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是我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城市,拉薩雖然有著很強的民族特色,可山高路遠的雪域高原也有著相當大的局限性,所以很多人對于拉薩的美食、小吃都是不太了解的,那么這次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拉薩的美食和小吃。
但是因為有些食物局限性太強,或者是區(qū)域口味性太強,所以它們中有一些可能雖然是非常的有名,但游客中很多人都吃不慣。所以這次的分享跟之前稍有不同,我們會給有些食物稍微注明一下,到底是“建議吃一吃”,還是“吃不吃都行”。
去到西藏、新疆之類的地方,無論如何都不要錯過當地的羊肉美食,廣袤的草原、高原上放養(yǎng)的肥羊,真的吃起來跟純粹圈養(yǎng)的不太一樣。
其實但凡在有條件、盛產牛羊肉的地方,幾乎都有類似手把羊肉的美食,新鮮羊肉清水煮熟,食客可以直接上手,吃的就是羊肉原本的鮮嫩,食材不好是經不起這么考驗的。好不容易大老遠去一次,不嘗嘗當地最新鮮的羊肉就實在太可惜了。
雖然說青稞酒不算什么小吃,但它跟其他酒類也有挺大的區(qū)別,算是非常有特色的飲品,所以還是值得一試的。
青稞酒顧名思義它的原料不是我們比較常見的那些糧食,而是我國西北、西南部分省份才會種植的作物,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對于寒冷氣候和貧瘠土地的適應性非常強,而且相對來說生長周期也比較短,頗為高產。
用青稞為原料釀造的青稞酒也是別具一格,它的酒精味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凸顯,有些許發(fā)酵過程帶來的酸,總體來說算是比較清甜爽口的,跟啤酒更像一些,而且也沒那么容易喝醉。
如果你是不喝酒的人,或者是高原反應不適合喝酒,那么可以選擇藏式的甜茶。酥油茶的風味有些太過強烈了,畢竟咸咸的飲料多少有點奇怪,所以可能很多游客都喝不慣,但甜茶就好接受多了。
甜茶這種飲品本身并不是西藏地區(qū)的本土創(chuàng)造的,畢竟那里也不產紅茶,但經過了這么多年,甜茶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種特色飲品,甜茶館基本上隨處可見。
其實甜茶也很簡單,它主要就是紅茶加上牦牛奶,甜味來自于糖或者蜂蜜之類的,可以看作是一種就地取材、發(fā)璞歸真的奶茶吧。
這是可以搭配著上面的飲料甜茶一起享用的,看著多少有點西式糕點的樣子,不過它的口感還是蠻清爽的,而且滋味中酸可能比較突出,不是那種比較甜膩的甜點。
酸奶、酸奶蛋糕,還有奶渣以及一些其他奶制品,都還是蠻值得一試的,畢竟高原之上有著悠久的奶制品食用和制作歷史,是當地飲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牛羊等牲畜還是十分寶貴的,奶制品才是更多時候西藏人民的蛋白質主要來源。
在這里我們比較推薦藏式的涼粉而不是藏面,畢竟高原上可是煮面條都得“煮兩次”或者干脆上高壓鍋的地方,那口感對于吃慣了其他面條的人來講很難說“好吃”,而且不同海拔也會對人的味覺產生影響,所以當地的面條可能很難讓游客覺得好吃。
但是藏式涼粉的情況就好多了,而且還有與眾不同的特色,最明顯的就是其中的辣椒了。藏式涼粉用的辣椒跟我們印象中涼粉的固定搭配“油辣子”完全不同,它是不過油的,甚至簡單點來看它就是水調的。
雖然沒有油辣子那么渾厚的香,可它勝在辣得純粹、清新,沒有絲毫油膩感。而且由于沒有經歷過油的高溫,所以這種辣來得很直接,于此同時其中加入的藏茴香等香料還會帶來飽滿而多層次的香氣,跟涼粉還是挺搭的,比較建議嘗試一下這種小吃。
其實它并不是包子,主要就是用土豆泥裹著牛肉餡炸出來的,是一種外層略帶焦酥,但是內里香軟的美味小吃。
由于土壤、水質、氣候和品種等原因,西藏地區(qū)出產的土豆口感還是很棒的,據說淀粉的含量會更高,所以油炸之后更加酥糯香軟,搭配上牛肉內餡,也算是一個奇妙的美味組合了。
這個就太日常也太有名了,雖然很多很多吃過的游客都表示吃不慣,但不吃好像又白來了一趟似的。
糌粑是西藏牧民同胞的傳統主食之一,其實它也可以看作是青稞炒面,只不過這個“面”不是面條的面,而是面粉的面。是將青稞經過清洗、晾干、炒熟、研磨之后得到的面粉,在食用的時候加入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等拌勻,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食用了。
糌粑其實是一種非常充饑的、高熱量的主食,但是同樣它也是挺挑人的,很多人吃不慣,建議最多就少量嘗試一下吧。
我這個人的習慣是這樣子的,不管是到哪里去,只要當地有特色的火鍋,那肯定是不會放過的,一定要嘗一嘗。
雖然火鍋的形式不像一些固有的菜系的菜肴那樣,有著這樣那樣的技術含量,或者是文化意味,但火鍋就是好吃啊,光是“好吃”這一點就足夠了呀。
牛骨和各種本地中藥熬制的湯底,搭配上牦牛肉、豬肉、菇菌等等,還有各家的秘制蘸料,藏式火鍋雖然沒有那么的聲名遠播,但絕對是接受度很高、味道非常不錯的美食。
牦牛被譽為“高原之舟”,是能夠適應高原上寒冷氣候的稀有牛種,是世界上除了人類之外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
西藏同胞生活中的相當大一部分都離不開牦牛,它們的肉可以吃,奶可以制作各種飲品和奶制品,皮毛可以做衣服或帳篷,就連牦牛糞便都可以做為燃料。
牦牛的眾多吃法當中,最具當地特色還得數是風干牦牛肉,它就是新鮮牛肉經過風干之后得到的結果,算是主要由大自然、時間和微風創(chuàng)造的美食。真正做得好的風干牦牛肉不會硬的跟燒火棍似的,反而是一種比較酥松的口感。
雖然石鍋雞并不算是拉薩的本地美食,真正出產其所用石鍋的地方是林芝市的墨脫縣,所以石鍋雞在林芝市可能更有名,但難得進一次青藏高原,有機會能吃到就不要錯過呀。
石鍋雞顧名思義就是石頭鍋具烹制的雞肉,雞大家都吃過,沒什么好稀奇的,比較獨特的就是這個石鍋了。正宗石鍋雞適用的石鍋是一種叫做皂石的云母石,歷史十分悠久,承載了相當一部分的當地美食文化,當然所謂“功效”之類的不用太當真。
那么以上就是這次關于拉薩美食、小吃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fā)和收藏。
對于美食制作、飲食知識和美食美酒相關趣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