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們,大家好呀
假期歸來又要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去
可是沒想到上班第一天就降溫下雨
這說明了.....
那么,天氣漸漸轉涼
許多小伙伴們都已經(jīng)穿上了厚實的外套
卻也很難捂暖常常冰冷的手腳
體寒不是病,冷起來真要命
所以經(jīng)常泡腳就顯得尤為重要啦
要如何正確泡腳才能事半功倍呢?
就讓小健來為你說道說道!
泡腳加點“料”
在泡腳水中加一些藥材
會讓泡腳效果事半功倍呦
加生姜——驅寒
生姜:性溫,有發(fā)汗解表,祛寒止咳之效,且毒副作用小。
適用人群:怕冷、易手腳冰涼者。
做法:取生姜,洗凈后拍扁,加水蓋上鍋蓋煮10分鐘,一般半塊姜對應半盤水的量。煮好后倒出,加冷水綜合至40℃,即可泡腳。
溫馨提示:大部分添加中藥泡腳的做法類似于生姜。
加紅花——防凍瘡
紅花:性溫、味辛,有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的功效。
做法:用紗布包紅花煮開后泡腳,治療血液循環(huán)不好、腿腳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癥,能預防和改善凍瘡。
適用人群:冬季易生凍瘡和皮膚皸裂者。
溫馨提示:艾草、紅花同時煮水泡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
加艾草——溫肺
艾草:味苦而辛,無毒,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清熱止咳消痰等功效,用之泡腳能改善肺功能。
適用人群: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身體寒濕重者。
注意事項:艾草泡腳期間注意保暖、休息,多喝溫開水。發(fā)燒、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艾草泡腳。
加鹽——補腎、抗衰老
鹽水泡腳:可使鹽水的有效成分進入腎和心臟,達到補腎、抗衰老的好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祛除足部寒氣,有效改善手腳冰涼、治療感冒。
注意事項:半盆水加半調(diào)羹鹽即可,水溫可適當高一點。腳部有傷口者慎用鹽水泡腳。
泡腳的禁忌,要謹記
1、太餓太飽、飯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泡腳;
2、兒童不宜用過熱的水長時間泡腳;
3、女性經(jīng)期慎用中藥泡腳,泡之前最好咨詢醫(yī)生。
4、心臟病、心功能不全、低血壓患者,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
5、糖尿病人(末梢神經(jīng)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泡腳前最好先由親人試溫水,避免被燙傷。
6、腳氣有水皰者、足部有炎癥、外傷者不宜用熱水泡腳,易造成傷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