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的育學園
孩子的小腦袋里裝了許許多多的疑問,他們懷著對身邊事物的好奇面對這個新世界,所以作為父母,小編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爸爸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家長們會有這樣的回答:
——你是垃圾箱里撿來的。
——你是充話費送的。
——你是超市買來的。
——你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
這些耳熟能詳?shù)拇鸢?,在我們小時候也聽過家長說過。如今,我們這些“撿來的”一代人升職成為父母,面對這樣的問題,當我們不想用小時得到的答案糊弄過去時,我們該如何作答呢?
01
—
孩子為什么會問這樣的問題?
孩子問出這樣的問題,一個是因為孩子好奇的天性,一個是因為孩子的歸屬感正在建立,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們的解釋越是遮掩,孩子們的好奇心就越重。家長們解釋的越落落大方,孩子們覺得這很正常。
模糊的回答看似在開玩笑,其實給孩子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雖然這個問題會讓家長感覺些許尷尬,不知回答的尺度在哪里,但是家長也不用過度緊張,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一次性的,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認知也是逐漸完善的。
孩子每次問,你就誠實地告訴他就好,但是要注意用詞,不要說孩子不懂詞,因為這樣,他會繼續(xù)追問,我們就真的說不清楚了。
02
—
家長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當孩子向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語言轉(zhuǎn)化成孩子能夠聽懂的語言,充滿溫馨和神秘就更好啦!
例如:
爸爸肚子里住著一個“小精靈”,媽媽肚子里也住著一個“小精靈”,它們是好朋友,它們想住在一起,于是爸爸肚子里的小精靈就住到了媽媽的肚子里,一起長大,越長越大,直到有一天媽媽的肚子里裝不下了,它就出來了!你猜出來的小精靈是誰呀?對啦,就是你哦!”
我們的答案只需要給孩子正確的解釋就可以,不需要過度的專業(yè)和難度。
對于2歲以上孩子我們都可以用繪本,例如:
除了繪本還有視頻《我從哪來》:
這些多種的形式都幫助孩子了解,繪本的色彩和繪畫形式都是非常有趣并且適合孩子閱讀和觀看的,它能夠更有效的幫助孩子通過觀察、聽、觸摸等了解人的身體結(jié)構(gòu),學習簡單的生理知識,視頻的觀看能夠讓孩子更加直觀的了解自己的生長過程,也可以避免家長因為尷尬和對生育知識的不熟而講錯。
03
—
不管答案是什么,這些原則要遵守
科學性:要告訴孩子真實的事實,可以簡練,但不要哄騙。
趣味性:把一些難懂的詞匯擬人化,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神秘。
不要逃避: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語氣要自然,因為“性啟蒙”是孩子需要了解的知識,你越是落落大方,孩子越覺得自然。
04
—
孩子不問,我們就不用管嗎?
如果寶寶一直沒有問過相關(guān)問題,您也要尋找合適的時機為寶寶進行“性啟蒙”的教育。正確適時的給寶寶“性啟蒙”教育,能幫助寶寶增加安全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0-1歲的寶寶,我們可以多按摩孩子的身體,幫助他感受和認知,允許他們通過啃手指,吮吸腳趾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身體的行為。
1-2歲的寶寶,我們可以在他洗澡的時候,教他一些身體的名稱,也可以給孩子寶提供一些男寶寶或女寶寶的小玩具,小衣服,建立初步的性別意識。
2-3歲的寶寶,我們可以通過繪本視頻等方式讓寶寶了解男女身體的不同。
3歲以上的寶寶,就要教給他保護自己隱私部位的方法以及撫摸自己的界限。
性教育,不是一次談話,看一本書和看一次視頻就結(jié)束的,是蘊藏在孩子生長發(fā)育的各個階段、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孩子是上天送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健康的身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