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強國,晉國六卿并不是具體的6個家族,而是11個家族。他們分別是:
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這其中狐氏的存在感是最低的,那是因為這11個家族中,狐氏是第一個被排除出卿位的家族,晉國正卿各家交替執(zhí)政180年,總計21位正卿,狐氏只占一人。
六卿七十二將
其實狐氏的起始并不低。狐氏的始祖是狐突。
狐突之狐姓本出于姬姓,與晉國的國君一樣,同為晉國始祖唐叔虞的后裔,只是在很久以前,他們這一支,就被封到大狐犬戎,即今天交城縣一帶,以地為姓,改姓大狐。狐突在晉獻公時代就是晉國的大夫。晉獻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因獻公寵姬驪姬欲立其子為太子,宮亂迭起,太子申生被殺,大狐姬生的重耳,小狐姬生的夷吾都出逃在外。狐突的兩個兒子狐毛、狐偃跟隨重耳先后周游狄、齊、魯、宋、鄭、楚,秦等國。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死,晉國內訌加劇,獻公諸子奚齊、卓子相繼被殺。齊、秦兩國派軍隊護送夷吾歸國即位,是為惠公。晉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晉惠公死,其子圉立為晉懷公。為鞏固君位,削弱其叔叔重耳影響,命隨重耳出逃在外之人至期而歸,不歸者,誅其全家。同年冬,因狐突不召二子歸國,被懷公殺害。這就是狐突教子不二的典故。晉文公回國即位后,感念狐突的忠誠,厚葬其于封邑馬鞍山,且立祠祀之。因狐突教子“忠臣不事二主”,深得歷代統治者推崇,且被神化。千百年來,交城縣境內立廟數十座而祀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4年),封狐突為護國利應侯——狐突在此時完成了從忠臣到神靈的轉變。
狐突
狐氏傳承
狐毛是狐突的長子,晉文公的舅舅,在重耳流亡列國的時候,隨重耳亡入白狄,居狄十二年后,又隨重耳先后入衛(wèi)、齊、曹、宋、鄭、楚、秦諸國。公元前636年,重耳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在衛(wèi)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qū)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zhàn)。城濮之戰(zhàn)中,狐毛為上軍將,狐偃為上軍佐,為文公稱霸立下大功。晉文公八年,狐毛去世。
城濮之戰(zhàn)
狐偃是狐突的二子,狐偃隨重耳出亡時,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辭勞苦,夾輔重耳,為他出了很多計策,使重耳最終得以返回晉國,宏圖霸業(yè)?!绑P姬之亂” 公子重耳為避殺身之禍,亡命國外,走投難卜。是狐偃獻策去狄國(翟國)。在狄12年之久,重耳樂不思晉。又是狐偃獻策:當須圖興,是應該離開這里,到諸侯大國去,求得援助了。于是,重耳一行離開狄國,開始了7年的“周游列國”。 重耳亡命秦時,秦穆公欲將其女懷嬴嫁與重耳。重耳因懷嬴曾為子圉妻,心存顧忌。狐偃則勸重耳迎納秦女,取得穆公信任,以復國大業(yè)為重。獲得強秦支持,登晉侯位,史稱晉文公。重耳復國后,周王室發(fā)生王子帶叛亂,告急于晉。時晉公剛剛臨位,欲穩(wěn)晉政舉棋不定。狐偃卻認為這是強晉的天賜良機,堅定了文公“匡扶王室,號令諸侯”的大舉。
晉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春天,秦國護送重耳到達黃河岸邊。面對重耳即將登上大位,狐偃說:“我跟隨您周游天下,有太多的過錯,我自己都知道,我請求現在離去吧。'重耳說:'如果我回到晉后,有不與您同心的,請河伯作證!”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黃河中,與狐偃明誓。晉文公即位后,任用有才能的人:封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讓趙衰、胥臣、欒枝、冀缺等人輔佐他治理國家;讓郤溱、霍伯帶領軍隊;讓賈佗、陽子制作禮儀;讓魏犨、荀伯抵御北方的戎族。晉國實力蒸蒸日上。
狐偃不僅具有政治家過人的膽識,還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大智大勇。城濮大戰(zhàn),狐偃、先軫命令晉軍以虎皮蒙馬,馬后拖著樹枝,揚起塵土,制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蓋其兵”,迷惑楚軍,最終大敗楚軍,奠定晉文公霸業(yè)。公元前629年,狐偃卒。同年,晉文公卒。可以這樣說,狐偃為晉文霸業(yè)付出了畢生心血,無狐偃則無晉文霸業(yè),此譽實不為過。
城濮之戰(zhàn),晉軍虎皮蒙馬
狐偃
狐溱,狐毛之子,春秋時期晉國重臣。公元前635年,晉文公出兵勤王,周天子把“南陽”(太行山之南,黃河之陽)地區(qū)的陽樊、溫、原、欑茅地區(qū)賞賜給晉國,晉文公便命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溫大夫。作為狐氏的第三代人,能和趙衰成為平級干部,狐溱的起點可謂很高了。但是漸漸的,狐氏的勢頭似乎盛極而衰了。公元前629年狐毛去世,狐溱并沒有取得六正的席位,而是由先軫的兒子先且居做了上軍將。以后,史書中便基本不見了狐溱的記載,看來是日漸衰落了。
狐射姑,狐偃之子,又名狐射,字季,因有功被封于賈地,因此又稱賈季,為賈姓始祖之一。曾隨公子重耳(即晉文公)出亡。狐射姑在父親死后,擔任中軍佐。晉文公去世以后,便將大位傳給了兒子晉襄公,這事兒本來也沒啥,可晉文公不止晉襄公這一個兒子,當時候選人還有雍、樂、黑臀等人。文公擔心諸子爭位,把雍、樂、黑臀分別派到秦、陳、周。襄公臨終時將太子夷皋托付給趙盾,但趙盾后來又覺得夷皋年幼,決定從秦國迎回公子雍繼位(后來又改了主意,立夷皋為晉靈公);狐射姑為了和趙盾爭權,派人從陳國接回公子樂,想讓后者繼位,但趙盾預先派公孫杵臼等人將公子樂截殺。
狐射姑大怒,派狐鞫居刺殺使自己失去正卿之位的陽處父。不久,趙盾追究陽處父被殺之事,將狐鞫居正法,狐射姑奔于翟。后來翟被晉國等所滅,又奔于赤狄潞國。最后卒于潞國。狐氏也就這么失去了六卿之位。
狐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