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唐 王希明 撰
【提 要】
十卷.唐王希明撰.王希明,唐開元時人,以方技為內(nèi)供牽,侍沼翰林.《大乙金鏡式
經(jīng)》為希明奉救而撰,載于《新唐書"藝文志"》,而書中推大乙積年有至宋景佑元年,說
明己為后人附益.
此書居術(shù)數(shù)七家中的大乙家,為緯書的遺脈.書仿易歷而作,以大極生二目.二目生四
輔.又有計神,與大乙合為八將.其中以歲,月,日,時為綱,以八將為緯,推掩追,圍擊,
關(guān)格之類,占內(nèi)外災福;又推四神所臨分野,占水旱,兵荒,疾疫;又推三基,五福,大小
游,二限,大運,占古今治亂.因語涉虛誕,證多錯謬,而為劉散,黃宗義等排斥.
此書僅存《四庫全書》中,今據(jù)此本點校而成.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序》
太乙,天帝之神也.下司九宮,中建皇極.欽若則彝倫攸敘,怠棄三正,錯亂五常.黃帝以
惠迪吉而為五帝之圣,大禹戒從逆兇而衍九疇之文.炎漢高祖受命,張良秘金刀之錄;吳主
爭權(quán),劉悙演炎旌之祥.神用於不言之載,容化于無為之間.閉戶而休咎自徵,拂鑒而毫發(fā)
皆極.非主精妙物,執(zhí)契於混油之始者,又何足以知之 愛發(fā)上元,迄是帝載,幾千年而一
圣,數(shù)百年而一賢.得隩隅有登龍之喜,窺閉鍵而若重關(guān)之隔.沿波獨往,泛滄海而
不歸,討本窮源,恃孟門之嶄絕.至於計神審物,天日司奸,一三置將之數(shù),四六對絕之氣,
掩迫孤單,閉杜十精.喉交較以八節(jié)占水早,九州言吉兇,五將定主客,亦猶兵戈勝負.丘
明受經(jīng)而作傳,見非公谷;子夏師圣而序詩.復殊毛魯.學而時習之,攻乎異端;籠他人之
口,未忘已拙.以鼓測海,以管窺天;心見之外.愚衷謂盡.或指陳實錄,或涎錫嘉名.正
二局,有陰陽之殊;糾六壬,附時計之謬.淮南分野,縱博我以多聞;黃道日躔,競有疑而
則闕.源流則廣,枝葉扶疏.孤裘同士薦之風,玉石抵昆山之鵲.雖億則屢中,時自賢于仲
尼,而謀之不蔵,且推過於季氏.王大實遂偃弊風,國之事多惟慚德.伏惟開元皇帝陛下明
極稽疑,睿圣作范.察璿璣以齊七政,制禮樂以穆百揆,明太乙之威神,封泰山之能事,高
視萬古名言.謂何神嘉承日月之照,荷覆躊之廣,參沼賜于金馬,觀秘笈于蘭臺.磋此《式
經(jīng)》,有乖微旨.乃上稽天象,中跡算術(shù),下統(tǒng)人事,旁貫歲時,考帝先于神女之符,歷載
紀於蒼頡之筆,甲乙之終數(shù),宮元之往復,奇偶之二算,勝負之八門,與人惎法式之愆,陣
圖水火之失,禮樂不興之論,周宇狂簡之文,或義通而即流.或理僻而便削,皆考經(jīng)義,以
一貫之.穆若蕙婉,聲如玉振.夫詩對惠連,輒得嘉句;筆因樂廣,便至能文.萬殊皆極而
同歸,獨見忘言而既驗.校之以元紀,又精之以日時.代謀於述作之前,總括於天人之際.
會披覽得意之妙,動契合如神之在,亦曠代之能事也.經(jīng)凡十卷,名曰《太乙金境式經(jīng)》.
若筆削后於孔明用賢,則子房升堂,風后入室,宋琨樂產(chǎn),李淳風屬,可座廊廡之下,如以
爾言過矣.將侯來哲.
星光補注: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十卷
其以歲,月,日,時為綱而以八將為緯,三基五福,十精之類為經(jīng)亦猶夫歷也.其法以
八將推其掩廹,囚擊,關(guān)格之類,占內(nèi)外災福,又推四神所臨分野,占水旱,兵喪,饑饉,
疾疫,又推三基,五福,大小游,二限易卦大運,占古今治亂.
俞正夑《癸巳類纂》十史記用蓋天論云:"渾天所有箕義云;萬物之根棋,徐廣本作橫,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2
則橫非基無疑,大一十神之君棋,臣棋,民棋,沈括《蘿溪筆談》謂是基字,因唐諱改棋, 熙
寧中,領(lǐng)太史欲正之而未能也.《云麗漫抄》亦言十神君基,民基.唐明皇諱為棊,至今不
改,今所見邱溶太乙淘金歌,已改從基,其亦未之思矣."又《九宮紀年論》云:"太乙金
鏡式經(jīng)云:太一十神,五福,君棋,大游,小游,天一,地一,四神,臣棋,民棋,直符,
皆天之尊神,行五宮五移而周,"《蘿溪筆談》小游作太一,四神作十神,直符作九氣,三
年一移",又云:"棋應作基,案其式君棋,臣棋,民棋行十二次天,一行十二宮,或行八
卦或行十六神,不得總云行五宮五移而周也."其下詳論諸法,有一月—移,一年—移,三
年一移,四十五年一移,不錄.
元朝曉山老人輯《太乙統(tǒng)宗寶鑒》序文中曰:"太乙理蘊於數(shù)之中,數(shù)顯於理之外,主管三
元,分布四方."由此觀之,太乙主以"數(shù)"來顯理,即演數(shù)其理昭著于太乙周行,而"太
乙"之神正象其他術(shù)數(shù)一樣,是推算的起點,象個帯頭人,統(tǒng)領(lǐng)十六神,而知風雨水旱金革
兇饉之事.何謂十六神,以天有十二次配地十二辰,以天有四時配地有四維,通之十六也.
卷一
《推上元積年》
自上元以來,歲代綿遠,紀法差殊.雖設繁詞,備而靡用.今從上元甲子到唐開元十二
年甲子歲,通前計四萬八百一算.臣按宋琨置元,似童兒戲.推求人紀之年,下求不得日辰,
上求不得冬至.自三百余年,學者何多,逮於淳風,但效尤而已.臣今別修甲子元四分歷法,
與太乙同元.舉而備用,得上元甲子冬至;引而下之,齊距歲計大乙行官.進不違於四分,
退不失于元紀.自上元混沌甲子之歲,至今大唐開元十二年甲子歲,積得一百九十三萬七干
二百八十一算.上考注古,每年減一算;下?lián)鞂?每年加一算.
《推太歲所在》
置上元甲子積年,以三百六十去之;不盡,以六十去之;又不盡,命甲子算外,即太歲所在
辰也.
《推入六紀三無法》
置上元以來距所求積年,以周紀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紀法六十去之,所得為紀數(shù);
不盡,為入紀年數(shù)也.
《積太乙所在法》
推上元積年,以周紀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以元法七十二去之;又不盡,乙太乙小周
法二十四除之,又不盡,以三約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其宮數(shù)易其命起一宮,
順行八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得太乙所在及入官以來年數(shù)也.
《推天目所在法》
置上元積年,以周紀法去之;不盡,以元法七十二去之;不盡,以天目周法十八去之,
不滿者,命起武德,順行十六神,遇武德,大武,重留一算外,即天目所在.
《推計神所在法》
置積年,以紀法六十去之;不盡,命起寅宮,逆行十二辰,算外,即計神所在也.
《推太歲支合神法》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3
假令太歲在子,合神在丑,逆行十二辰,十二年一周天矣.
《推六紀月建法》
一紀:二甲仲辰.甲子,甲午,二甲仲辰.十一月建甲子,太乙在一宮,武德為天目,
計神寅,合神丑;
二紀:二己孟辰.己巳,己亥,二已孟辰.十一月建甲子,太乙在六宮,地主為天目,
計神,合神如上同;
三紀:二甲季辰.甲辰,甲戍,二甲季辰.十一月建甲子,太乙在一宮,大靈為天目,
計神,合神如上同;
四紀:二己仲辰.已卯,己酉,二已仲辰.十一月建甲子,太乙在六官,武德為天目,
計神,合神如上同;
五紀:二甲孟辰.甲申,甲寅,二甲孟辰.十一月建甲子,太乙在一官,地主為天目,
計神,合神如上同;
六紀:二已季辰.己丑,已未,二已季辰.十一月建甲子,太乙在六宮,大靈為天目,
計神,合神如上同.
凡三十有六紀.三十年有三百六十個月,是以甲子,甲午同建,太乙,天目,計神,合
神用式之法一同歲計之法,占驗逆顧,其義亦等.臣今為李淳風定時,計五日六十時.法以
為月,計五年六十個月,三十年有三百六十個月.若有閏月,只以逐月節(jié)氣時刻為正也.
《推太乙月計差法》
章歲六百五十七.章月八千七百二十六.
閏差二十秒二十七.周紀法三百六十.
秒法二百.
《推積月》
置積年,所求年以章月乘之.
章歲而一,為積月;不盡,為閏余.若有余月,隨數(shù)加之.
《推求閏月》
置閏余,每月加閏差及秒,滿法從閏余,或六百三十秒者,以上無中氣者,詳之.
《推太乙月計所在》
置積月,以周紀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以元法七十二去之,又不盡,乙太乙小周法二
十四去之;不盡,以三約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入宮月數(shù).命起一宮,順行八宮,不游中五,
算外,即月計大乙所在也.
《推天目所在》
置入月紀,以天目周法十八去之;不盡,命起武德,順行十六神,遇陰德大武,重留一
算外,即天目所在也.
《推計神所在》
置積月,以紀法去之;不滿者,以周法十二去之;不盡,命起寅,逆行十二辰,算外,
即計神所在也.
《推日計差法》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4
日法四十九. 月法二千四百四十七.
朔策二十九. 小余二十六.紀法六十.
《推積月朔法》
置積月,以月法乘之,日法而一.為積日;不盡,為小余.以紀法除積日,不滿,為月余.
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經(jīng)朔日辰及小余也.若更有余日,隨數(shù)加之,求次月,每
月加二十九,小余三十六,各加法求之.弦望,算如大歷,非此所須也.臣按:梁武帝天監(jiān)
三年甲申,帝召太史虞履,樂茂言之:今日太乙在八宮,和德為天目,文昌將外宮,迫災輕,
無所畏也.退謂人曰:外宮迫,為外人之迫也.四十年后辰巳之年,同于桓公大亨之歲.臣
以日計太乙求之,積至梁天監(jiān)三年甲申歲六月八日,凡得七億七百五十萬一千六十一日.以
周紀法除之,得一百九十六萬五千二百八十;不盡二百六十一,以小紀法除之,得四;不盡
二十一,為入第五紀也.
《推日計太乙所在》
置積日,以周紀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者,以元法七十二去之;不盡,以大乙小周法二
十四去之;又不盡,以三約之,不滿,為入宮以來日數(shù).其宮數(shù)命起一宮,不游中五,算外,
即太乙所在也.
《推月計天目所在》
置積月,以元法七十二去之;不盡,以天目周法十八去之;又不盡,命起武德,順行十
六神,遇陰德大武,重留一算外,即天目所在也.
《推日計計神所在》
置積日,以紀法六十去之;不盡者,又以計神十二除之.命起寅,逆行二十辰,算外,
即計神所在也.
《推時計差法》
全數(shù)二十六萬口千八百四十三.
氣法三萬三千一百九十三.
辰法三千六百八十二. 小分十二分之也.
半辰法一千三百四十一. 小分十二分之四半.
《求冬至法》
置積年減一,以余數(shù)乘之,為氣法,而一,得積日;不盡,為小余.以紀法去積日,不
盡,為大余.命大余起甲子,算外,天正冬至日辰也.
《求次氣法》
置天正冬至大小余.每氣加一十五日,余七十三千五秒,滿二十四,從小余一;滿氣法,從
大余;滿紀法去之,即次氣大,余也.
《求加時法》
先置半辰法之數(shù)一千三百四十一,以十二小分之四半,以夏至小余加之,滿法而一,所得為
辰數(shù).命甲子算外,則氣應加時也.不盡,以三乘之,辰法而一,得致命為一辰中孟,仲季
數(shù)也.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5
《求太乙冬夏至入紀》
陽遁太乙冬至起乾,陰遁太乙夏至起巽,凡一百八十二日三萬二千二百九十三分日之二
萬三十五,為太乙變行.
《推冬至太乙加時變行》
臣希明按,張良云:太神變順氣為余.今置上元所求年天正積日及小余,先加半辰法,
以辰法除之,得為加時辰數(shù).及置積日減一,以十二乘之,并加時辰數(shù),為天正時實.以周
紀法去之;不盡,為入紀實.置入紀實,乙太乙周法去之,余者,以三約之,為宮數(shù);不盡,
為入宮時數(shù).命起第一宮,順行入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天正加時太乙所在宮也.
《推太乙夏至加時所在變行》
置天正積日及小余秒,加陽遁一百八十二日三萬二干二百九十三分日之二萬三十五為小
余秒.滿秒法,從小余一;不盡,為秒.其小余先加半辰法,以辰法除之,為加時辰數(shù).乃
置積日減一,以十二乘之,并入加時辰數(shù),為夏至加時實,亦以周紀除之;不盡,為入紀實.
置入紀實,乙太乙周法二十四去之;不盡,以三約之數(shù);不滿,為入宮時數(shù).命起一宮,
順行八官,不游中五,則為陰遁大乙變行也.
《推冬,夏二至以后太乙所在法》
置冬,夏二至以來并今日所求日減一,以十二乘之,先加冬,夏二至時數(shù)并今加所求時
數(shù),為冬,夏二至后時實,乙太乙周法二十四去之;不盡者,以三約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
入宮時數(shù).陽遁命起一宮,順八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太乙所在宮.陰遁命起九宮,逆行
八宮,三時一移,不游中五,算外,即陰遁太乙所在宮也.
《推陰,陽二遁時計計神法》
置時實,各以十二去之,余者;陽遁命起寅,逆行十二辰;陰遁命起申十二辰,各一時
一移算外,即陰,陽二遁計神所在也.
《推太乙當時法》
算二至以后日度所在加時位,加于時支也.明太乙,天目類時計終法,立五將式之天乙,朝
暮治神.
甲日朝治小吉,暮治大吉,戊,庚日反是;
己日朝治神后,暮治傳送,乙日反是;
丁日朝治登明,暮治從魁,丙日反是;
癸日胡治太乙,暮治太沖,壬日反是;
六辛之日,朝治功曹,暮治勝光.
不理魁,罡二辰.戍為天獄,辰為天庭,非貴所居也,老將所在,以宰殺推吉兇.
天乙貴神土,主貴人,接引,升進,王相,吉;囚死,兇;
前一螣蛇火,主驚恐,戰(zhàn)斗,兇;
前二朱雀火,主文書,口舌,衣物,兇;
前三六合木,主凡事和合,婚姻,吉;
前四勾陳土,主勾留,戰(zhàn)斗,兇;
前五青龍木,主遷官,錢財,婚姻,吉;
后一天后水,主蔽匿,婦人淫亂事;
后二太陰金,主陰人掌事,吉;
后三玄武水,主盜賊,亡失財物,兇;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6
后四太常土,主財物,金玉,酒食,吉;
后五白虎金,主死亡,哭泣,兵刃,道路,兇;
后六天空土,主萬物欺殆,奴婢欺詐,兇.
臣希明以為算術(shù)時計立五將,亦未能決定大小將之古兇,更以日度加時.因步六壬式,知
天乙成敗之分.其主,客諸將在此吉神下者,吉;若在兇神下,兇;若門具將發(fā)遇吉神,則
大吉;若門杜閉塞兇神,則先吉后兇;若門杜閉塞遇吉神,守固大利也.
假十月五日庚申時加戊寅,入立冬氣,六陰遁曰,入第六紀壬子元二十七局,太乙在九宮,
大武為天目,午為計神,己為合神,主算得二十九,主大將在九宮,主參將在七宮.以計神
加和德宮,天目下臨高叢卯,客算得單四,客大將在四宮,參將在二宮.因步天乙式,立冬
六日,日在心宿,加寅庚日天乙,朝治大吉.太乙在青龍下,主大將在青龍下,主參將在太
常下,客大將在六合下,客參將在天定下,以此觀之,諸將吉兇定矣.雖微有差,未可近而
取之.
《推太乙玄命法》
天子玄命在天乙.皇后玄命在天后.
公侯玄命在太常.將軍玄命在勾陳.
九牧玄命在螣蛇.常侍玄命在天空.
二干石玄命在青龍.大夫,吏士玄命在朱雀.
庶人玄命在行年.
《推太公考時法》
有太乙左天日.假令太乙在一宮,天目臨在三宮,是右太乙,左天目,陰陽和順,上下無
掩,擊,邊,囚,關(guān),格,對,并不相四口郭固,杜,又不提挾,太乙不在陽絕之地,神將
獨立吉道清虛.吉道,謂開,休,生三門是也.清虛,謂門無兇惡之神也.則三門具五將,
發(fā)利以行兵,又合玄命,王相挾和.假令天子玄命于天乙,臨在旺相之鄉(xiāng),上下相生,故曰
合也.乙直使前三五,后二四合者,大吉.
《推八門用法》
張良云:陽遁冬至甲日夜半甲子以后開門直使,丙日日中甲午以后生門直使;己日夜半甲
子以后驚門直使;辛日日中甲午以后休門直使,三十時移門.陰遁夏至甲日夜半甲子以后杜
門直使;丙日日中甲午以后死門直使;己日夜半甲予以后傷門直使;辛日日中甲午以后景門
直使,三十時一移門也.常以直門加太乙,及主,客大將隨數(shù)而行.太乙三時一移,大將一
時一移也.臣今太乙冬至,夏至初臨之時,門則隨數(shù)起,時盡則移,不拘其甲,丙,己,辛
日也.陽遁四門,開,生,驚,休;陰通四門,杜,死,傷,景.
《推冬至加時所直門法》
臣希明今置天正時實,以二百四十去之;不盡,以一百二十去之;不盡,以三十約之,為
門數(shù).命起開門,以次而行,即天正冬至加時所直門也.
《推夏至加時歷直門法》
置夏至時實,以一百二十去之,不盡者,以三十約之,為門數(shù).'命起開門依次'而行之,
即夏至加時所直門也.
《推八門占歲計法》
李淳風云:常以開門加大乙,即太乙之八門也.又以開門加主大將,即主大將之八門也.
又以開門加客大將,即客大將之八門也.又以開門加定計大將,即定計大將八門也.本是太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7
公考歲計定八門,立五將也.又云:客,主八門與太乙八門開,休,生臺者,大利.太乙天
目在主,客三門下者,閉塞不通.今云窖,主八門與太乙八門開,休,生三門合者,大利.
臣今別立新術(shù),置上元甲子以來距所求積年,求歲計八門,以大游紀法七百二十去之;不
盡,以三分紀法二百四十除之;余以三十約之,為直門致;不盡,即宣門所入年.命起開門,
以次休,生門,左行八門,周而復始.假令今開元十二年甲子,即開門為宜使,至三十一年
甲午歲即休門為直使,他皆仿此.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卷二
《推太乙所在法》
《傳》曰:太乙者,天帝之神也.主使十六神,知風雨,水早,兵革,饑謹,疾疫,災害
之國也.常考之,順行八官,不游中五,三年徒一宮.第一年治天,齊日月,星辰,使七曜
無差其度,以明天道.所臨之分,承天道而行,則獲治天之考.第二年治地,調(diào)四氣,八風,
能使風雨不愆其候,以明地道.所臨之分,無興土木之功,役人民,妨稼穡,則獲治地之考.
第三年治民,使君臣,父子,長幼無失其序,以明人道.所臨之分,進忠良,察獄訟,恤孤
寡,則獲治人之考.古太乙考治天下.若無道之國,失禮之君,恃干戈恣侵伐,則兵災,水
早,饑(),流亡以行其罰.若守道安民,()兵禁暴,則五緯不愆度,四民無失業(yè).故《經(jīng)》
云:太乙所臨之國,有道則昌,無道則殃.樂產(chǎn)云:能使日月無光,五緯孛現(xiàn),山崩地震,
川涌河竭者也.
《推五將所主法》
五將者,太乙監(jiān)將,并上下二目,主客大小將也.監(jiān)將者,東方歲星之精,受木德之正氣,
王在春三月.
上目者,南方熒感之精,受火德之正氣,在天為陽,號始擊將,屬客,王在夏三月.
下目者,中宮鎮(zhèn)星之精,受土德之正氣,在地為陰,號文昌將,屬主,王在四季.
客大將者,北方辰星之精,受水德之正氣,主兵革,王在冬三月.
主大將者,西方太白之精,受金德之正氣,主戰(zhàn)斗,王在秋三月.
又五將各應五方,隨四時備有休王.《經(jīng)》云;主客兩陣相當,乘生氣者勝,乘死氣者敗.
假令八月攻東方,乙太簇為始擊將,乘生氣也,大勝.若高叢為始擊將,乘死氣也.大負.
他仿此.
歲汁者,歲星之使也,謂計歲,月,日,時之事也.
是故圣人則而象之,創(chuàng)法而制局.太乙為人君,二目法輔相五將,定主客八門,分勝負,運
沉於機樽之間,突雄略於幃幄之內(nèi),蓋王佐之要道也.
【推九宮之法】
昔燧人氏仰觀北極而定方.包犧氏因畫八封.帝宣受命,使大撓造甲子,容成以造歷數(shù),
八封九宮之旨,自此興焉.九宮之義法以靈龜,以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
九履一,此為不易之常道也.黃帝又命風后為太乙式,九宮皆差一位,自晉以前,莫詳所以
推.
郭醫(yī)《曜靈經(jīng)》云:地缺東南,宮數(shù)多者不出於九,故差九以填之.樂產(chǎn)曰:太乙寄理,
以明人事,后王得之以統(tǒng)一天下,所以差一官以就乾位.王希明曰:太乙統(tǒng)人事,以知未來
之道.故圣人特差一宮,以明先知之義也.
一宮在乾,主冀州,并州.若文昌將關(guān)囚,必有廹肋君父之象矣.二宮在離,主荊州.若
太乙臨之,君誅大臣,將相矣.三宮在艮,主青州.若始擊臨之,嬖寵進中宮,兵起.四宮
在震,主徐州.若始擊臨之,主西戎來侵.六宮在兌,主雍州.若客大將臨之,南楚來侵.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8
七官在坤,主梁,益州.若主大將臨之,梁,益二州兵起.八宮在坎,主兗州.若太乙臨之,
臣欺君也.九宮在冀,主楊州.若客大將臨之,幽,冀二州來侵,
張良《經(jīng)》云:八,三,四,九為陽,二,七,六,一為陰.一宮為純陽,九宮為純陰.五
月一陰生,至戌月單陽,亥月絕陰,戌,亥在一宮之地,故曰純陽.十一月一陽生,至辰月
單陰,巳月純陽,辰,巳在九宮之地,故曰絕陰.凡六,四為絕氣.二午八子,冬,夏之至
位元,阻陽交易之地,故曰絕氣.凡至陽絕之,氣與事皆兇也.
【推八門所主法】
玄女云:天有八門,以通八風也.地有八方,以應八卦之綱紀,四時,主於萬物者也.開門
直乾,位在西北,主開向通達.休直坎,位正北,主休息,安居.生門直艮,位東北,主生
育萬物.傷門直震,位正東,主疾病,災殃.杜門直巽,位東南,主閉塞不通.景門直離,
正位南.主鬼怪亡遺,驚恐奔走.死門直坤,位在西南,主死喪,葬埋.驚門直兌,位正西,
主驚恐奔走.開,休,生三門大吉,景門小吉,驚門小兇,死,傷,杜大兇.八節(jié)八門各主
王四十五日.通王,以戰(zhàn)勝,吉;不王,兇.
【推十六神所主法】
《爾雅》云:四時和為玉燭.《律歷志》曰:太極運三辰五星於天,元氣轉(zhuǎn)三,五流行於下
地也.
子神曰地主.建于之月,陽氣初發(fā),萬物陰生,故曰地主也;
丑神曰陽德.建丑之月,二陽用事,布育萬物,故曰陽德也;
艮神曰和德.冬春將交,陰陽氣合,群物方生,故曰和德也;
寅神曰呂申.建寅之月,陽氣大申,草木甲拆,故曰呂申也;
卯神曰高叢.建卯之月,萬物皆出,自地叢生,故曰高叢也;
辰神曰太陽.建辰之月,雷出震勢,陽氣大盛,故曰太陽也;
巽神曰太靈.春夏將交,盛署方至,陽氣炎酷,故曰太靈;
巳神曰太神.建巳之月,少陰用事,陰陽不測,故曰太神;
午神曰大威.建午之月,陽附陰生,刑暴始行,故曰大威也;
末神曰天道.建末之月,火能生土,土王於未,故曰天道也;
坤神曰大武.夏秋將交,陰氣施令,殺傷萬物,故曰大武;
申神曰武德.建申之月,萬物欲死,葬麥將生,故曰武德也;
酉神曰太簇.建酉之月,萬物皆成,有大品蔟,故曰太簇也;
戍神曰陰主.建戍之月,陽氣不長,陰氣用事,故曰陰主也;
乾神曰陰德.秋冬將交,陰前生陽,大有其情,故曰陰德也;
亥神曰大義.建亥之月,萬物懷垢,群陽欲盡,故曰大義.
【推太乙式僅法】
黃帝受命,龍馬負因而出河,因體其象,而制太乙式,體有三重,上青法天,下黃法地,
中體象人,即天,地,人三才悉備.天有十二辰,地有十二次,四維,八門,九宮,十二神,
咸有象焉.
《經(jīng)》云:運式之儀有八;一詳太歲所在,欲求計神,故先詳之;第二詳太乙所在宮,以
立監(jiān)將;第三詳何神為天目,以置文昌,始擊諸神也;第四詳何神為計神,以知主客計;第
五詳何神為始擊,以計神加和德官,求文昌所臨宮,以艮為鬼門方,求幽冥吉兇,故加和德
而計之;第六視天地二目各在何所,求主客之算,第七詳置算之數(shù),以定主容大將之官;第
八論主客置算,若得十,置一;若得二十四,棄二十,置四,余皆以例而推之,各視天目所
在宮而行算.若天日在正宮,則按本數(shù).若天目間神,則加一數(shù)而行算,至太乙宮止矣.
假令太乙在九宮,大義為天目,后大義一算,地主八算,和德三,高叢四,計得十六.余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9
仿此.
【推太乙用式不同法】
《禮》設尊卑,《易》陳貴殘.臣行君道則政悖,子行父道則義乖,故用式之道,事各不同.
《洪范》曰:洪者,大也.范者,法也.言天地之大法也.
王省維歲:
王所有歲,兼總?cè)豪?如歲兼四時也.
卿士惟月:
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別也
師尹惟日:
象正官之吏,分治其職,如歲有日也.
歲,月,日,時無易,各順其常,故王者用歲計,卿士惟月計,師尹惟日計,故時通上下,
則上白天子,下及庶士,時通用也.
【推陰遁和不和】
張良《經(jīng)》曰:陰陽和不和者,渭太乙及上,下二目就算數(shù)以相配.下目立正宮,為陽;
立間神,為陰.立陽,算得奇為重陽;立陰,算得偶為重陰,則不和.上目所臨陽宮,算得
重陽,為重臨正二官,算得奇也.臨陰宮,算得陰為重陰,為臨間神,算得偶也.若在陽,
算得偶陰,算得奇為陰陽和,和則吉,算十一,十三,十七,十九,三十一,三十三,三十
七,三十九為陽數(shù).目臨為重陽,算中陰陽.若算得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二十八為陰,
皆不和也.太乙在陽宮,算得奇者為重陽之數(shù),八,三,四,九為陽宮.太乙陰宮,算得偶
者為重陰之數(shù),二,七,六,一為陰宮,皆不和.若太乙在陰宮陽奇,算得偶數(shù)者,為陰陽
和也.王希明曰:三,九寅辰為純陽;二,八巳丑為雜陽;二十六未亥為純陰,七,一戊申
為雜陰;三十三,三十九為重陽,二十二,二十六為重陰;二十四,二十八為雜陰;十三,
十九,二十一,三十七為雜陽.皆以次兇尤甚.太乙,天日在陰位,算得純陰在陽位,算得
純陽為內(nèi)外有謀,在純者勝.太乙,天目在陰位,算得重陽為內(nèi)有謀.若算得十四,十八,
三十三為上和,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二為次和,十二,十六,二十七,三十四,三十八為
下和,若太乙,天目立陰陽位,而算陽多者,利為客;陰多者,利為主.更須考其深淺,以
明勝負也.
【推太乙式僅法】
黃帝受命,龍馬負因而出河,因體其象,而制太乙式,體有三重,上青法天,下黃法地,
中體象人,即天,地,人三才悉備.天有十二辰,地有十二次,四維,八門,九宮,十二神,
咸有象焉.
《經(jīng)》云:運式之儀有八;一詳太歲所在,欲求計神,故先詳之;第二詳太乙所在宮,以
立監(jiān)將;第三詳何神為天目,以置文昌,始擊諸神也;第四詳何神為計神,以知主客計;第
五詳何神為始擊,以計神加和德官,求文昌所臨宮,以艮為鬼門方,求幽冥吉兇,故加和德
而計之;第六視天地二目各在何所,求主客之算,第七詳置算之數(shù),以定主容大將之官;第
八論主客置算,若得十,置一;若得二十四,棄二十,置四,余皆以例而推之,各視天目所
在宮而行算.若天日在正宮,則按本數(shù).若天目間神,則加一數(shù)而行算,至太乙宮止矣.
假令太乙在九宮,大義為天目,后大義一算,地主八算,和德三,高叢四,計得十六.余
仿此.
【推帝王年紀法】
臣希明自周厲王三十七年甲子為上元,至大唐開元十二年甲子歲,通計積一千五百六十一
年矣.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0
周厲王三十七年甲子入第一紀;
周幽由王五年甲子入第二紀;
周惠王二十一年甲子入第三紀;
周桓王三年甲於入第四紀;
周定王十年甲子入第五紀;
周景王八年甲子入第六紀;
周敬王四十三年甲子入第一紀;
周咸烈王九年甲子入第二紀;
周顯王十二年甲子入第三紀;
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入第四紀;
秦始皇十年甲子入第五紀;
漢文帝三年甲子入第六紀;
漢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入第一紀,
漢宣帝五鳳元年甲子入第二紀;
漢平帝元始四年甲子入第三紀;
漢明帝永平七年甲子入第四紀;
漢安帝延光三年甲子入第五紀;
漢靈帝中平元年甲子入第六紀;
魏齊王正始五年甲子入第一紀;
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入第二紀;
晉哀帝興寧二年甲於入第三紀;
后魏太武元年甲子入第四紀;
后魏太和八年甲子入第五紀;
西魏太武文統(tǒng)十年甲子入第六紀;
隨文帝仁壽四年甲子入第一紀;
大唐高祖龍朔四年甲子入第二紀;
大唐開元十二年甲子入第三紀.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卷三
【推掩法】
《經(jīng)》曰:始擊將臨太乙宮,謂之掩.歲計遇之,王綱失序,臣張君弱,宜修德以禳之.
蓋掩襲劫殺之義.若掩太乙在陽絕之地,君兇;陰絕之地,臣誅.掩主大將,主人算和,吉;
不和,兇.參擊之勝.
【推擊法】
《經(jīng)》曰:太乙所在宮,客目在太乙前一辰,為前擊;在太乙后一辰,為后擊;在太乙前一
宮,為外宮擊;在太乙后一官,為內(nèi)宮擊.所為擊者,臣淩君卑.淩尊,下淩上,僭也.歲
計遇之,將相相伐之義也.
【推廹法】
《經(jīng)》曰:前為外迫,后為內(nèi)迫,為上,下二目,主,客,大小四將,在太乙左右為迫.
王希明曰:上目無廹.若下目在太乙前一辰,為外辰迫;在后一辰,為內(nèi)辰邊;在太乙前一
宮,為外宮迫;后一宮,為內(nèi)宮迫.宮廹,災微緩;辰迫,災急疾.歲計遇廹,人君慎之.
【推囚法】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1
《經(jīng)》曰:囚者,篡戮之義也.若文呂將并主,客,大,小四將俱與太乙同宮,總名曰囚.
若在陽氣,絕氣之地,大兇;若在絕陽,絕陰之地,自敗,臣受誅.若諸將與太乙同宮,或
近大將,謀在同類;近參將,謀在內(nèi)也.算和者,利;算不和者,謀不成也.
【推關(guān)法】
《經(jīng)》曰:客,主,大,小將目相宮齊為關(guān).王希明曰:關(guān)之為義,但將相怕忌之事,不
及於君也.主,客,大,小將同宮數(shù)齊,皆為關(guān)日.
【推格法】
《經(jīng)》曰:客目大,小將與太乙對宮為格,言政事上下格也.若在陽絕之地,又與歲計遇
格,不利.有為所格者,格易之義也.若格太乙者,盜侮其君.主,客算不和者,必敗.
【推對法】
《經(jīng)》曰:下目文昌將與太乙沖而相當者,為對.若下目相對之時,皆為大臣懷二心,君
逐良將,兇奸生,下臣欺上.
【推四郭固法】
《經(jīng)》曰:四郭固者,文昌將囚,大乙宮至,大將,參將又相關(guān).或客目臨之,或容,大,
小將相關(guān),皆四郭固也.主人勝固者,憑勝不利,先起四郭之固.歲計遇之,主篡廢之禍,
利以修德禳之也.
【郭杜法】
《經(jīng)》曰:四郭杜者,為客參將與文昌將,并主大將與容大將并兼之掩,迫,關(guān),格,提
挾,以出兵,為閉杜不通,及謀諸事不成.歲計量之,無大禍也.
【攢擒攢法】
《經(jīng)》曰:執(zhí)提者,為開,生二門合沖,皆為不利.名為執(zhí)提,對為提格,歲計遇之,不可
舉事.所謂開,生二門合沖者,假令開門為直事,不可與開門合沖;生門為直事,不可與生
門合沖,大兇.伍於胥曰:三門皆不可與太乙相沖.
李淳風云:客,主兩將或一將而共太乙,挾客,主目或大,小將于正宮者,為提挾.若客,
主二目臨間神,客,主二將拱太乙,挾二目於間神,謂之挾閉.主人雖見提挾而在內(nèi),猶可
戰(zhàn).自一至四為內(nèi)宮.若囚死在陽絕氣者,雖在外,亦兇.客雖提挾而在外,猶可戰(zhàn).自九
至六為外宮.若在囚死及陽絕之地者,雖在內(nèi),亦兇.歲計通提挾,兇.客,主有內(nèi),外迫
者,不利先起.張良云:客目大將,參將挾主目,客勝;挾太乙,先勝后敗.主計目
囚迫太乙,客勝.
【太乙三門五將立成勝敗鈐】(省略)
【推主客相關(guān)法】
古者言太乙主客相關(guān)者,以林虎,淵蛟而為喻.蓋取勢不兩立,物無雙存之義.大抵與敵
相遇,事不得已,當看客關(guān)得主人,則客勝;主人關(guān)得客,則主勝.皆用日計納音以決之.
所謂關(guān)者,取五行相制之道也.假令高叢為地目,木神也;太簇為天目,金神也.金制朩,
此為客關(guān)得主人,客勝也.假令陰主為地目,土神也;地主為天目,水神也.土能制水,此
謂主人關(guān)得客,主人勝也.
【推主客】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2
《經(jīng)》曰:主,客者,先后之理,動靜之義也.古法曰:陳兵原野,先動者為客,后應者
為主.若安居之勢,先動者為主,后應者為客.若得三門具,五將發(fā),陰陽和,稱兵所向必
克,先勝后負.若三門不具,五將不發(fā),陰陽不和,則不利舉兵,宜固守,吉.欲知主,客
出入之者,東以陰德,南以和德,西以大顯,北以大武,為始發(fā)之神,以定主,客所起歸之
神也.客欲知主,視其算所知也;主人欲知客,亦視其算所知也.
《經(jīng)》曰:行師必出奇門,賂地并用其二.古法:人君須出其賂地,及安置諸軍者,算十
二,二十二,三十二,五將發(fā)三門具,乃可出兵賂地,擇便處以出軍.故曰:賂地井用二奇
門者,為出開,休,生三吉門也.
算得一,出軍宜西北,戰(zhàn)利東南,背深澗隱匿之地,用方陣,舉白旗;算得二,出軍宜正
南,戰(zhàn)利向正北,邪道向西南,背山邑火光耀耀焦之地,用宜陣,舉育旗;算得四,出軍宜
正東,戰(zhàn)利向正西,背林木窮邁曲堤之地,用銳陣,舉赤旗;算得五,出軍宜正北,戰(zhàn)利向
正甫.背積土,負城邑,山林之地,用曲陣,舉黑旗.不然,探溝高壘固守,吉;算得六,
出軍宜正酉,戰(zhàn)利向正東,背水澤,塹於丘纓之地,用方陣,舉白旗'算得九,出軍宜東南,
戰(zhàn)利向西北,背高山,丘陵,積土之地,用銳陣,舉赤旗.今則太乙兵起鄉(xiāng),陣隨於地,觀
方制變,皆算稱神,此用兵之神道也.
《經(jīng)》曰:置陣者,曲陣為水,銳陣為火,直陣為木,方陣為金,圓陣為土,皆取主,客
置陣;次以五行相克而取勝負.不知置陣之法,皆取地形而且之.若地形后高前下,則為銳
陣,利以進戰(zhàn),以潰其敵也;前高后下,不便進退,利以近斗,宜為直陣以守之,以疲敵力;
若地污邪,不便於戰(zhàn)者,宜為圓陣,利以堅守;若地高而乎,宣為方陣,利以四向以通敵也,
若左右勢高,則宜為曲胯以吞敵.若死順其向,則吉;若地反箕拘,則兇.今則太乙兵起之
鄉(xiāng),陣隨其地,雙方置變,運變稱神,此用兵之法也.
【推隨地制變】
曰:善兵臨戰(zhàn)合用之急者有三:一曰士卒膿習;二曰隨其地形;三曰善用兵器.五丈之溝,
居塹之水,山林積石,川澤丘阜,草木所臨,此步兵之地也,車騎三不當一;土水準陵,曼
衍相屑,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也,步兵十不當一;兩陣相近,平地線革可前可后,此長城
之地,劍盾三不當一;蓮葦竹蕭,草木蒙籠,枝葉接茂,此矛錘之地也,弓彎三不當一;干
陽相遠,山谷幽澗,仰高臨下,此弓彎之地也,短兵百不當一;士不選練,卒不服習,起居
不櫻,動饞不漿,避難不及,射擊后解,與金鼓之指相失,此多勤卒之過也,百不當一.兵
不完利,與空手同;中不能入,與無骸同,此將不習兵之過也,十不當一.兵法曰:器械不
利,以其卒與敵也;卒不可用,以其將與敵也;將不知兵,以其主與敵也;君不擇將,以其
國與敵也.此四者,兵之要也.是乙太乙用兵之道,克敵于未來,制勝於未兆*臨敵觀變,在
於將也.故曰:出兵當從奇門,臨敵隨形制變,此之要也.推太乙在天外地內(nèi)法
【推太乙在天外地內(nèi)法】
古法曰:太乙在八,三,四官者,為地內(nèi)宮,助主人;太乙在九,二,七,六宮者,為天外
宮,助於客.若助主人之時,原野不利先起;若助客時,安居不利先起.《經(jīng)》曰:欲為客,
待大乙在天外之時;欲為主,候太乙在地內(nèi)之時.又須得門具將發(fā),則決勝也.
【推奇伏法】
《經(jīng)》曰:能識奇伏,變禍為福,為釋五兵之義也.奇兵之法,若有百人,以三十人為奇兵;
若有千人,以三百人為奇兵;若有萬人,以三千人為奇兵.隨地伏形,不可常也.古者,伏
兵必敗大煞之地,望敵鼓噪而發(fā).大煞之地,天目所臨之下也,得十二,二十二,三十二之
時伏兵.《經(jīng)》曰;伏藏隱跡,必居其一算,十一,二十—,三十一之時,藏于山林溝澗之中,
人不能見也.《經(jīng)》曰:伏兵必用俺迫之時也.故伏兵待敵來掩襲者,必取掩迫太乙,軍可發(fā).
若賊急,則伏兵於要害也.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3
【推太乙風云飛鳥助戰(zhàn)法】
《經(jīng)》曰:助戰(zhàn)之法,常須觀風云之勢,察飛烏之情.若太乙所在宮有風云,飛鳥等來沖格,
廹擊太乙者,大敗之兆.若追擊大將宮者,主敗.若從它日上去擊客,客敗.若從骼目上擊
主,主敗.若從主人形上來,客敗.若有風云,飛鳥從太歲,大陰,月建上來擊主人,主人
敗:擊客,客敗.若有風云,飛鳥扶主人陣者,主人勝;扶客陣者,客勝.若其日有回風起
伏,飛烏旋轉(zhuǎn),於陣中旗折,大敗之兆,若眾來噪陣者,及有風云沖突主人陣,主人敗;沖
突客陣,客敗也.
【推陳上風云氣定勝負】
臣按:前篇但云氣在敵上擊我,我敗者,大義如此.中不無至妙令世之言.
假令敵在北方,若有黑氣,氣在敵陣上,敵大勝;若壬癸日,彌佳.若白云氣在敵陣上,
敵欲罷陣求和.若青云氣在敵陣上,將寬緩,急擊則平.若紅云氣在敵陣上,客勝.若黃云
氣在敵陣上,大敗;壬癸彌惡也.
假令敵在南方,若有赤云氣在敵陣上,大勝;丙丁日彌佳.若青云氣在敵陣上,欲罷陣求
解.若黃云氣在敵陣上,敵將遲鈍,急擊則平.若白云氣在敵陣上,失利.若黑云氣在敵陣
上,敵大敗;丙丁日彌惡.
假令敵在西方,有白云氣在敵陣上,庚辛日彌佳.若得黃云氣在敵陣上,欲求解.若黑云
氣在敵陣上,將寬緩,急擊平.若青云氣在敵陣上,敵敗.若赤云氣在敵陣上,放大敗;庚
辛日彌惡.
假令敵在東方,若青云氣在敵陣上,大勝;甲乙日彌佳.若黑云氣在敵陣上,欲求和.若
赤云氣在敵陣上,敵將遲鈍,然不可擊.若黃云氣在敵陣上,大敗;甲乙日彌惡.
此諸云氣在敵陣上既然.若在我陣上亦爾.諸勝氣動利,大勝.雖得勝云氣,若斷續(xù)不次,
或南北潰亂,亦敗.若得敗云氣堅實,動大利.則雖得敗氣,若斷續(xù)潰亂,不至全惡.若對
陣之時,若勝云氣在大將上,大勝;參將上,參將勝.若敗云氣,反此.則前諸格,廹或太
乙云氣皆須約其方面,審候云氣勝負,以定吉兇.若都無云氣多少方分,無戰(zhàn)或復相勻也.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卷五終
【推積年法】
自上元甲寅之歲至大唐開元十二年甲於歲積,很二十八萬五千一十一算.臣今恐速要自漢安
帝元初甲寅為近至開元十二年甲子歲,積得六百十一算.
【推君基太乙法】
《經(jīng)》曰:君基所臨之地,至宜服其地,或幸其方,以應兆也.
置上元以來,以大周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置入周以來年數(shù),以三十除
之,為邦數(shù);不滿,為入邦以來年數(shù).其邦數(shù)命起戍邦,順行十二邦算外,得君基所在也.
【推臣基太乙法】
《經(jīng)》曰:臣基所臨之分,宜進獻以供圣人也.
置上元積年以來,以大周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置入周以來年,以小
周法三十六除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又以三約之,為邦數(shù);不滿,為入邦以來年數(shù).
命起戌邦,順行十二邦算外,即臣基所在也.
【推民基太乙法】
置上元積年,以大周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又以小周十二去之;不盡,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4
為入小周以來年數(shù).置小周以來年,命起戌邦,順行十二邦算外,即民基太乙所在也.
【推五福太乙法】
《經(jīng)》曰:五福太乙所臨之分,無兵革,疾疫,饑荒,水早之災.行宮有五,四,十五年
移一宮,二百二十五年一周.
其一曰黃秘宮,在西河之乾地,西北方也;其二曰黃始官,在遼東之艮地,東方也;其三
曰黃室宮,在東吳之巽地,東南方也;其四曰黃庭宮,在西蜀之坤地,西南方也;其五曰玄
師宮,在京都洛陽之地,中原也.
置上元積年以來至開元十二年甲子歲積,得一萬三干三百三十一歲.若上考往古,每年減
一;下檢將來,每年加一.
置積年,以大周法二百二十五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又以四,五約之,為宮之口;
不滿,為入官以來年數(shù).命起乾,艮,巽,坤,中宮算外,即五福所在也.今開元十二年甲
子,在遼東十一年也.
【推游太乙人紀年及天目法】
紀法七百二十(以六紀通用,得紀法也);
元法四千三百二十(是六紀法,亦名元紀也)
乘行率一百二十;
太乙小周二百八十八(以八乘三十六,得行率)
太乙行宮三十六(以三乘十二也);
天目周率二百一十六(以十二乘十八);
天目行率十八.
自上元甲寅歲,太乙在七官,天道為天目,子為計神(三十六年一移宮).命起七宮,順行
八宮,不游中五,為大游所在也.自上元甲寅歲距今開元十二年甲子,積一萬三干三百三十
一年.上元年以來,以元法除之,得無數(shù)也;不盡,為入元年也.以紀除之,得紀數(shù);不盡,
為人紀年也.
今從晉穆帝水和十年甲寅為上元,至今開元十二甲子,計三百七十一年也.不足,以紀法
除之,十一年.
【推大游太乙所在】(天目,大煞時)
《經(jīng)》曰:大游太乙者,巡考八宮,與小游同宮.一考三十六年,十二年治天,十二年治
地,十二年治人,考較人君善惡.二百八十八年一周,而行其伐.太乙在陽宮,遼東不見兵;
太乙在陰官,蜀漢可以全身.八,三,四,九為陽宮,二,十,七,六,一為陰宮.
置上元甲寅所求積年,以無法四千三百二十去之;不盡,為元以來年數(shù).以大游小周法二
百八十八去之,得周數(shù),不盡,以三十六除之,為宮數(shù);不盡,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其宮數(shù)命
起七宮,順行八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大游太乙所在宮.
【推大游天目所在法】
置上元以來積年,以天目元法七十二去之,不盡,以天目周法十八去之.命起天道,順行
十六神,遇大武陰德,重留一算,外即天目所在也.
【推小游太乙積年法】(與四神,天乙,地乙,直符同用)
置演紀上元甲子歲至大唐開元十二年甲於歲積,得三千三百六十一算.
置積,以小游大周法二百四十去之;不盡,以小周二十四除之;不盡,以三約之,為宮數(shù);
不滿,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一宮,順行八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得小游太乙所在及入宮以
來年數(shù)也.小游主事見在歲計中,自此不復載,天目亦然也.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5
【推四神太乙法】
《經(jīng)》曰:四神太乙者,水神也.紀綱有道之代則昌,無道之代則殃.若臨克賊之鄉(xiāng),兼君
無道,則兵革,水旱,饑荒也.
置上元甲子所求積年,以一百八十去之;不盡,以三十六除之,為紀數(shù).不滿算外,為入
紀來年數(shù).其紀數(shù)命起第一紀算外,即得四神太乙所在及入紀以來年數(shù)也.入紀有五,三,
十,六為一紀:第一甲子;第二庚子;第三丙子;第四壬子;第五戊子.置人紀年,以三除
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一宮,順行盡九宮.又以絳宮明堂,玉堂接之,
算外,即得四神太乙所在及入宮以來年數(shù)也.
【推天乙太乙法】
《經(jīng)》曰:天乙太乙者,金神也.取六宮金氣,主兵革.若累年兵革相接者,天乙臨之,
即有勝負.為金能決斷,主兵喪也.
置入紀年與四神同,以三除之,為宮數(shù);不滿算外,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六宮,順行盡
九宮.又以三宮接之,算外,即得天乙太乙所在及入官以來年數(shù)也.
【推直符太乙法】
《經(jīng)》曰;直符大乙者,火神也.乃天帝之使者,天遺觀察理道于萬民.若臨無道之邦,即
兵革,水旱,疾疫,饑謹,流亡也.
置入紀年與四神,大一同,以三除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五宮,順行盡
九宮.又以三宮接之,算外,即直符太乙術(shù)所在及入宮以來年數(shù)也.
【四神三元五紀立成】(略)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卷六
【推太乙七術(shù)序】
太乙術(shù)者,昔玄女傳授于黃帝,黃帝獲之,敗蚩尤于琢鹿,則前術(shù)也.其后范蠡習之,佐越
王勾踐而平吳國,終成霸業(yè),治平.嬴秦失道,炎漢將興,張良用輔沛公,西入關(guān)中;子嬰
銜壁,東會該下,項羽摧鋒.若然,入則為師,出授將略,或攻或守,靡不喻茲.其法有心,
故謂之七術(shù)焉.【推太乙七術(shù)序】
太乙術(shù)者,昔玄女傳授于黃帝,黃帝獲之,敗蚩尤于琢鹿,則前術(shù)也.其后范蠡習之,佐越
王勾踐而平吳國,終成霸業(yè),治平.嬴秦失道,炎漢將興,張良用輔沛公,西入關(guān)中;子嬰
銜壁,東會該下,項羽摧鋒.若然,入則為師,出授將略,或攻或守,靡不喻茲.其法有心,
故謂之七術(shù)焉.
【推臨津問道術(shù)一】
臨津問道者,常以呂申加敵兵起年,當視大神之下,是破年;又以呂申加破年大神下,是
破月;又以呂申加破月大神下,是破日;又以呂申下加破日大神下,是破時.
假令敵以甲子年起兵征,便以呂申加子,則大神臨卯,則敵當在丁卯年五月酉日子時破也.
【推獅子反擲術(shù)二】
獅子反擲者,常以呂申加敵起年,常視大神之下臨囚死休,合破,如在旺相間,則不破.
假令敵以甲戍年起兵,便以呂申加戍,則大神臨丑.丑且屬《艮》,在東北,即知其敵當在
辛卯年破也.
【推白云卷空術(shù)三】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6
白云卷空者,謂兩陣相敵則課大乙,悉宜主客.便以呂申加主大將宮,看大神囚死休廢者.
若展旗,交鋒,功戰(zhàn),大敗;若臨冠帶,士卒戰(zhàn)死,若臨帝王,不可觸犯.
假令兩軍相見太乙上元第一紀第二局,太乙在一宮,武德為天目,主算七,大將七,參將
一,寅為計神.始擊將臨大武,客算十三,大將三,參將九.先以呂申加主大將七宮,則大
神臨一宮金神,火克金.《經(jīng)》曰:我克者囚,此名主大將乘囚氣,則主大敗.次以呂申加客
大將于三宮,則大神臨九宮木神.《經(jīng)》曰:生我者為相,此名大神乘相氣,則大勝也.
【推猛虎相拒術(shù)四】
猛虎相拒者,視敵下營日,以呂申加其日太乙.大神臨王相,其營不可攻擊;衰死兼墓,
其營不久見破矣.
假令上元第一紀第七局庚午日下營其日,太乙在三宮,便以呂申加三宮,則大神臨九宮木
神.《經(jīng)》曰:生我為相.此名大神乘相氣,此宮不可攻也.
【推雷公入水術(shù)五】
雷公入水者,常以呂申加大乙宮,看大神所臨之下官.若克主大將宮,將必死;克參將亦然.
若克客大將,必厄;克參將亦然.不然,則士卒奔逃背叛矣.
假令上元第一紀第一甲子元十三局丙子日大乙在六宮,大靈為天目,主算十八,大將八,
參將四,寅為計神,始擊將臨太陽;客算十九,大將九,參將七.便以呂申加大乙于六宮,
則大神臨八官,屬水,主大將八宮,亦屬水.《經(jīng)》曰:同類為王,此為主大將乘王氣,勝.
客大將九宮,屬木;大神臨八宮,屬水.生我者為相,此名主大將乘相氣,亦主小勝.
【推白龍得云術(shù)六】
白龍得云者,以呂申加其日太乙官,視大神,大將所臨下之官與主乘旺相,宜出軍下營.加
臨囚死休墓,不可出軍,若被陣大將宮刑克我軍大將宮,出戰(zhàn)必死;克小將,亦然也.
假令上元第一甲子元二十二局乙酉日太乙在九宮,陰德為天目,主算十六,大將六,參將
八,巳為計神,始擊將在天道;客計三十,大將三,參將九,便以呂申加大乙於九宮,則大
神臨大武于七宮,主大將在六宮,屬金.大神下宮生,主大將宮.《經(jīng)》曰:生我者為相,此
名主大將乘相氣,于下營屯軍吉.客大將在三宮,屬土,與大神下營同類為旺.此名客大將
乘旺氣,亦利屯軍下營,吉.
【推回軍無言術(shù)七】
回軍無言者,常以呂申加彼軍初來時日太乙宮,看大神下.若彼軍臨旺相,其下有伏兵,
宜備之.如臨囚死休廢,彼軍自破,無能為也,立可克之.如臨本軍旺相,亦自宜埋伏兵士.
假令上元第一紀第一甲子元二十八局辛卯日太乙在二宮,呂申為天目,主算十四,大將四,
參將二,亥為計神,始擊將在大靈;客計得九,大將九,參將七,便以呂申加彼軍初來時日
太乙在二宮,則大神臨太簇金神;客大將在九宮,屬木,大神屬金.金來克木,我克者為死.
此客大將乘死氣,無伏兵,自破,立可克之.《經(jīng)》曰:欲知諸將休旺者,常以同類為旺.生
我為相,克我為死;我克為囚;我生為休.
假令高叢木以呂申,大靈同類為旺,以大義,地主為相,武德,大蔟為死,和德,大武,
太陽,天道為囚,大神,大威為休.余仿此.
【推三才以占天地人八】
三才者,天,地,人也.若算中無十者,無天.天變,則二曜虛蝕,五緯失度,慧孛飛流,
霜雹為害也.此為算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為無天者也.《經(jīng)》曰;算中
無五者,為無地.地有變,由崩地震,川竭蝗蝻之象.此算得一,二,三,四,十一,十二,
十三,十四,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此無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象山圖書
17
地也.《經(jīng)》曰:若算得一十,二十,三十,四十,為無人.人有變,口舌襖言,更相殘賊,
疾疫,遷移,流亡也.
【推長短以占災變九】
《經(jīng)》曰:天目所算主,以長算宜緩,短算宜急.十一以上為長,單九以下為短.長多利深
入,短少利淺入.長為勝,短為負也.
【推五音以占災變十】
《經(jīng)》曰:算得一,二為宮.宮有變,占在君.《經(jīng)》曰:一為宮;二為比宮.宮有變,占在
君.《經(jīng)》曰:算得三為徴;四為比徴.徴有變,占在宗廟.《經(jīng)》曰:算得五為羽.羽有變,
占在后妃.《經(jīng)》曰:五為比羽.羽有變,占在后紀.《經(jīng)》曰:其得七為商.商有變,占在
子孫.《經(jīng)》曰:算得九為角;十為比角.角有變,占在疾病.
【推孤單以占成敗十一】
《經(jīng)》曰:算孤單,以占主客成敗.一,三,七,九為單陽;二,四,六,八為單陰,一十,
三十為孤陽;單陽并孤陽為重陽,單陰并孤陰為重陰.單陰算,并不利下,不利客;單陽算,
不利上,不利主人也.
【推內(nèi)外以占攻擊十二】
《經(jīng)》曰:算有內(nèi)外,以占攻擊者,為天目,前為內(nèi),可以攻外;后為外,可以攻內(nèi).天
目外孤內(nèi)虛,欲舉百事,於外欲得外算,於內(nèi)欲得內(nèi)算.陰德至太陽為內(nèi),大靈至陰為外也.
【推多少以占勝負十三】
《經(jīng)》曰;多少以占勝負者,客以多算臨少,主人敗;客以少算臨多,主人勝也.
【推陰陽以占厄會十四】
《經(jīng)》曰:太乙在陽宮,算得奇為重陽,厄在火;大乙在陰宮,算得偶為重陰,厄在水.若
主人得,主厄;若客得,客厄也.
【推所主占吉兇十五】
《經(jīng)》曰:算有所主,以明吉兇.謂十為將軍,五為吏土,一為兵卒.無此算者,兇.若數(shù)
得十六以上,將,吏,卒備,百事吉也.
卷六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奇門遁甲著述·《太乙金鏡式經(jīng)》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序》二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 太乙金鏡式經(jīng) 卷五 | 王希明著 |
《太乙金鏡式經(jīng)》卷六
中華術(shù)數(shù)十大奇書之:《太乙金鏡式經(jīng)》七·【唐】王希明 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