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最不愿意提及“負債”這個詞,但是目前又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現(xiàn)實,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負債也會越來越多。根據(jù)一項統(tǒng)計顯示,我國目前有60%的家庭是因為貸款買房而產(chǎn)生了大量負債。
其實不只是在中國,全球很多國家早已經(jīng)進入了負債時代,這就表明人們的銀行存款也越來越少。比如中國富豪喜歡把錢存在瑞士銀行,不過瑞士銀行目前是負利率,也就是說把錢存在瑞士銀行不僅沒有利息,反而每年要支付銀行一定的利息。
所以不少人暗自高興,他們認為既然富人的存款越來越少,那么窮人和富人的貧富差距也會越來越小,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實際上,在富豪的個人資產(chǎn)中,銀行的存款的比例是非常小的,一位擁有10億身家的富豪,他的銀行存款可能只有幾千萬甚至更少,但是一位資產(chǎn)只有20萬元的普通人,他可能會把其中的15萬存在銀行里。
另外,富豪們一般不會讓財富閑置,他們會選擇做一些比存在銀行吃利息更好的理財方式,然后他們再利用這些資金去購置一些房產(chǎn),未來會獲得更大的回報,這也是為什么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了。
就拿融創(chuàng)中國的孫宏斌舉例子,在過去的三年里,孫宏斌斥資上千億開始大肆購買房產(chǎn),所以他一度被人們稱之為“接盤俠”。而孫宏斌的上千億資金從何而來,他的解釋是從融創(chuàng)中國的收入中來。雖然融創(chuàng)在三年里收入達到萬億,但是公司的總負債也達到了8000億。
不過能夠從銀行借來這么多錢,也算是這個人有本事,因為如果企業(yè)和個人沒有實力的話,銀行是不會借給你這么多錢的。如果拿房產(chǎn)抵押貸款,就算以后還不起負債,那么房子也可以用來抵債。所以不能憑借負債的多少來判斷一個人實力的強與弱。
比如日本首富孫正義,身上的負債整整高達1萬億,不夸張地說,他每天早上起床就要欠銀行2億的利息,所以孫正義也被稱作是全球負債最多的人。然而,孫正義現(xiàn)在依然生活得很瀟灑,公司也處于正常運轉(zhuǎn)的狀態(tài)。
我們知道,孫正義一生以投資為主,但是他最成功的一筆投資就是在阿里巴巴的身上,當年馬云僅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成功說服孫正義投資了2000萬美元,而隨著阿里市值大漲,孫正義也賺來了上千倍的回報。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孫正義的投資也不是每次都成功,單單是在WeWork公司的投資中就虧掉了幾十億美元,而軟銀集團也因此首次出現(xiàn)了虧損。但即便是這樣,孫正義仍然沒有停止投資的腳步,目前他在全球投資的企業(yè)數(shù)量超過了300家,總投資金額超過2萬億元。
雖然孫正義負債1萬億,但是軟銀集團的負債率還不足50%,遠遠沒有達到負債紅線的標準,所以孫正義目前才會依然春風得意,公司也在正常運轉(zhuǎn)。由此看來,即使一個人負債萬億,只要公司負債率控制在警戒線以內(nèi),那么公司依然會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