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劉溫書齋(張喬)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調(diào)高。
涼風移蟋蟀,落葉在離騷。
回筆挑燈燼,懸圖見海濤。
因論三國志,空載幾英豪。
曹操和劉備有過相似的經(jīng)歷,都是先得到一個州,然后被呂布奪取,幾乎徹底失敗。只不過曹操后來重新奪了回來,劉備反而被呂布驅逐。
不過曹操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時候,也花費了很多功夫,經(jīng)歷很多危險。下面小編要說的“濮陽之戰(zhàn)”,就是曹操進攻呂布的一次敗仗。而且曹操弄巧成拙,還燒傷了自己。
從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到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曹操絕對算是經(jīng)歷了創(chuàng)業(yè)前期的大起大落。
事業(yè)起步:收獲兗州,選拔精銳
在初平三年,青州百萬黃巾流寇入侵到兗州,殺死兗州刺史劉岱。曹操在前一年,也就是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擊敗入侵東郡和魏郡的黑山軍,成為東郡太守。
這個時候的曹操有實力、有名望、也有人脈(兗州名士陳宮和濟北相鮑信都是曹操的支持者,陳留太守張邈也與曹操有不俗的交情),于是曹操被推舉為兗州牧,名義上占據(jù)兗州。
后來曹操經(jīng)歷一番苦戰(zhàn),又成功擊潰青州黃巾,獲得百萬以上的人口,三十萬降卒,選拔出“青州兵”,極大補充了自己的實力。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追黃巾至濟北……受降卒三十馀萬,男女百馀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事業(yè)低谷:擅殺名士,“兗州之變”
兗州這些名士、世家、州吏擁護曹操為兗州牧,原因當然不是因為看曹操順眼,而是因為曹操的實力能夠保護他們的利益,并且曹操與董卓死戰(zhàn)的經(jīng)歷也會讓這些人認為曹操是“同道中人”,是一個有極高道德水平的人。
但是他們想錯了。曹操此時已經(jīng)由那個想做“漢征西將軍”的熱血青年,變成想要在亂世中占據(jù)一席之地的軍閥頭子。
而且曹操是宦官之后,在當時的清流名士眼中屬于濁流出身,曹操對這些所謂的名士也帶有一種敵意和輕視。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就是曹操殺死對自己口出不遜的兗州名士邊讓,并且將其滅族。
《為袁紹檄豫州文》:“故九江太守邊讓……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p>
曹操誅殺邊讓這件事做得很不對頭,也體現(xiàn)了他早期的不成熟。邊讓是一個名士,與他互相交游、標榜的也都是名士,這些名士背后可能還有具備一定力量的世家。
曹操由于私怨輕易殺掉邊讓,讓這些名士和世家怎么想?無疑是恐懼或者憤怒,不會有好的感觀。可以說殺邊讓對于曹操在兗州的個人名望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另外的問題出在張邈身上。曹操在陳留己吾起兵,張邈作為陳留太守,給予了不少幫助;曹操擊敗黑山軍成為東郡太守,雙方平起平坐;迫于黃巾軍的壓力,曹操被支持為兗州牧,管轄張邈。
從“天使投資人”到同僚再到下屬,張邈的心中難免有芥蒂。再加上張邈與袁紹有仇,曹操和袁紹又是盟友的關系,他時常心懷恐懼。于是趁著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張邈和陳宮一拍即合,迎接呂布背叛曹操。其他郡縣長吏也紛紛響應。是為“兗州之變”。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宮說邈曰……邈從之。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p>
曹操帶著主力大軍到徐州,留荀彧、程昱守甄城,夏侯惇守濮陽。“兗州之變”時,只有范縣、東阿、甄城,還有一個濮陽。呂布等人對這幾個縣也發(fā)動了進攻。
甄城
甄城中有曹操的家眷,是呂布等人的首要目標,也是荀彧等人的保護重點。呂布來到甄城,以協(xié)助曹操進攻徐州的借口入城整軍,提供飲食。
但此事被荀彧看穿,嚴兵拒絕呂布入城,并且通知夏侯惇轉移到甄城加強防備。夏侯惇到甄城后誅殺幾十人,成功控制了甄城。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彧知邈為亂,即勒兵設備,馳召東郡太守夏侯惇?!?/p>
濮陽
夏侯惇到甄城的路上,與呂布打過一次遭遇戰(zhàn)。夏侯惇成功進入甄城,呂布則進入濮陽。
《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布會,交戰(zhàn)。布退還,遂入濮陽?!?/p>
東阿
陳宮意圖進攻東阿。程昱就是東阿人,在“黃巾之亂”時有過保全東阿縣的舉措,在當?shù)赜幸欢ㄈ送?。荀彧令程昱出外?zhèn)守東阿。
程昱先派一支部隊占據(jù)距離東阿六十里的倉亭津,阻止陳宮渡河;自己前往東阿縣,與縣令棗祗一起堅守東阿縣。
《三國志·魏書·程昱傳》:“昱又遣別騎絕倉亭津,陳宮至,不得渡。昱至東阿,東阿令棗祗已率厲吏民,拒城堅守。”
《水經(jīng)注》引注《述征記》:“倉亭津在范縣界,去東阿六十里?!?/p>
范縣
程昱去東阿的途中路徑范縣,安撫、勸勉被呂布挾裹家眷的范縣令靳允,靳允堅持抵抗呂布,設置伏兵殺死前來進攻范縣的呂布一伙的氾嶷。
《三國志·魏書·程昱傳》:“時氾嶷已在縣,允乃見嶷,伏兵刺殺之,歸勒兵守。”
“兗州之變”讓曹操幾乎全盤皆失,但經(jīng)過荀彧、夏侯惇、程昱、棗祗、靳允等人的努力,還是保留了甄城、范、東阿三縣,給曹操留下東山再起的機會。
曹操得到消息后迅速放棄徐州回軍,進攻屯兵在濮陽的呂布,是為“濮陽之戰(zhàn)”。
小編姑且將“濮陽之戰(zhàn)”分為三個階段(存在疑問)。
一、進攻城外呂布軍營
呂布在濮陽城外設置軍營拱衛(wèi)濮陽。曹操進攻濮陽的第一步就是將這些軍營拔除。曹操曾經(jīng)趁夜襲擊濮陽城西的軍營,雖然成功擊破,但也受到呂布的襲擊。
此戰(zhàn)中典韋大放異彩,帶領幾十人身穿鎧甲沖擊呂布軍隊。經(jīng)過一番苦戰(zhàn)后,呂布軍退,曹操得以脫身。
另外于禁也有擊破呂布安置于濮陽城南的軍營的表現(xiàn)。后來曹操對濮陽進行圍攻,明顯是逐個拔除掉呂布在城外的軍營,對濮陽完成合圍。
不過這兩件事在時間上比較模糊,有可能是曹操首次進攻濮陽時完成的;也可能是后來成功攻破濮陽的時候完成的;或者是曹操和呂布相持階段完成的。所以這件事不能完全保證是“濮陽之戰(zhàn)”的第一個階段。
《三國志·魏書·典韋傳》:“布有別屯在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p>
《三國志·魏書·于禁傳》:“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p>
二、曹操勾連濮陽大姓入城
曹操圍攻濮陽期間,采取了里應外合的辦法。他得到濮陽大姓田氏的支持。田氏為曹操打開濮陽城東門,曹操順利進入濮陽。但攻破濮陽不等于控制濮陽,濮陽內(nèi)部還有呂布的部隊。
為了表示決心,曹操焚燒東門,以示沒有退路。這種辦法可能加強士兵的斗志,但從后來的結果看,曹操此舉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獻帝春秋》:“太祖圍濮陽,濮陽大姓田氏為反間,太祖得入城。燒其東門,示無反意。”
三、呂布突擊“青州兵”,曹操潰敗
曹操進入到濮陽城,呂布及時發(fā)動反擊。很快呂布就找到了突破點,那就是號稱“精銳”的“青州兵”?!扒嘀荼钡乃^“精銳”是相對于黃巾流寇而言的,本質(zhì)上還是黃巾流寇出身,缺乏戰(zhàn)斗力,也缺乏意志。
呂布用騎兵沖擊曹操陣中的“青州兵”,“青州兵”很快被擊潰,擾亂曹操的軍陣。于是這次“濮陽之戰(zhàn)”毫無意外是曹操失敗了。
曹操從濮陽城撤退,由于事先焚燒東門的舉動給他帶來不小的危險。曹操從火中穿出來,不慎落馬,還燒傷自己的左手。幸虧樓異扶曹操上馬,曹操這才逃過一劫。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布出兵戰(zhàn),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p>
另外在《獻帝春秋》中記載,呂布的騎兵已經(jīng)在亂軍之中遇到曹操,但沒有認出來,反而追問曹操在哪,曹操胡亂指認一人,然后才從東門逃走。
《獻帝春秋》:“布騎得太祖而不知是,問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黃馬走者是也?!?/p>
在“濮陽之戰(zhàn)”前期,曹操打得比較順利,而且已經(jīng)通過里應外合的手段進入到濮陽城內(nèi)。曹操當時受降三十萬青州黃巾,即便沒有全部收編,“青州兵”的數(shù)量也不會太少。而且進城之后,步兵面對騎兵的劣勢也會比城外平原的環(huán)境減弱許多。從哪方面看,曹操對呂布的優(yōu)勢都很大。為此曹操還燒了東門,更堅定了士兵的作戰(zhàn)意志。
可是“青州兵”的表現(xiàn)實在不如人意,被呂布的騎兵輕易沖散、潰敗,反而影響到曹操本身的部隊。軍陣一亂,呂布的騎兵更可以肆意沖殺,曹操只能選擇撤退。由于事先焚燒東門,曹操反受其累。
總而言之,“濮陽之戰(zhàn)”是曹操的一次慘敗,而其中最大的敗因,應該就是軍紀不嚴、軍容不肅的“青州兵”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水經(jīng)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