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7學習《論語》: 04里仁篇(2/4)~08-13章

04. 里 仁 篇 -2/4

里仁篇 共26章(2/4)

溫故而知新

2017學習《論語》: 01學而篇(上)-01~08章

2017學習《論語》: 01學而篇(下)-09~16章

2017學習《論語》: 02為政篇(上)-01~12章

2017學習《論語》: 02為政篇(下)-13~24章

2017學習《論語》: 03八佾篇(1/4)~01-07章

2017學習《論語》: 03八佾篇(2/4)~08-13章

2017學習《論語》: 03八佾篇(3/4)~14-20章

2017學習《論語》: 03八佾篇(4/4)~21-26章


04.08

子曰:

“朝(zhāo)聞道,夕死可矣?!?/span>

“哪怕早上悟真得道,晚上死都可以也值得?!?nbsp;

【佩榮哲學頻道】

“早晨聽懂了人生理想,就算當晚就要死也不妨?!?/span>

【劉強論語新譯】

“如果有朝一日能使大道行于天下,就是當晚死去也是值得的?!?/span>

【新注】①朝聞道:聞,達,行也。一說:聞,聽。今不取。

【今按】本章理解有淺深之別。淺一點理解:夫子說“(君子當志于道),早上明悟了大道,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須知,夫子宅心仁厚,有好生之德,主張為己之學,反求諸己,絕不會要求別人“朝聞夕死”,定是對自己期許。將主語鎖定為夫子本人,結合夫子一生之志業(yè)來深一點理解。夫子心憂天下,常欲居九夷,欲乘桴浮海,又嘆“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皆憂道之不行于天下也。心中所想,蓋在有朝一日大道得行于天下,屆時就是自己死了,也心甘情愿。此已非憂道弘道之心,簡直是殉道之心了!

04.09

子曰: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span>

“立志于求道,卻視過艱苦清貧的生活為可恥,

  這種人,是根本不值得和他一起談天論道的?!?nbsp;

【佩榮哲學頻道】

“讀書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卻認為穿簡陋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可恥,那就不值得與他談論什么道理了?!?/span>

【劉強論語新譯】

“一個有志于行道的士人,卻以粗劣寒酸的衣食為羞恥,那便不值得與他討論了?!?/span>

【新注】①士志于道:士,古代貴族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此指有志于行道的士君子。②惡(è)衣惡(è)食:粗劣寒酸的衣食。惡,粗劣。

【新識】孔子的“士志于道”,可以說,是為“士”,下了一個定義。古有“四民”,即士、農、工、商,“士”作為四民之首,蓋孟子所謂“勞心者”,自非“謀于食”,而當“志于道”。《周易·系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士君子立志于求道、行道、弘道,自當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將對物質的欲望降至合理狀態(tài),而致力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圓滿。

04.10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dí)也,無莫也,義之于比?!?/span>

“君子行于天下,立身處世無可無不可(沒一定主張非怎樣不可,也沒一定反對怎樣),一切所作所為標準只求合于道義?!?/span>

【佩榮哲學頻道】

“君子立身處世于天下,無所排拒也無所貪慕,完全與道義并肩而行?!?/span>

【劉強論語新譯】

“君子對于天下一切人和事,既無一定專主之是,也無一定不肯之非,一切唯有遵從道義加以判斷和選擇。”

【新注】①  無適也,無莫也:適,專主;適從義。莫,不肯義。無適無莫,猶云無可無不可。一說:適通“嫡”,親厚義;莫通“漠”,疏薄義。又一說:適通敵,反對義。莫通“慕”,愛慕義。前兩個解釋結合起來,于義為佳。② 義之與比(bì):惟以道義是從。比,親近,遵從。

【新識】此下三章言義。儒家之“義”,與“禮”一樣,皆一切價值及德性的調節(jié)器和安全閥,因而最具智慧。相比之下,“義”比“禮”更具靈活性,甚至“禮”亦必須合乎“義”。正如“忠恕”之間,孔子以“恕”為主,“禮義”之間,孔子則主張“義之與比”。天下一切事物,皆當以義作為選擇和判斷的首要標準。

04.11

子曰: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懷揣仁德,小人立足田地;君子心懷規(guī)矩,小人惦記恩惠?!?nbsp;

【佩榮哲學頻道】

“君子關心的是德行,小人在乎的是產業(yè)。君子關心的是規(guī)范,小人在乎的是利潤。

【劉強論語新譯】

“君子關心的是仁德修養(yǎng),小人關心的是土地田產。君子關心國家的禮樂刑政是否健全,小人關心自己能否得到財利實惠。”

【新注】  懷德:懷,思念;關心。德,仁德。:土地;田產。一說鄉(xiāng)土,今不取。② 刑:刑政、法度。:實惠;恩惠。

【新識】本章既屬君子小人之辯,亦屬義利之辨。須明白,君子小人有兩種理解:本就位而言,后亦指向德:即使出身非君子階層的小人(平民),擁有"人不知而不慍"之美德,也可算是一個君子了!如你出身有爵位的君子階層,卻無寬以待人、反求諸己之美德,則與小人何異也!

04.12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所有行事原則都以利益來考量,會招致眾多怨恨?!?nbsp;

【佩榮哲學頻道】

“做人處事全依照利益來考量,就會招致許多怨恨?!?/span>

【劉強論語新譯】

“一切都依仿著利己的原則行事,必然會多生怨恨?!?/span>

【新識】此章兩解:一說,行事皆依照利害算計,必然招致他人更多怨恨。孔安國注稱:“每事依利而行,取怨之道?!比缭谏衔徽呶ɡ菆D,必然導致民怨沸騰。

一說,此怨非自他人,而實自心所生。錢穆先生說:“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若行事皆依仁道,己心皆可無怨。此怨字,當指己心對外言。放于利而行多怨,正與求仁得仁則無怨,其義對待而發(fā)。” 蓋本篇專主仁德,而為仁由己,怨自心生,不求仁而求利,自然多生怨尤??鬃油砟曜灾^“不怨天,不尤人”,是“依于仁”而行,“求仁而得仁”的體現。皆有理,以后者為上。

04.13

子曰: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習慣用禮讓治國,那還會有什么困難嗎?

  若不能用禮來治國,那禮又有什么用呢?” 

【佩榮哲學頻道】

“能以禮貌謙讓的態(tài)度治理國家,治理國家有什么難呢?

不能以禮貌謙讓的態(tài)度治理國家,又能用禮做什么呢?”

【劉強論語新譯】

“若能以禮讓治理國家,那還有何困難呢?

 不能以禮讓治理國家,那拿禮怎么辦呢?”

【新注】①為國:即治國。何有:有何困難呢?

【新識】此章談治國必以禮讓。而禮之本在仁,“禮治”內核仍是“仁德”,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也。夫求利必爭,尊禮必讓。

續(xù)

《論語》:儒家經典著作,通行本共二十篇,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體現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古言哲理經典語錄大全(含注釋)
君子之道:《論語》與中國人的品格
中華國學經典及釋義300句
儒家箴言三百句附釋文
安德義論語解讀8——泰伯篇第八
中華國學經典及釋義300句《1》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