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藝術品已經流傳了幾個世紀,并在歷史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記,以至于我們無法想象沒有它們的世界。他們的影響力跨越國界和文化,時至今日,他們繼續(xù)受到專家的推崇和所有人的欽佩。
還有哪里比盧浮宮更適合欣賞這些偉大的藝術品?這座宮殿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具標志性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建筑元素和藝術品,出自許多不同起源和時代的著名或無名藝術家之手。
------------盧浮宮自述
盧浮宮作為法國國家博物館和美術館,是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其藏品涵蓋從古代文明到 19 世紀中葉的作品。
弗朗西斯一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收藏家,1546年他將一座古老的城堡夷為平地,并開始在其原址上建造另一座皇家住所盧浮宮,幾乎每一位后來的法國君主都參與增建盧浮宮。
17 世紀,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對建筑群進行了重大擴建。路易十三的首席大臣黎塞留紅衣主教為國王收藏了偉大的藝術品。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馬薩林紅衣主教, 收購了杰出的藝術收藏品,包括英國查理一世的收藏品。由建筑師Claude Perrault和 Louis Le Vau 以及裝飾家和畫家Charles Le Brun組成的委員會規(guī)劃了盧浮宮的一部分,即柱廊。
1682 年路易十四將宮廷遷至凡爾賽宮后,盧浮宮不再是皇家住所。將盧浮宮用作公共博物館的想法起源于 18 世紀。1793 年,革命政府向公眾開放了位于 Grande Galerie 的中央藝術博物館。在拿破侖的統(tǒng)治下,Cour Carrée 和北面沿著rue de Rivoli 的翼樓開始建造。在 19 世紀,兩個主要的翼樓的畫廊和亭子向西延伸。此時的盧浮宮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建筑群,形成兩個主要的四邊形并包圍著兩個大庭院。
盧浮宮建筑群在 1980 年代和 90 年代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造,以使舊博物館更容易進入并為游客提供便利。該建筑群的地面入口位于 Cour Napoléon 的中心,頂部是美國建筑師貝聿明設計的當年備受爭議的由鋼和玻璃組成的金字塔.。地下配套設施和公共設施綜合體于 1989 年開放。
1993 年,在博物館成立 200 周年之際,重建后的黎塞留翼樓(原法國財政部占用)開放;整個盧浮宮第一次全部專門用于博物館目的。新翼樓也由貝聿銘設計,擁有超過 230,000 平方英尺(21,368 平方米)的展覽空間,最初收藏歐洲繪畫、裝飾藝術和伊斯蘭藝術。三個玻璃屋頂的內部庭院展示著法國雕塑和古代藝術品。
盧浮宮的繪畫收藏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收藏之一,代表了歐洲藝術的各個時期。盧浮宮收藏的 15 至 19 世紀的法國繪畫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并且還擁有許多法國大師的杰作,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包括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及巴洛克時期佛蘭芒和荷蘭畫家的作品。
裝飾藝術部展示了法國國王的寶藏——青銅器、微縮模型、陶器、掛毯、珠寶和家具。而希臘、伊特魯里亞和羅馬文物部則展示了建筑、雕塑、馬賽克、珠寶和陶器。埃及文物部成立于 1826 年,負責整理拿破侖在埃及征戰(zhàn)期間獲得的藏品。近東文物部以其美索不達米亞藝術品的收藏最為重要。
盧浮宮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法國的一個代名詞。疫情前的旅游黃金時期,每年有數不清的游客涌入這個文物寶藏。
盧浮宮建筑群分為三部分:黎塞留館、敘利館、德農館。昔日法國國王的宮殿,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走進皇宮,意味著走進歷史,但盧浮宮實在太大了,里面的寶藏太多了。
我自己長期在法國旅居期間,曾無數次進入游覽,每次都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每次逛不完。而到了晚上,我也經常帶著相機去拍美麗的外景。盧浮宮確實是一個內在和外在都美麗至極的博物館,一兩個小時根本看不了什么,最少也得需要半天時間,才能粗略游覽它的精華所在。為此,在這里向大家推薦幾個比較主要的路線。
無論如何,走進去沒有目的地亂竄是最浪費時間的,這里精選的路線涵蓋了主要收藏,但有可能沒有您所喜歡的。也歡迎大家能給予補充。
盧浮宮博物館推薦了以下參觀路線,基本均需一個半小時??倳r間需要6小時左右。
路線A:盧浮宮的杰作典藏
348號展廳 – 敘利館0層
女像柱廳(讓-古戎)
國王亨利二世在位期間,盧浮宮從一座中世紀城堡走向文藝復興時期宮殿。法國建筑師皮埃爾·萊斯科(Pierre Lescot)為這個宏偉的舞廳設計了一個仿古裝飾,樂師的演奏臺被安排在舞廳一端的高處,演奏臺下方是古羅馬式的女像柱。如此設計,讓法王亨利二世可以與古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平起平坐。
1692年,舞廳不再是舞廳,而成為古代雕塑作品陳列廳。自文藝復興時期起,君主們對古代雕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狩獵女神狄安娜》(又稱《凡爾賽的狄安娜》)是最早被收入王室收藏的作品之一。1807年,拿破侖一世買下博爾蓋斯家族收藏,《沉睡的海爾瑪弗狄忒》是其中的作品之一。環(huán)繞雕像一周,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雕塑形象不同尋常之處。
然后---------------
346號展廳 – 敘利館0層
《 阿弗洛狄忒,又稱米洛的維納斯》
她柔和的目光和搖曳的胯部是否足以讓她卓爾不群、獨標一格?1821年,這位維納斯一來到盧浮宮就聲名大噪。這座雕像出土于希臘的米洛島,次年作為禮物被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八,路易十八隨后將其送入盧浮宮。盧浮宮是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1804年-1815年)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以收藏古物而聞名于世。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戰(zhàn)敗,簽署了《維也納條約》。此條約規(guī)定,法國必須歸還在征服期間奪取的約5000件作品,于是,盧浮宮漸漸變得空空如也?!睹茁宓木S納斯》的到來可謂天賜良機,備受青睞。從那時起,這件杰作的魅力就一直吸引著人們,激發(fā)了不同流派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催生出不同風格的大眾文化藝術作品。
有趣的探討:《米洛的維納斯》一經出土,其殘缺式的美感令人震撼,同時又令人猜測不休。最早的修復師想復原斷臂,但手臂的動作是什么樣呢?在雕像出土地點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拿著蘋果的手。但從她左腿的姿勢來看,她卻很可能手持一塊盾牌。美之神阿佛洛狄忒是戰(zhàn)神的情人,盾牌常出現(xiàn)在她的藝術形象中,她可以從盾牌反射中欣賞自己的嬌美倩影。
然后---------
703號展廳 – 德農館1層
《薩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
《薩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昂然挺立于達魯階梯頂部平臺,如今已成為西方藝術的永恒標志。這座雕像出土于希臘薩莫色雷斯萬神廟遺址,這座神廟主要用于供奉航海人的保護神。盧浮宮根據雕像的原始位置為之設計了極為壯觀的展示布局,雕像45度角左側面是制作最細致完美的一面,雕像以此最佳角度迎接觀者。也正是從這一角度,人們可以領略到女神肩上的披風迎著海風舞動, 身上的抹胸紗裙飄逸透明。從女神展翅欲飛屹立戰(zhàn)船船首的雄姿,可以斷定這是希臘神話中宣布勝利的使者——尼凱。
考古傳奇經歷:19世紀,一位法國外交官發(fā)現(xiàn)了一些雕像碎片,他認定碎片來自一尊勝利女神雕像,隨即將碎片送到盧浮宮。修復重組工作難度很大,初次展出時,女神的雙翅尚未被發(fā)現(xiàn),雕像并沒有引起公眾的矚目。十年后,法國考古隊重返薩莫色雷斯島,他們發(fā)現(xiàn),雕像周圍的灰色大理石碎片竟然是雕像的船頭形底座。經過新一輪的修復,女神重獲曾失去的雙翅和龐大的船頭形底座。勝利女神從此實至名歸!2014年,經過一年半的精心修復和清理,女神和她的戰(zhàn)船以全新的面貌復出。
然后---------
706號展廳 – 德農館1層
《維納斯與美惠三女神向年輕女子贈送禮物》(桑德羅·波提切利)
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壁畫在意大利被(重新)發(fā)現(xiàn)后,于1882年被收入盧浮宮。 1873年,在佛羅倫薩附近一棟別墅的裝修過程中,人們在粉刷墻壁的石灰涂層下發(fā)現(xiàn)了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杰作。別墅當年的主人是個富裕家庭,他們很可能請來了當時已非常出名的波提切利為別墅繪制壁畫。畫家把年輕的女主人公與女神們和愛神丘比特同時表現(xiàn)在畫面上,描繪的很可能是年輕女子訂婚的時刻。波提切利以寓意手法,表達出一個理念:與禮物本身相比,心意更為重要。在另一幅壁畫作品上,波提切利同樣采用了寓意手法,普魯登斯把一個年輕人引見給司掌語法的女神和藝術女神們,這個年輕人或許就是幸福的未婚夫。
然后-------
708號展廳(方形沙龍)– 德農館1層
方形沙龍
18世紀,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開始在這個方形沙龍中展出學院成員的作品。從此,藝術“沙龍”誕生了,并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觀賞,為后來的藝術展覽開創(chuàng)了發(fā)展模式。
在沙龍的百年歷史中,盡管其作用、象征意義和規(guī)模不盡相同,但始終是當代的藝術家們展示自己的藝術作品的場所,同時開啟了藝術作品展覽面向公眾開放的大門。藝術沙龍的產生還推動了藝術批評領域的興起,形成了讓藝術家能夠功成名就的藝術圈,批評家們可以津津樂道地對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大加評論。
1848年,藝術沙龍搬遷,讓位給博物館。盧浮宮決定將方形沙龍用作專門展示館藏杰作,《蒙娜麗莎》就曾在這里展出。在那個年代,高大的墻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滿繪畫作品,這是當年時興的布展形式。
然后-------
710號展廳(大畫廊)– 德農館1層
大畫廊
盧浮宮收藏了大量意大利藝術作品,包括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達芬奇的 5 幅畫作和 22 幅素描。
《女子肖像》,又名《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列奧納多·達·芬奇
在《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這幅畫中,主人公的目光十分觸動心靈深處。這幅肖像畫是達·芬奇的名作之一,他捕捉的是生活中的一瞬間。女主人公的身份并不確定,她可能是米蘭公爵盧多維科的情人露克瑞齊婭·克瑞薇莉,達·芬奇曾為公爵作畫。這幅畫的名稱因張冠李戴而得。當年,安格爾根據這幅作品繪制了一幅版畫圖,他錯誤地用盧浮宮另一幅畫的名稱為之命名。
《圣安妮、圣母和與小羊玩耍的孩子》,又名《圣母子與圣安妮》--列奧納多·達·芬奇
在《圣母子與圣安妮》這幅大型畫作上,一條無形的溫情紐帶將圣母子與圣母的母親圣安妮三代人緊密相連。達·芬奇完美地刻畫出每個人物的容顏、體態(tài)與神情,背景中夢幻般的風景似永恒的美好之境。達·芬奇頗為著名的作畫手法“暈涂法” 更讓人感嘆不已,整個畫面籠罩在虛無縹緲的奇異面紗之中。
大畫廊曾是舉辦各種儀式的地方,也曾是小路易十三的游樂場。1606年,一只狐貍被放了進來,用來取悅未來的國王路易十三。遇到不好的天氣,小路易十三就在這里嬉戲玩耍。
然后------
711號展廳(議政廳)– 德農館1層
《蒙娜麗莎》(達芬奇)
達·芬奇對這幅作品獨有鐘情,這幅畫從未離開過他,始終被他帶在身邊?!睹赡塞惿芬坏奖R浮宮,就像一顆寶石一樣閃耀著熠熠光彩。這幅畫因其卓越的畫質、著名的神秘微笑、背景中夢幻般的風景、 “暈涂法” 云飄霧繞的效果而吸引著世界的目光。人們對《蒙娜麗莎》的迷戀使她幾經波折,而她的明星地位則因此愈加顯赫。1911年,意大利工匠將《蒙娜麗莎》從盧浮宮中盜走,這一偷盜事件引起世界一片嘩然!
自1966年以來,議政廳一直是《蒙娜麗莎》的安身之地,這是盧浮宮博物館最大的展廳?!睹赡塞惿繁话卜旁谔刂频牟AЧ裰?,柜中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均在嚴格控制之下。
《加納的婚禮》(委羅內塞)
在排隊等候與《蒙娜麗莎》近距離相遇的時候,不妨轉過頭來,看看《蒙娜麗莎》對面的這幅巨型畫作——《加納的婚禮》。這幅油畫是盧浮宮館藏中畫幅最大的作品,面積近70平方米。這是委羅內塞為裝飾威尼斯一個修道院的飯廳而作,他大膽地將圣經中的場景搬到威尼斯的節(jié)日氛圍中。委羅內塞是專為威尼斯貴族和達官顯貴作畫的畫家,這幅作品深得上流人士的青睞,訂單隨之接踵而來。1797年,拿破侖的軍隊在威尼斯繳獲了這幅油畫,他們把它卷起來帶到了巴黎。
然后------
700號展廳 – 德農館1層
《梅杜莎之筏》(西奧多·杰里科)
從議政廳出來,展墻上19世紀法國繪畫大尺幅作品令人感嘆不已,目光自然而然地會被吸引過去。
1819年,西奧多·杰里科在藝術沙龍上展示了他的《梅杜莎之筏》。這幅畫作描繪了一個真實的海難事件。“梅杜莎號”巡洋艦遠征非洲,不幸在西非擱淺沉沒。150多名水手被遺棄在簡易木筏上,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13天。人們在饑餓和絕望中互相殘殺,最后僅15人幸存。
杰里科借鑒了古典主義金字塔式構圖法和繪畫嚴謹性。蒼白的光投射在一群饑餓不堪的人身上。杰里科為這幅畫嘔心瀝血8個月,畫過幾十幅素描和草稿。畫作一經展出就像扔出了一顆炸彈,引起了巨大轟動。畫面效果如此震撼人心,激起觀者的強烈反響。
1824年,這幅畫被收入盧浮宮。
《自由引導人民》(歐仁·德拉克洛瓦)
歐仁·德拉克洛瓦是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畫家之一?!蹲杂梢龑嗣瘛返膭?chuàng)作背景并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1789年法國大革命,而是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法國民眾為抗爭查理十世的威權統(tǒng)治和維護新聞自由,連續(xù)暴動了三天,這就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光榮三日”。法國七月革命期間,巴黎人在街頭巷尾鋪設了路障,德拉克洛瓦用寫實的手法畫出用木頭和石塊搭起來的這些路障。畫面中的自由女神是一個寓意形象,頗具希臘女神的美感,但也是一個普通女子的化身,畫家賦予她一種感性的力量。如今,德拉克洛瓦這幅最富盛名的油畫作品,已成為為自由而斗爭的代表性標志。
然后------
403號展廳(米開朗基羅長廊)– 德農館0層
《抗爭的奴隸》與《垂死的奴隸》(米開朗基羅)
這兩具矯健的身軀結合寫實的人體與理想美,這正是米開朗基羅所擅長的風格。從近處看,可以看到他們身上的繩索,他們是被俘的奴隸,各自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狀態(tài)。一個似乎在沉睡,或許是永遠的沉睡,這是《垂死的奴隸》;另一個是《抗爭的奴隸》,他正試圖掙脫身上束縛著他的繩索。這些雕像是米開朗基羅為裝飾教皇尤利烏斯二世陵寢而創(chuàng)作的一組雕像的一部分,陵墓設計幾經修改,而雕像最終未能完成,奴隸們成為被困在大理石中永恒的囚徒。不完整性使其意義變得更為復雜,神秘感更促成了其杰作的地位。
觀賞這兩座雕塑作品必須圍著作品轉一圈,才能體會到那粗獷的力量感。神秘感和魅力在《垂死的奴隸》身上顯得更加強烈。這個藏在他腿后的小猴子,代表的是什么呢?這要看奴隸本身的涵義。如果說他們代表的是無法上升到思想層面的人,一個順從,一個叛逆,那么猴子就象征著物質生活;但如果人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藝術的化身,教皇的死亡使他們深感痛苦,那么猴子代表的就是繪畫藝術。
雕塑需要從各個角度觀看才能得到充分欣賞。
然后------
403號展廳(米開朗基羅長廊)– 德農館0層
《愛神吻醒普西莎》(安東尼奧·卡諾瓦)
一進入米開朗基羅長廊,就會被愛神直沖蒼穹的雙翅所吸引,那是另一位意大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的作品——《愛神吻醒普西莎》??ㄖZ瓦擅長把神話中的情節(jié)以大理石為載體加以表現(xiàn),透過沒有生命的大理石傳達出人類的真摯情感。每當人們把目光投向這對擁抱在一起的戀人時,心頭便會涌起一股愛的溫情。雕塑展現(xiàn)的是普西莎重獲新生的情景,精彩瞬間被凝固在時光中,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造型設計上,卡諾瓦采用了舞蹈般的肢體動作??ㄖZ瓦的作品在19世紀末廣為浪漫詩人們所青睞。
離《愛神吻醒普西莎》不遠處,有另一件卡諾瓦的雕塑作品,這對戀人直立著依偎在一起,那是他們悲劇故事的開始??ㄖZ瓦在這里選擇了站立造型,賦予人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這里,讓我們再次從背面觀賞,感受仍會不同,更具現(xiàn)代感。
然后------
404號展廳 – 德農館0層
玻璃金字塔-貝聿銘
透過玻璃窗看金字塔--建筑師貝聿銘
穿過馴馬廳,透過玻璃窗可以欣賞金字塔的景色。1985年,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方案一經推出,立即在社會上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論,主流媒體紛紛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舌戰(zhàn),大有劍拔弩張之勢。人們擔心,這項充滿現(xiàn)代藝術氣息的工程,會從根本上改變這座古老宮殿的面貌。孰不知,八個世紀以來,盧浮宮建筑經歷了多少次翻天覆地的巨變!想當年,連位于中世紀城堡中心30米高的主塔都被連根拔起,拆除一凈。在勒諾特爾園林設計中運用幾何圖案的啟發(fā)下,美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使用了透明度最高的玻璃,在盧浮宮古老建筑群的中心,建造了一座19米高的玻璃金字塔。如今,盧浮宮金字塔已成為巴黎的城市地標之一。
然后------可以開始下一路線,用時約一個半小時
路線B:古埃及之旅
周一、周三、周六和周日可訪問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致力于展現(xiàn)古埃及文明的博物館之一。參觀盧浮宮是一個了解法老時代埃及人生活的絕佳良機。古埃及人相信各種神明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并將其以人或獸的形象展現(xiàn)。
348號展廳,敘利館,-1層
《來自塔尼斯的大型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
“獅身”象征著埃及法老的守護神荷魯斯,“人面”展現(xiàn)了法老的面龐,整座雕像代表著法老的權力來自神明,尤其是創(chuàng)造宇宙的太陽神瑞,而法老正是太陽神之子。這座獅身人面像擁有巨大的獅爪和蓄勢待發(fā)的強健體魄,儼然是一位盡忠職守的守護神,在神廟入口處阻擋一切企圖打擾神明清修的妖魔鬼怪。
你如果生活在公元前2600年的塔尼斯古城,也許會為阿蒙-瑞神廟做事。當時,最重要的拜神場所往往自成一城,云集了成千上萬的信徒和各色人等。為神廟服務的人員除祭司外,還有農戶、屠夫、花匠、面包師、廚師、手工藝人、書吏、寺廟財產管理者等。
然后------
317號展廳,-敘利館,0層
《貝斯神》
貝斯神(Bes)
埃及神明共有數百位之多,而且同一位神明常會有不同的名字和形象。能夠對所有神明了如指掌實非易事。這些神明各有法力,相互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形成一個龐大的神之家族,或更準確地說,構成一張巨大的關系網,由一對對夫婦及其后裔組成,代表著不同勢力,在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神話故事中,根據不同形勢,或對抗,或聯(lián)盟,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即維持他們在遠古時代創(chuàng)造出的世界完整如初。這些神明中有好有壞。例如在前面展廳里出現(xiàn)過的荷魯斯神,他是奧西里斯和伊希斯的兒子,常為鷹頭人身。其母伊希斯被視為賢妻良母的典范,常被表現(xiàn)為正在哺乳愛子。埃及眾神通常為半人半獸的形象,大多氣勢不凡、異于常人。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埃及眾神,那么這間展廳就是為你而設。除了像奧西里斯、荷魯斯、伊希斯等比較有名的神明外,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神,比如展廳里側這個身材矮小、面貌奇特的貝斯神。他做出滑稽的鬼臉,可以嚇跑惡魔,從而保護兒童和孕婦,所以在古埃及非常受歡迎。
然后------
336號展廳,敘利館,0層
船模型,約公元前 2000 年
古埃及人不僅會崇拜諸多神明,還會熱愛養(yǎng)育了自己的尼羅河。從古埃及地圖上不難看出,當時的城市大多建在尼羅河沿岸,所有人都希望依河而居。尼羅河從北到南貫穿埃及全境,每年定期泛濫,洪水退后留下的肥沃淤泥是農耕的理想土壤,由此被古埃及人視為生命之源。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各種船只。他們用紙莎草制成小舟,在河上垂釣或駛往狩獵場所打獵,需要長途旅行或運輸貨物時,則使用堅固的大型木船,在尼羅河上泛舟而行,極少使用陸路交通。當時,埃及的道路不僅寥寥無幾,而且路況很差,兩岸之間也沒有橋梁連接。
古埃及藝術家不斷在陵墓墻壁上描繪尼羅河,手工藝人也在各種物品和首飾上反復演繹這條偉大的母親河。他們不僅展現(xiàn)了釣魚等圍繞尼羅河開展的各種活動,還描繪了豐富多彩的水中世界,除了司空見慣的魚類外,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生物……
然后------
333號展廳,-敘利館,0層
烏恩素(Ounsou)墓中的繪畫
埃及是一個農業(yè)大國,這主要歸功于尼羅河為其提供的肥沃土壤。不過,你如果會讀書寫字,那么在那個大部分人都是文盲的年代,也許會像烏恩素(Ounsou)那樣成為谷物計量書吏。烏恩素書吏效力于底比斯的阿蒙神廟,主要負責監(jiān)督和記錄神廟的谷物收入。古埃及人還沒有發(fā)明貨幣,易貨貿易在經濟上占主導地位,書吏的職務因而非常重要。在烏恩素去世后,人們依照慣例專門為他修建了一處祭堂,內壁的裝飾畫展現(xiàn)了其生平事跡,讓今天的人們了解到三千多年前一個普通埃及家庭的故事。
烏恩素墓中的壁畫講述了他的一生,描繪了這位谷物計量書吏如何監(jiān)督谷物收割、裝船直到沿尼羅河運輸的全過程。畫面上還記錄了在田間勞作的男女農民之間的對話。
然后------
335號展廳,-敘利館,0層
盤腿而坐的書吏雕像
在古埃及,書吏往往具備流利的讀寫能力,主要負責在莎草紙制成的各種文件上,以著名的象形文字進行記錄和計算,在當時的埃及社會占據重要地位,是個人人艷羨的職業(yè)。制作莎草紙需要高超的專業(yè)技藝。在上面寫字時,通常使用兩種顏料。一種是以木炭制成的黑色顏料,用于書寫正文,從氧化鐵中獲得的紅色顏料則用于章節(jié)標題。將顏料與水調和,就成為一種可立即使用的 “墨水”。書寫工具是一種用切細的蘆葦桿制成的筆。這種蘆葦筆和制備成圓片狀的顏料構成埃及書吏的“文房二寶”,存放在專用的木制文具盒里。還有一種比較奢華的文具盒,用象牙制成。書吏寫完文書后,會蓋下自己的印章。
狒狒:書吏的保護神
在展現(xiàn)書吏的作品上,不僅常會看到裝有各種書寫用具的小木箱,還不時出現(xiàn)狒狒的身影。在古埃及,狒狒是知識與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征動物。神話傳說中,正是托特將文字帶給人類,因此也是書吏的保護神。像烏恩素那樣成為神廟書吏固然很好,但能作為法老身邊的御用書吏,成為國家政治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就更是錦上添花。
然后------
331號展廳,-敘利館,0層
座椅,約公元前1550年 – 前1186年,彩繪木制品并鑲嵌裝飾圖案
西方人直到十五世紀才坐上椅子,而埃及人早在三千多年前便發(fā)明出這種家具,其中一些款式就算放在當代居室中也毫無違和感!古埃及富裕階層的日常用品往往做工精細,集實用與美觀于一身。盡管這把椅子的皮質座位經過修復,椅子腿上的藍漆也并非都是原版,但所有木工活均出自古埃及工匠之手。這把椅子的制作者巧妙運用不同顏色的木材和象牙鑲嵌品,在椅背上勾勒出棋盤格和睡蓮圖案,還別出心裁地將椅子腿設計成健壯有力的獅腿形狀。
然后------
330號展廳,-敘利館,0層
魚項鏈,黃金,長49厘米
你如果是一位富有的古埃及女子,就會非常注重外貌的打理,在身體和頭發(fā)上涂抹香脂,還會精心化妝并佩戴各種首飾。你如果是一位富有的埃及男子,也不會例外?;瘖y不僅能美化外表,還能避免臉部被太陽曬傷,眼瞼上的黑色眼影可以保護眼睛,以免感染眼疾。從許多古埃及作品中可以看出,無論男女,假發(fā)都是非常重要的配飾,有些假發(fā)甚至尺寸驚人,在古埃及人的穿衣打扮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埃及古墓中出土了大量梳子、剃刀、發(fā)卡等,還有用于調和彩妝顏料的瓶瓶罐罐、用于檢查化妝效果的鏡子,以及各種精致的首飾,如項鏈、手鐲、耳環(huán)等。古埃及人還喜歡佩戴護身符,并相信這種神奇的小物件可以治病或辟邪。
在古埃及,以金、銀、青金石等珍貴材質打造的首飾不僅僅是簡單的飾品,還體現(xiàn)出佩戴者的社會地位,并經常承載著與神獸或神明有關的象征意義。在這條項鏈上,于黎明時分盛開的荷花象征著太陽每日重生。旁邊的小魚是羅非魚。這種魚有一個獨特的習性:雌魚會將卵含在口中孵化,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繁衍后代,因此羅非魚也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征。
然后------
329號展廳,-敘利館,0層
河馬造型的58孔游戲盤,公元前664年 – 前332年
古埃及人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可能不會演奏樂器,但都會喜歡玩桌游。一些玩具和游戲就像其他生活用品一樣,從選材到做工都極為考究。有時,桌游的棋盤會做成動物造型,例如這個河馬棋盤(河馬的頭部現(xiàn)已失傳)。這款游戲的棋子是一根根小棍,頂部刻有狗頭和豺狼頭,因此也被稱為“狗與豺狼游戲”。其規(guī)則很像一種名叫“賽鵝圖”的擲骰游戲,用骰子等擲具隨機決定棋子沿棋盤路徑的前進步數直至抵達終點。這種游戲大約從十六世紀開始風靡歐洲,但早在古埃及便已存在,雖然看起來全憑運氣,但實際上是古埃及人邀請眾神來預測未來的一種方式。
然后------
324號展廳,-敘利館,0層
展示一間祭堂的奧西里斯大祭司尤尤(Youyou)雕像
在古埃及,寺廟是非常神圣的場所,無論是普通農民,還是顯赫貴族,除非是在廟中工作,否則一概嚴禁入內。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最外側的幾個庭院才對外開放。每座寺廟都被視為廟中供奉的神明在人間的居所,神像是最珍貴、也最受保護的物品。此外,在神廟中的浮雕和雕塑上,還隨時可見在位法老的身影。這對于神明崇拜至關重要,因為在理論上,只有法老才能與神明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這座奧西里斯大祭司尤尤(Youyou)的雕像上,匯集了所有重要信息。大祭司扶著身前的一座祭堂,祭堂里的形象是冥王奧西里斯。雕像上還刻有當時的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名字。這座雕像最初擺放在阿拜多斯城的奧西里斯神廟中。在古埃及,每個神廟中的石碑和浮雕圖案通常都在展示神明與在位法老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然后------
321號展廳,-敘利館,0層
阿布·羅奇(Abou Roach)石棺
木棺或石棺一般由棺身和棺蓋組成,有些會呈人形。古埃及人將其視為渡船,即踏上冥界之旅的首選交通工具。一些棺槨外側雕刻著豐富的裝飾畫,展現(xiàn)逝者生前的日常生活場景,讓今天的人們了解到許多關于逝者的生平事跡。
盧浮宮最古老的石棺:阿布·羅奇(Abou Roach)石棺上的雕刻圖案再現(xiàn)了一座宏偉宮殿的外觀,整體看去,宛若專為重要人物打造的縮小版豪宅。考古學家推測,鑒于石棺的龐大規(guī)模,它的主人很可能是法老身邊的親信。
然后------
322號展廳,-敘利館,0層
覆蓋“彩繪盒”的木乃伊
在古埃及,一些木乃伊還會佩戴面具,主要以帶有石膏涂層的紙莎草或亞麻布制成。一些法老或王后的木乃伊還會佩戴金銀面具。
然后------
319號展廳, 敘利館,0層
Four 'canopic’ jars of Horemsaf霍雷姆薩夫(Horemsaf)的四個內臟存放壇
他們的蓋子代表荷魯斯的四個兒子,他們起著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是奧西里斯神的孫子。
然后------
635號展廳, 敘利館,1層
《盤腿而坐的書吏》
在結束古埃及之旅前,應去探訪盧浮宮里最著名的古埃及人。他就是《盤腿而坐的書吏》。這雕像是盧浮宮收藏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雖然它享有盛名,但我們對其所表現(xiàn)的人物一無所知:他的姓名、頭銜,甚至是他生活的確切年代,我們都無從知曉。實際上,正如其它收藏于盧浮宮的雕像一般,承托書吏雕像的半圓形底座本應鑲嵌在另一塊更大的題有其名稱及頭銜的底座里,但是這個大底座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雕像保存了完好的古舊色彩,雙眼為黃銅質地并鑲嵌水晶石,栩栩如生,似乎閃耀著生命的光芒,與他對視會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然后退出此路線
路線C:黎塞留翼的秘密寶藏
周一、周五、周六和周日
在盧浮宮里,除了《蒙娜麗莎》、《米洛的維納斯》等不容錯過的不朽杰作外,還珍藏著許多聲名略遜、但同樣非凡的偉大作品。
這條參觀路線將帶領您前往黎塞留館一探究竟,從路易十四的美麗花園,到第二帝國的繁華盛會,途經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古城,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難忘旅行。
105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1層
皮熱中庭
皮熱中庭和近旁的馬利中庭均為盧浮宮的標志性展區(qū),其間的雕塑品曾經裝點在巴黎各大廣場和王室花園里。這兩處中庭最初都是露天的開放式庭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加蓋了寬大通透的玻璃頂棚,在保證良好采光效果的同時,穩(wěn)妥地庇護著這些雕塑杰作免受風吹雨淋之苦。
在底層展區(qū),主要展示了創(chuàng)作于路易十四統(tǒng)治時期的作品,大部分來自巴黎的皇家廣場,如旺多姆廣場、勝利廣場等。在中層展區(qū),陳列著創(chuàng)作于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統(tǒng)治時期的各種雕像和花瓶,主要用于點綴王室花園,尤其是凡爾賽宮的花園。上層展區(qū)的作品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展示了十九世紀室外雕塑藝術的發(fā)展歷程。
皮熱中庭的名字源自十七世紀偉大的法國雕塑家皮埃爾·皮熱(Pierre Puget)。您即將欣賞到的雕塑作品就出自他的手筆。
然后------
105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1層
《克羅頓的米隆》--皮埃爾·皮熱
“可憐的人啊,他真是太痛苦了!”
這是路易十四的王后瑪麗-泰蕾莎(Marie-Thérèse)看到這件作品時的第一反應。
克羅頓的米隆是古希臘著名的運動健將,在摔跤項目上所向披靡,多次獲得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冠軍。上了年紀以后,心高氣傲的米隆為證明自己老當益壯,試圖赤手掰開一段樹樁。他不僅沒有成功,還因為手被卡在樹樁里無法脫身而被群狼吞噬而亡。
皮埃爾·皮熱在展現(xiàn)這個故事的時候,考慮到這是獻給路易十四的作品,特地選用了形象更加高貴的獅子代替了狼群。路易十四果然對這座雕塑欣賞有加,命人將其安置在凡爾賽花園中央大道的顯著位置,正對著一座名為《珀爾修斯與安德洛墨達》(Persée et Andromède)的雕像。后者目前陳列在米隆雕像的左側。
皮熱以精湛的手法,通過米隆的面部表情和身體上的所有細節(jié),將其在身體與心靈上承受的雙重痛苦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地上的獎杯象征著轉瞬即逝的榮耀。
然后------
105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0層
《雄獅與蛇》--安托萬-路易·巴里
這座青銅雕像生動逼真地再現(xiàn)了雄獅與蛇之間的激烈搏斗。地上的蛇昂起頭,正準備發(fā)起進攻,而巨大的雄獅則弓背曲蹲,一觸即發(fā),準備隨時予以還擊。獅子的咆哮之聲仿佛在耳畔響起,令人不由膽顫心驚。雕塑家還略微夸大了獅子的肌肉組織,進一步增強了搏斗的激烈程度。
這座雕像由安托萬-路易·巴里創(chuàng)作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此之前,從未出現(xiàn)過以這種手法展現(xiàn)動物的雕塑作品。巴里經常和法國畫家、名畫《自由引導人民》的作者德拉克洛瓦一起,在巴黎植物園的動物園里,長時間觀察、研究和繪制各種動物。在巴里的雕塑中,動物不再是單純的裝飾元素,而是成為作品的主題。
另一種詮釋:這座雕像不僅是浪漫主義雕塑藝術的一大杰作,也可被視為對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在1830年奪取王權、建立“七月王朝”的一種隱喻。獅子歷來是最常見的王室象征之一,而且獅子座和長蛇座恰好出現(xiàn)在路易-菲利普登基之時,于是,這兩種動物與新政權之間建立起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關系。
然后------
334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0層
埃比-伊爾總督雕像,約公元前2400年
在這座雕像上,人物的眼睛以藍色青金石為瞳仁、白色貝殼為眼白,并以瀝青勾勒眼眶,令目光格外炯炯有神。他叫埃比-伊爾,生活在公元前2340年前后,在馬利古國(今敘利亞境內)擔任總督一職,手握政治和軍事大權。當時,中東地區(qū)劃分為若干王國,分別由國王或王子統(tǒng)治。
埃比-伊爾身穿當地傳統(tǒng)的“科納克”(kaunakès)羊毛裙,以成綹的羊毛編織而成。他端坐在一個墊子上,雙手合十放于胸前,似乎正在禱告。
這類雕像通常擺放在廟宇中,表達對神明的虔誠供奉之心。雕像的大小取決于其定制者的財力。埃比-伊爾的這座雕像品質出眾,而且保存完好。
獻辭:人物右肩背面刻有一段文字,寫明埃比-伊爾將這座雕像獻給愛神伊絲塔(Ishtar)。伊絲塔女神是古代中東神話中最重要的神祗之一。
然后------
227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0層
《漢謨拉比法典,巴比倫國王》--公元前1792年 – 前1750年
在這座大型玄武巖石碑上,雕刻著數以千計的文字符號。它不僅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政治和社會歷史的一大重要見證,也是最古老的法律文書之一。
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命人雕刻了多座類似的石碑,以楔形文字和阿卡德語書寫,并分發(fā)至王國內的不同地區(qū),讓每位國民都可以了解到他制定的300多條法規(guī)。
這部法典實際上是一系列判決示例的合集,規(guī)定了對各種輕罪和重罪的判罰,涉及家庭、農業(yè)、商業(yè)、行政等諸多領域。
法典最后表達了漢謨拉比國王希望這些文字能夠流傳千古的愿望。如今,他可謂如愿以償!
“以牙還牙”法則:“如果一個人(……)弄瞎了一個自由人的一只眼睛,那么應該也弄瞎他的一只眼睛。如果一個人折斷了一個自由人的一顆牙齒,那么應該也折斷他的一顆牙齒”。在很多年以后出現(xiàn)的《圣經》中,也記載了同樣的“報復”法則,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然后------
229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0層
科撒巴德庭
這些巨大的帶翼人首公牛作為保護神,守衛(wèi)著亞述帝國統(tǒng)治者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
公元前八世紀,亞述帝國從今天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地區(qū)興起,一度稱霸于近東地區(qū)。其統(tǒng)治者薩爾貢二世決定遷都于杜爾-沙魯金,即今天的科撒巴德遺址,位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附近。薩爾貢二世命人在那里建造一座大都城和一座巨大的宮殿。
盧浮宮這片展區(qū)復原了這座王宮的一個庭院。在這里展出的墻壁浮雕曾是彩繪的,展現(xiàn)了宮廷生活、軍事活動等場景,還有一些保護神,例如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的傳奇英雄吉爾伽美什徒手制服獅子的英勇形象。
薩爾貢二世駕崩后,其子繼位,并將首都遷至尼尼微。尚未完工的杜爾-沙魯金城從此被逐漸廢棄,掩埋于沙塵之下,直至十九世紀才被法國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得以重見天日。
五條腿的公牛:仔細觀察公牛雕像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公牛長著五條腿!這種別具匠心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公牛從正面看巍然不動,而從側面看則似乎正在行走。牛腿之間刻有一段文字,講述了建造薩爾貢二世宮殿的故事,并且詛咒任何企圖入侵王宮的人……
然后------
國務大臣階梯 – 黎塞留館 – 1層
國務大臣專用小套房
您可能注意到,在剛才走過的幾間展廳中,其氛圍與此前大相徑庭。這些展廳的內飾創(chuàng)作于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1852年 – 1870年),并原封不動地保存至今。當時,盧浮宮既是皇權所在地,也是一座博物館。1861年,拿破侖三世命人增建的黎塞留側翼順利完工。建筑和內飾設計均由御用建筑師勒菲埃爾(Hector Lefuel)完成。在皇帝的特別授意下,二樓的部分房間成為國務大臣的專用套房。國務大臣是當時最重要的行政職務之一。
時至今日,這里的階梯仍名為“國務大臣階梯”。這些溫馨舒適的小房間被稱為“小套房”,是供國務大臣及其家人日常起居的私用空間,而金碧輝煌的“大套房”則主要用于接待賓客和舉辦各種聚會。
第二帝國滅亡后,黎塞留側翼成為法國財政部所在地。直至1989年,財政部才遷往巴黎東部的貝西區(qū)。也正是從這一年起,整座盧浮宮都成為博物館。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里名為“拿破侖三世套房”,但是皇帝本人從未在此居住過。更準確地說,這里應該被稱為“拿破侖三世風格套房”。當時,皇室成員都居住在近旁的杜樂麗宮,這座宮殿如今已不復存在。
然后------
544號展廳 – 黎塞留館 – 1層
大客廳與戲劇沙龍
在這間大客廳里,御用建筑師勒菲埃爾融匯了第二帝國時代最為奢華的內飾和家具,盡顯雍容華貴的皇家風范。國務大臣在大客廳里舉辦各種豪華盛會,款待地位顯赫的尊貴來賓。
客廳內的家具集新穎別致和舒適實用于一身。鍍金木椅小巧精致,便于搬動??蛷d中央的環(huán)形大沙發(fā)似乎在邀請人們來輕松小坐。造型奇特的三人沙發(fā)可供三個人私密交談。廳頂懸掛的巨型枝形吊燈重達三噸。
天花板上的裝飾畫回顧了盧浮宮建造史上的重要篇章,跨越了從弗朗索瓦一世到拿破侖三世數百年的歷史。
在下一間沙龍里,可以欣賞到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后的肖像。繼續(xù)往前走,便是同樣富麗堂皇的大餐廳,令人不難想象當年在這里大擺宴席時的盛況。
戲劇沙龍: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在通往下一間沙龍的通道上方,設有一處小看臺。當年,這里是樂師的坐席。這間沙龍可隨時搖身一變,成為可容納近200位觀眾的劇場。
然后此路線結束------
路線D:另類的參觀:跟隨碧昂斯與杰斯游覽盧浮宮
周三, 周四, 周六 和 周日可參觀
2018年,美國歌星碧昂斯和杰斯夫婦選擇在盧浮宮拍攝二人合作單曲《Apeshit》的音樂短片,當代歌星在古代宮廷中與古典杰作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碧昂斯和杰斯精心挑選出若干盧浮宮館藏杰作,在音樂短片中置身其間載歌載舞?!端_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也成為短片的女主角之一。在她腳下,一眾舞者隨樂起舞,在達魯階梯上模仿海浪起伏的場景,仿佛托載著女神所在的戰(zhàn)船乘風破浪。
這條參觀路線將帶領您跟隨碧昂斯和杰斯夫婦的腳步,探索為二人首個合作專輯帶來靈感的盧浮宮繪畫、雕塑和裝飾作品,從古埃及獅身人面像和古希臘諸神,到一位舉世聞名的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女子、一位處于人生巔峰的法國皇帝,還有悲情英雄和浪漫故事女主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靜候您的大駕光臨。
流行文化與藝術往往被認為是兩個極端,但流行音樂天后碧昂絲(Beyonce Giselle Knowles)和丈夫Jay-Z共同創(chuàng)作的單曲《APESHIT》MV在網上播放量破億,6分零5秒的視頻中,出現(xiàn)了大量巴黎盧浮宮知名、經典的藝術作品。這是一場藝術、音樂與舞蹈完美結合的視聽盛宴。此路線僅精選部分藏品,可能會有重復。但跟著流行天后參觀盧浮宮也是很特殊的體驗。
Salle 406 (Escalier Daru) - Aile Denon - Niveau 0
《薩莫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
古希臘人常以帶翼女神尼凱的形象來象征勝利。尼凱以使者身份從天而降,頌揚勝利者的功勛業(yè)績。這座雕像出土于愛琴海北部的薩莫色雷斯島,曾作為獻給諸神的貢品,佇立在一座神廟中。虔誠的信徒來到神廟禱告,祈求神明護佑其免遭海難。這座充滿動態(tài)美的雕像成功捕捉住女神踏上戰(zhàn)船船頭的瞬間,長裙和披風在海風的吹拂下緊貼在身上,勾勒出優(yōu)美的線條。這種“沾濕衣褶”的雕刻技法是古希臘雕塑家最喜愛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應在四分之三側面膜拜的女神:請站在雕像左側四分之三側面的位置,這樣,您就可以看到當年在神廟膜拜的信徒眼中的女神形象。據考古學家猜測,這座雕像最初在神廟里不是正面擺放,而是以左側朝向膜拜者,因為雕像右側的雕工不如左側那般精細入微。由此可見,古希臘雕塑家比較講求實效。他們在創(chuàng)作大型作品時,通過這種方法來節(jié)省體力和精力!
Salle 710 (Grande Galerie) - Aile Denon - Niveau 1
《綠墊圣母子》(La Vierge au coussin vert)--安德里亞·迪·巴托洛(Andrea di Bartolo),又稱索拉里奧(Solario)
意大利畫家索拉里奧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天才達芬奇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并深受其影響。這幅圣母子宗教畫的背景展現(xiàn)了一派田園風光,但它既不符合圣經里應有的風景,也不是畫家故鄉(xiāng)威尼斯的鄉(xiāng)間景致,反而賦予作品一種永恒韻味,凸顯母子情深這一人間真情。畫中的所有元素都烘托出經典的母愛主題,也是這幅畫的真正意義所在:母親溫柔地與幼子對視,嬰兒頑皮地抓著小腳,他身下的綠色墊子看起來非常柔軟舒適。整幅場景充盈著濃濃的母愛,溫馨感人。
然后------
Salle 710 (Grande Galerie) - Aile Denon - Niveau 1
《圣母憐子圖》(Pietà)--喬瓦尼·巴蒂斯塔·迪·雅科波(Giovanni Battista di Jacopo),又稱羅索·菲倫蒂諾(Rosso Fiorentino)
《圣母憐子圖》通常展現(xiàn)人們把死去的基督耶穌從十字架上放下來,在下葬前,圣母悲傷地把他抱在懷里。但在這幅畫上,意大利畫家羅索·菲倫蒂諾并未描繪這個傳統(tǒng)場景,而是在整個畫面上方,著重表現(xiàn)圣母悲痛欲絕地張開雙臂。周圍人物衣衫靚麗,與這個原本應該肅穆悲傷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越發(fā)突出了畫面中流露出的騷動不安感。此外,基督耶穌的身體看起來過長過大,有悖正常比例。這種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是風格主義的典型特征,而羅索·菲倫蒂諾正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非常欣賞意大利風格主義畫家,但是天主教會卻認為這種風格過于具有表現(xiàn)力,不夠克制內斂,因而予以禁止。
在弗朗索瓦一世的護佑下:1515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向達芬奇發(fā)出邀請。十五年之后,即1530年,他也把羅索請到法國,負責楓丹白露宮的內飾工程。據推測,國王的好友、同為意大利藝術愛好者的安內·德·蒙莫朗西公爵(Anne de Montmorency)委托羅索創(chuàng)作了這幅《圣母憐子圖》?;缴硐碌膲|子上帶有公爵的象征徽章。
然后------
Salle 711 (Salle des états) - Aile Denon - Niveau 1
《弗朗切斯科·戴爾·喬孔多之妻麗莎·蓋拉爾迪尼肖像,又稱蒙娜麗莎》--列奧納多·達芬奇(Léonard de Vinci)
意大利商人喬孔多之妻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這幅肖像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畫?!皢炭锥唷边@個詞在意大利語中有“幸?!爸?,《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似乎與之相呼應。精神分析學之父弗洛伊德認為,這個微笑令人聯(lián)想到幼年時母親慈愛的笑容。這幅肖像的創(chuàng)作者達芬奇是無可爭議的文藝復興時期天才藝術大師。他運用獨創(chuàng)的“暈涂法”(sfumato),通過涂抹一層層極薄的透明油彩,創(chuàng)作出煙霧般的朦朧效果,令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幅油畫曾屢次被盜,隨后又失而復得,頻繁見諸于報端。它也是諸多藝術家爭相效仿或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對象??傊Q《蒙娜麗莎》為傳世之作實不為過。
對視:碧昂斯和杰斯在音樂短片中并肩站在《蒙娜麗莎》肖像前,與畫中的麗莎一樣看向觀眾。這幅肖像之所以令全世界折服,也是因為畫中女子雙眸深邃,似乎可以洞察觀者的靈魂深處。相關研究表明,畫中人的目光實際上稍微偏離中心,不過,這反而創(chuàng)造出更加迷人的效果。在短片結尾處,碧昂斯和杰斯最終還是情不自禁地雙雙轉身,看向《蒙娜麗莎》。
然后------
Salle 711 (Salle des états) - Aile Denon - Niveau 1
《加納的婚禮》(Les Noces de Cana)--保羅·卡拉里(Paolo Cagliari)
根據新約圣經記載,耶穌基督在加利利的加納城完成了第一個神跡:他和母親應邀出席在當地舉行的一場婚禮。宴席間,葡萄酒快要喝完了。于是,基督把水變成了酒,讓賓客們得以繼續(xù)把酒言歡。委羅內塞接到訂單,要以這個圣經故事為題,為一所威尼斯修道院的飯廳創(chuàng)作裝飾畫。委羅內塞在這幅畫中自由發(fā)揮藝術創(chuàng)意,以令人嘆服的精湛手法,重新詮釋了這個場景。畫中一共描繪了132個人,既有圣經人物,也有身著十六世紀流行服飾的威尼斯貴族,還有戴著東方式頭巾的中東人士?;趾雺邀惖墓诺浣ㄖ缥枧_布景般烘托出整個畫面的戲劇性效果。畫家還使用威尼斯商人從中東地區(qū)帶來的珍貴顏料,以繽紛色彩描繪十六世紀威尼斯的繁榮景象。
堂而皇之上桌的小狗:這幅巨型油畫上充滿各種細節(jié),有時頗令人意外。例如,一只小狗堂而皇之地跑上了飯桌。音樂短片導演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在短片中給了它一個一閃即逝的特寫鏡頭。在《加納的婚禮》完成二十年后,委羅內塞為一座威尼斯教堂創(chuàng)作了另一幅宗教畫 :《最后的晚餐》,畫中也出現(xiàn)了狗,并引起宗教裁判所的注意,后者認為畫中的狗褻瀆了這個神圣的場景,要求畫家用一個宗教形象予以替換……
然后------
Salle 700 (Salle Mollien) - Aile Denon - Niveau 1
《梅杜莎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西奧多·杰里科(Théodore Géricault)
1818年,法國畫家西奧多·杰里科為了在次年舉行的巴黎藝術沙龍上脫穎而出,試圖找到一個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繪畫主題,最后選定在1816年發(fā)生的一次曾轟動一時的海難丑聞。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八為了從英格蘭手中奪回塞內加爾,派出一艘名為“梅杜莎”的軍艦。指揮官的無能使軍艦在途中遇險,由于救生船數量不足,被拋下的150名船員擠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木筏上,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最后,只有十人生還。在次年舉行的藝術沙龍上,這幅油畫同樣引起轟動,褒貶不一,最終獲得廣泛認可,躋身于第一批浪漫主義偉大杰作之列。
杰里科的這幅杰作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在金字塔造型的構圖中,人們的目光會不由自主地被一個制高點所吸引:一名黑人男子正在向遠方揮舞著一塊布,似乎看到了獲救的希望。在十九世紀初,廢除奴隸制是一個熱門話題。杰里科筆下的這個細節(jié)絕非偶然。
然后------
Salle 700 (Salle Mollien) - Aile Denon - Niveau 1
《在但丁和維吉爾面前顯現(xiàn)的弗朗切斯卡·達·里米尼和保羅·馬拉蒂斯塔的幽靈》(Les ombres de Francesca da Rimini et de Paolo Malatesta apparaissant à Dante et Virgile)--阿里·謝弗(Ary Scheffer)
弗朗切斯卡與保羅是一對傳奇戀人,也是激情熱戀的化身。為了讓兩個強大的家族結成聯(lián)盟,美麗的弗朗切斯卡被迫嫁給一名丑陋的跛腳男子,但她卻與未婚夫的兄弟保羅相愛。后來,這對戀人被嫉妒的丈夫殺害。中世紀意大利詩人但丁講述了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在幾百年后激發(fā)出許多畫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出生于荷蘭的法國畫家阿里·謝弗(Ary Scheffer)就是其中之一。他以陰暗地獄為背景,展現(xiàn)了這對永生受到詛咒的苦戀情人,并在畫面一側的陰影處,勾勒了但丁和他的老師、古羅馬偉大詩人維吉爾的身影。正是依靠詩人的妙筆生花,這對戀人得以繼續(xù)活在永恒的愛情故事中……
然后------
Salle 700 (Salle Mollien) - Aile Denon - Niveau 1
《正在沖鋒的皇家衛(wèi)隊騎兵軍官》(l’Officier de chasseurs à cheval de la garde impériale chargeant)--西奧多·杰里科(Théodore Géricault)
乍看之下,這幅畫屬于傳統(tǒng)的學院派風格。奔騰跳躍的駿馬歷來是畫家最鐘愛的主題之一,可充分彰顯其精湛的繪畫技藝,同時,自中世紀以來,騎兵肖像和戰(zhàn)爭場景也頻繁出現(xiàn)在繪畫作品中。然而,在這幅畫上,年輕的西奧多·杰里科巧妙融入其獨特筆觸,所有構圖元素皆圍繞拔地而起的駿馬展開。軍官神情恍惚,目光望向遠方,毫無將領應有的英勇果敢之氣。背景上,一些地方煙霧彌漫,低沉的地平線上映射出令人不安的景象,這些元素都在暗示這是一個戰(zhàn)爭場景,但有別于當時常見的大型戰(zhàn)爭題材畫作,后者往往以清晰可辨的戰(zhàn)爭畫面,歌頌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光輝榮耀。杰里科在這幅畫上運用新穎手法,同時重新演繹了騎兵肖像畫和歷史畫這兩大傳統(tǒng)繪畫類型。
在《Apeshit》這首歌的音樂短片中,這幅畫上最先映入觀眾眼簾的元素,是駿馬因恐懼而瞪大的眼睛。它受到一個不可見的障礙物驚嚇,前蹄騰空,再加上騎兵軍官的表情,畫家無需再多費筆墨,殘酷的戰(zhàn)爭場景便已躍然紙上。由此可見,杰里科的暗示創(chuàng)作手法已達到大師級水平。
然后------
Salle 702 (Salle Daru) - Aile Denon - Niveau 1
《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舉行的拿破侖一世與約瑟芬皇后加冕大典》(Sacre de l’empereur Napoléon Ier et couronnement de l'impératrice Joséphine dans 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le 2 décembre 1804)--雅克-路易·大衛(wèi)(Jacques-Louis David)
1804年,拿破侖稱帝。他決定像1000年前的查理曼大帝一樣,由教皇為其加冕。加冕典禮在巴黎圣母院舉行。然而,拿破侖一世為彰顯其相對于教會的獨立性,在教皇面前自行加冕,還親自把后冠戴在妻子約瑟芬的頭上。如果是在今天,拿破侖一世肯定會請攝影師來留住這一光輝時刻,并刊登在報刊雜志上廣為傳播。但在1804年,拿破侖委托的是法國繪畫大師雅克-路易·大衛(wèi)來創(chuàng)作一幅巨型油畫,記錄這一重要事件。大衛(wèi)不僅出席了典禮,還用紙板模型和蠟像復原實景。他通過互補色(如紅色和綠色)之間的反差以及光影對比效果,在畫面中充分凸顯了皇帝夫婦。
有悖于實情的“小手腳”:在拿破侖一世的要求下,大衛(wèi)對這幅畫進行了一些藝術處理,不僅將約瑟芬皇后畫得比實際年輕,還將拿破侖一世的母親畫在高處的觀禮臺上,而事實上,她本人并未出席典禮。此外,大衛(wèi)還縮小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比例,從而更加突出了典禮主角的形象。
然后------
Salle 702 (Salle Daru) - Aile Denon - Niveau 1
《雷加米爾夫人像》(Madame Récamier)--雅克-路易·大衛(wèi)(Jacques Louis David)
當朱麗葉·雷加米爾夫人委托雅克-路易·大衛(wèi)創(chuàng)作這幅肖像時,她年僅23歲,但已是頗具影響力的巴黎上流社會名媛。其丈夫是法國銀行的新任理事,由此顯著提升了其社會地位。她在家中舉辦的沙龍聞名遐邇,吸引了大量法國和外國作家及社會名流。雷加米爾夫人尤以敏銳的時尚眼光著稱,在服飾上率先穿出“古希臘風”,還成為伊特魯里亞風格家具內飾的領軍人物。這種復古潮流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時代風靡一時。盧浮宮也收藏了這類家具(557-558號展廳)。大衛(wèi)正是選擇這種復古衣飾和家具來展現(xiàn)雷加米爾夫人,通過簡約背景來彰顯夫人的前衛(wèi)特質,使其成為理想的女性美化身。整幅作品令人聯(lián)想到今天時尚雜志上的明星美照。
一時任性的后果:雷加米爾夫人嫌大衛(wèi)的創(chuàng)作進度太慢,于是向他的一名學生定制肖像。據說,大衛(wèi)一怒之下對雷加米爾夫人表示:“女人有她們的任性,藝術家也是如此;請允許我任性一回,留下您的肖像?!庇纱?,大衛(wèi)將這幅畫長期保存在畫室中,最終未予完成。但恰是這種尚未完成的特色為之平添魅力,使其更加當之無愧地成為一大繪畫杰作。
然后------
Salle 702 (Salle Daru) - Aile Denon - Niveau 1
《荷拉斯兄弟之誓》(Le Serment des Horaces)--雅克-路易·大衛(wèi)(Jacques-Louis David)
1784年,大衛(wèi)的繪畫才華已得到普遍認可,但他此前還未收到過王室訂單。就在這一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委托他創(chuàng)作一幅油畫。大衛(wèi)將其視為事業(yè)騰飛的良機,于是施展渾身解數,甚而超越自我,開創(chuàng)出一種全新的繪畫風格:新古典主義。大衛(wèi)始終崇尚自古流傳的理想化古典美。但在這幅畫上,他并沒有隨波逐流地描繪古希臘神話中的風雅場景,而是從古羅馬歷史中選取題材,展現(xiàn)了荷拉斯兄弟宣誓為國捐軀的情景,弘揚古羅馬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為這幅作品賦予教育意義。大衛(wèi)出于創(chuàng)作需要,構想出這個宣誓的畫面,同時突出了荷拉斯兄弟的母親、妻子和姐妹的悲痛之情。大衛(wèi)的這幅作品在巴黎藝術沙龍上大獲成功,使其一舉成名。
“荷拉斯兄弟畫室”:《荷拉斯兄弟之誓》這幅油畫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引得全歐洲的畫家爭相效仿,數百名年輕畫家要求跟隨大衛(wèi)研習繪畫技巧。大衛(wèi)的畫室也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荷拉斯兄弟畫室”。
然后------
Salle 702 (Salle Daru) - Aile Denon - Niveau 1
《薩賓婦女》(Les Sabines)--雅克-路易·大衛(wèi)(Jacques-Louis David)
大衛(wèi)在完成《荷拉斯兄弟之誓》十五年后,再度從古羅馬歷史中選取創(chuàng)作主題。不過,當時的法國局勢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789年,法國大革命暴發(fā)。1791年,大衛(wèi)投票同意將其前贊助人路易十六處以極刑。此后,他曾一度支持羅伯斯庇爾,在后者倒臺后,自己也鋃鐺入獄。他在獄中萌生出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想法。在歷史上,羅馬城建立之初,由于城內缺少婦女,羅馬人便到鄰國薩賓人那里掠奪年輕女子。當兩個陣營即將交戰(zhàn)之際,薩賓婦女勇敢地站了出來,擋在兩軍之間,并成功地說服敵對雙方結成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大衛(wèi)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深意不言而喻。他呼吁所有法國人在大革命后的動蕩時期盡棄前嫌,重新團結起來。大衛(wèi)將這幅畫視為其代表作,因為他在這幅畫上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純希臘”風格,詮釋了古希臘“最理想之美”(beau idéal)理念。
然后------
Salle 705 (Galerie d'Apollon) - Aile Denon - Niveau 1
抬頭看:《阿波羅征服巨蟒》(Apollon terrassant le serpent Python)--歐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您在觀賞穹頂裝飾時,是否感到眼花繚亂?這很正常,因為這里是專門為“太陽王”路易十四創(chuàng)作的阿波羅長廊。1663年,路易十四任命其首席御用畫家夏爾·勒·布倫(Charles Le Brun)負責這間長廊的內飾工程。勒·布倫選擇太陽以及羅馬神話中的太陽與藝術之神阿波羅為主題,帶領一眾藝術家,以各種手法,創(chuàng)作出大量反映太陽的作品。在穹頂最高處,繪有從黎明到深夜的每個時段,中間位置展現(xiàn)了升至天空至高點的太陽。
在其下方,仿大理石雕刻裝飾代表著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份,其間點綴著描繪四季的畫作。象征小時的十二個帶翼形象在空中飛舞。一周中的每一天以動物表示。例如,周四的行星時是木星(Jupiter),即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庇特,他的象征動物是老鷹。阿波羅長廊整個內飾融合大量繪畫與雕塑作品,不僅充滿藝術寓意,還富有政治內涵。它彰顯了“太陽王”路易十四像太陽一樣是宇宙主宰的顯赫身份,并通過藝術之神阿波羅,歌頌國王是偉大的藝術家保護者。
德拉克洛瓦的點睛之作:勒·布倫在指揮阿波羅長廊的內飾工程時,特意為自己保留了最重要的穹頂中央裝飾畫。但他還沒來得及完成這項工程,路易十四便已厭倦了巴黎和盧浮宮,將整個宮廷搬到凡爾賽宮。1850年,在對長廊進行翻新時,歐仁·德拉克洛瓦接到委任,創(chuàng)作了穹頂中央裝飾畫。他從勒·布倫留下的草圖中汲取靈感,盡情揮灑才華,創(chuàng)作出一幅浪漫主義經典畫作。音樂短片在一開始便向觀眾展現(xiàn)了這幅宏偉巨作的全景。
然后------
Salle 345 - Aile Sully - Niveau 0
《米洛的維納斯》(Vénus de Milo)
一位身高兩米的女性,擁有完美的身材比例,臉部的長度正好是鼻子長度的三倍,前額的線條符合著名的古希臘雕像側影造型。這樣的完美女性只能存在于神話故事中。她就是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和美神阿弗洛狄忒,相當于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也是小愛神愛洛斯或丘比特的母親。這座維納斯雕像從頭到腳均符合古希臘藝術的審美標準,以完美的勻稱比例詮釋理想化的神圣之美。1821年,《米洛的維納斯》雕像來到盧浮宮,甫一露面便引起轟動,不僅是因為其創(chuàng)作者展現(xiàn)了高超的雕刻技藝,以精美衣褶襯托出女神的婀娜身姿,更因為它是一件極為罕見的古希臘雕像原作。這間展廳里陳列的大部分雕塑都是羅馬人模仿古希臘雕像創(chuàng)作的仿制品,而絕大多數古希臘原件早已無蹤跡可循。
現(xiàn)代女神:自十九世紀起,《米洛的維納斯》一直是許多藝術家模仿的對象,而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家則更多地對其進行再創(chuàng)作。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在維納斯雕像的石膏復制品上添加抽屜,似要探尋女神的美麗秘笈。比利時超現(xiàn)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創(chuàng)作出三色維納斯雕像。法國女藝術家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 )端著步槍,向綁著顏料袋的維納斯雕像射擊,然后任由彩色顏料順著雕像自由流淌。而碧昂斯和杰斯在音樂短片中只是簡單地站在女神面前。
然后------
Salle 344 - Aile Sully - Niveau 0
《赫爾墨斯整理鞋履》(Hermès rattachant sa sandale),模仿呂西普斯(Lysippe)
古希臘雕像大多為青銅質地,大部分早已被熔化,以獲得青銅金屬,改為他用。今天人們看到的古希臘風格雕塑基本上都是古羅馬時代的復制品。當時,羅馬人對希臘藝術推崇備至,用大理石復制了許多希臘原作,讓現(xiàn)代人有幸一睹古希臘藝術的風采。這座赫爾墨斯雕像就屬于這種情況。它的原件早已失傳。其作者是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雕塑家呂西普斯(Lysippe)。在這座雕像上,赫爾墨斯身軀健美,體現(xiàn)出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雕塑家發(fā)明出的完美比例。呂西普斯的新穎之處在于其真實性:眾神使者赫爾墨斯正像普通凡人一樣系著鞋帶。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細節(jié),羅馬藝術家以呂西普斯的雕像為原型,為羅馬政治家辛辛納圖斯創(chuàng)作了這座雕像。辛辛納圖斯生活在羅馬共和國時代,曾一度破產,被迫務農,后來臨危受命,拯救了羅馬城。
然后------
Salle 338 - Aile Sully - Niveau -1
《塔尼斯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Grand Sphinx de Tanis)
在古埃及,大部分藝術作品都具有象征意義。這座大型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也不例外。它的創(chuàng)作初衷除了用于觀賞外,主要是起到保護作用?!蔼{身“象征著法老的守護神荷魯斯(Horus),“人面”則展現(xiàn)了法老的面孔。整座雕像代表著法老的權力來自神明,尤其是創(chuàng)造宇宙的太陽神瑞,而法老正是太陽神之子。這座獅身人面像擁有巨大的獅爪和蓄勢待發(fā)的強健體魄,儼然是一位盡忠職守的守護神,在神廟入口處阻擋一切企圖打擾神明清修的妖魔鬼怪。
然后------
Salle 935 - Aile Sully - Niveau 2
《黑人婦女肖像》(Portrait d’une femme noire)--瑪麗-吉耶曼·伯努瓦(Marie-Guillemine Benoist)
法國女畫家瑪麗-吉耶曼·伯努瓦(Marie-Guillemine Benoist)是新古典主義開山鼻祖大衛(wèi)的得意門生。1800年,她在巴黎藝術沙龍上展出了一幅肖像畫,畫中女子的面孔正對觀眾,而身體則為四分之三側面,筆觸細膩平滑,光影對比鮮明,簡潔的背景不帶任何裝飾,與大衛(wèi)的作品風格如出一轍。由此可見,伯努瓦嚴格遵循新古典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和手法,深得老師真?zhèn)?。不過,她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目的不僅在于展現(xiàn)精湛的繪畫技藝。她特意選擇了一位曾是奴隸的無名黑人女性作為模特,并按照上流社會肖像畫的慣用方式予以描繪。當時,有關是否廢除奴隸制的辯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旣?吉耶曼·伯努瓦以這幅肖像畫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女藝術家與黑人模特:直到二十世紀中葉,藝術界主要是男性的天下。在盧浮宮的收藏中,女藝術家的作品如鳳毛麟角。以黑人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在藝術史上同樣極為罕見?!禔peshit》這首歌的音樂短片中,多次出現(xiàn)描繪黑人的作品,尤其是伯努瓦筆下的這位黑人婦女和《梅杜莎之筏》上揮舞著布旗的英雄。除藝術價值外,這些杰作還傳達著其創(chuàng)作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然后------
為了確保游客的安全,本館按照法國公共機構防恐措施規(guī)定,所有游客均須接受安全檢查。
禁止攜帶大型行李箱包。
請勿攜帶體積過大的行李和箱包前來參觀。隨身物品可免費存放在館內的自助行李寄存處。
溫馨提示:禁止攜帶尺寸超過55厘米x 35厘米 x 20厘米的行李進入館區(qū)(接待區(qū)和展廳)。
存放在自助行李寄存柜中的物品必須在當天取出。貴重物品由存放人自行負責。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聯(lián)系我們。
在常設展廳內,允許為私人用途拍照和錄像,但不得使用自拍桿、三腳架、閃光燈或其他照明設備。有時會禁止對臨展上的某些展品進行拍照和錄像。
本館出借的任何器具均不得帶出館外。
門票僅可使用一次,不能多次使用,出館即自動作廢。
為了保護藏品和尊重其他參觀者,展廳內嚴禁:
除每周二閉館外,每天對外開放。
閉館前1小時停止入館,閉館前30分鐘開始清場。 2021年12月24日和31日17點閉館,并將于16點30分左右開始清場。
開放時間:9點至18點
9點到18點(周一, 周三, 周四, 周六 和 周日)
9點到21點45分(周五)
閉館:周二
玻璃金字塔是主入口,高峰期可從卡魯塞勒和獅門入口進入(僅限符合規(guī)定的人員)。
注:為保證藏品介紹的專業(yè)性,本文部分內容引自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官方資料,權威性和專業(yè)性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