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平地一聲雷,8省市幾乎同時宣布新高考方案,而且大家都選擇了同一方案:3+1+2。為了更好地應對新高考,家長朋友們應該要了解以下的要點
一、3+1+2和原來的3+3方案有什么不同?
原來的3+3方案,第一個3指的3門必考科目:語數外;第二個3指的是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中任選三科來考。
現(xiàn)在的3+1+2方案,3指的是3門必考科目:語數外;1指的是物理或歷史必選其一;2指的是從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中任選其二。
兩相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與3+3方案相比,3+1+2方案大大提高了物理和歷史這兩科的地位。在實行3+3方案的某些地區(qū)出現(xiàn)過的大量棄考物理的現(xiàn)象,將得到明顯的改善。
二、3+1+2 比3+3好在什么地方?
以前的3+3方案從理論上給了學生更多的個性化的選擇,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因為各個地區(qū)和學??陀^條件的限制,并沒有完全按預想的進行。例如,不少學校無法開出理論上的那么多排列組合的課程,那么它們就用套餐的辦法來解決的,即由學校列出一些排列組合(套餐),讓學生從套餐中選擇。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既給了學生選擇的空間,也讓學校能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所以現(xiàn)在實行3+1+2,讓排列組合的數量大大減少,也更加符合各地的實際情況。
三、3+1+2 對什么樣的學生有利?
顯然,由于物理或歷史成為必考科目,那么比較擅長這兩門科目其中之一,尤其是擅長物理的同學,將是3+1+2方案最大的受益者。
四、3+1+2 可能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由于物理或歷史只能選其一,那么既擅長物理又擅長歷史的同學,就不得不舍棄其中一門,這當然是比較可惜的。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在4選2的科目中,有的科目出現(xiàn)被普遍棄選的情況。此外,由于選擇物理和歷史的學生大大增加,學校是否有足夠的師資配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五、3+1+2方案里英語考試會怎么改?
從8省市已經公布的方案可以看出,英語考試的改革不是一刀切的,有條件的一年兩考,沒達到條件的還是一年一考。但是多次考試,聽說機考已經是明確的方向。至于這部分的具體內容,我會在以后給大家專門介紹。
六、3+1+2 會是高考改革的最終方案嗎?
我個人感覺3+1+2不是一個最終的解決方案,它更像是3+3方案的改良版本,所以在將來再出新方案也是有可能的。別忘了,考試的改革只是我國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3”完全確定:語文、數學、英語必考科目;“1”:物理、歷史選擇一門作為選考科目;“2”: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兩門作為選考科目。如果新高考模式確定“3+1+2”模式,那么組合將由以前的20種將為12種。
物理+化學+地理;物理+政治+生物;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政治+地理;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生物
歷史+化學+地理;歷史+政治+生物;歷史+生物+地理;歷史+政治+地理;歷史+化學+政治;歷史+化學+生物
從總體上看,“3+1+2”方案與先行試點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時,進一步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大類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中的基礎作用,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學生的選考科目組合,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地方實際,更好滿足當地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yǎng)需求。
從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開始,彰顯“選擇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終體現(xiàn)在各項舉措實施和完善的過程中。在選擇性的維度上,我們既要保證個體選擇的自主空間,又要顧及高校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局部上的剛性限制,更要體現(xiàn)國家整體和長遠的利益?!?+1+2”模式雖未給予考生在六門科目內完全充分自由選擇,但可以在物理和歷史兩門,及其他四門中進行有條件的選擇,且后者4選2,是文理完全打通的,選擇組合達12種,比改革前僅文綜或理綜兩個組合的選擇性大大提升,也比較符合8省市的實際情況。同時,雖然在選考科目中物理和歷史只能2選1,但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合格考中,物理和歷史都是必修必考科目,學生都必須達到高中基本教學要求,基本知識結構是完整的。
與改革前文理分科的兩種學科組合方式相比,“3+1+2”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而且促進了文理交融,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和高校之間的相互選擇提供條件和動力,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的原則,更加符合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