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雷姓的來源,是見諸《姓纂》一書中所說的:“方雷氏之后,女為黃帝妃,生玄囂,蓋古諸侯國也,后漢有雷義,蜀有將軍雷同,望出馮翊,豫章。”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持同樣的看法。
那位為黃帝妃的方雷氏女,有人說她是頭一個發(fā)明養(yǎng)蠶織布,功在民族進化的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則在素來重視所謂“嫡庶”的中國人看來,方氏的始祖玄囂既為黃帝所嫡出,當然是憑添不少光彩。不過,也有人說,嫘祖是西陵氏之女,究竟孰是孰非,由于年代久遠,實際情形就不得而知了。
雷姓最多的地方,根據《姓纂》的記載,是馮翊和豫章二地。馮翊,就是現在陜西省大荔縣;豫章,則是現在的江西省南昌縣,換言之,后來各地的雷姓人家,應該主要也是從陜西或江西分支出去的。
然而,雷氏實際上并非僅僅是傳自方雷氏的一家,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到了東漢末年以及五胡亂華的時期,還有“潳山蠻”和“南安羌” 改姓為雷的,由此可見,早在1800年以前,居住在南方的蠻族和羌族,就有了以雷為姓的人,后來他們全盤漢化,再經過這么長久的時間,現在根本已經與漢族成為一體,再也分不出彼此了。
在歷史上,雷姓的知名人物也相當不少,譬如,大家所熟悉的一個成語“如膠似漆”,就是出在東漢時的一位雷義的身上。
唐代的雷萬春,也因與張巡并力死守睢陽,而備受后人的尊敬。他是張巡的偏將,強毅用命。安祿山之變,令孤潮圍攻雍丘,他站在城上督戰(zhàn),敵軍向他連發(fā)了六矢,而雷萬春面不改色,一動也不動,使敵軍懷疑他是一個木刻的人,后來探知原來是一個真的人,令孤潮禁不住贊美張巡說:“向見雷將軍已知足下軍令矣!”最后,這位連敵人都贊美的勇將,終于與張巡同時死難,英名傳流千古。
清代的雷以鍼,更幫了清廷很大的忙,著名的“厘金制度”就是他所推行的。他是道光年間的進士,太平軍起,奉辦江南軍務,其幕府中有謀士錢江,主張收厘捐助餉,開創(chuàng)了厘金制度。以后各省效尤,收效甚鉅。雷以鍼因而聲名大噪,曾高官至光祿寺卿,顯達一時。如不是他推行錢江創(chuàng)設的“厘金制”,清廷糧餉無著,恐早被太平天國傾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