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是中醫(yī)藥治療過程中常見的中藥,具備調中、溫脾、消食、安胎、鎮(zhèn)吐等功能,其主要用來治療胸腹脹痛、氣滯食積、噎膈等癥狀。砂仁生長在過程中不耐寒、怕干旱、喜漫射光,所以種植砂仁應該選擇完整的山區(qū)溝谷林,有長流水的溪溝兩旁,在上層深厚、疏松以及肥力強的土地中生長較好。
砂仁市場需求量大,只有重視研究砂仁高產種植技術,才能提升砂仁種植效益。基于此,結合廣西砂仁栽培、種植實際情況并結合相關調查研究,從選地整地、砂仁苗選擇、定植、病蟲害防治以及田間管理等方面對砂仁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討。
一、適宜砂仁種植的條件
砂仁屬于熱帶種植物,適宜在高溫而且多霧的氣候條件下種植,最適宜的溫度是22-38℃,但在砂仁的種植過程中,偶爾遇到低溫也能正常生長。但是在砂仁生長過程中,花果期對溫度要求十分嚴格,如果在22℃以下,砂仁開花則處于不正常狀態(tài),結果率比較低,至少在25℃以上才能正常開花結果。
蔭蔽度最好控制在50%-70%,砂仁的苗期需要比較大的蔭蔽度,一般在70%以上。在砂仁生長過程中,喜歡漫射光,在漫射光條件下生長狀況良好,但是強直線光會對生長造成一定干擾,所以一定要有效控制蔭蔽度。此外,砂仁對水分的要求特別高,正常條件下,砂仁要在年降水量2200-2500mm的地方種植,要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在25%左右,進而保證砂仁正常生長,保證砂仁的結果率。
二、砂仁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科學整地、選地
根據對砂仁生長習性的研究分析,砂仁最好種植在土壤含水率較高的地方,而且種植地必須有相對較好的排水性,可以選擇在較為肥沃的山谷或溪流旁。在砂仁種植過程中,用來控制砂仁生長過程中的蔭蔽樹最好選擇常綠喬木。
科學整地、選地包括以下4方面。1)宜在較為開闊平坦的地區(qū)種植。2)科學選擇蔭蔽樹,落葉常綠喬木是最佳選擇,并注意控制蔭蔽度。3)在種植砂仁前,要對種植地中比較大的碎土塊進行整理,還要注意排查種植地的排水溝,保證其具備良好的排水性,進而保證種植成活率。4)避免在低洼地種植,以免植株泡水爛根,引起砂仁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選種
砂仁有綠殼砂、紅殼砂和陽春砂3個主要品種,由于各個品種的產量不一樣,所以種植時必須選擇產量高、品質好的優(yōu)良品種,這個也是確保砂仁增產增收的一個關鍵技術。
綠殼砂無柄,葉鞘包莖,葉片狹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紅殼砂的葉面相對比較大,而且葉面上帶有一定的絨毛,果實非常小,而且果實的外表是紅色的,結果率是3種砂仁中最高的,但是質量比較差,所以種植比較少。陽春砂的果實質量最好,產量高,所以種植面積最廣,在廣西地區(qū)、廣東省、云南省等地都是以種植陽春砂為主。建議各地種植品種應選擇陽春砂仁。
3、選苗
采用分株繁殖進行種植,幼苗培育要在砂仁種植地專門設置幼苗培育苗圃,選擇幼苗莖葉5-10片,然后選擇2個新發(fā)地下莖作為幼苗。當幼苗生長比較好時,選擇比較健壯、結果率比較高的砂仁進行種植,將選擇出來的幼苗立即種植,以保證種植成活率和統(tǒng)一管理。
4、定植
種植砂仁一般選擇在春季定植,3月為最佳定植時間,但如果種植地不能滿足砂仁生長所需的水分條件,也可以在6月進行定植,要根據砂仁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規(guī)劃。
砂仁定植最好選擇在陰天進行,定植完成后要施基肥(基肥最好加鈣鎂磷肥攪拌堆漚成熟后再用),基肥與表土攪拌均勻,將苗按自然情況栽入(如果苗根系過長,必須剪去,保留20cm左右即可,避免種植時根系彎曲打折,影響植株生長),要讓砂仁的紅芽微微露出,其他埋在土壤里,然后將其壓實。
5、田間管理
1)除草割苗
在砂仁種植的2年里,由于砂仁生長比較緩慢,而且較為稀疏,所以砂仁田間會有大量的雜草,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每年要除2次草,選擇在2月和9月進行。在除草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清除雜草,還要重視割去枯、弱、病的砂仁苗,并注意控制植株密度,每667m2應該保持2萬-3萬株,平地2萬-2.5萬株,坡地2.5萬-3萬株。
2)追肥培土
定植后,要在砂仁生長的前2年進行施肥管理。每年一般施肥2-3次,最好在2-3月以及9-10月進行,肥料除了施磷、鉀肥外,還應配合適量的硼鈣鋅等中微量營養(yǎng)。根據土壤肥力和植株長勢每畝滴灌或沖施嘉美紅利1袋+嘉美腦白金1袋;或嘉美紅利1袋+嘉美海力寶2-3公斤,同時葉面噴施1000倍液嘉美腦白金,更有利于提升砂仁產量品質和種植效益。
3)合理控制砂仁種植蔭蔽度
在砂仁種植過程中,應根據砂仁的生長實際,對其所需的蔭蔽度進行調整,要科學、合理地控制砂仁生長過程中的蔭蔽度。如果蔭蔽度過大,應該砍掉部分蔭蔽樹或砂仁樹枝,如果蔭蔽度過小,則應該適當增加蔭蔽度。
4)排灌
在砂仁生長過程中,要充分滿足砂仁生長的水分需求,首先要做好砂仁種植地的排灌工作,如果遇到比較干旱的天氣,應該安排灌溉,盡可能滿足其生長的水分需求,在種植時應該避開低洼積水地方。
5)人工授粉
砂仁樹的花是比較典型的蟲媒花,砂仁花是不能自行授粉的,需要昆蟲進行授粉,在砂仁生長過程中,可以對昆蟲授粉比較少的地方采用人工授粉,以提升砂仁授粉效益進而保障砂仁的著果率。
目前,人工授粉主要有推拉法和毛筆授粉法。1)推拉法。所謂推拉授粉法是指利用左手或者右手夾住大花瓣以及雄蕊,然后用拇指進行推拉,推拉讓花粉塞入砂仁柱頭孔。2)毛筆授粉法。用一支中等大的新毛筆,把毛筆頭蘸水后將毛散開,用毛筆頭輕輕在砂仁的花朵輕輕掃兩下,使雄花花粉掃到雌花花蕊上即可。此方法更簡單快捷(使用時注意,一定讓毛筆保持一點濕度,才能夠黏住花粉),能夠大大提高授粉效率和產量。該技術在南寧市的隆安縣和百色市一帶較多應用。砂仁授粉最佳時間段是每天的8:00-16:00。
6)放養(yǎng)蜜蜂以及保護授粉昆蟲
砂仁授粉的重要媒介是昆蟲,所以在種植砂仁過程中應該重視保護授粉昆蟲。花芽分化后,在砂仁種植地一般要禁止噴施農藥,否則會由于噴藥后降低授粉和著果率,大大降低砂仁的產量。在砂仁開花的中期以及晚期,可以適當噴灑1000倍液嘉美腦白金,吸引昆蟲,還要重視在砂仁種植田間放養(yǎng)蜜蜂,進而有效保護授粉昆蟲,保障砂仁的授粉率,進而提高砂仁的種植效益。
7)植物細胞分裂素在砂生產中的應用
在砂仁收獲完,施完果后肥后,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每隔15d噴施一次植物細胞分裂素,共噴施2次,1桶噴霧器水(約30斤水)放1g植物細胞分裂素,攪拌均勻噴施即可。植物細胞分裂素可以大大促進砂仁花芽分化,增加花量,提高著果率和產量,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8)適時修剪
在砂仁種植過程里,一定要適時、合理地進行修剪,修剪時間應在收獲后的9月進行,避免在3月、4月砂仁花芽已經形成或花芽長出后進行修剪,否則容易踩壞花芽,造成不必要的減產。通過修剪,能夠調節(jié)砂仁的植株密度和田間透光、透風度和濕度,有利于砂仁進行光合作用和昆蟲授粉,減少病蟲害,也有利于進行田間管理。
修剪時間應選擇在砂仁收獲完后,結合除草工作進行合理修剪,剪除枯株、病蟲株、細弱株、病葉和過密株等。修剪完成后,要把所有的枯葉、病株等全部拿到外面集中燒毀,控制病蟲害源頭,并全園噴施一次苯醚甲環(huán)唑+吡蟲啉+嘉美金點1000倍液有效防治病蟲害。
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1、立枯病
立枯病容易在苗期發(fā)生,而且在3-4月以及10-11月更容易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會造成砂仁幼苗萎縮。在容易發(fā)病的月份,可提早用甲霜惡霉靈+嘉美紅利1000倍液進行淋根灌根防治。
2、葉斑病
葉斑病一般在砂仁生長的苗期發(fā)生,其開始發(fā)病時葉片會呈水漬狀,而且病斑是沒有邊緣的,葉斑病發(fā)生一段時間后,砂仁苗會枯死。防治方法:1)重視清潔苗床,然后燒毀病株;2)重視對苗床進行通風,盡可能降低溫度;3)重視施用磷鉀硼鈣等營養(yǎng),每畝滴灌或沖施嘉美紅利1袋+嘉美腦白金1袋以提高砂仁植株的抗病力;4)用1∶1∶120的波爾多液,每7d噴灑1次,要連續(xù)3-4次;5)在開花結果期盡量減少氮肥的施用量;發(fā)病初期用0.2%的高錳酸鉀液或苯醚甲環(huán)唑+嘉美金點1000倍液提前預防葉斑病。
四、適時采收加工
砂仁種植后2-3年開花結果,當果實由鮮紅色轉為紫紅色,種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濃烈辛辣味時即為成熟,采收因地區(qū)而異,采收過早會影響品質和產量。
建議較晚收獲,因為入秋后晝夜溫差大,可以提高砂仁的含藥量、品質和銷售價。收獲砂仁時應用小刀進行收割,不能直接用手拉,以防砂仁的根莖被撕破,進而影響砂仁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