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草,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斑地錦葉上表面具紅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
別名:血見愁、紅絲草、奶漿草
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
藥用價值
性味:味辛,性平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
主治 :用于痢疾,泄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濕熱黃疸。
《中藥學(xué)》:本品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點,幫用于血熱所致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痔血、崩漏以及外傷出血。
《本草綱目》:“主癰腫惡瘡,金刃撲損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p>
《蒙藥學(xué)》:“止血,燥協(xié)日烏素,愈傷,清脈熱。”
《本草匯言》:“涼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藥也。善通流血脈,專消解毒瘡。凡血病而因熱所使者,用之合宜。設(shè)非血熱為病,而胃氣薄弱者,又當斟酌行之。”
注:注意用藥請一定遵醫(yī)囑!
喜歡我就請訂閱、點贊和轉(zhuǎn)發(fā)吧!
申明:本人發(fā)文旨在于讓大家對中草藥有點認識和了解,并無任何實際指導(dǎo)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