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歲的老人,能買什么保險?什么樣的保險好?
首先我們要明白:50多歲的老人不僅要面臨著即將退休或養(yǎng)老的問題,而且還面臨著身體機能在慢慢衰退,抵抗疾病的能力明顯減弱,患病的可能性在逐漸增大,所以看病吃藥可能是常事,因此保險要趁早,年齡越大,不僅可購買的保險產品在減少,還有可能被拒保,甚至出現保費倒掛現象。
50多歲的老人能買什么保險呢?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yè)保險。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中的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與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緊密聯系。
50多歲老人可以考慮如下社會保險:
新農保和新農合:
新農保的參保對象是:農村居民,無工作單位,沒有參加社保的人群。新農保本著自愿原則,多繳多得,繳費檔次在100-500元5個檔次不等,地區(qū)不同,繳費檔次不一。累計繳滿15年,到法定規(guī)定的領取年齡(60周歲),便可以申請領取養(yǎng)老金。
對于50多歲的老人來說,如果是農村戶口,沒有交過社保的話,便可交此養(yǎng)老保險。到60周歲的領取年齡還差幾年,可以先交這幾年,到領取年齡時可以進行一次性補繳剩余的年限。
參加新農保的人群,還可以參加新農合,報銷的規(guī)定和社保醫(yī)療保險差不多,也包括大病。按年度繳費,繳費不斷升高,而保障也會更全面,沒有退休之說,交則享受,不交不享受。
城鎮(zhèn)居民養(yǎng)老保險和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
城鎮(zhèn)居民養(yǎng)老保險的參保對象是:城鎮(zhèn)居民,無工作單位,沒有參加社保的人群。城鎮(zhèn)居民養(yǎng)老保險和新農合一樣,本著自愿的原則,多繳多得,繳費檔次在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元,共12個檔次,地區(qū)不同,繳費檔次不同。累計繳滿15年,到法定規(guī)定年齡(60周歲),便可申請領取養(yǎng)老金。
對于50多歲的老人,擁有城鎮(zhèn)戶口的話,沒有交過社保,便可交此養(yǎng)老保險。到60周歲領取還差幾年,可以這幾年先交著,到60周歲進行一次性補繳剩余的年限。
參加居民養(yǎng)老保險的人群,還可以參加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報銷制度和社保醫(yī)療保險差不多。按年繳費,沒有退休之說,交就享受,不交則不享受。
社保:
社保包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五項。有工作單位的50歲老人,要全部交,因為這是國家強制繳納的。沒有工作單位的50歲老人則只能繳納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繳納費用是以上一年度省市的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基礎,也就是參保繳費基數,目前個人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為20% ;醫(yī)療保險費為5% 。
這個不分戶口,是所有人都可以繳納的。累計繳納15年以上,到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養(yǎng)老金。由于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政策,可以詢問一下社保局自己什么時間退休。
由于目前老人已經50多歲了,到達退休年齡,肯定繳納年限不滿15年。但是社保中的養(yǎng)老保險是不能一次性補繳的,所以只能到退休年齡,再進行延遲退休5年,還不滿15年的話才能進行一次性補繳剩余年限。如果老人是女性的話,現在才開始繳納的話,小新就不建議繳納了;如果老人是男性的話,退休會比女性晚幾年,可以考慮一下。
對于醫(yī)療保險,由于要滿足男性滿25年,女性滿20年的繳費年限,才可以在退休后享受醫(yī)療保險,那么可以在退休后進行一次性補繳,保證自己的退休生活有醫(yī)療保障。
小新提醒:社保比其他兩種養(yǎng)老保險養(yǎng)老待遇和醫(yī)療待遇要好很多,完全可以保障晚年生活。要記?。荷绫J腔A,商業(yè)保險是補充,所以不管選擇哪種社會保險都可以,但是必須要有。
商業(yè)保險
給50多歲的老人購買商業(yè)保險的話,應該優(yōu)先考慮保障型產品,性價比較高的同時還能避免保費倒掛現象。下面小新就給介紹一下50多歲的老人能買什么商業(yè)保險?
1.意外險
50多歲老人身體機能在慢慢衰退,可能遭遇的意外風險在明顯增多,風險承受能力也在減弱。所以建議優(yōu)先考慮意外險。保額盡量高,一般建議設置在其年收入的10倍以上,帶有意外醫(yī)療,在2萬左右就夠了,同時也建議附加意外住院津貼的產品,在住院期間按日給予一定的補償,以便給老人更為全面的保障。
由于50多歲老人腿腳行動開始遲緩,發(fā)生意外骨折的概率加大,所以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骨折保險,加強專屬保障計劃,最好包含意外骨折住院津貼保險金和意外骨折療養(yǎng)津貼保險金。
當然,如果老人經常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需特別注意交通工具意外險。
2.重大疾病保險(或防癌險)
50多歲的老人抵抗疾病的能力明顯減弱,患病的可能性在加大,加上工作生活壓力大,更應該加強健康保障。在選擇重大疾病保險時,特別注意保障范圍,是否涵蓋常見的老年人疾病,如惡性腫瘤、腦中風后遺癥、癱瘓等常見重疾。
因為隨著老人年齡不斷增加,保費也增加,被保險公司拒保的可能性加大?,F在很多重疾險的投保年齡在55周歲,超過一定的年齡就很難買到重疾險,即使能買到保費比保額高了,出現了保費倒掛現象,就是不合算的。但是可以選購防癌險,價格低的同時,癌癥的出險率也是非常高的,只要沒有相關病例,核保很容易過,老人較容易投保。
3.醫(yī)療保險
雖然社會保險中的醫(yī)療保險提供醫(yī)療報銷,但畢竟保而不包,保障力度較低,無法給50多歲的老人帶來全面保障,這時候就要考慮醫(yī)療保險保障。50多歲老人住院的概率大大增加,消費型的醫(yī)療險是非常必要的,價格低,保障全面。這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像醫(yī)療險大多是1年期的短期消費險,要詢問一下明年續(xù)保是否需要再次體檢。
4.養(yǎng)老保險
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寬裕,老人剛剛過50歲的話,就可以選擇買份養(yǎng)老保險,以便為其晚年生活積累養(yǎng)老資金,最好一次性繳清保費。
由于老人已經50多歲了,如果沒有大筆資產的話,小新就不建議購買壽險產品,作用不大;對于儲蓄性保險,小新這邊也不太建議,因為儲蓄性保險屬于中長期保險,需要經過很長時間去復利增長,對于快退休的老人來說,到年齡領取未必就合算,更未必達到理想價值。
5.旅游險
至于旅游險,一般的承保年齡在75周歲左右,是短期的消費型產品。這個產品的購買是要伴隨著老人是否去旅行,旅行期間一定要進行相對應的旅游險配置,讓老人玩的開心,也要放心。
6.理財保險
一份合適的老人理財險不僅可以減輕子女的經濟負擔,而且還可以讓老人過上高品質的老年生活。市面上適合老人的理財險有兩種:分紅險和萬能險,投保前您最好先完善老人的基礎性保障。
50多歲的老人購買商業(yè)保險需要注意:
1.年齡限制
市場上的商業(yè)保險針對老年人的險種,除了意外險(包含意外身故,殘疾和意外門診及意外住院)可延長到80歲投保外,一般到65歲后就不可投保,有些重疾險投保年齡最大到55周歲,甚至50周歲。
2.免責條款
被保險人為老年人時,特別要注意保險合同上的免責條款。一般意外險可以承擔所有意外風險,但是有些情況不屬于意外,比如自殺等本人自傷行為;還有就是猝死、高原病等,一定要看清楚或詢問清楚。
3.保障的全面性
不管買什么保險,我們總是希望獲得更多保障,所以有些特殊需求的老年人,一定要在購買前說出來,再進行保險配置。比如,購買意外險,老年人很害怕骨折的情況,那么這個時候一定要詢問清楚所買產品是否承保。
4.千萬別過分期望高收益
為老年人投保要注重的是保障而不是投資收益,雖然有的保險具有理財功能,但不能拿保險與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工具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