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教我做孝順的女兒,
卻沒人教他們做什么樣的父母。
“還不如我自己瞎幾把過呢。”
時不時就能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說,簡直成了時代的新覺悟。
尤其是,屬羊的姑娘們知道自己在父母相親角里一文不值,甚至差“北京戶口有殘疾”者十萬八千里之后。
而我,一想到相親角父母的得意洋洋或愁容滿面,就反胃。
做他們的孩子真不幸啊,我想。
假如你是在健康和睦的家庭中,活了二三十載,有天父母說,“差不多該找個對象了”,想必你不會氣得跳腳,說不定還能興致勃勃和母上聊聊,上次往你桌上放感冒沖劑的男同事。
嗷,只是想象而已。我媽雖然沒有帶上我的報價奔襲相親角,但我依然在面對她時感到疲累。
年歲漸長,我開始覺得,或許父母子女關(guān)系中,我們該學著承認:“你沒那么愛他們,就像他們也未必像傳說中那樣無私愛你。”
我們長大成為子女,真的吃了不少苦
我所見過的父母子女關(guān)系,大半充斥著互相抱怨。
小七是地道的北京白富美,渾身透著“北京颯”。學識廣博、思想前衛(wèi)還很少女心,沒事就周游列國,談了個甜到不行但“并不非要結(jié)婚”的戀愛,看起來就像那種在幸福又先進的家庭里長大的可人兒。
直到她去香港念人類學碩士前一天,我才知道不是這樣的。
她爸逼她給奶奶打電話通報好消息,可她打死不愿意。她剛被她爸拉著在朋友面前溜了一圈,叔叔們舉杯夸她有出息,她爸滿面春風,可她只想冷笑。
她奶奶重男輕女,沒給過她和她媽一分鐘好臉,現(xiàn)在打電話過去“炫耀”,她既尷尬又難堪,“何必呢,我就是他撐場面的工具”。
大學畢業(yè)典禮,七爸七媽都去了,看起來和氣。其實他們老早就離婚了,爸爸娶了新老婆生了兒子。小七還曾被新老婆扇過一耳光,那時她爸在旁邊無動于衷地抽煙。
不過這都是往事了,小七轉(zhuǎn)頭說,“我看起來很正常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像家庭破碎成這個狗德性的”。
梅子醬是我朋友里靈氣最盛的之一,既能甜膩可愛又能毒舌暴走。
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吐槽,揚言明天就要去炸了公司,但被上司私吞了獎金還是覺得“不好意思去要”。
就是那種被打了絕對不會還手的人設(shè)。
很難想象,梅子醬和爸媽已經(jīng)到了過年都很少回家的地步。
“我爸從高中開始,就在外人面前把我罵得豬狗不如,導致我都出不了門”。某個暑假她躲在房間三天沒出去,頭發(fā)亂糟糟,他爸說,“你真讓我丟臉,家里以后一分錢都不會留給你?!?/span>
而她和她媽的斗爭,從大學畢業(yè)考公務(wù)員開始愈演愈烈,“她因為我不考公務(wù)員說過難聽到極點的話,我這輩子還沒那么難過過”,那天她哭到昏倒,“從那以后孤獨感就如影隨形,感覺就只有自己一個人了”。
在不怎么回家之后,梅子醬研究出一套能和母上正常對話的法則——不管她媽給她發(fā)什么雞湯文,她都說“我看了,真感人”,她媽催她回家考公務(wù)員,她也說“嗯嗯”。
“中年人的焦慮我無能為力,
總不能用我余生的自由換他們的平靜”
跟梅子醬相處久了,我也學到一點皮毛,大部分時候我媽再催我回去考公務(wù)員,我也能“嗯嗯”。
我媽前兩天給我發(fā)信息,又讓我考公務(wù)員,說無論如何都得考上,我一股暗火壓在心頭,還是打好了“嗯”準備發(fā)送。
可她緊接著說,“沒有穩(wěn)定工作我心不落”,我就繃不住了。
我做一份足夠養(yǎng)活自己的正經(jīng)工作,即便失業(yè)也有能力再找到不錯的工作,怎么就不穩(wěn)定了?不會失業(yè)的工作就是穩(wěn)定嗎?萬一我想辭職呢?
冷靜下來,我把“嗯”換成“那是你的問題”發(fā)過去,她沒再回我。
聽起來冷漠刻薄,可這是事實。她的這種焦慮,已經(jīng)不僅是父母子女的溝通問題了,可能是他們那一代的中年危機。
她曾經(jīng)拼命想讓我考個好大學,成人中龍鳳?,F(xiàn)在耳邊聽著同事說,“你女兒大學再好有什么用,她過得辛苦,你也一年也見不著她幾次”,就開始心慌焦慮。
我開始覺得,這是注定的。
在他們成為父母,我成為子女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們以往的人生經(jīng)驗和相處模式?jīng)Q定了他們?nèi)绾螌ξ?,又促成了我如何反饋回去?/strong>
小時候爸媽經(jīng)常吵架,我不懂大人們的戲碼,只覺得連我媽都哭了,一定是出了天大的事,我也跟著哭。
她喜歡邊哭邊寫離婚協(xié)議書,她寫一份我撕一份,內(nèi)心無比的恐懼和憤怒,覺得這張紙真是壞透了!
她沒告訴我諸如“離婚了爸爸媽媽也依然愛你”這樣的話,而是冷冰冰問我:“我倆你跟誰?”
雖然我現(xiàn)在身心健全,但那句話一度是我的童年陰影。長大以后跟我媽說起來,她的表現(xiàn)有點讓我意外,眼神里仿佛有躲閃的愧疚。
“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多多見諒?!?/span>
這句網(wǎng)紅語錄我也終于能夠體諒,成年人也有很多苦楚。
我甚至想,父母也未必有義務(wù)獨攬風雨心酸而把陽光溫柔留給我們,誰還沒有難過崩潰呢?
也一定有不愿意把人生都消耗在子女身上的父母的。
同樣,我也沒有義務(wù)考公務(wù)員。
我們各自受到的傷害,只有自己消化,不能再加諸對方身上。
你不是我,憑什么要讓我孝順
有陣我跟老家的朋友微信聊天。
他還沒畢業(yè),在備考公務(wù)員。我說我媽也讓我考,但我不想。于是被迫接受了一個小時的勸告:爸媽年紀大了,要給他們好的生活,要孝順云云。
我原本應該沉默,但可惜了,沒繃住,我回了句,“我覺得孝順就是幾千年來的偽概念,他們應該過好自己的人生,我也有自己的人生要過,總不能為了讓他們完成父母任務(wù),就舍棄我后半截人生的自主權(quán)吧?”
結(jié)果他驚呼,“天吶你的學校都教你了些什么!”
作為藝術(shù)類院校畢業(yè)的學渣,自覺沒好好學習,沒從母校學到什么專業(yè)知識,但繼承的自由開放一直讓我引以為豪。
我怒從心頭起回他,“我們學校教我想干嘛就干嘛”,自以為很酷很哲學了。
他卻說,“一個人想干嘛就干嘛,是不可能的,你不能太自私,你得想想你爸媽……”
我只能默默把他拖進黑名單。
我不知道他是否家庭關(guān)系和睦,以至于無法理解我的心情,但我見過擁有美好家庭關(guān)系的人并不是這樣說教的。
相愛就最好了吧
小七的男朋友就是家里條件好,父母又相愛的典型。她感慨,“我本以為我的家庭對我是沒有影響的,看過他我才知道是有的,被愛的孩子可能比較懂愛”。
遇到我現(xiàn)在的男朋友阿廣以后,我也開始認同這一點。
我曾經(jīng)以為,有點特別的人,都需要和全世界對抗,但阿廣不是,他是真正的love&peace。
我和我的朋友多少都有點青年危機,阿廣完全沒有。
他家不算有錢,但他對于自己和未來,沒有一點兒擔憂,只有天然的自信。
他喜歡拍照、滑板和帶我出去玩兒,沒有現(xiàn)代人的焦躁,通訊錄里覺得不會聯(lián)系的人就刪掉,出門甚至可以不帶手機。
導致我跟我媽安利他的時候說,“他跟我爸不一樣,他有有意思的事可做”,因為我爸媽吵架的一個高頻原因是:我爸沉迷麻將,從不帶我媽出門,還振振有詞。
我有時候想,他有多平順無憂,才能長成這樣呢。
果然,他們一家子都很和樂,爸爸喜歡摩托和攝影,沒事就帶阿廣媽媽去踏青,阿廣畢業(yè),他跟阿廣說,“要是找不到工作,就出去玩一年吧”,爺爺奶奶也沒空操心他,到處旅行,很洋氣地往家庭群里甩照片。
阿廣高中也叛逆過,不愛念書沒考上好學校,他后悔當時沒有聽媽媽的話。但對他們來說,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沒有互相抱怨,也不妨礙爸媽對現(xiàn)在的阿廣感到驕傲。
昨天阿廣媽媽給他發(fā)微信,說,“給你寄的雞縱不要忘記分給你的小朋友哦?!?/span>
真好啊,如果有一天我和阿廣也會為人父母,也一定是自己修煉好后,長成健康的大人,才能夠自然地相愛,自然地言傳身教,甚至有可能是自然地分開。
只有苦悶的人才想去尋找伊甸園,而我只想讓我的孩子理解,他度過的健康積極、能感受和分享愛意的每一天,都不是刻意。
而他的人生具體怎么操作,那是他的事,我只用默念 “兒孫自有兒孫?!?,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