜,我出差回來,路過便利店,總能見到阿姨們在里面忙碌。深夜是盤點庫存、結算賬目的時間。一個24小時的便利店,總有很多事要做,總有很多活要干。


2017年春節(jié),來店里買東西的人少了很多,我終于有機會,和阿姨們聊聊她們的家庭,她們的生活,以及她們如何來到上海這座城市?


D阿姨

無錫人,48歲

阿拉爸爸很早就到上海了,他的單位在上海重型機器廠。我媽媽一直在無錫鄉(xiāng)下頭,屋里廂全是小姑娘。在無錫鄉(xiāng)下頭的時候,我談過朋友,阿拉爺娘堅決不同意,他們說我將來要去上海頂替的,不能被鄉(xiāng)下的小赤佬耽誤了前程。


1990年,我21歲,我爸爸60歲,到了退休年齡。幾個姐姐已經(jīng)在無錫鄉(xiāng)下結婚,吾是最小的一個,就來到上海,頂替我爸爸。我來上海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上海最后兩批可以頂替爺娘進廠的辰光。姐姐們羨慕,朋友們羨慕,都說我攀了高枝,進了大上海,福氣老好的。鄉(xiāng)下談戀愛的青年也說,不耽誤儂去上海發(fā)展的好機會,我們和平分手吧。


在上海,我爸爸一直借房子,住在曹家渡。按照就近分配的原則,我進了曹家渡附近的上海棉紡廠。當時苦呀,我一個小姑娘,一個人在上海,朋友嘛,沒,鈔票嘛,沒,什么都靠自己。生個毛病,躺在集體宿舍,小姐妹們上班去了,連個倒水的人都沒有。


來上海半年多,認識了我老公,他剛從上海郊區(qū)的嘉定頂替他爸進廠。我老公大我8歲,工齡比我還少半年。我看他年齡大,人又老實,所以,戀愛沒談多久,我們就結了婚。他家在嘉定鄉(xiāng)下有房子,在城里也沒房。


我一個鄉(xiāng)下來的小姑娘,哪里懂得結婚要看男方有沒有房子。再說,就是有人跟我講,我也聽不進去。有個人能知冷知熱地照顧你,哪里還管他有沒有房子。


我們雙方的家庭條件都不好,結婚的辰光,完全白手起家雙方家庭都沒給過一分錢廠里在集體宿舍安排了個單間,我們倆把被子往里頭一扔,就湊了一個家。


1993年,我生了兒子,沒法繼續(xù)住集體宿舍,我們就借了房子。當時鈔票少,從借的房子到廠里,老遠了。雖然上下班苦點,但每天下班,回到屋里廂,一家三口,小日子過得也老開心的。


1996年,棉紡廠倒閉。當時,上海的棉紡企業(yè)全部關門了。廠里發(fā)通知,工齡15年以上的老職工,統(tǒng)一安排再就業(yè),其他人全部一刀斬斷,我和我老公各拿到了2000多元錢的遣散費。我?guī)煾覆盘澭?,她工?3年了,結果也是一刀斬斷。13年工齡加到一起,遣散費發(fā)了一萬多元錢。


棉紡廠關門后,我在永和豆?jié){店當服務員,我老公給私人老板打工,掙的鈔票不多,屋里廂的存款,就只有廠里廂發(fā)的那4000多塊的遣散費。


眼看兒子要滿三周歲,該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跟著戶口走,我和我老公都是棉紡廠的集體戶口,借的房子好遠,不買房子,上幼兒園,包括以后念小學,都是大問題。那時,我就想,伐管哪能,一定要先買個房子。我老公笑我異想天開,家里沒啥積蓄,又雙雙下崗,哪來的鈔票買房子。


我不信這個邪,到處找人,到處想辦法,結果還真讓我找到了門路。我老公的一個遠方親戚,住在新客站附近,他們家那片傳出馬上要拆遷的消息。我曉得后,覺得是機會,就慫恿我老公去探探消息。


男人好面子,加之平時往來不多,死活伐肯去,當然,我知道,就算去了,他面子薄,也開不了口。我也是愛面子的人,可是兒子馬上要念幼兒園,容不得耽誤。我買好禮物,厚著臉皮,登門拜訪,談好條件,一家三口,把戶口遷進去,總共4萬元錢借遍了所有親戚,嘉定、無錫跑了好多回,落了無數(shù)的眼淚,總算湊足4萬元錢。


那時的拆遷補償,按人頭來,多一個戶口,親戚家沒任何損失。我老公的戶口剛遷進去不久,拆遷的消息就落實了。還沒等到我和兒子的戶口遷進去,整個片區(qū)的戶口辦理就凍結了。


我當時想,說好的是一家人三口全進去,給4萬元錢,現(xiàn)在只進了一個戶口,個么給一半,2萬塊,應該足夠了。結果給了2萬之后,正式拆遷那天,老公的遠房親戚一家人,上門來要剩下的2萬塊。還好我沒急著把錢還回去,要是急急忙忙還了鈔票,還真伐曉得會哪能。個辰光,阿拉夫妻倆咬著牙,把剩余的2萬元給了他們。


拆遷補償,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給7萬5買斷,一個是分房子,我們要了聚豐園路上祁連二村一套兩室一廳、70平米的房子,也就是我們家現(xiàn)在住的地方。


當時的聚豐園路上,伐要太荒哦,附近全是農(nóng)田,公交車站都沒有。最近的站頭,要走20分鐘,到南大路上才有。不過,我很知足,總算有了自己的家,高興得不得了。借來的錢,還了五六年,也還完了。


每到過年過節(jié),我們一家人會提著禮物,去看望老公的遠房親戚。我常跟兒子講,人家?guī)椭覀兊亩髑?,要記一輩子?/strong>我家這房子,現(xiàn)在能賣到350萬。要是現(xiàn)在去買,哪里買得起?


兒子后來在祁連二村上了幼兒園。我兒子乖得很,不抽煙,不喝酒,下了班就在家里白相電腦,從來不出去野,一百樣都好,就一條不好,伐喜歡讀書。他自己不要讀書,我和他爸爸也沒有辦法。


我們兩個人文化程度低,輔導不了他的功課。他在家附近念完初中后,上了中專,中專畢業(yè),在一個國有企業(yè)上班?,F(xiàn)在賺錢也不多,一個月4000多塊,交給我3000塊。


有時,我看著他窩在家里玩電腦,也著急得很。今年虛歲都25了,還沒談過戀愛。他就跟個小孩子一樣,還沒長明白,完全沒有開竅。他說,他還沒玩夠,不要談女朋友。我催了他好幾次去相親,他就是不肯去。催得多了,我自己都煩。算了,讓他去吧。


搬到聚豐園路后,我老公在人家工廠里做過工,干過保安,都掙不著什么鈔票。我一直叫他去開出租車,他始終不肯。到了2007年,他總算想通了。2007年,我老公46歲,開始學開車,然后就干了出租。那時候,學好車就可以開出租,不像現(xiàn)在有年限要求。


我老公開出租十年了,前幾年還掙了些錢。這幾年,錢越來越不好掙,年齡大了以后,慢慢也快開不動了。這一兩年,一個月下來,拼死拼活,就只能剩個五六千元錢。


有了新家之后,我先是在一個大賣場上班。2007年,聚豐園路上的學林苑小區(qū)門口開了家快客,走路到我家,也就10分鐘。我就來快客上班,今年已經(jīng)整整十年。


在嘉定鄉(xiāng)下,我老公有自己的私房,等著拆遷。我媽媽在無錫,前幾年拆遷,拿了幾套房子,留給我一套。我和老公以后退休了,要么去嘉定,要么回無錫。我們祁連二村的房子,就留給兒子結婚用。


前一陣,回無錫老家,小時候的姐妹問我,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還愿意來上海頂替嗎?我當場叫起來,誰愿意去,誰去,我再也不去了。當時,看著風風光光,哎喲喲,了不起,去上海了,去大城市了,哪個曉得,要吃這許多苦,受這許多罪,還不好意思和人講。我的幾個阿姐,嫁人留在鄉(xiāng)下,后來趕上拆遷,分了好多套房子,拿了好多鈔票,現(xiàn)在又有房子,又有鈔票,日子過得伐要太愜意。


人這一輩子,沒有后悔藥。現(xiàn)在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平常,來快客上班不上班的時候,搓搓小麻將,老開心額。人要想清爽,不能把自己悶死。


L阿姨

崇明人,45歲

我和老公是土生土長的崇明人,1995年結婚。來上海之前,我老公在崇明的國有農(nóng)場開大型收割機,一年一萬多塊錢。我在大隊的中學門口開了個小店,守著五百多學生,賣早點、零食、文具,薄利多銷,生意還不錯。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婆婆還幫我來看著店。2000年,大隊的中學合并到鎮(zhèn)上,經(jīng)營了六年的小店就干不下去了。


關了小店之后,我跟著老公,來上海打工。老公開出租,我在長壽路的亞興廣場賣兒童產(chǎn)品。賣了幾年童裝童鞋,老板撤柜,我就待在家里,專門給老公燒飯??臻e的辰光,去棋牌室打打牌,我們打的都不大,就是打發(fā)個時間。


剛來上海的時候,我們住的房子就借在聚豐園路新開河橋邊。那個辰光,聚豐園路靠近上海大學這邊的當代高邸、學林苑,還沒開始造房子。住了一年,房東說要賣掉,我們搬到錦龍苑。錦龍苑住了兩年,房東說兒子結婚,我們搬到祁連二村。在祁連二村,剛住滿一年,房東要漲房價,我們又搬家。搬家后,住了不到一年,房東說房子要派用場,我們又被趕走了。


那些年,年年都在搬家,我都搬怕了。我就跟我老公商量,干脆買個房子吧,搬家搬得我都煩死了。就這樣,2007年8月,我們在祁連二村買了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總價52萬,面積78平米,兩房朝南。房型不錯,就是房子年齡老一點。2007年,上海房價已經(jīng)開始上漲。如果我們4月份買的話,就能省10萬元錢??上?,買晚了幾個月,白白浪費了十萬塊。


我老公家,就他和一個妹妹,妹妹早就嫁人了。買祁連二村的房子,公公給了我們10萬塊錢。當時,膽子小,沒眼光,不敢借錢,就全款買了房子。現(xiàn)在想想,好后悔的。學林苑、當代高邸,那個時候都造起來了。如果膽子大一點,貸點款,要么在祁連二村買兩套房子,要么就在學林苑買個電梯房或三室一廳的大房子,都蠻好的呀,現(xiàn)在也都翻好多倍了。我們沒文化,看不到那么遠。


我老公跟我講,沒關系,買了就好,要是當時沒買,現(xiàn)在再買,一輩子都買不起。2014年,我們在崇明鄉(xiāng)下,挨著以前的老房子,蓋了兩層樓的新房,好幾百平米,用了35萬。家里只有公公婆婆兩個人,有的是房子。老房子租給在崇明養(yǎng)田螺的老板,一年的租金一萬多元錢。


在老家蓋房子,是以后給女兒辦婚禮用的。上海這邊結婚,在飯店,吃晚上一頓飯就好了。我們崇明鄉(xiāng)下結婚,正宗的婚宴,都在自己家里吃,至少要吃三天飯。第三天,全家人一起吃餛飩。有的人家,姐妹來吃飯,吃一個禮拜的都有。崇明的新房子造好了,就一直空關在家里,沒有裝修。等到我女兒正式談朋友,我們就準備把它好好裝修一下。


我女兒今年22歲,在南匯的一個高職學院,學護理專業(yè)。今年是最后一年,她在瑞金醫(yī)院總院,做實習護士。大學期間,她很優(yōu)秀的,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去年還拿了上海市的獎學金,有8000塊喲,而且還入了黨。


前天,我還笑她,念到大學,才開始認真讀書。早點知道努力,該多好。瑞金醫(yī)院實習,我女兒表現(xiàn)很好,已經(jīng)跟醫(yī)院簽了協(xié)議,明年大學一畢業(yè),就正式入職。


護理專業(yè),累是累點,但收入高,也是穩(wěn)定的工作,我和她爸爸都挺滿意。現(xiàn)在最著急的就是,她還沒談朋友。小姑娘年齡大了,拖不起呀。


我們就一個女兒,家里的房子、車子,都是留給女兒的。我們不要求男方多有錢,是多大的老板,只要男孩子本本分分,有穩(wěn)定的工作,對我女兒好就可以了。


Z阿姨

崇明人,45歲

來上海之前,我在崇明老家上班。在五金店干過活,在崇明棉紡廠做過工。五金店關門,棉紡廠倒閉,我就換個工作。有事,就干干,沒事,就在家燒燒飯。


2000年,我老公和三個好朋友,一起約著來上海學駕駛,后來一起開出租。老公起早摸黑開出租,辛苦得很,還要自己買菜燒飯,人吃不消,他就叫我不要做工了,來上海,給他燒飯。


剛來的時候,我就待在屋里廂,負責買菜,燒飯,等他收車回家吃飯。開出租車好辛苦,我老公舍得碼力氣,天不亮就出門,經(jīng)常干到第二天天亮才回家。在家里燒了幾年飯,我就想著要找個事做。掙多掙少,沒關系。掙一個,是一個,就算掙個房租,也比閑待在家里好。另外,我也和社會接觸一下,天天在家燒飯,什么事都不曉得,老公都會嫌棄我。再說了,買菜燒飯,本身也用不了多少辰光。


在110路公交車終點站附近,找到一個老板,幫他賣羊毛衫。羊毛衫生意,天熱就不做,一個月掙1000多塊錢。賣羊毛衫的時候,認識一個卷頭發(fā)胖姐姐,她愛到我們店里來噶三胡,一來二去,我們也認識了。


有天,我問胖姐姐,你整天不上班,老公掙鈔票很來噻把?胖姐姐說,她是在快客做的,做二休二,一半的時間不用上班。我當時一聽,還有這么好的工作?就問胖姐姐鈔票多不多呀?胖姐姐給我說了她的工錢,哎喲喲,比我賣羊毛衫舒服多了。我就跟胖姐姐講,你們那里還要不要人?碰到要人的時候,記得跟我一聲哈。


2009年,卷頭發(fā)胖姐姐介紹我進了快客上班,我就一直干到今天。


2000年,我剛到上海的時候,我老公借的房子就在聚豐園路上。當時,這邊好偏僻的,做夢都想不到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那個辰光,我們借的是當?shù)剞r(nóng)村的私房,400元一個月,沒敢借公房,主要圖私房便宜。住了不到兩年,這一片的私房拆遷,我們只好借公房,借在聚豐園路的錦龍苑。我們崇明來的兩家人一起借,一套房子600元,兩家人平攤。上海的房租每年都在漲,越漲越貴。到后面,住都住不起了。


兒子考上大學之前,2006年,我們在崇明鄉(xiāng)下,花了45萬,造了上下三層樓的小別墅。我們把公公家的三間老平房也推倒,新蓋了兩間大平房。大平房是準備留給兒子婚禮時,辦酒席用的。


我們崇明鄉(xiāng)下,結婚早。結婚酒,都擺在自己屋里廂,最少吃三天。自己家的姐妹,吃的時間還要長,一直吃到菜全部吃完為止。有些人家,吃半個月的都有。我們當時考慮,既然有點錢,就早點準備起來,反正都是兒子結婚用得上的東西。早點蓋起來,早點了個心事,越往后面,越貴呀。


以前,我們根本沒想過在要在上海買房子。總想著,以后老了,就回崇明鄉(xiāng)下去養(yǎng)老。2012年,我兒子考上外地大學的本科。我一看,不行,要出事了。讀完大學,兒子要回上海來工作。我們還沒有給他準備好房子,以后,誰家的小姑娘肯嫁給他呀。一想到這事,我就發(fā)慌,心急火燎。


在鄉(xiāng)下造房子的時候,把家里的老本吃光了,根本沒錢在上海買房子。眼看著上海的房價像過山車一樣,越漲越兇,越漲越高,混到2014年,我跟老公商量,再不買,兒子就要回來了。沒有房子,談朋友都談不上,這不行的。


到處看房子,商品房都太貴太貴了。2014年下半年,我們在聚豐園路西邊的綠地領海買了個商住兩用房,58平方米,挑高4.5米。裝修后,房子做成了兩層,樓上2個房間,樓下1個房間,外加一個客廳、餐廳、廚房和衛(wèi)生間,使用面積也有一百多平米,不算小。


買房子的時候,婆婆給了我們十萬元錢,老公的姐姐借給我們一些,加上我們這些年的存款,總共70萬的房款,我們一次性全部付清。之所以付全款,是考慮到以后如果要買第二套房子,沒有貸款,限制會少一些。2016年底,這個房子已經(jīng)漲到140萬。平時,我和老公住在里頭。等到兒子將來結婚的時候,這房子就給他。他如果喜歡,可以重新裝修一下。他如果不喜歡,就賣掉它,換個其他房子的首付,隨他自己的心。


2016年,我兒子大學畢業(yè),考進上海的警察學校,再上兩年學,就正式當警察。我家的這個小囡,今年實足23歲,按我們崇明人的算法,虛歲25了。別人都夸我兒子養(yǎng)得好,很聽話、不抽煙、不喝酒、從來不去網(wǎng)吧、也不在外面瞎混社會。高中是在崇明排名第二的中學念的,高考填志愿,我們也不懂該怎么填,沒填好,就考去外地讀了四年大學。


我公公婆婆特別寶貝這個孫子,說等他警校畢業(yè)了,給他買輛車。我兒子從小就孝順,小時候,在肯德基買漢堡,也要帶回崇明去,讓爺爺奶奶吃一口,嘗個味道。我老公的姐姐日子過得好,家里錢多,也喜歡我兒子,經(jīng)常給我兒子錢。


兒子在外地讀大學,我們每個月給他寄一千多元錢。回上海讀警校后,他缺錢,就回家來,自己拿。我和他爸爸都知道,兒子乖得很,不會亂花錢。


前段時間,兒子在警校談了個朋友。小姑娘人很好的,家住在浦東,我和我老公都見過,很滿意。在我們崇明鄉(xiāng)下,像我這個歲數(shù)的人,很多都做奶奶了。


照我的想法,最好就是警校畢業(yè)后,一上班,就早點結婚。他結了婚,我也就了了一樁心事。他一天不結婚,我就一天心懸在那里,著急得很。


今年春節(jié),在崇明老家團年,我老公開玩笑說,要是2006年,拿家里造房子的錢,在上海買房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翻好多倍了。


我跟我老公講,誰一輩子能算得那么精呢?現(xiàn)在不也是很好的嗎?崇明有房子,上海有房子,兒子回上海了,也有穩(wěn)定的工作,還談了朋友,家里老人身體都好,我們也能給兒子再掙幾年錢。過兩年,兒子警校畢業(yè),結了婚,生個娃娃,生活還會更好。想想,都要笑醒。


 

====閱微草堂的分界線====

聚豐園路是條快樂的街道 之 39

聚豐園路是上海大學寶山校區(qū)西門外的一條非常普通的街道。這條位于上海西北方、地處中環(huán)和外環(huán)之間的街道上,生活著各色各樣的人們。當將鏡頭對準他們時,他們遠比我們想象得更生動,更有意思。



相關文章:

我家寶寶是這樣考進國際學校的!

一個上海小家庭的幸福、焦慮和渴望

這個90后女生的2016,比好多人的一生都精彩!

兩個中產(chǎn)階層家庭之間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外企風光不再,他們選擇移民

現(xiàn)在的小女孩,哪是千金,都十萬金了,好不好?

我在上海做月嫂,兩個兒子在念國際學校

月入近3萬的小D,賣掉了上海的房子,選擇離開!

2016年,李律師買了3套房——加拿大、上海、重慶!

鐘點工蔡阿姨買房記:眼看房價從7000飆到2萬

神州專車司機:為了家庭,我只能逃離東北

最后的磨刀人

大時代洪流下的一艘小船:一個家庭的小三線變遷史

馬拉松的時候,我們在想些什么?

這條街上再也沒有書店了 || 聚豐園路是條快樂的街道 之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