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動的結(jié)締組織——血液
(一)血液的組成:血漿和血細胞。
1.血漿:加抗凝劑靜置后上層的淡黃色液體。
(1)成分:主要是水,還有血漿蛋白、氨基酸、葡萄糖、無機鹽等。
(2)作用:運載血細胞,運輸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
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1)紅細胞: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含血紅蛋白。(數(shù)量最多,成熟時無核。過少患貧血癥)。
(2)白細胞:吞噬病菌。(個體最大,數(shù)量較少,有核。過多可能有炎癥)
(3)血小板:止血凝血。(個體最小,無核。過少會流血不止)
(二)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
(三)來源:血細胞主要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
(四)實驗:觀察血液涂片。發(fā)現(xiàn):紅細胞數(shù)目最多,體積最?。话准毎w積大,有核;看不到血小板(太?。?。
二、流動的管道——血管
(一)種類:
1.動脈: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離心)的血管。特點:壁厚,彈性大,無瓣膜,血流最快;
2.靜脈: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回心)的血管。特點:壁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有瓣膜,血流慢,;
3.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物質(zhì)交換。特點:管壁最薄、血流最慢、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管腔最小(毛細血管“五最”)。
(二)實驗:觀察小魚尾鰭: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速度最快,方向心臟到全身,血管分支大到小是動脈;方向全身到心臟,管道小到大是靜脈。(低倍鏡觀察,注意顯微鏡下血流方向相反)
三、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一)心臟位置: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
(二)心臟結(jié)構(gòu):心臟四腔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三)心臟相連血管與血流方向:
1.心房連靜脈,心室連動脈。靜脈→心房→心室→動脈。
即: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心臟右邊:流靜脈血);
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心臟左邊:流動脈血)
2.房室瓣、動脈瓣保證了血液能按方向流動。(四肢靜脈有靜脈瓣,三者都可防止血液倒流)。
(四)心臟功能: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故稱輸送血液的“泵”。
四、血液循環(huán)
(一)血液循環(huán)途徑
1.體循環(huán):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體內(nèi)毛細血管網(wǎng)→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2.肺循環(huán):右心室→肺動脈→肺內(nèi)毛細血管網(wǎng)→肺靜脈→左心房(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3.規(guī)律: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
4.體循環(huán)與肺循環(huán)是一個整體,是同時進行的,輸出的血量也是相等的。
(二)血液循環(huán)的意義
將養(yǎng)料和氧氣運送到組織細胞,同時將組織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和含氮廢物排出體外。
(三)動脈血與動脈血的區(qū)別
1.動脈血:含氧多,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少,顏色暗紅。
2.體循環(huán)中,動脈里流著動脈血,靜脈里流著靜脈血;肺循環(huán)中,肺動脈里流著靜脈血,肺靜脈里流著動脈血。
(四)血壓、脈搏、心率
1.血壓:血液在血管內(nèi)向前流動時,對(動脈)血管壁產(chǎn)生的側(cè)壓力。表示方式:收縮壓/舒張壓
2脈搏,指動脈的搏動;
3.心率,每分鐘心跳次數(shù);脈搏次數(shù)與心率相同。
五、輸血與血型
(一)血型系統(tǒng):人類的血型系統(tǒng)ABO,包括A、B、 AB、O。(受基因控制)
(二)輸血原則:大量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
1.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輸入少量的O型血(萬能獻血者);AB型是萬能受血者。
2.成分輸血:大面積燒傷可補充血漿;嚴重貧血可補充紅細胞懸液,血小板減少補充血小板懸液。
(三)輸血血量: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無償獻血。一次獻血200-300ml,一次失血不超過400ml不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