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不僅“得語文者得天下”,一篇高考作文甚至也可以直接決定考生的命運。先不說內容寫得多好,最起碼不要在基本點上出現(xiàn)大紕漏。如果在應考過程中疏忽了,即使再盡力,作文分數(shù)也也難逃一劫。
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考場作文常見的一些雷區(qū),如果中招過,記得高考場上可別再犯了!
01
作文卷面涂抹嚴重
有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過不了書寫關,本來字跡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連標點都標不清楚,還有很多涂抹涂改的現(xiàn)象,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態(tài)度,這么重要的考試,你怎么這樣對待呢?當然一些學生字跡真的不好,可要認真書寫,字里行間里也能讓人覺得你的態(tài)度是很認真的。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潔,很難得高分,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2類以下的分數(shù)。42分就成為大多數(shù)考生的宿命。
實用技巧:
如果寫了錯別字,怎么辦?記得用正確的刪除符號,千萬不要一個勁涂黑,生怕老師看不到這是個錯別字。
02
標題浮夸,華而不實
新材料作文,如果你的文章標題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那么中規(guī)中矩點也可以,千萬不要用大話空話、“假哲學”、華而不實、偽抒情的標題。
例1:“我們應該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之類的標題,就不如“擦亮眼睛,洞悉本質”“抹去現(xiàn)象的浮塵”,來得新穎別致。
例2:以夢為馬;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類標題本來很不錯,但太多人用了,被用得泛濫了,你就要慎用。
例3:承擔使命,報效祖國;志存高遠,為國為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時光不老,我們不散。要么太空太大,假得可以,要么太文藝范,華而不實。
實用技巧:
學一學《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的標題,比如《淡泊明其志,修辭立其誠》,這個標題就來自《人民日報》。我們都知道,《人民日報》的標題一貫以“大氣剛正、鏗鏘有力”著稱。題目中,“淡泊明其志”源于成語“淡泊明志”,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戒子書》所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靶揶o立誠”也是成語,意思是寫文章應表現(xiàn)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這類標題語感強,有對稱美。中文表達講究修辭,體現(xiàn)博大精深的文化,作文也是這樣。標題中運用對仗,能夠呈現(xiàn)平衡感,不僅利于傳統(tǒng)文化弘揚,還能有效提升報道的文化氣質。
我們在取標題的時候,可以直接套用這個標題。把“淡泊”“修辭”改掉,換成我們的寫作主題。比如寫拼搏和創(chuàng)新,標題可以寫成《拼搏明其志,創(chuàng)新立其誠》,比如今年重慶二診考的是知、信、行三者的關系,告訴我們知識、信仰和行動同樣重要,你就可以寫標題為《真知明其志,踐行立其誠》。
03
開頭注定了“結局”
(1)照抄材料作文
第一段幾乎把材料抄一遍,你還覺得這是引用或者是聯(lián)系材料,豈不知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材料的內容是什么?需要你用長篇大論來敘述,如果你真的打算用一段話甚至超過30個字把材料敘述一遍,閱卷者一定會這樣想:“就幾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這么多字數(shù)來描述標題,你的文章還能寫好?至少是湊字的嫌疑,并且是不慎重的態(tài)度…”于是你的文章得分就over了。
(2)觀點過于肯定
開頭的觀點就存在爭議,讓閱卷老師覺得你偏激,看問題不全面,一個偏激、看問題不全面的學生能寫好什么文章?例如說2013年的北京卷,一個學生開頭就說“手機和每個人都已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每個人都愛它……”,2009年高考作文“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每個人”這個詞,也太籠統(tǒng)了,要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隱形的翅膀就好了。
(3)套作開頭
很多學生覺得用排比句開頭就很好,于是就用“XX、、因為XX才”,“正因為有了XX才會有XX”,上來就好幾句,不說罷了,一說就麻煩了,一個學生寫“自信”的話題,上來就說,“老鷹因為自信才飛上藍天;小溪因為自信才流進大?!庇谩坝職狻钡脑掝},就寫“老鷹因為勇氣才飛上藍天…”老鷹的飛翔是覓食的需要,是客觀規(guī)律,不自信就不飛了?
(4)感慨半天,卻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刪掉,沒有什么意義,例如說“一轉眼,快高中畢業(yè)了,我們的心被高興和喜悅占據(jù),同時也充滿了對同窗依依不舍的留戀…”你感慨半天,要寫什么?并且語言還很平淡,口語化,你的文章很難拿到高分。
實用技巧: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寫好作文的開頭,對提升文章的檔次、獲取高分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讓你的作文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開頭就要出語不俗,扮靚鳳頭。作文開篇必須肩負起點題、領起下文、奪人眼球的重任!
開好篇是有章可循的,即做到“明”“巧”“簡”。而文章的開頭方式確實是多種多樣的,考生在考場上可以嘗試以下幾種:
(1)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用簡明的語言,或交代寫作緣由,或揭示全文主旨,或直接進入情節(jié)。
(2)描寫環(huán)境,渲染氣氛。
這種開頭方法多用于敘事類文體。作文開頭,或描摹自然環(huán)境,或敘寫社會背景,由此或引出人物事件,或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或烘托人物性格,或奠定情感基調,或渲染氣氛……
(3)妙用修辭,飛揚文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開篇:“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边@段話運用反復、比擬的修辭手法,表達出作者企盼春天的強烈感情。在考場作文的開頭,運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亦可扮靚鳳頭,吸引讀者,令人一見傾心。
(4)引用化用,凝練厚重。
恰當引用名人名言、歌詞戲曲、經典詩文開篇,不僅能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語言富有文采,彰顯考生文化底蘊,而且可以借古人、名人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一舉多得。
04
文體四不像
全國卷作文有一個重要特征是“文體不限”,但對此有不少老師與學生存在錯誤理解:認為“文體不限”就是不需要文體的規(guī)范,寫起作文來信馬由韁,隨心所欲,其結果,寫出的文章成了非驢非馬、非豬非狗的“四不像”。其實,對目前高考作文中的“文體不限”宜作這樣的理解:提供考生多種選擇的機會,便于學生在自己擅長的文體中自由發(fā)揮,寫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幾乎每年高考作文中,相當一部分的考生,開頭引用或概括一下作文材料,提出觀點,中間記敘有關主題的一件事,結尾來一番議論。從開頭結尾看,屬于議論文;但從主體看,卻又像記敘文。文體不倫不類?;蛘唛_頭一大段記敘,后面又是議論性語言,不像記敘文又不像議論文。最后閱卷老師只能根據(jù)其語言功底,給個三類上和二類下浮動的分數(shù)。
實用技巧:
龔自珍評吳駿公的《梅村集》有詩云:“莫從文體問高卑。”這句詩說明,文類繁多,各有其用。諸體之間,有長短、俗雅之分,卻無尊卑、貴賤之別。文體雖無高下,卻有各自的要求。尤其是應試作文,必須按要求來寫作,現(xiàn)在有的省份將文體限制得很死,如浙江省2016年高考就要求寫論述類文章。有的省份雖然對文體沒什么要求,所謂“自擇文體”,但是從命題材料和要求來看,卻往往比較容易寫作某類文體。
從閱卷老師的角度來看文體,最忌諱“四不像”的文體。我們可以從高考滿分作文來反推考生應該學習哪些文體。同學們可以掃描近幾年的高考作文,看看滿分作文涉及哪些文體,這些文體中,哪些是自己比較擅長的,從而利用自身優(yōu)勢,在文體方面進行適當訓練,便容易獲得高分。
【高考突發(fā)情況,如何應對?】
每一年的高考或多或少都會發(fā)生一些意外的狀況,雖然考生們一再小心,但仍然避免一些突發(fā)狀況的出現(xiàn),如果考生遇到了這些情況該怎么辦呢?
1、試卷還沒做完怎么辦?
解決方案:如果還剩十分鐘,可以考慮做大題的第一小題,把能拿的分拿到。如果只剩三五分鐘,不妨放棄大題,回過頭來把沒有把握的小題檢查一下。
時間不夠時不要輕易放棄,哪怕只剩最后一分鐘,也有可能“搶救”分數(shù)回來。另外,不要老看時間,影響做題,監(jiān)考老師最后會提醒考生。
2、答題時突然犯困怎么辦?
解決方案:考生如果精神過度緊張,很可能會在答卷時覺得困倦,特別是完成某一項或某一題,覺得可以松口氣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打哈欠的現(xiàn)象,這可能是腦部暫時缺氧的表現(xiàn)。這時只要精神不松懈,精力不分散,將注意力集中在試題上,困意很快就會過去。此外,考生應在考試前逐步調整自己的生物鐘,按照考試時間安排自己的作息,將高考進行的時段調整為自己大腦最興奮、精神最好的時段。
3、進高考考場前,怎樣調節(jié)心理?
臨進考場前,最好不要與同學扎堆,以免緊張情緒相互蔓延,你可以獨自靜處一會兒。入考場前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之前,自己回味一下當天馬上要考試的科目。坐進考場時,一般還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坐在座位上把腿和手臂向下垂,讓肌肉放松,這樣可以緩解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