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矮化蘋果樹因其管理方便、省工、早豐產、效益高等優(yōu)勢已成為蘋果生產中的主力軍,逐步代替了傳統(tǒng)的喬化稀植栽植模式,矮化蘋果樹雖然有諸多優(yōu)勢,唯一的缺點是在管理不當?shù)那闆r下早衰現(xiàn)象特別嚴重,特別是旱塬地帶,早衰現(xiàn)象尤為突出(圖1)。矮化富士果園15年樹齡,園內出現(xiàn)早衰現(xiàn)象的果樹占30%左右,有效掛果期不足10年,早衰的樹體后期表現(xiàn)為年生長量差、果實品質低、經濟效益低下。為此,進行深入調查,并就旱塬矮化果樹早衰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效果明顯。
(1)病害危害嚴重。調查發(fā)現(xiàn)造成矮化果樹早衰的病害主要有兩個,一是腐爛病危害嚴重,早衰的果樹35%都不同程度有腐爛病病斑,造成果樹發(fā)生腐爛病的原因最主要是造傷嚴重,連年環(huán)剝促花傷口難以愈合、冬季修剪造傷過重、傷口不進行包扎處理,這為腐爛病的侵入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修剪工具不進行消毒,病菌交叉感染嚴重。二是早期落葉病防治不及時,9月上旬樹體40%~50%葉片脫落,光合產物減少,根系吸收功能減弱,養(yǎng)分積累不充足,使來年營養(yǎng)生長受限,加快了樹體衰弱。
(2)施肥不科學。大部分果農只重視化肥的施入,輕視有機肥和微肥的施入,造成樹體營養(yǎng)需求不均,化肥過多施入造成園內土壤板結,通透性差,根部呼吸受阻,根部生長量降低,根腐現(xiàn)象嚴重,導致上部營養(yǎng)生長失衡,葉片薄、枝條弱,光合產物少,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需求發(fā)生矛盾,造成樹體衰弱。同時部分果農在施肥量上遠遠達不到樹體生長的需求,果樹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長期營養(yǎng)不良導致樹體生長緩慢,加速了果樹早衰。
(3)負載量過大。部分果農惜花惜果觀念嚴重,在疏花疏果時不能科學操作,留花量過大,樹體負載過重,我調查正常年份部分果農矮化園畝留果量達3萬多,較合理留果量1.5萬個超出一倍,樹體負載過大營養(yǎng)補充不及時直接導致樹體未老先衰。
(4)重茬地建園和中間砧嫁接過長。一方面重茬地建園現(xiàn)象嚴重,直接導致果樹發(fā)生再植病,樹體生長緩慢,形成小老樹而未老先衰(圖2),另一方面是苗木問題,矮化苗木中間砧過長,部分育苗戶為了嫁接方便,在苗木嫁接時中間砧達到40~50厘米,中間砧過長,造成營養(yǎng)輸送困難,在栽植時中間砧入土較少,外露過長,養(yǎng)分輸送受阻,果樹早衰現(xiàn)象嚴重。
重茬地栽植長成小老樹
(5)自然災害。冰雹直接導致果樹外表皮受損,葉片脫落,后期光合產物少,傷口難以愈合,造成樹體衰弱或者直接死亡。另外由于秋季陰雨較多加速了早期落葉病的大發(fā)生,春夏缺水干旱樹體生長發(fā)育受阻,生長量降低也使樹體衰弱,冬季低溫造成果樹凍傷促發(fā)腐爛病的發(fā)生,諸多不利氣候因素加速了樹體早衰的發(fā)生。
(1)合理施肥。果園足量合理施肥是增強樹勢的根本,肥料的施入要充分滿足樹體生長的需求,在施肥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化肥的施入要與有機肥配合,加大有機肥的施入量,成齡園年施肥不少于4次,少量多次,并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微量元素。盛果期果園每畝年施入有機肥4000千克以上,同時施入生物菌肥,不斷改善土壤活性,促進根系呼吸生長,達到以肥促根、以根養(yǎng)樹的目的。
(2)科學防治病蟲害。防治病蟲害是增強樹勢的保障,除抓好介殼蟲、蚜蟲、紅蜘蛛等蟲害的防治外,在病害上重點做好腐爛病和早期落葉病的防治工作。腐爛病的防治工作應從果園日常管理抓起,一是在冬季修剪時切忌修剪造傷過大,避免造成過多的對口傷和連口傷,傷口要及時包扎處理,修剪時對修剪工具要及時消毒,避免病菌交叉感染;二是堅持長期逐園逐樹檢查腐爛病斑,發(fā)現(xiàn)病斑及時刮治,春季對主干發(fā)生腐爛病斑過大的衰弱樹及時進行橋接或者腳接疏通養(yǎng)分輸送渠道。
早期落葉病防治要以預防和治療相結合,5—6月做好預防工作,選用30%(質量分數(shù),后同)多抗霉素、40%農抗120等藥物全園噴布,在8—9月每間隔15~20天全園噴布一次優(yōu)質殺菌劑,藥劑可選用43%戊唑醇、5%已唑醇、70%甲基硫菌靈,80%波爾多液等,保護劑和治療劑交替使用。
(3)合理負載。合理負載是增強樹勢的關鍵,矮化衰弱樹易成花,果農在疏花疏果時不注意個體樹勢的強弱,弱樹留果量過大易加速樹體的衰弱,因此在疏花疏果時對弱樹盡量不留果或者少留果,應先養(yǎng)樹等待樹勢恢復后再行結果。盛果期樹體強壯的樹正常情況下果枝每間隔20~25厘米留一個果,畝產控制在2000~3000千克,而衰弱的樹應間隔30~40厘米留一個果,樹勢過弱的可再擴大果間距離,畝產控制在1000~1500千克,盡量減少樹體負載量,同時加強肥水管理,盡快恢復樹勢(圖3)。
早衰果樹恢復后結果狀
(4)科學建園,嚴把苗木質量關。新建果園嚴禁使用重茬地建園,建園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力水平高、土壤疏松且沒有污染的地塊,建園時深翻土壤,挖深80厘米直徑80厘米的栽植坑,施足基肥栽植后及時澆水定根。苗木最好選擇正規(guī)企業(yè)生產的一級苗木(GB9847—2003),要求苗木根系完善,生長健壯,不攜帶病毒,矮化中間砧長度20~30厘米最佳,以M26為最佳中間砧,嚴禁使用中間砧過長或中間砧過弱的矮化苗木建園。
(5)中間砧的管理。矮化中間砧是控制矮化苗木生長勢的關鍵所在,在栽植時應根據苗木中間砧的長度入土1/2為宜。矮化中間砧應做到動態(tài)化管理,對于一些早衰的矮化樹應采用堆土法,把外露地面的中間砧一部分或者全部用土堆起,使其產生不定根系,促進養(yǎng)分的吸收和上部樹體的生長,等到樹勢恢復后再將堆土逐步刨去然后斷掉部分新生根控制樹勢。
(6)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天氣。對于冰雹后的果園應及時清理園內殘葉落果,避免病菌侵染,全園及時噴布殺菌劑和葉面肥,并追施一次速效氮肥,主干受傷的表皮及時將傷皮毛茬刮整齊并涂抹傷口愈合劑,大的傷口及時進行包扎處理。春夏干旱季節(jié)要及時進行灌溉,補充果樹生長所需水分,旱塬缺水的地方要大力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完善果園節(jié)灌配套設施。針對冬季低溫天氣,在清園后對果樹主干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石灰+動物油+水合成的乳劑進行涂白,主干涂白到1.8米左右,大主枝光禿部位全部涂白,并對果樹根頸部位堆土培土,確保果樹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