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當初瘋搶小米融資份額,今24家投資人10家本金虧損,最高虧4成!

宏觀視角,微觀敘事,財經(jīng)邏輯并不復雜!

小米的估值是個謎!

上市之前,小米是獨角獸,估值吹到了1000億美元。準備上市時,先放風2000億美元估值試探市場,后來擬以1000億美元估值同時在港股和A股上市。真正上市時,大陸CDR取消,港股上市遇冷,發(fā)行價定在了下限17港元,當日破發(fā),收尾時市值只有465億美元。

上市不到一年,2019年6月4日,小米股價跌破9港元,創(chuàng)8.91港元的新低,較發(fā)行價腰斬,市值跌至274億美元。

估值的背后是投資人的成本,吹個高估值才能賺得高收益。

據(jù)媒體報道,2014年底,小米完成11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達到450億美元。若按年化8%的利率計算時間價值,2017年底小米的估值要高于566億美元,投資人才不虧本。而這與2018年上市當日的465億美元相比,有100億美元的缺口;和最低點相比有200億美元的缺口。

那么,這些投資人賺錢了嗎?

只有賺得盆滿缽滿的投資人,才會不遺余力地為雷軍吆喝,賺得利與名。雷軍說過,劉芹這個投資人最初投資了500萬美元,如今收益率達到866倍。雷軍還說過,要讓上市首日買入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雷軍的這些話,幾分真,幾分假?我們就來測算下,小米的投資人誰在賺錢,誰在虧本?收益率又是如何? 

1、哪些人投資了小米?

小米上市當天,許多大佬到場祝賀。有些是“業(yè)界勞模”雷軍的朋友,有些是“天使投資人”雷軍的粉絲,也有一些是“小米集團創(chuàng)始人”雷軍的投資人。

熱鬧非凡的敲鐘儀式,600人擠滿了會場,除了在激揚演講的雷軍,我們也看到了劉芹(晨興資本)、許達來(順為資本)、王衛(wèi)(順豐控股)、鄧元鋆(諾基亞成長基金)、童士豪(紀源資本)、鄺子平(啟明創(chuàng)投)等。隨著這些大佬的亮相,一直非常隱秘的小米投資人也逐漸浮出水面。

翻閱著小米集團提交的聯(lián)交所港股招股書(簡稱港股版)、證監(jiān)會的CDR招股書(簡稱CDR版),我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小米的融資歷程,以及小米的各輪投資人。這和媒體之前的報道有不少差異,比如輪次的錯位,E輪融資1億美元,融資11億美元的是F輪;比如,估值的簡化表達,F(xiàn)輪分2次融資,只有第一次融資是按450億估值融資的,估值在波動。

根據(jù)CDR版招股書,小米集團共有71個名義股東,其中11個代表了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根據(jù)港股版招股書,小米集團共有69個名義股東,其中9個代表了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也就是說,小米共有60個外部投資人。

將60個投資人再做分類,可以分為5大類。 

小米集團發(fā)行股票,采用同股不同權(quán)的方式,發(fā)行了A類股票和B類股票,并將上市前的A-F輪融資列為優(yōu)先股,發(fā)行后轉(zhuǎn)為普通B類股票。此外,上市前夕,小米集團贈予了雷軍6396萬股B類股票,作為多年未得的獎勵,按面值0.000025美元發(fā)行。

這可以理解為,每輪增發(fā)的優(yōu)先股是給投資人的,而A類股票和B類股票是給團隊的。擁有超級投票權(quán)的A類股票,只有雷軍和林斌持有;B類股票,除了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持有,還有11個名義股東也持有,不過其中7個和雷軍簽署了代持協(xié)議,另外4個也與小米的關(guān)系密切。

比如,持有48.85萬股B類股票的童士豪,他在2010-2013年間任小米集團的董事,且代表啟明創(chuàng)投投資了小米,對小米的初期成長貢獻較大。Gifted Jade limited代表的是順為資本創(chuàng)始人許達來,Bright Inspiration holdings limited是順為資本管理的一只境外基金。順為資本曾一度被市場認為是小米的投資部門,可見其與小米的關(guān)系多么密切。還有一個僅持有B類股票的投資人是Powerful Era Limited,招股書里沒有披露,我們也沒有查到特別準確的代表人,但可以猜測與小米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可能有關(guān)系。

所以,第一類投資人與小米的關(guān)系都較為密切。而A類和B類股票,很可能是按照股票面值發(fā)行,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類投資人與小米的關(guān)系也比較曖昧不清。9家投資人有一個共同特征:都參與了A-C輪、F-1和F-2輪。

我們猜測這9個名義股東是小米集團的員工持股計劃。首先,從名字看,像穿了小米的“馬甲”,比如Mifans Investment LLC,翻譯為“米粉”;Smart System Investment Fund,L.P.和雷軍控股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Smart Player Limited也相似,都以“Smart”開始。其次,小米的期權(quán)計劃備受關(guān)注,不少員工選擇拿基本生活費和期權(quán)結(jié)合的工資,而員工持股計劃也分幾期,和小米的融資輪次相近。所以,在這里,我們將這9個名義股東統(tǒng)一界定為員工持股計劃。

第三類投資人,只有一個代表,為Colorful Mi Limited。60個名義股東中最特殊的一個,既持有小米的B類股票,也參與了小米的A、B-1、B-2、D輪融資。從名字看可能是“彩米”,根據(jù)天眼查,和小米logo相似的是深圳市彩米科技有限公司。其與小米的關(guān)系密切,實控人是小米科技,A輪投資人也是小米科技,順為資本投資B輪。但可疑之處在于彩米科技2014年剛成立,但Colorful Mi Limited參與的融資均發(fā)生在2014年之前。所以,這個名義股東代表了誰,還是個謎。我們推測也可能是員工持股計劃。

第四、五類投資人,就是我們常見的私募股權(quán)基金了。部分只參加了一輪投資,還有部分參與了好幾輪投資,說不是“真愛粉”都難啊。但從小米的估值變動看,愛得深不如愛的早。

名義股東都是境外企業(yè),部分能從名字看出是哪些機構(gòu),比如HOPU代表厚樸基金;但還有部分名義股東的隱秘性非常強,比如Stone Street 2015,L.P.、Bridge Street 2015,L.P.,名稱都含有“street”,層層追索后發(fā)現(xiàn)有5個名義股東都代表高盛旗下的基金。

按照這種方法,我們逐一分析了小米的名義股東。發(fā)現(xiàn),39個名義股東代表了24個外部投資人,2個是個人,還有22只基金。 

從投資輪次看,22只基金中有15只基金僅投資了一輪,2只基金投資了2輪,2只基金投資了4輪,還有3只基金投資了6輪。從投資獲取股票數(shù)量看,晨興資本持股數(shù)量最高,達到35.62億股;其次是DST基金,達到14.69億股;啟明創(chuàng)投、順為資本、IDG資本、全明星投資基金、GIC、寶成實益基金這6只基金持股數(shù)量超過1億股;Patrick Raymon MC Goldrick持股數(shù)量最低,為7.44萬股。

媒體一直報道的云鋒基金參與小米投資E輪融資,但我們在此處并沒有發(fā)現(xiàn)蹤跡。不過,這一點也不影響小米強大的融資能力,投資人遍布全球,嘆為觀止!除了國內(nèi)的美的集團、順為資本,還有印度的塔塔集團,新加坡的GIC、淡馬錫,還有美國的多家投資機構(gòu),可謂萬眾矚目的“獨角獸”。

除了上市前投資的24個外部投資人,小米在招股書里還披露了IPO的7家基石投資者。基石投資者是港交所特有的制度,也是港股能否發(fā)行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對發(fā)行價格也有影響,在首發(fā)上市后一般有6個月時間的鎖定期。小米的7家基石投資者均承諾按發(fā)售價認購,累計認購股票數(shù)量達到2.52億股。

此外,4位小米集團的現(xiàn)有股東也參與了認購,其中2位是第二類股東(疑似員工持股計劃),還有2位是僅參加一輪投資的第四類股東。

小米的估值經(jīng)歷了過山車式的變化。從2011年底的10億美元到2014年底的450億美元,再到現(xiàn)在二級市場估值倒掛。1月9日解禁日后,小米最高的股價為12.5港元,市值為342億美元,看來基石投資者至少虧損26%。而小米早期的24個外部投資人,他們的投資收益又如何呢? 

可能幾家歡喜幾家愁。 

2、投資成本是多少?

小米上市前融資了A-F共6輪,其中每一輪還分幾次融資,合計融資15.8億美元。從時間跨度看,F(xiàn)輪之前的融資非常順利,2-8個月就能搞定,E輪以2天的光速完成1億美元融資。F輪則耗時了32個月,完成11.3億美元融資,期間小米經(jīng)歷了低谷后又恢復。

雖然前面我們揭示了小米有哪些投資人,但投資人的具體投資額是沒有披露的。基于各輪融資額、投資人的股票數(shù)量,我們采用估算的方式得到各位投資人的累計投資成本。

從每股成本看,有2個異常的現(xiàn)象。

一是,E-2輪的投資成本比早先的C輪成本還便宜,僅為E-1輪價格的10%左右。這與E-1輪發(fā)行價格低于E-2輪發(fā)行價格不相符合。從結(jié)果看,持有E-2系列優(yōu)先股的共有3個名義股東,分別是代表晨興資本的Morningside China TMT fund Ⅱ L.P.,代表DST的Apoletto China Ⅲ,L.P.、Apoletto China Ⅳ,L.P.。但根據(jù)CDR版招股書,E輪只針對Apoletto China Ⅲ,L.P.發(fā)行了E-1和E-2系列股票,沒有提及晨興資本。  

這與小米的歷史沿革中E輪的融資數(shù)據(jù)是相符的。所以,我們猜測可能是晨興資本向DST爭取到了部分E-2的份額,至于以什么樣的價格獲取不得而知。

DST連續(xù)參加了小米的C、D、E-1、E-2輪融資,是小米快速發(fā)展階段的忠實伙伴。此后,2015年7月,小米聘用DST前合伙人周受為公司CFO,兩者的利益再次綁定在一起。除了晨興資本,只有DST參與E輪融資,2天內(nèi)完成1億美元,實在是大手筆。

第二個異常的現(xiàn)象是,F(xiàn)-1輪的投資成本最貴,遠高于前輪的E。這與小米的估值變化有關(guān)。2014年底,小米完成F-1輪融資的時候,估值達到450億美元。一年半左右時間,估值從E輪的40億美元猛增至F輪的450億美元!

所以,小米在發(fā)行F-1輪優(yōu)先股時,就約定了可以部分接受原股東的老股,表示為F-2系列優(yōu)先股。F-1輪的增發(fā)成本是20.1682美元/股,F(xiàn)-2輪的接老股成本是17.9273美元/股。這也能理解,一般接老股都會有10%左右的折讓,投資人接老股也可以攤薄成本。

不過,2014年的小米是萬眾矚目的獨角獸,“站在風口的豬”,以450億美元估值進入的投資人沒有料到,2年后小米就遭到了歷史危機。2016年是小米的低谷之年,供應鏈短缺,出貨量暴跌40.5%,被OPPO和VIVO等超越,估值大幅下跌,有外媒報道估值跌至不足50億美元。

估值就像泡沫一樣,似破未破終將破。所以,F(xiàn)輪融資一年后,雷軍違背了“5年內(nèi)不上市”的承諾,于2018年7月9日正式上市交易。

計算出各輪的折算成本后,我們再按名義股東代表的利益實體分類加總,計算得出投資人在A-F輪的累計投資成本(不含各自持有的A和B類股票的成本)。下面,我們重點分析22只基金和2個個人的投資成本。 

我們發(fā)現(xiàn),全明星投資基金的投資額最高,達到4億美元;DST和美的集團次之,投資額也在2億美元左右。晨興資本的持股數(shù)量最高,達到35.61億股;其次是DST,持股數(shù)量為14.69億股;早期的啟明創(chuàng)投、順為資本的持股數(shù)量也在6億股以上。

從綜合平均成本看,只投資了F-1輪的7家投資人最吃虧,單位成本達到2.0168美元/股,這7家分別是Patrick Raymon MC Goldrick、Dragoneer Global Fund Ⅱ, L.P、印度塔塔集團、諾基亞成長基金、高盛、美的集團、金光集團。成本最低的是只投資了B-1輪的2家投資機構(gòu),分別是CCDD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Kawa investments LLC,成本只有0.0113美元/股,比大贏家晨興資本的成本還要便宜20%。適可而止的收益最高。

Mousse dragon, L.P.、全明星投資基金、厚樸基金和晨興資本是小米的“真愛粉”,都投資了4輪左右,前三只基金投資了A、B-1、B-2、C、F-1、F-2輪,晨興資本投資了A、B-1、C、E-2輪,時間相差16個月,但綜合成本相差110倍!

DST投資了3輪,C、D、E-1和E-2輪,因為E-2輪的成本低廉,使得DST的綜合成本也偏低,只有0.1784美元/股,是晨興資本的12.6倍左右,比F-1輪的投資人便宜了91%。

最大的贏家當屬晨興資本!用5009萬美元的成本獲取了35.61億股股票。不僅買的早,而且參與了后期最便宜的E-2輪認購,進一步拉低了初始投資的成本;還參與了450億最高估值時點的老股轉(zhuǎn)讓;還有3859萬普通B類股票。公眾發(fā)行前,晨興資本合計持有小米集團17.19%的股份。

但,這是最大贏家的收益情況。在山頂眺望的最后一輪投資人,他們的收益如何?還有那些只拿生活費寄希望于期權(quán)收益爆發(fā)的老員工們,他們的收益如何?還有因豪言壯語“讓上市首日買入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購買股票被套牢的年輕人又怎樣?

在大家普遍不相信小米能維持450億估值的信仰下,解禁減持、擇時減持或許都很正常。這些早期投資人都減持了嗎?收益又如何呢? 

3、賺錢了嗎?

估值不確定下,高價減持才是最優(yōu)選擇。這一點,晨興資本做得最聰明。

根據(jù)招股書披露,小米集團在上市前,只有F輪期間有股東減持。通過這次減持,晨興資本賺了1.5億美元。在上市前450億估值的最高點減持,這財運也忒好了! 

此外,小米發(fā)行股票時,晨興資本第二次高點位減持。港股允許發(fā)行股票時轉(zhuǎn)讓部分老股。所以,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黃江吉、黎萬強、劉德、洪鋒4人共計賣出1.18億股股份,占基準發(fā)行股份的5%,晨興資本賣出6.27億股股份,占比29%。按發(fā)行價17港元/股估算,晨興資本此次套現(xiàn)106.6億港元。

同樣都是老股東,只有晨興資本一家機構(gòu)投資人轉(zhuǎn)讓老股。這可能是王者段位的玩法吧。

上市后,根據(jù)聯(lián)交所的權(quán)益披露信息規(guī)范,董事、集團CEO、持股比例達到5%的股東、高管人員的權(quán)益變動需要披露。我們發(fā)現(xiàn),團隊中雷軍一次被授予174萬股、一次減持3.78億股,林斌一次出售200.4萬股。股東中,晨興資本減持數(shù)量最多、次數(shù)最多;DST減持了一次,將持股比例降至4.99%,之后不再需要披露。

用很低價獲得最高股票數(shù)量,晨興資本穩(wěn)賺不賠。何況,多次高價轉(zhuǎn)讓,最大的贏家非晨興資本莫屬呀。下面我們就測算下晨興資本的收益率。

晨興資本通過4只基金持有小米集團的股票,其中3只持股比例小于5%,權(quán)益變動不需要披露,只有Morningside China TMT fund Ⅱ L.P.需要披露信息,但劉芹在小米集團任非執(zhí)行董事。為了便于計算,我們假設(shè)港交所披露的權(quán)益變動都來自Morningside China TMT fund Ⅱ L.P.基金,另外3只基金持股數(shù)量不變,按照股票現(xiàn)價計算賬面價值。

截至2019年6月21日,晨興資本一共減持5次。小米上市交易的第10個交易日,7月20日,晨興資本第一次減持,出售了10741.3萬股。2019年,晨興資本減持4次。這5次減持,晨興資本共套現(xiàn)41.99億港元。

晨興資本的另外3只基金合計持股7.12億股,Morningside China TMT fund Ⅱ L.P.剩余持股數(shù)量為26.19億股,按照6月21日收盤價9.8港元計算,晨興資本的賬面價值還有326.44億港元。

加上上市前減持獲益1.5億美元,上市發(fā)行轉(zhuǎn)賣老股套現(xiàn)106.6億港元,5次減持套現(xiàn)41.99億港元,賬面價值326.44億港元。而最初晨興資本的投資成本是5007萬美元。若按照6月21日的匯率,1美元=7.8106港元(匯率下同),則晨興資本共獲利482.84億港元,收益率達到123.5倍。

除了晨興資本,DST旗下的Apoletto系列基金也發(fā)生了減持。6個月解禁期一到,1月9日,DST立即一次性減持了5.94億股,從14.50億股減持至8.55億股,持股比例從9.25%降至4.99%,達到不再披露的界線。按1月9日的收盤價10.34港元計算,DST套現(xiàn)149.89億港元。剩余的8.55億股,假設(shè)不減持,按照6月21日收盤價9.8港元計算,賬面價值為83.82億港元。初始投資成本為2.62億美元,則DST獲益213.25億港元,收益率10.4倍!

5月27日,順為資本董事長許達來減持2.84億股,持股數(shù)量從6.19億降至3.35億股,持股比例從3.57%降至1.93%。而代表許達來和順為資本的共有3個名義股東,合計持有B類股票837.7萬股,持有C類優(yōu)先股6.10億股。僅持有B股的成本無法測算,所以,順為資本的初始投資成本為參與C輪融資的投入資金,3196萬美元。按照5月27日收盤價9.66港元,順為資本套現(xiàn)27.42億港元,剩余的3.35億股的賬面價值為32.83億港元。則,順為資本獲利57.75億港元,收益率為23.13倍。

其余的股東看不出來減持變化,我們按照未減持/減持一半/全堅持的3種情景,測算其他21個基金/個人的收益率。若減持,都假設(shè)與DST相同,在1月9日解禁日當天減持。

我們發(fā)現(xiàn),在股價下行的影響下,全減持的收益率高于減持一半,也高于完全不減持。難怪,雷軍承諾1年內(nèi)不減持,既沒有股東響應,也沒有能挽救股價繼續(xù)下跌的趨勢。

無論是哪種減持假設(shè)情景下,投資人的收益情況都是喜憂參半。24個基金/個人中,有10個虧損,14個盈利。下面以中間情景,1月9日減持一半來做具體說明。

3家收益率超過110倍。晨興資本收益率最高,達到123.5倍;其次是只投資了B-1輪的Kawa investments LLC、CCDD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收益率達到113倍。10家虧損機構(gòu)中,7家虧損本金36%,3家虧損本金17%。4個小米的真愛粉,只有晨興資本是盈利的,其他三只基金都是虧損狀態(tài),Mousse dragon, L.P.、全明星投資基金、厚樸基金都虧損本金17%。

從絕對收益看,晨興資本獲利最高,達到482.84億港元;其次是DST,獲利213.25億港元;啟明創(chuàng)投獲利82.80億港元。還有IDG資本、GIC、寶成實益集團也獲利超過10億港元。虧損最嚴重的是全明星投資基金和美的集團,虧損超過5億港元,虧損比例分別達到17%、36%。

除了股東的收益率測算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雷軍在3月11日減持了3.78億股。這就比較奇怪了,因為雷軍1月9日剛承諾1年內(nèi)不減持。后來,小米官方做了回答,3.78億股票的變動對應的是雷軍代持的17家中小股東的B類股票,3月11日代持協(xié)議到期,所以表面看是雷軍減持了3.78億股。

不過,這個操作也有點費解。這3.78億B類股票的投票權(quán)委托給雷軍,相當于小米集團已發(fā)行股本約1.69%及投票權(quán)約0.46%,對雷軍的控制權(quán)的影響微乎其微。至于這17家中小股東與雷軍的關(guān)系,沒有更多信息披露,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這17家股東有7家只持有B類股票,有4家疑似為員工持股計劃,或許與小米的關(guān)系是非常密切的。

“風口上的豬”摔下來也挺慘的,虧損34%-38%的本金。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4、結(jié)語:雷軍的支票何時兌現(xiàn)?

經(jīng)歷了2018年嚴峻的資本環(huán)境后,原本發(fā)生在二級市場的估值倒掛現(xiàn)象,如今也在一級市場顯現(xiàn)。南方機構(gòu)估值對半砍,北方機構(gòu)砍三分之二,下一輪投資人已經(jīng)不再為前輪的估值買單。這將是一次大浪淘沙的過程,出清不理性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激進的投資人,價值才能逐漸回歸理性。

遙想起,2000年納斯達克科技股泡沫破滅的那時。2000年3月,美國商業(yè)周刊《Barron》提出了Burn Rate 概念,列了一個表,這些頂級科技公司還需要多長時間燒光錢,亞馬遜只能撐10個月。一語驚醒華爾街。股價暴跌,倒閉潮開始。

如今,估值倒掛,潮水褪去,誰在“裸泳”?

小米的估值=騰訊*蘋果?這個“夢想”已經(jīng)撩不起市場一點波瀾,沒有人愿意買單。小米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還是硬件公司,這個討論也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擴大護城河,如何盈利。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沒有利潤基礎(chǔ)的高估值終有泡沫破滅的一天。

承諾“讓上市首日買入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的雷軍,解套靠你了。

獨立視角、溫度寫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小米及其生態(tài)圈投融資報告
雷軍背后 誰在押寶瘋長的小米
小米解禁股真相:原來DST與晨興資本不是拋售跑路了
小米造富懸念:誰成功上岸?誰陷入泥潭? || 深度
雷軍松口小米要上市,或許今年就會啟動
雷軍爆小米融資細節(jié):DST尤里個人“小手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