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視覺設計著稱的英國專業(yè)電影雜志《Little White Lies》,評選出了2018年20佳電影海報。
令人驚喜的是,中國設計師黃海為電影《小偷家族》和《龍貓》設計的海報均榜上有名。
其中《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更是一舉奪魁,這也是該海報被知名電影網(wǎng)Indiewire評為2018年度最佳電影海報Top35之后,再一次獲得國際認可。
《小偷家族》中國版海報
海報中,一家五口牽著手在海邊嬉戲,而上方的一把傘則為這一家人遮擋著風雨。
這種委婉含蓄的東方美,導演是枝裕和看完之后大加贊賞。
美國權威電影網(wǎng)站The Film Stage也評價其華麗動人。
而黃海為數(shù)碼修復版《龍貓》設計的中國版海報,則位列第十名。
在龍貓毛茸茸的肚皮上,小梅和小月歡快的奔跑其中,整個風格溫暖而治愈。
《龍貓》中國版海報
這張海報被日本媒體“映畫Natalie”報道,隨后便在日本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度登上熱搜,獲得了日本網(wǎng)友的盛贊。
本是為日本電影設計的海報,結果還成功地進行了反向文化輸出。
這就不得不說說這位天才的海報設計師黃海了。
黃海,1999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畢業(yè)之后做過記者,跑過新聞。
之后又成功進入廣告公司,而且一進就是廣告人眼中的圣殿——奧美廣告公司。
隨后進入遠山廣告公司,“電影海報設計”是遠山的一大業(yè)務,接的也都是國內(nèi)知名導演的大項目。
也正是在這里,黃海開始了自己的電影海報設計之路。
目前合作過的導演包括姜文、張藝謀、馮小剛、王家衛(wèi)、陳凱歌等等,很多大熱電影的海報設計都是出自他之手。
2007年,黃海在遠山公司時,接的第一個海報設計項目,就是姜文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嚴謹挑剔、一絲不茍,要做姜文的乙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否了無數(shù)的作品之后,黃海下面的這幅海報終于獲得姜文的認可。
大紅色的背景、赤腳的女人、掛在樹枝的繡花鞋,故事瞬間就出來了。
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獨特的意境讓人印象深刻,也讓黃海在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上一戰(zhàn)成名。
同時,黃海還為《太陽照常升起》設計了多款不同的海報。
2012年,黃海創(chuàng)立自己的工作室竹也文化。
2014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黃金時代》上映,黃海為其設計了一系列海報。
海報一經(jīng)問世,就廣受好評,成為黃海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黃金時代》講述了文人蕭紅的故事,在那個時代,文字是文人最重要的武器。
于是黃海設計了一款“潑墨”海報,白紙濃墨,天地遼闊,將亂世之中,一個文人漂泊不定的命運完美再現(xiàn)。
《黃金時代》筆鋒版海報
▼
“文人的筆鋒,時代的利刃”,一代文人以筆為刀,書寫著一個時代。
除此之外,根據(jù)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審美風格,黃海設計出了六款截然不同的海報,可謂是“入鄉(xiāng)隨俗”。
《黃金時代》美國版
▼
黑色的背景、金色的鋼筆、主人公蕭紅的剪影融于筆尖,整體簡潔而大氣,呼應美國style的審美。
“旁人看來簡單的近乎蕭條的廢鐵般的人生,靈魂卻豐裕如黃金萬貫,這就是他們那代文人在炮火和磨難中鍛出的一抹金”。
《黃金時代》法國版
▼
黑色背景,藍色字體,蕭紅一手拿煙,一手持筆,致敬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經(jīng)典姿勢。
《黃金時代》韓國版
▼
因為電影《晚秋》的上映,湯唯在韓國獲得了很高的人氣,她本身就是一塊活招牌,所以韓國版的海報設計以湯唯的肖像為主體。
淚眼婆娑的樣子更是應了韓國一向的煽情風。
《黃金時代》日本版
▼
日本版海報同樣是水墨風格,但卻是這一系列海報中少見的輕松氛圍。
《黃金時代》臺灣版
▼
臺版配色更為清新,羽毛浮于水面,彰顯命運之飄零,也顯人之渺小。
《黃金時代》香港版
▼
穿著旗袍的蕭紅撐傘望著別處,質感和配色有一種港劇的感覺。
2018年大熱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口碑雙豐收。
負責《我不是藥神》海報設計的正是黃海,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下面這幅。
佛像手拿藥丸,眾人環(huán)繞周圍,雖然顏色鮮艷奪目,卻透露著小人物的悲涼。
另一幅“藥神號”版海報,月光之下,眾人以藥為舟,同舟共濟。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經(jīng)播出就打破了紀錄片不受歡迎的狀態(tài),很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都被這部片子圈粉。后來又推出了電影版的《我在故宮修文物》。
黃海為電影版設計了一系列海報,每一幅都是一件文物,乍一看并沒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但是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在每個文物的裂痕處,都有一個正在工作的小人,創(chuàng)意獨到,讓人嘆服。
“汝窯天青釉弦紋三足樽”
“掐絲琺瑯萬壽無疆中碗”
“自在觀音像”
有人說,黃海以一己之力,將中國電影海報拉至世界水平。
的確不是說說而已,除了以上這些為人熟知的海報,黃海還有很多經(jīng)典的電影海報設計。
下面一個個來看下:
《梅蘭芳》 2008
2008年陳凱歌執(zhí)導的電影《梅蘭芳》,講述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傳奇一生。
海報設計既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美感和韻味,又巧妙融合了臺前幕后的人物命運。
《花木蘭》 2009
在《花木蘭》的海報設計中,則化繁為簡,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修飾。
一頂鋼盔,一抹紅唇,互相對立又相輔相成,花木蘭巾幗英雄的形象躍然紙上。
《白銀帝國》 2009
傳統(tǒng)水墨風格的表現(xiàn)手法,使整個構圖恢弘大氣。又顯現(xiàn)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下,一代晉商的故事。
《讓子彈飛》 2010
《讓子彈飛》上映之后,獲得了很好的反響。
這也是姜文和黃海的第二次合作,以人物為主體的這幅海報,將三個角色的側面融于身體剪影之中,頗具戲劇性。
而另一幅藍色背景的海報,只有一片羽毛、一顆子彈,輕重的反差和平衡,使得整個海報意味深長。
《唐山大地震》 2010
《白鹿原》 2012
《白鹿原》的海報設計算是相當大膽了,強烈的視覺效果也讓這片土地有了一股傳奇的色彩。
《寒戰(zhàn)》 2012
《寒戰(zhàn)》的海報呼應“寒”的主題,推出“冰封香港”的海報,整座城市陷入寒冬。
之后推出“冰凍四大型男”的人物關系海報,冰塊將人物裹挾,構圖簡單又內(nèi)藏玄機。其中兩人持槍對峙,內(nèi)訌呼之欲出。
《一代宗師》 2013
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一代宗師》,這張國外版海報,受到了一致好評。
明與暗,動與靜,都恰到好處,遠處的樹枝又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
《中國合伙人》 2013
《匆匆那年》 2014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2014
“墨”的元素,在很多海報設計中都出現(xiàn)過,而這一張可以算的上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張。
以中國水墨繪中國英雄。
《哆啦A夢:伴我同行》 2014
黃海向來擅長中國風,但你能想到日本動畫片遇到中國風會是什么樣的畫面嗎?
黃海這次把動畫角色放入了中國古典小說之中,并以中國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既童真有趣還不失創(chuàng)意。
《一步之遙》 2014
又一部姜文電影,豆瓣網(wǎng)友評價這幅海報:女人輕輕叩動扳機,即為武器。
《道士下山》 2015
這組海報也可謂驚艷,據(jù)說很多觀眾都是沖著海報去看這部電影的。
一組頗具奇幻色彩,一組又獨具中國畫的意境。
《捉妖記》 2015
爆款《捉妖記》票房大豐收,影片中胡巴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海報則更加側重了“妖”的形象的展示,恍如《山海經(jīng)》般的玄幻色彩。
《山河故人》 2015
為賈樟柯電影《山河故人》設計的海報中,用黑白線條表現(xiàn)出凝固不變的山河景色,用彩色表現(xiàn)人物。三人分立不同的地方,同時抬頭仰望天空。
“故人”、“山河”的樣子都立馬顯現(xiàn)出來。
《念念》 2015
《大魚海棠》 2016
《大魚海棠》的這組海報估計會被很多人收藏,色彩鮮艷至極,卻完全不俗氣,透露出一種屬于中國古典神話的美感。
《悟空傳》 2017
《繡春刀II:修羅戰(zhàn)場》
當時看到《繡春刀2》的海報真的有被驚艷到。
《江湖兒女》 2018
《江湖兒女》“流沙”版的海報設計
《邪不壓正》 2018
已和姜文合作多次的黃海,再次為姜文新作《邪不壓正》設計海報。
幾幅海報都以意境取勝,單從海報很難知道電影講述的故事。
《影》 2018
《影》電影本身就是濃厚的水墨風格,正好與黃海擅長的中國風相通。
陰陽兩極,人物關系全都在一幅海報之中了。
《少年的你》 2019
除了電影海報,黃海還曾為金馬獎設計海報。
第53屆金馬影展的主視覺海報就是由他操刀,海報致敬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畫面中一個男孩,拿著手電筒照向漆黑的天際。
寓意:回看來時,照亮前行。
一幅優(yōu)秀的電影海報,對一部電影的宣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會反映一部電影的藝術水平。
期待有一天,我們看到的電影海報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堆人頭。
也期待更多優(yōu)秀的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
廣告也瘋狂
微信 | weibocrazy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