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慢性腎臟病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因為病因不清、腎臟細胞再生能力差。近年來隨著對病因和病理的進一步認識,以及長期的跟蹤隨訪和重復腎活檢,發(fā)現(xiàn)許多早期階段的慢性腎臟病可以痊愈并停藥。一是病因不太重,如果病因太重,腎臟的組織細胞持續(xù)受到攻擊,就無法痊愈;二是病理不能太重,腎臟細胞的再生能力較差,大部分細胞永久性死亡后,剩下小部分細胞無法支撐腎臟的日常運轉。滿足這兩個要求的患者,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藥物干預后,有機會緩解病理和病因,存在痊愈和停藥的可能性。
1.慢性腎小球腎炎
這是一個根據(jù)尿檢做出的診斷:畸形紅細胞增多(腎性血尿),大部分伴有蛋白尿。為什么叫腎炎?因為腎小球的系膜區(qū)、腎間質部位,有較多炎性細胞,做腎穿可以看到炎細胞浸潤。炎細胞屬于白細胞,但和感染時增多的白細胞不一樣。腎炎是無菌性炎癥,這些炎細胞不殺菌,而是在對抗致病物質(免疫復合物),對抗過程中可能需要藥物幫助。如果對抗勝利,炎細胞撤回后,腎炎就會痊愈。注意:前提條件是在早期(1-2期)。如果腎小球大部分已經(jīng)球性硬化、腎小管間質大面積纖維化,便不可能再痊愈,只能以阻斷進展為目標,以下幾種腎病同樣如此。
2.腎病綜合征
多數(shù)腎病綜合征比腎炎更嚴重,但并非不能痊愈。為什么叫腎病綜合征?因為他癥狀明顯(腎炎一般癥狀不明顯),有癥狀是因為尿蛋白很多,超過3.5克/24小時。這些蛋白質從血液中漏出來,因為腎臟的毛細血管壁受損了——這是腎綜的普遍特征。如果只是單純的血管壁受損,痊愈的機會較大;比較嚴重的腎綜,受損的不止是血管壁,還有系膜區(qū)、腎小球的球囊,那么痊愈的機會就比較小。各種腎綜差異較大,還需要進一步精準診斷,才能有可靠的預后判斷。3.IgA腎病
IgA的中文名字叫免疫球蛋白A,只不過這種免疫球蛋白A缺了乳糖,免疫系統(tǒng)不認識它而攻擊它,牽連了腎臟。IgA腎病有10%的自愈率。也有一部分IgA腎病雖然沒有自愈,但在藥物干預下,免疫系統(tǒng)不再攻擊腎臟,或是攻擊不劇烈、腎臟足以防御,那么腎臟的毛細血管壁就不再受牽連,血尿、蛋白尿就可能痊愈并停藥。膜性腎病是3層毛細血管壁的中間一層——基底膜受損,病因多是異常的磷脂酶A2受體遭到了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誤傷了基底膜。異常的磷脂酶A2受體不一定永遠存在,30%左右的膜性腎病患者在發(fā)病后2-4年會自愈。當然如今的檢驗手段還無法診斷出哪部分人會自愈(只知道哪部分人不會自愈),所以還需要積極治療,以免發(fā)生腎衰和其它并發(fā)癥。即使是有自愈可能性的那部分患者,我們也不能不管他去賭他會自愈,而應該主動幫助腎臟清除抗磷脂酶A2受體抗體等致病物質,爭取更大的痊愈機會、更低的腎衰風險。
5.微小病變腎病
這是最輕的一種腎病,病理損傷像他的名字一樣“微小”。病灶比細胞還小,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病變,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經(jīng)過藥物干預,大部分微小病變腎病可以治療痊愈。但不能著急,再微小它也是慢性病,需要嚴格管控一兩年。而且這種病容易復發(fā),頻繁復發(fā)后可以進展成其它類型的腎病(比如下面這第6種),防復發(fā)是管控重點之一。6.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
局灶的意思是硬化的腎臟毛細血管低于50%,節(jié)段的意思是硬化的腎臟毛細血管不連續(xù)、是一段一段的。從名字可以看出來,這種病變的腎小球雖有硬化、但沒有完全硬化。硬化的毛細血管可以被吸收、生長出新的毛細血管,所以FSGS有機會被逆轉從而痊愈。要注意硬化畢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變,如果治療不當、生活上不注意,硬化就會發(fā)展下去,一旦腎小球發(fā)展成全球性硬化,便無法逆轉了。7.紫癜性腎炎
繼發(fā)性腎病,往往是由終身性疾病繼發(fā)的,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而紫癜則不是終身性疾病、可以痊愈。紫癜的致病物質主要也是免疫球蛋白A,需要藥物幫助清除,在紫癜痊愈后,腎臟的毛細血管便不再繼續(xù)受損。對于有治愈可能性的腎病,關鍵在于做到一點:醫(yī)患長時間配合。慢性腎臟病整體上不屬于可治愈的疾病,但病因較輕、病理較輕的那部分慢性腎臟病有治愈的可能性。要把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非一日之功,不同腎病短則數(shù)月,長則數(shù)年。臨床治療和生活習慣兩手抓,這需要醫(yī)患齊心協(xié)力,任何一方放棄都很可能前功盡棄、發(fā)展惡化。慢性腎臟病需要慢慢調整,日日不綴、久久功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