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傾斜大豆種植補貼政策的實施,農(nóng)村種植大豆戶發(fā)展迅速,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各地相繼大豆進入開花結(jié)莢期,長勢茂盛。但是,大豆食心蟲即將孵化幼蟲,隨后就將蛀入豆莢實施為害。一般年份蟲食率10-20%,嚴重年份達30-40%,甚至高達70-80%。面對來勢兇兇的大豆食心蟲,廣大豆農(nóng)一定要提高警惕,有效面對,及時防治,降低蟲口率。今天,就將大豆食心蟲危害特點、形態(tài)特征、發(fā)生習(xí)性以及科學(xué)的防控技術(shù)這四個方面來詳細分析一下,以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大豆食心蟲又叫大豆蛀莢蛾、豆莢蟲、小紅蟲,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北等地。大豆食心蟲食性單一,只危害大豆、野生大豆等。以幼蟲鉆蛀到豆莢內(nèi)為害豆莢和豆粒,將豆粒咬成溝道或殘破狀,形成蟲孔、破瓣,嚴重時整個豆粒被吃光,嚴重影響大豆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大豆食心蟲1年發(fā)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土中作繭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越冬幼蟲開始移至土表化蛹,8月上中旬為化蛹盛期,8月下旬為產(chǎn)卵盛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為卵孵化盛期,幼蟲入莢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豆成熟,老熟幼蟲脫莢入土結(jié)繭越冬。幼蟲越冬后,隨溫度升高常咬破土繭向上移動,移至適宜位置重作新繭潛伏。羽化后,成蟲從越冬場所飛往豆田,但它飛翔力弱,多潛伏在大豆株間的葉背、莖稈和豆莢上,下午開始活動,黃昏活動最盛,對黑光燈有較強的趨性。卵主要產(chǎn)于豆莢上。大豆食心蟲的蛹期約12天,卵期6-7天,幼蟲入莢危害期20-30天。
大豆食心蟲有4種形態(tài),即成蟲、卵、幼蟲、蛹。我重點介紹成蟲和幼蟲。
1、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對黑光燈的趨性最強。成蟲上午潛伏不動,多在豆株下部的豆葉上棲息。下午開始在豆株上部飛翔并進行交尾。成蟲交尾后,第2天即可產(chǎn)卵,多產(chǎn)于嫩綠的豆莢上,少數(shù)產(chǎn)在葉柄、側(cè)枝或主莖上。
2、幼蟲:孵化的幼蟲在豆莢上爬行,多在豆莢側(cè)面靠近邊緣的合縫附近吐絲結(jié)網(wǎng)。幼蟲咬食莢皮,蛀莢為害。幼蟲在豆莢內(nèi)為害20~30天后老熟,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陸續(xù)脫莢入土越冬,盛期在9月下旬。
1、選種和輪作:選用抗或耐大豆食心蟲的品種,選用豆莢毛少、早熟的大豆品種;實行合理輪作,秋季及時耕翻土地,減少越冬蟲源。
2、加強中耕降低蟲源:在大豆食心蟲幼蟲化蛹和成蟲羽化期增加中耕次數(shù),以降低羽化率。
3、抓住時機有效防治:當(dāng)8月上中旬在成蟲初盛期,田間下午出現(xiàn)飛舞蛾團時,是防治成蟲的最佳時期;成蟲盛發(fā)期后5-6天,就是防治幼蟲的適期??蓢姙⑺巹┓乐?,可用4.5%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4000倍液田間噴霧。也可用蘇云金桿菌1000倍液、或1%苦參堿·印楝素1000倍液加99%礦物油用水稀釋150-200倍液噴霧。施藥時間以上午為宜,重點噴灑大豆植株的莢部。7天噴灑1遍藥,防治2次就可以控制成蟲和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