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手機的變化,在蘋果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在新機上砍掉 3.5 mm耳機插孔,無線耳機一下子從“小眾產(chǎn)品”變成了剛需,突然爆紅。
與此同時,隨著高品質無線音頻傳輸協(xié)議的出現(xiàn)和部分普及,曾經(jīng)只能“聽個響就行”的無線耳機也終于有了做好音質的資本。
可是市場上的無線耳機多得眼花繚亂,究竟哪個好哪個不好?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無所適從。尤其是那些與其相關,聽起來高大上的術語,更是教人捉摸不透。
因此這一次的耳機怎么挑,就帶大家認識下,要買藍牙耳機之前你必須知道的四件事,讓大家少走點彎路,買到適合自己的好耳機!
藍牙版本之路:耳機的側面進化之路
2012年推行的藍牙4.0版本可以算是無線產(chǎn)品的開始,其特性就是省電、省電、還是省電。它有著極低的運行和待機功耗。
此外,低成本和跨廠商互操作性,3毫秒低延遲、AES-128加密等,令她可以運用于計步器、心律監(jiān)視器、智能儀表、傳感器物聯(lián)網(wǎng)等諸多領域。
2013年,藍牙4.1正式發(fā)布,相比于4.0,主要有了三個重要的改進之處:藍牙4.1與LTE無線電信號同傳數(shù)據(jù)時可自動協(xié)調,以降低藍牙信號干擾;提升設備連接速度并且更加智能化,以及支持多設備同時連接。
2014年,藍牙4.2出現(xiàn),再一次升級了傳輸數(shù)據(jù)的等級:藍牙4.2標準下,設備之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速度提升了約2.5倍,藍牙智能數(shù)據(jù)包可容納數(shù)據(jù)量相當于此前的約10倍。
此外,藍牙4.2的安全性也有所提升?,F(xiàn)在大多數(shù)的無線耳機,一般都是4.1或是4.2版本的。
然而,2016年的藍牙5.0技術標準的提出,刷新了藍牙技術新高:針對低功耗設備,藍牙5.0有兩倍于前版本的速度、四倍的范圍和八倍的數(shù)據(jù)傳輸量。此外藍牙5.0還加入了室內定位輔助功能,結合Wi-Fi可以實現(xiàn)精度小于1米的室內定位,功耗也更低。
因此,在近兩年發(fā)布的無線耳機,尤其是真無線耳機大多搭載了藍牙5.0的版本協(xié)議。如果你想要入手音頻信號較為穩(wěn)定、功耗更低的耳機,最好選搭載藍牙5.0的耳機。
不過,藍牙 5.0 對音頻信號的壓縮、解碼等并沒有優(yōu)化。就是說它對耳機的音質沒有明顯的提高。對藍牙耳機音質有影響的,是下面這一條……
APTX、AAC以及LDAC
要說這三個讓人撓頭不知道是啥的概念時,我們先了解下早先藍牙耳機原先的缺點。
藍牙傳輸雖然可以實現(xiàn)無線連接,但因為早期藍牙技術的傳輸速率較低,只能傳輸經(jīng)過數(shù)據(jù)壓縮的音樂,需要對高品質的音樂行降低碼率處理,從而導致音樂的音質產(chǎn)生了一定的損失。
聲音受損?那可不行!因此各大廠商提出了自己的藍牙編碼壓縮技術,旨在保留更多的聲音細節(jié),讓耳機的聲音更加接近原始的音效:
APTX:是CSR公司的專利編碼算法,在被高通收購后,APTX在安卓手機里面推廣力度很大。aptX分為三種:aptX,aptX HD和aptX Low Latency,分別是一般aptX,高品質aptX(聽歌時)和低時間延遲aptX(看視頻和打游戲時)。
AAC:出現(xiàn)于1997年,由Fraunhofer IIS、Sony,杜比等公司共同開發(fā)而成。是一種高壓縮比的編碼算法。實際體驗上在同樣碼率下,ACC的聽感比MP3好(親耳可聽),現(xiàn)已加入蘋果大家庭套餐,iPod、iphone,iTunes上的音頻傳輸格式大多都是AAC格式。
LDAC:終于輪到我大法出場了。2015年的CES上,索尼發(fā)布了一項黑科技技術:LDAC藍牙編碼技術。
大法很簡單粗暴的提高了信道,在支持LDAC的設備上面,藍牙的通信碼率接近1M。LDAC最高可傳輸約3倍于普通藍牙的數(shù)據(jù)(最高990kbps的傳輸速度),讓你在無線情況下,可以聆聽到接近Hi-Res Audio的音質。(前提:音源無損)
一開始,這項技術是索粉們的“專享福利”。直到2017年2017年,索尼正式將LDAC技術開放給Android 8.0系統(tǒng)。之后使用Android 8.0移動設備的用戶,都可以享受該技術帶來的高品質音頻。
總體來說三種音頻編碼格式各有千秋,不相伯仲。因此當你選購藍牙耳機時,你不妨看一下參數(shù)里面支持的編碼格式,有三者之中的其一二,音質會很不錯。
IP和IPX到底是咋回事?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耳機的宣傳廣告,總會有“IPX”或“IP”這個字眼,IPX后面跟一位數(shù),IPX有時兩位數(shù),知道是防水防塵,可總是弄混,到底這個是怎么判定的呢?
耳機的IP多少指的是IP等級(Ingress Protection),IP防護等級是由兩個數(shù)字所組成,第1個數(shù)字表示電器防塵、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級,第2個數(shù)字表示電器防濕氣、防水浸入的密閉程度,數(shù)字越大表示其防護等級越高。
IP等級其中防塵等級最高為6,即完全防止塵埃進入,防水等級最高為8,即在指定水壓下長時間放置不損壞。
而IPX則單純指防水等級,比較常見的是IPX5,IPX6與IPX7級。IPX是依據(jù)所能防護的侵入水的類型來區(qū)分的,最高的IPX防護等級為9級,意味這該設備能夠在90%濕度的大氣下正常使用。
當然,IPX等級根據(jù)浸入水類型不同,等級的細致判定也會不一樣。舉個例子,SONY WF-SP900參數(shù)上面寫的是IPX5/8,什么意思呢?就是噴濺水防護上,這款耳機達到的是IPX5的等級,在持續(xù)浸水的防護上,這款耳機能達到IPX8的等級。
無線耳機那么多,我該怎么選?
目前來說,現(xiàn)在的無線耳機有三大種類:頭戴式、頸掛式和真無線耳機。因此在選擇無線耳機上,我們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類型的?
如果你需要降噪出色的,那么頭戴式是你不錯的選擇。在有降噪的基礎上你需要攜帶方便的耳機,那你可以考慮下頸掛式;如果你熱愛運動,那你絕對不能錯過真無線耳機,根據(jù)你的需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
然后,切記不要聽信過度宣傳,比如“高保真HiFi”“真無線耳機一次續(xù)航200小時”之類的話語。
無線耳機現(xiàn)在的藍牙編碼還沒有達到完全無損的地步,因此只能說是音質好,多翻翻底下耳機的參數(shù),這樣會更為直觀一些。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耳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