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收治的腎病患者,多數(shù)是尿毒癥風險大的患者:發(fā)展到腎衰竭階段的約占70%,其余30%多為大量蛋白尿,少見輕癥。
我從業(yè)二十年,也處理了二十年的疑難雜癥,深切地體會到:緩解高風險腎病,是減少尿毒癥人群、減輕我國醫(yī)療系統(tǒng)負擔的必由之路。
尿毒癥有多痛苦、有多昂貴,患者們比我更有發(fā)言權(quán)。我們的任務(wù),是篩查出尿毒癥風險大的患者,并阻斷其進展。
那么,如何評價一位腎友的尿毒癥風險大不大?
主要考慮3個方面:
1. 重不重?
2. 難不難?
3. 急不急?
重不重,主要是看腎功能是否異常:血肌酐升高,提示腎損傷嚴重;肌酐正常,提示腎損傷較輕。
難不難,主要是看用藥反應(yīng):用藥反應(yīng)差,提示治療難度大;反之則難度小。
急不急,主要是看進展速度:腎功能進展速度快,提示病情較急;反之則不急。
下面介紹一下典型的病種、臨床表現(xiàn):何為重?何為難?何為急?以及他們的應(yīng)對策略。
主要是指慢性腎功能不全。
各種原因,各種疾病,當導致肌酐升高、或是腎小球濾過率低于60的時候,腎損傷就比較嚴重了。
無論原發(fā)病是多么“善良”,比如微小病變、單純性血尿、薄基底膜腎病、胡桃夾綜合征,這些腎病可能很容易緩解,也可能無需用藥干預(yù),大多數(shù)患者很安全。可他們一旦出現(xiàn)了肌酐上升、濾過率下降,無論先前評估多么安全,都表明出現(xiàn)了嚴重的腎損害。
如果沒有特殊的病因、并發(fā)癥(不難也不急),則很難針對性地使用西藥。主要干預(yù)措施是中醫(yī)的扶正治療:健脾益腎,恢復(fù)肺脾腎的功能。
包括:
膜增生性腎病
早期糖尿病腎病
早期多囊腎
難治的腎病,有的是病因找不到,有的是病因解決不了,所以藥物匱乏。常常是只能進行對癥支持治療,坐等腎損傷進展。
這些腎損傷類型,真的無藥可治嗎?也不完全是無藥可治,只是效果有限,或是顯效率低。指南對藥物的推薦也是含糊其辭:“限制性地用藥”“嘗試用藥”“若尿蛋白無變化則停藥”。權(quán)威指南都這么寫,臨床大夫往往也就只進行對癥支持治療了。
不過,難治性腎病也有一些緩解方法,比如血液凈化手段: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比如用中醫(yī)藥,改善微炎癥,活血祛瘀;個別病情可以考慮單抗類靶向藥。如果治療得當,病情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減小尿毒癥的風險。
包括:
腎病綜合征
新發(fā)的新月體腎炎
急性腎損害
急是進展快,不代表難治,也不代表嚴重,怕的是錯失時機。
急病如果放任不管,長則數(shù)年、短則數(shù)月,甚至有時候只要幾十個小時,就可以進展為尿毒癥;但如果及時有效地干預(yù),則往往可以化險為夷。
實際上,有許多腎友不是單純的急,或是單純的重,而是有交集,比如:
包括:
中晚期膜增生性腎病
中晚期多囊腎
多囊腎病和膜增生性腎病,都比較難,當他們進展到中晚期,則是「重+難」。
這些情況,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較少,而且由于腎功能較差,醫(yī)生可能難以全力施為,腎臟損傷能救回來一點是一點。
包括:
狼瘡性腎炎引起的腎衰
安卡相關(guān)性腎炎引起的腎衰
新月體腎炎引起的腎衰
這些情況,有藥可治,理想狀態(tài)下可以恢復(fù)腎功能。只是治療風險較大,醫(yī)生需詳盡地告知患者會有什么風險,往往需要患者簽一些同意書。
患者也需要給予醫(yī)生充分的信任。有醫(yī)生說話比較直、不好聽,可能你覺得醫(yī)生是在嚇你,但醫(yī)生絕不會害你,把你治好對醫(yī)生的職業(yè)生涯也是有利的。雙方有共同的目標,應(yīng)具備充分的信任。
比如:
膜增生性腎病+腎病綜合征
膜增生性腎病+新月體
膜增生性腎病+活動性進展
糖尿病腎病+惡性高血壓
這些情況,一是要抓住時間,二是要特殊手段,缺一不可。若時間錯過,就不再有好機會;若治療手段缺乏,則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流失。
最后,風險最大的是:
包括:
初期尿毒癥
狼瘡性腎炎活動期+重度感染
慢性腎衰竭+3或4級心力衰竭
這些情況,并發(fā)癥已經(jīng)威脅到了殘余腎功能、甚至生命體征。一方面需要挽救腎臟,另一方面可能還需要挽救生命。
他們尿毒癥風險很大,其中部分腎友已經(jīng)進展到了尿毒癥。
尿毒癥的尿毒癥風險很大——這句話是不是有毛病?其實,這里是指初期的尿毒癥,包括達到了尿毒癥標準、但尚未達到透析標準(濾過率多在8-15之間),以及受迫于并發(fā)癥、不得不臨時透析的腎衰患者,不包括已經(jīng)透析一年以上的患者。
有研究顯示,初期尿毒癥患者中,50%-60%伴有急性的可逆因素?!凹薄奔却碇I功能正在進展,也代表著具備改善腎功能的條件。
腎友們,如果你有重、難、急的腎病,可以加我下方微信,了解下你的詳細病情再指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