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文竹是適合室內(nèi)養(yǎng)的綠植,它文雅嫻靜,瀟灑飄逸,又能增加書香氣息,是很多花友的心頭愛。
很多花友養(yǎng)文竹,剛買的時候很漂亮,時間久了,不僅株型凌亂,還總是愛黃葉,毫無“美感”可言。那么如何把一盆文竹養(yǎng)出“美感”呢?要先學會剪,其次才是養(yǎng)。
文竹耐修剪,及時修剪容易長側(cè)枝
文竹在養(yǎng)護的過程中,出現(xiàn)枯枝、黃葉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修剪掉,這樣可以避免滋生病菌,導致文竹進一步發(fā)黃。
發(fā)現(xiàn)文竹的哪一邊長勢比較稀疏,可以修剪掉“頂芽”,這樣它會從側(cè)面長出側(cè)枝,填充稀疏的部分。
修剪可以控型
文竹本身屬于爬藤類植物,養(yǎng)護到一定階段,它是可以爬藤往高處生長的。
但是一般花友養(yǎng)文竹,并不想讓它長高,而是想讓它變美,所以要通過修剪來控型。
修剪技巧:
先看下面這棵文竹,長勢凌亂,重心不穩(wěn),像快散架了一般。
我們可以把握三個原則:修剪橫向側(cè)枝,把重點拉回中間;修剪縱向的高聳枝,把重點往下拉;修剪過密的枝條,增加通透性。
修剪的時候,記得別齊根修剪,要保留一小段枝條,上面留有一個芽點,給它生長的機會,以便下次控型修剪,同時還能避免和切口和盆土太近,感染病菌。
修剪能救命
有時養(yǎng)護不當,文竹大面積黃葉,我們也可以通過修剪掉的方式來“救命”,別直接扔掉。
修剪步驟如下:
先修剪掉枯黃的主枝條,還是盡量別齊根剪,留下1—2厘米,讓它自己慢慢枯萎;其次修剪分枝和葉片,原則是哪里枯黃剪哪里,留下外表還透著綠色的部分,它們還會萌發(fā)新芽。
如果文竹全株枯黃,確定下根系是否還健康,健康的話整株剪掉,留下2—3厘米的部分,它還會在根部重新長新芽,直接扔掉就太可惜了。
修剪完成之后,一定要分析文竹枯黃的原因,如果是干旱、暴曬引起的,改變養(yǎng)護方式即可;如果是澆水過多導致爛根、記得要脫土修剪根系,重新用新土栽種。
觀葉綠植一般都比較好養(yǎng),文竹算是個特殊的品種,尤其是在北方,脆弱的像個“嬌小姐”,動不動就黃葉、枯枝,其實,分析透文竹的喜好,牢記它有“4喜、4怕”。
喜疏松、怕悶根
給文竹換過盆土的花友都知道,文竹的根系是肉質(zhì)根,特別怕水盆,怕土壤悶濕,而它又喜濕,不耐干旱,是不是很矛盾?
所以栽種文竹,盆土疏松透氣性強是關(guān)鍵因素,這點具備了,后期才好養(yǎng)護。
大家買文竹,一定要看下盆土,如果是園土栽種的,要脫盆弄掉外層的土壤,讓根系都露出來,只留一小部分護心土,然后用營養(yǎng)土栽種,不然澆水就是一個大難題,動不動就悶根、爛根。
喜散光、怕暴曬
都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文竹的耐曬本領都趕不上綠蘿、吊蘭,一曬就發(fā)黃,小碎葉掉一地,尤其是進入夏季后,更是曬不得。
但是也別長期把文竹放在環(huán)境陰暗的環(huán)境中,無法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文竹的長勢一樣堪憂。
文竹喜歡光線明亮、散光的環(huán)境中,既不陰暗,枝條上又沒有明顯的光斑為宜。夏季要注意遮陰,一個中午就能曬壞。
喜濕潤,怕干燥
文竹是喜濕潤的綠植,這種濕潤,除了盆土見干見濕外,主要是指空氣環(huán)境的濕潤。南方雨水比較勤的地區(qū),空氣濕度大,文竹綠油油的很喜人;北方空氣干燥,就要認為補水,增加空氣的濕度,不然就會出現(xiàn)枝葉干黃的狀態(tài)。
喜薄肥,怕貧瘠和濃肥
給文竹施肥,要以“薄肥”為主,一般有三種施肥方式:
栽種文竹時,盆底埋一些有機肥或者緩釋肥,三個月之內(nèi),無需追肥了。
沒有施底肥,或者已過三個月,文竹處于生長期,可以選擇多元素緩釋肥,或者綠植專用營養(yǎng)液。緩釋肥三個月使用一次,緩緩的釋放養(yǎng)分;營養(yǎng)液肥效溫和,作用時間短,半月使用一次,澆水的時候兌到水里即可。
文竹雖然是觀葉綠植,也不建議只使用氮肥,氮肥長枝葉,卻不好控型,所以要么使用有機肥、營養(yǎng)液,要么使用氮磷鉀均衡的緩釋肥。
寫在文末:要把文竹養(yǎng)出“美感”,先是要學會修剪,通過修剪促生長,控型;其次才是學會養(yǎng),了解它的喜好:喜疏松、怕悶根;喜散光,怕暴曬;喜濕潤,怕干燥;喜薄肥,怕貧瘠和濃肥,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