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網(wǎng)友“張志軍”一篇《我為母親買棉衣》的帖子,悄然間打動了網(wǎng)友的內(nèi)心,迅速在網(wǎng)絡(luò)上躥紅,有網(wǎng)友甚至為此淚奔。
帖子主人公“張志軍”因身體原因無暇照顧近80歲的老母親,他只是隔三差五去看望老人家。帖子說:
“本月3號,寒流襲來,大江南北頓時陷入雨雪之中,今年的寒冷過早的來到了人間。
說來也巧,這時候正好來了一輛汽車,還帶著喇叭。汽車一停,喇叭便響了:賣棉衣棉褲。原來是賣棉衣的來到了村里出售冬天服裝。此時正是寒冷來臨的時候,喇叭一響,大家便都圍了上去,試衣服討價還價,甚是熱鬧。
我跟母親說:咱買個棉襖穿吧。母親連說:不要買,不冷啊。我知道,這是母親心疼兒子的錢。母親總是這樣,問想吃什么好吃的東西,總是說不吃不吃。知母莫如兒,我不顧母親阻攔,找人捎信兒把我的家人喊來,讓她幫助母親選了一件寬大厚實(shí)的棉襖??粗赣H穿著嶄新厚實(shí)的棉襖,我們做兒女的笑了。
是啊,怎么樣才算孝敬老人,說在嘴皮上不算,得付諸行動。
什么樣的母親才算幸福?那就是老人不受凍,吃得飽,心里過得舒坦。
區(qū)區(qū)幾十元,能頂什么大事情,但花在有用之處,那才叫值。區(qū)區(qū)幾十元,一盒煙一瓶酒的價錢,但我們把這錢用在孝敬老人身上,豈不比抽煙喝酒強(qiáng)百倍嗎?”
………………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tuán)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shù)以億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
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畢淑敏《孝心無價》
………………
看過“張志軍”溫馨的盡孝之帖,忽然想起一句猶太人諺語:“ 父親給兒子?xùn)|西的時候,兒子笑了。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币恍σ豢?,道出了人世間最深沉、最樸實(shí)的愛。
世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你好,最愛你的人永遠(yuǎn)都是父母。感覺孤單悲傷時,要記得你還有爸爸媽媽,這足以溫暖一切。天氣變冷了,別忘了給父母送去一件御寒的衣服加上一聲叮囑。
(圖片來自德國伍珀塔爾的動物園,小北極熊Anori與母親Vilma在玩耍。AP Photo/Martin Meiss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