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秋分。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了涼爽的秋季,降雨量也逐漸增大。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們的生活起居也要隨著秋天的變化而調整。借著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小編就來為您講講,秋分之后,我們應該如何調理自己的作息和睡眠時間吧!
過了秋分以后,人們應該怎么順應天氣的變化,調整自己的作息和睡眠時間呢?
中醫(yī)學秉承道家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提倡人應該根據(jù)四季陰陽的變化,調整、調節(jié)人的作息規(guī)律和身心活動,并總結出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調神原則,達到與天地同步、和諧共振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的效果。秋分之后,人們應該改變在夏天養(yǎng)成的晚睡早起的習慣,盡量早睡早起,并且為冬天的早睡晚起打下基礎。那么,幾點睡覺才算是早睡呢?
在古代,人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戌時,也就是晚上7點到9點被稱為黃昏;亥時,也就是晚上9點到11點被稱為“人定”。人定,就是說人應該安定下來,準備睡覺了。古語說“知止曰定”,知道停止才叫定,也就是說,在晚上9點以后,人們就應該準備入睡了。在春夏的時候,人可以晚睡,可以在將近11點的時候去睡覺,睡得晚一點沒關系,那么在秋冬以后,人就應該早一點大概在9點鐘就開始準備入睡了。
按照中醫(yī)學的理論,無論春夏秋冬,人再晚睡也不能超過晚上11點子時。這樣第二天醒來,會覺得很清爽、很解乏,也就是說,人的新陳代謝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那有人要問了:如果我不早睡會怎樣呢?
大家都知道,為了提高母雞的產(chǎn)蛋量,飼養(yǎng)者會在雞舍里面點上大功率的燈泡,徹夜照射,這時候雞蛋產(chǎn)量增加了,可是對雞來講,它的生物鐘和作息規(guī)律完全被打亂了。和這個道理一樣,人們也會因為白晝的增加而出現(xiàn)生理上的紊亂。在現(xiàn)代社會特別是都市生活,燈火通明,火樹銀花造就了不夜天,其實就是人為延長了白晝,使人們過上了極不自然的生活,造就了很多亞健康和不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據(jù)我臨床觀察,現(xiàn)代出現(xiàn)的女孩子性早熟和中年婦女早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睡眠不足。有很多白領、骨干、精英,這些女性往往在40歲前后就出現(xiàn)月經(jīng)紊亂,提前閉經(jīng)和絕經(jīng)的現(xiàn)象。按自然狀態(tài),女性應該在虛歲49歲的時候正常閉經(jīng)。正是由于這些人經(jīng)常加班加點,點燈熬油,嘔心瀝血,透支了自己的潛能,人為地延長了光照的時間,導致她們缺乏有效、足夠的睡眠,以至于身體出現(xiàn)了陰血不足。很多男性點燈熬油的生活習慣,導致他們過早出現(xiàn)了脫發(fā),很多人早早就謝頂了。
那么,如果不早睡,但是睡了足夠多的時間可以嗎? 其實這是典型的一廂情愿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播種莊稼要趕農時,如果你耽誤了農時,就算足足讓莊稼長夠了時間,到最后也沒有收成。人身也是個小天地,它有自己的變化規(guī)律,而且這種變化規(guī)律不會以你的意志為轉移,這種變化規(guī)律是與天地自然同步的。人的新陳代謝,產(chǎn)生新的氣血,排泄痰濁瘀血,都跟莊稼一樣,都需要應時而動。我們都知道,頭天晚上吃了飯,第二天早晨會餓,這說明晚上睡著的時候胃腸把它消化了。有些人頭天晚上喝了水,第二天早上起來會去上廁所小便,這也說明身體會把水轉化成津液,把廢水轉化成廢液排出去。如果沒有得到很好休息的話,這種新陳代謝就不會同步完成,所以很多人睡著了以后這些工作都沒有做,早晨起來打個嗝兒還能聞到昨天飯的味道,因為他的胃沒有蠕動;很多人半夜不停起來去小便、起夜,說明他的腎臟對水液代謝的功能沒有充分地發(fā)揮起來。所以呢,盡管你睡足了時間,醒來之后依然是渾渾噩噩、無精打采,說明你新的氣血都沒有產(chǎn)生出來。
綜上所述,秋分之后,人們應該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盡量在十一點之前入睡。愿大家能夠安然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