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出南國鄉(xiāng),耐得三九寒;不與爭春色,獨(dú)香五月天。芍藥與牡丹并稱“花中二絕”。自古有“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一說,雖沒有牡丹雍容富貴,也不及玫瑰花前月下,但卻溫柔了這五月天。(回顧風(fēng)尚君寫過的牡丹 有一種國色天香,驚艷了人間四月天。)
每到立夏時節(jié)看芍藥花開,就想起紅樓夢里面的《史湘云醉臥芍藥裀》。醉酒之后的史湘云芍藥花下醉臥青石板,蝴蝶相伴香夢沉酣,芍藥鋪滿了她的全身,紅香散亂引來蜂蝶翩翩,此情此景讓那個憨態(tài)可掬的小丫頭更顯得可愛了。
曹雪芹寫這么一段美麗的故事的場景用在了芍藥圃,而不是幾乎一起盛開的牡丹和月季,或許就是他本人喜歡芍藥的情致。雖然劉禹錫覺得芍藥妖無格,但也有“傲也不爭春”的傲然。
唐代孟郊有《 看花》詩之一:“家家有芍藥,不妨至溫柔?!逼珢凵炙幷叨颊f芍藥謙卑故不與牡丹爭春,但在這春殘之后愈突出她的顏色艷麗,雍容華貴,所以牡丹被稱為“花王”的時候,也忘不了給芍藥一個封號“花中榜樣”。
芍藥品質(zhì)很多甚至有1000多種,有單花瓣如盤似盞,似清雅少女羞澀可愛,有多重花瓣形如荷杯,似艷麗少婦端莊嫻雅,還有花瓣多達(dá)數(shù)百枚,密密實實形似牡丹極富華貴之美。
芍藥還有一個凄美的別號:“將離”,有相互愛慕,依依不舍的意思。詩經(jīng).鄭風(fēng)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的記栽。以芍藥相贈,表達(dá)結(jié)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
蘇東坡曾寫道:“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fēng)”,芍藥因開在春殘之后立夏之時,就有了這樣一個極雅的稱號—“殿春”。
《析津日記》中說她“芍藥之盛,舊數(shù)揚(yáng)州,……今揚(yáng)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臺,連畦接畛……”??梢娫谶@三九嚴(yán)寒之地,她反倒更顯高貴傲然。
芍藥又被稱為“五月花神”,芍藥的花語是“美麗動人”、“依依不舍,難舍難分”。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我覺得比西方的玫瑰更浪漫更富有詩意。
很多人把芍藥和牡丹,月季,玫瑰分不清楚,風(fēng)尚君作為一個花癡,自然也是分不清楚的,只知道春色過后,滿眼碧綠中難得的這一份溫柔的顏色:
芍藥,不爭春不輸春色嬌,五月天里只有你的溫柔,是歲月帶不走的顏色。你的身邊,有沒有開的正好的芍藥?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古典新風(fēng)尚整理編輯,版權(quán)歸原作者,轉(zhuǎn)載請標(biāo)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